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AC与BD相交于点O,(1)△ABC与△DBC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2)若S△AOB=21cm2,求S△COD;(3)若S△AOD=10cm2,且BO:OD=2:
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AC与BD相交于点O,(1)△ABC与△DBC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2)若S△AOB=21cm2,求S△COD;(3)若S△AOD=10cm2,且BO:OD=2:
题目简介
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AC与BD相交于点O,(1)△ABC与△DBC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2)若S△AOB=21cm2,求S△COD;(3)若S△AOD=10cm2,且BO:OD=2:
题目详情
如图,四边形ABCD中,AD
∥
BC,AC与BD相交于点O,
(1)△ABC与△DBC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2)若S
△AOB
=21cm
2
,求S
△COD
;
(3)若S
△AOD
=10cm
2
,且BO:OD=2:1,求S
△ABD
.
题型:解答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ABC与△DBC的面积相等,理由是:
∵AD
∥
BC,
∴△ABC的边BC上的高和△DBC边BC上的高相等,设此高为h,
∴△ABC的面积是
class="stub"1
2
BC×h,△DBC的面积是
class="stub"1
2
×BC×h,
∵BC=BC,
∴△ABC与△DBC的面积相等;
(2)∵S△ABC=S△DBC,
∴S△ABC-S△OBC=S△DBC-S△OBC,
∴S△AOB=S△DOC=21cm2,
即S△COD=21cm2;
(3)∵BO:OD=2:1,
∴BD=3OD,
∵△AOD的边OD上的高和△ABD的边BD上的高相等,设此高为a,
∵S△AOD=
class="stub"1
2
×OD×a=10cm2,
∴S△ABD.=
class="stub"1
2
×BD×a=
class="stub"1
2
×3OD×a=3×10cm2=30cm2.
上一篇 :
如图,刀柄外形是一个直角梯形(下
下一篇 :
已知直线a、b、c互相平行,直线a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如图所示,已知AB∥CD,∠A=50°,∠C=∠E.则∠C等于()A.20°B.25°C.30°D.40°-数学
如图,DH∥EG∥BC,DC∥EF,那么与∠EFB相等的角(不包括∠EFB)的个数为()A.2个B.3个C.4个D.5个-数学
如图AD∥EF∥BC,FG∥BD,那么图中和∠1相等的角的个数是______.-数学
如图,已知直线AB∥CD,∠1=40°,则∠2=______.-数学
如图,已知∠A=∠B,CE∥DA,CE交AB于点E.求证:CE=CB.-数学
如图,直线l1∥l2,则∠α的度数为().-九年级数学
如图,直线m∥n,A,B为直线n上两点,C,P为直线上两点.(1)如果固定A,B,C,点P在直线m上移动,那么:不论点P移动到何处,总有△______与△ABC的面积相等,理由是______;(2)如
如果∠α与∠β的两边分别平行,∠α与∠β的3倍少36°,则∠α的度数是[]A、18°B、126°C、18°或126°D、以上都不对-七年级数学
如图,两平面镜所成的∠1,一束光线由是P发出,经平面镜OB,OA两次反射后回到点P,已知PQ∥OA,PR∥OB,则∠1的度数为()A.30°B.45°C.60°D.75°-数学
已知∠A=50°,∠A的两边分别平行于∠B的两边,则∠B=()A.50°B.130°C.100°D.50°或130°-数学
如图,在Rt△ABC中,∠BAC=90°,过顶点A的直线DE∥BC,∠ABC、∠ACB的平分线分别交DE于点E、D,若AC=6,BC=10,求DE的长是多少?-数学
如图,若AB∥CD,则有①∠A+∠B=180°②∠B+∠C=180°③∠C+∠D=180°.上述结论正确的是()A.只有①B.只有②C.只有③D.只有①和③-数学
如图,四边形ABCD为一梯形纸片,AB∥CD,AD=BC.翻折纸片ABCD,使点A与点C重合,折痕为EF.已知CE⊥AB.(1)求证:EF∥BD;(2)若AB=7,CD=3,求线段EF的长.-数学
如图,已知直线AB∥CD,∠ABE=60°,∠CDE=20°,则∠BED=()。-九年级数学
已知:a∥b∥c,a与b之间的距离为3cm,b与c之间的距离为4cm,则a与c之间的距离为______.-数学
如图:直线a∥b,则图中与△BAD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______.-数学
一条公路两次拐弯后和原来的方向相同,一辆汽车沿此公路行驶,第一次转弯时转过的角度为75°,那么第二次转过的角度是()A.75°B.15°C.115°D.165°-数学
一个人驱车前进时,两次拐弯后,按原来的相反方向前进,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A.向右拐85°,再向右拐95°B.向右拐85°,再向左拐85°C.向右拐85°,再向右拐85°D.向右拐85°,-数学
AD∥BC,AB∥CD,AC、BD交于O点,过O的直线EF交AD于E点,交BC于F点,且BF=DE,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共有______对.-数学
如图,AB∥CD,∠A+∠E=75°,则∠C为()A.60°B.65°C.75°D.80°-数学
如图,AB∥DE,∠AFC=∠E,则图中相似的三角形共有______对.-数学
如图,l1∥l2∥l3,已知L1与l3之间的距离为8cm,l1与l2之间的距离为3cm,则l2与l3之间的距离为______.-数学
如图,直线a∥b,与∠1相等的角的个数为()A.1个B.2个C.4个D.3个-数学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B.若两相等角有一边平行,则另一边也相互平行C.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七年级数学
如图所示,△ABC中,∠B与∠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MN∥BC,分别交AB,AC于点M,N,若AB=6cm,AC=9cm,BC=12cm,则△AMN的周长为______cm.-数学
如图,l∥m,BE=EC,S△ABC=10,那么S△DEC=______.-数学
如图,DH∥EG∥BC,DC∥EF,那么与∠1相等的角共有______个.-数学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E∥AC,交AB、BC于D、E.求证:△BDE是等边三角形.-数学
如图,已知AE∥DF,则∠A+∠B+∠C+∠D=______.-数学
如图,AB∥CD,BC⊥AB,若AB=4cm,S△ABC=12cm2,求△ABD中AB边上的高等于______.-数学
如图所示,BO平分∠CBA,CO平分∠ACB,过O作EF∥BC,若△AEF的周长为12,则AB+AC等于______.-数学
如右图,小明课间把老师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黑板的两条平行线a,b上,已知∠1=55°,则∠2的度数为()。-九年级数学
如图,在△ABC和△DEF中,AC∥DE,∠EFD与∠B互补,DE=mAC(m>1).试探索线段EF与AB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数学
如图,∠1=50°,则∠2=[]A.100°B.120°C.130°D.140°-七年级数学
如图,BC为固定的木条,AB,AC为可伸缩的橡皮筋.当点A在与BC平行的轨道上滑动时,你能说明△ABC的面积将如何变化吗?并简述你的理由.-数学
如图,直线l1、l2、l3分别过正方形ABCD的三个顶点A,B,D,且相互平行,若l1与l2的距离为1,l2与l3的距离为1,则该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数学
面积为4cm2的正方形的两条对边所在的直线之间的距离为______cm.-数学
已知直线a∥b∥c,且a与b之间距离为6cm,b与c之间距离为10cm,则a与c之间距离为______cm.-数学
如图:DH∥EG∥BC,DC∥EF,那么与∠EFB相等的角(不包括∠EFB)的个数为______.-数学
如图,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AB=DE,AB∥ED.AC∥FD求证:AC=DF.-数学
已知AB=AC,BD=DC,AE平分∠FAC,问:AE与AD是否垂直?为什么?-数学
下列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底角相等;③菱形的对角线相等;④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其中逆命题为假命题的有______(填序号)-数学
如图,⊙O为四边形ABCD的外接圆,圆心O在AD上,OC∥AB.(1)求证:AC平分∠DAB;(2)若AC=8,AC:CD=2:1,试求⊙O的半径.-数学
如图,AB∥CD,∠BED=110°,BF平分∠ABE,DF平分∠CDE,则∠BFD=[]A.110°B.115°C.125°D.130°-七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直线m∥n,A,B为直线n上两点,C、P为直线m上两点.(1)如果A、B、C为三个定点,点P在直线m上移动,那么,无论P点移动到任何位置,总有______与△ABC的面积相等.理由-数学
如图,AD是∠EAC的平分线,AD∥BC,∠B=30°,计算∠EAD、∠DAC、∠C的度数.-数学
如图,若AB∥DC,那么()A.∠1=∠3B.∠2=∠4C.∠B=∠DD.∠B=∠3-数学
已知直线a∥b,点M到直线a的距离是5cm,到直线b的距离是3cm,那么直线a和直线b之间的距离为______.-数学
已知:如图,AB∥DE,AC∥DF,BE=CF,求证:AB=DE.-数学
著名的比萨斜塔建成于12世纪,塔身主体为圆柱体,从建成之日起就一直在倾斜.目前,它与地面所成的较大的角为∠1=95°,问:它与地面形成的较小的角∠2为______度.-数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AC与BD相交于点O,(1)△ABC与△DBC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2)若S△AOB=21cm2,求S△COD;(3)若S△AOD=10cm2,且BO:OD=2:
题目详情
(1)△ABC与△DBC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2)若S△AOB=21cm2,求S△COD;
(3)若S△AOD=10cm2,且BO:OD=2:1,求S△ABD.
答案
∵AD∥BC,
∴△ABC的边BC上的高和△DBC边BC上的高相等,设此高为h,
∴△ABC的面积是
∵BC=BC,
∴△ABC与△DBC的面积相等;
(2)∵S△ABC=S△DBC,
∴S△ABC-S△OBC=S△DBC-S△OBC,
∴S△AOB=S△DOC=21cm2,
即S△COD=21cm2;
(3)∵BO:OD=2:1,
∴BD=3OD,
∵△AOD的边OD上的高和△ABD的边BD上的高相等,设此高为a,
∵S△AOD=
∴S△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