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且BE=CF。求证:(1)∠OEC=∠OFD;(2)CE=DF。-九年级数学
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且BE=CF。求证:(1)∠OEC=∠OFD;(2)CE=DF。-九年级数学
题目简介
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且BE=CF。求证:(1)∠OEC=∠OFD;(2)CE=DF。-九年级数学
题目详情
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且BE=CF。
求证:(1)∠OEC=∠OFD;
(2)CE=DF。
题型:证明题
难度:中档
来源:四川省中考真题
答案
解:(1)∵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
∴BC=CD,∠CBE=∠DCF=45°。
又已知BE=CF,故△CBE≌△DCF
∴∠CEB=∠DFC,
从而∠OEC=∠OFD。
(2)∵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
∴BC=CD,∠CBE=∠DCF=45°
又已知BE=CF,故△CBE≌△DCF,
∴CE=DF。
上一篇 :
如图,△ACB和△DCE都是等腰直角
下一篇 :
已知正方形ABCD。(1)如图1,E是AD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已知,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的边AB上的任意一点,过点D作DF⊥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DE=DF。-九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在Rt△ABC中,∠ACB=90°,AC=6,BC=8,BE平分∠ABC交AC于点E,EF⊥AB,垂足为F。(1)求EF的长度;(2)作CD⊥AB,垂足为D,CD与BE相交于G,试说明:CE
如图,已知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C=90°,∠C=60°,以AB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ABE,点E正好落在CD上。(1)填空:∠BEC=______度;(2)试说明:BC=DC。-八年级数
如图,在□ABCD中,E,F分别是CD,AB上的点,且DE=BF,求证:AE=CF。-九年级数学
已知: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DF⊥AC,垂足分别是E、F,BD=CD,求证:AB=AC。-八年级数学
已知∠AOB=90°,OM是∠AOB的平分线,按以下要求解答问题:(1)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P在射线OM上移动,两直角边分别与边OA,OB交于点C,D。①在图甲中,证明:PC=PD;②在图乙中,点G是-
(1)如图1,已知∠AOB,OA=OB,点E在OB边上,四边形AEBF是平行四边形,请你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图中画出∠AOB的平分线。(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如图2,Rt△ABC中,∠C=9
已知:如图,在△ABC中,D为BC上的一点,AD平分∠EDC,且∠E=∠B,DE=DC。求证:AB=AC。-八年级数学
如图△ABC与△A′B′C′,已知BB′=CC′,∠A=∠A′,添一个条件使△ABC≌△A′B′C′,则需补充的条件是()。-七年级数学
把两个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D在AC上,连接AE、BD,试判断AE与BD的关系,并说明理由。-七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ABC中,AB=AC,点D、E分别在AB、AC上,且BD=CE,如何说明OB=OC呢?解:∵AB=AC∴∠ABC=∠ACB()又∵BD=CE()BC=CB()∴△BCD≌△CBE()∴∠(
如图,G是线段AB上一点,AC和DG相交于点E,请先作出∠ABC的平分线BF,交AC于点F;(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与证明)然后证明当:AD∥BC,AD=BC,∠ABC=2∠ADG时,DE=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CD的中点,连接AE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S△ABF=S平行四边形ABCD。-九年级数学
如图,EG//AF,请你从下面三个条件中,再选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为结论,推出一个正确的命题(只写出一种情况)。①AB=AC②DE=DF③BE=CF已知:EG//AF,_______=______
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AB=AC-BD,则∠B∶∠C的值是()。-九年级数学
你一定玩过跷跷板吧!如图是小明和小刚玩跷跷板的示意图,横板绕它的中点O上下转动,立柱OC与地面垂直。当一方着地时,另一方上升到最高点。问:在上下转动横板的过程中,两人-九年级数学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为AD、BC边上的点,如在不连接其它线段的前提下,再增加一个条件(),就可推得BE=DF。-八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E是∠AOB的平分线上一点,EC⊥OB,ED⊥OA,C,D是垂足,连接CD,与∠AOB的平分线交于点F,(1)求证:OE是CD的垂直平分线.(2)若∠AOB=60°,则OF:FE的值为()
如图,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n°后得到正方形AEFG,边EF与CD交于点O。(1)以图中已标有字母的点为端点连接两条线段(正方形的对角线除外),要求所连接的两条线段相交且互相-八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1=∠2,∠C=∠D,求证:AC=BD。-九年级数学
如图1,两个不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OAB和OCD叠放在一起,并且有公共的直角顶点O。(1)在图1中,你发现线段AC,BD的数量关系是______,直线AC,BD相交成______度角;(2)将图1中-
在△ABC中,∠C=90°,BD平分∠ABC,交AC于点D,若DC=3,BC=6,AD=5,则AB=[]A.9B.10C.11D.12-七年级数学
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CBA=32°,求∠EFD的度数。-七年级数学
已知四边形ABCD中,AB⊥AD,BC⊥CD,AB=BC,∠ADC=120°,将一块足够大的三角尺MNB的30°角顶点与四边形顶点B重合,当三角尺的30°角(∠MBN)绕着点B旋转时,它的两边分别交边
如图,在梯形ABCD中,已知AB∥CD,AD=BC,AC、BD相交于点O,求证:OD=OC。-九年级数学
如图,D、E是等边△ABC的BC边和AC边上的点,BD=CE,AD与BE相交于P点,则∠APE的度数是[]A.45°B.55°C.60°D.75°-九年级数学
阅读下面的题目及分析过程,并按要求进行证明。已知:如图,E是BC的中点,点A在DE上,且∠BAE=∠CDE求证:AB=CD分析: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常用的一般方法是应用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八年级数学
如图,A,E,B,D在同一直线上,在△ABC与△DEF中,AB=DE,AC=DF,AC//DF。(1)求证:△ABC≌△DEF;(2)你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写出一个即可,不再添加其他线段,
如图,已知: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FB=CE,AC=DF,能否由上面的已知条件证明AB∥ED?如果能,请给出证明;如果不能,请从下列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条件,添加到已知条-八年级数学
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E是AD的中点且AE=1,BE的垂直平分线MN恰好过点C,则矩形的一边AB长度为()。-九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D∥BC,E为AC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交BC于点F,连接AF。(1)求证:AD=CF;(2)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不再增添辅助线),使四边形A-九
如图,△ABC与△ABD中,AD与BC相交于O点,∠1=∠2,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不再添加其它线段,不再标注或使用其他字母),使AC=BD,并给出证明。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证明:______
已知:如图,AC与BD相交于点O,且OB=OC,OA=OD。求证:∠ABC=∠DCB。-九年级数学
如图,半径为2的半圆O中有两条相等的弦AC与BD相交于点P.(1)求证:PO⊥AB;(2)若BC=1,则PO的长是().-九年级数学
在面积为的等边△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E、F是AD边上的任意两点,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B.C.D.4-七年级数学
如图,△ABC中,∠ACB=90°,AC=6,BC=8,点P从A点出发沿A-C-B路径向终点运动,终点为B点;点Q从B点出发沿B-C-A路径向终点运动,终点为A点.点P和Q分别以1和3的运动速度同时开
已知:如图,A、F、C、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AF=CD,AB∥DE,且AB=DE。请判断EF与BC的关系,并说明理由。-七年级数学
已知:如图,将长方形纸片沿着CE所在直线对折,B点落在点B′处,CD与EB′交于点F,如果AB=10cm,AD=6cm,AE=2cm,求EF的长。-九年级数学
已知:如图,AB=AC,AD=AE,∠BAC=∠DAE;求证:BD=CE-七年级数学
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D为AB上任意一点,连结BD,(1)在BD左下方,以BD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BDE(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连结AE,求证:CD=AE。-八年级数学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所示,△AOB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将△AOB绕着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DCB,使得点D落在x轴的正半轴上,连结OC,AD。(1)求证:OC=AD;(2)求OC的长;-八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AD>AB),点E在BC上,且AE=AD,DF⊥AE,垂足为F,请探求DF与AB有何数量关系?写出你所得到的结论并给予证明。-九年级数学
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90°,∠A=30°,CD⊥AB交AB于点E,且CD=AC,DF∥BC分别与AB、AC交于点G、F。(1)求证:GE=GF;(2)若BD=1,求DF的长。-九年
如图,矩形ABCD中,DP平分∠ADC交BC于P点,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放在P点处,并使它的一条直角边过A点,另一条直角边交CD于E点,写出图中与PA相等的线段,并说明理由。-九年级数学
如图,在等边△ABC中,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AD=CE,则∠BCD+∠CBE=()度。-九年级数学
一张矩形纸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张三角形纸片,再将两张三角形纸片摆成如图18的形式,使点B,F,C,D在同一条直线上。(1)你能说明AB⊥DE吗?(2)若PB=BC,请找出图中与此条件-七年级数学
如图,∠BAC=∠ABD,AC=BD,O是AD、BC的交点,E是AB的中点,试判断OE和AB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八年级数学
公园里有一条“Z”字型道路ABCD,如图,其中AB∥CD,在AB、BC、CD三段路旁各有一只石凳E、M、F,M恰为BC的中点,且E、F、M在同一直线上,在BE道路中停放着一排小汽车,从而无法-七年级数
如图:AB=AC,BD=CD,若∠B=28°,求∠C的度数.-八年级数学
如图△ABC≌△EBD,问∠1与∠2相等吗?若相等请证明,若不相等说出为什么?-八年级数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且BE=CF。求证:(1)∠OEC=∠OFD;(2)CE=DF。-九年级数学
题目详情
(2)CE=DF。
答案
∴BC=CD,∠CBE=∠DCF=45°。
又已知BE=CF,故△CBE≌△DCF
∴∠CEB=∠DFC,
从而∠OEC=∠OFD。
(2)∵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
∴BC=CD,∠CBE=∠DCF=45°
又已知BE=CF,故△CBE≌△DCF,
∴CE=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