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线段AB的长度为10cm,点P为其一个黄金分割点,求AP的长.-数学
线段AB的长度为10cm,点P为其一个黄金分割点,求AP的长.-数学
题目简介
线段AB的长度为10cm,点P为其一个黄金分割点,求AP的长.-数学
题目详情
线段AB的长度为10cm,点P为其一个黄金分割点,求AP的长.
题型:解答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由于P为线段AB=10cm的黄金分割点,
则AP=10×
5
-1
2
=5
5
-5或AP=10×
3-
5
2
=15-5
5
.
故AP的长为:(5
5
-5)cm或(15-5
5
)cm.
上一篇 :
如图,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
下一篇 :
两只烧杯,一杯盛有浓盐水,另一杯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一个女孩的身高为157cm,下肢长为95cm,问她应该穿多高的高跟鞋,看起来最美?()(提示:要想看起来最美,应使人的下肢与身高之比黄金分割数0.618)A.5.3cmB.2cmC.8.8cmD.6c
在空塑料瓶的侧面扎三个大小一样的孔,塑料瓶中满水后,水从小孔喷出,下列各图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B.C.D.-九年级物理
在液体内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上的压强____________。-九年级物理
已知点C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且AC=1cm,则线段AB的长为______.-数学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研究液体的压强特点时,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浸没在水中某一位置保持不变,然后改变探头的方向,发现U型管的液面高度差保持不变,这个实验说明:______;小-物理
如果点C是线段AB靠近B的黄金分割点,且AC=2,那么AB=()。-八年级数学
为了弘扬雷锋精神,某中学准备在校园内建造一座高2m的雷锋人体雕像,向全体师生征集设计方案。小兵同学查阅了有关资料,了解到黄金分割数常用于人体雕像的设计中。雕塑上部(-九年级数学
线段AB=2,C点在AB上,C点是AB的黄金分割点,则BC=______.-数学
研究表明:标准人体黄金分割点是人的肚脐,请你计算,身高1.8m的人如果肚脐是黄金分割点,那么头顶到肚脐约为______m.-数学
美是一种感觉,当人体下半身长与身高的比值越接近0.618时,越给人一种美感,如图,某女士身高165cm,下半身长x与身高l的比值是0.6,为尽可能达到好的效果,她应穿的高跟鞋-九年级数学
如图所示的容器内装有水,a、b、C三个小孔用塞子塞住,a孔距容器底最远,现将a、b、C三个塞子同时拔掉,则______孔的水喷出速度最大,______孔的水喷出速度最小.造成这一现象-物理
点P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P>BP,AB=8,那么AP=______.-数学
若矩形的一个短边与长边的比值为,(黄金分割数),我们把这样的矩形叫做黄金矩形。(1)操作:请你在如图所示的黄金矩形ABCD(AB>AD)中,以短边AD为一边作正方形AEFD。(2)探究:在-八年级数学
如果点P是线段AB的如黄金分割点,且AP>BP,AP=25-2,则AB=______.-数学
线段AB=10,点P是AB的黄金分割点,且AP>BP,则AP=______(用根式表示).-数学
线段AB长为100m,点C在线段AB上(AC>B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则AC=______m.-数学
已知AC=10,点B是线段AC的黄金分割点,且AB>BC,则AB=______(保留2个有效数字)-数学
设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B=4cm,则AC=______cm.-数学
有以下命题:①如果线段d是线段a,b,c的第四比例项,则有ab=cd.②如果点C是线段AB的中点,那么AC是AB、BC的比例中项.③如果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且AC>BC,那么AC是AB与BC的
已知C是线段AB的一个黄金分割点,则AC:AB为()A.(5-1):2B.(3-5):2C.(5+1):2D.(5-1):2或(3-5):2-数学
把2米的线段进行黄金分割,则分成的较短的线段长为()A.3-5B.5-1C.1+5D.3+5-数学
潜水员潜入深海执行任务时,必须穿潜水衣,这是因为潜水员潜入深海时,受到海水的______很______.-物理
用同一支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两次测得的压强中______(选填:“甲”或“乙”)次测得的压强大;(2)两烧杯中分别装的是盐水和水,根据-物理
在中华经典美文阅读中,小明同学发现自己的一本书的宽与长之比为黄金比,已知这本书的长为20cm,则它的宽约为()A.12.36cmB.13.6cmC.32.36cmD.7.64cm-数学
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BC),若AB=2cm,则AC=______cm.-数学
已知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B=4厘米,则较长线段AC的长是______厘米(结果保留根号).-数学
已知线段AB=2cm,点P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且AP>PB,则线段AP=______cm.-数学
已知线段a=10,线段b是线段a上黄金分割的较长部分,则线段b的长是()A.5(5+1)B.5(5-1)C.10(5-1)D.5(5+3)-数学
点P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P>BP),则BPAP=______.-数学
下面图中的做法,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B.C.D.-物理
(1)如图所示实验说明______.(2)要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你认为应该怎样做?______.-物理
半球形容器中装满水,水对容器壁的压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B.C.D.-物理
画出双通管下端薄膜的大致形状.-物理
我国“蛟龙”号潜水器在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5000m水深大关,如图.“蛟龙”号在水下加速上升的过程中,潜水器所受水的浮力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自身的重力,所受水的-物理
已知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且AC>BC,AB=2,则BC=______.-数学
已知点P是线段AB上的黄金分割点,AP>PB,AB=4厘米,则线段AP=______厘米.-数学
在中华经典美文阅读中,小明同学发现自己的一本书的宽与长之比为黄金比.已知这本书的长为20cm,则它的宽约为()A.12.36cmB.13.6cmC.32.36cmD.7.64cm-数学
P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PA>PB,已知AB=10,AP=______.-数学
要使点B是线段AC的黄金分割点(AB>BC),那么线段AB、BC、AC应满足的数量关系是______.-数学
已知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BC=AC+2,求线段AC的长.-数学
已知点P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且AB长为10cm,则线段AB被P分成的两线段中较长线段的长为______cm.-数学
为了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同学将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将其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增加玻璃管浸入水中的深度,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物理
小明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序号1、2;3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2)比较序号3、4、5的三组数据,-物理
冬冬同学早上刷牙时,发现正在用的搪瓷口杯底部破了一个小口,杯里的水不断往外流,如图所示,情急之下,他把口杯放在盛有水的脸盆里.这样做,口杯里的水()A.会外流,直至杯-物理
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中,用到的实验器材有大烧杯、盐水、水、和刻度尺和______;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______,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物理
叶子姐姐做了如下几个验证性小实验,其中能够说明压强大小和受力面积关系的是()A.将压强小桌反放在沙子上,发现比正放时下陷得浅了B.将两只皮碗压紧后,发现很难分开C.将双手-物理
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BC),则BC=______AC.-数学
我们知道,下身长与身高的比等于黄金数的人身材比较协调.某女士身高1.50米,其下身长90厘米,则她应该穿______厘米高的高跟鞋比较合适(精确到1厘米).-数学
小明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塑料瓶上的相同位置开了四个一样的小孔:A、B、C、D,并在孔上粘上同样的橡皮膜.分别在瓶内放有水和某种液体后,得出如图的甲和乙两种情景.(1)比较甲图中-物理
如图所示,液体压强使坝底的水喷射而出,那么决定坝底水的压强大小的是[]A.坝的宽度B.水的体积C.水的深度D.坝的高度-九年级物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线段AB的长度为10cm,点P为其一个黄金分割点,求AP的长.-数学
题目详情
答案
则AP=10×
故AP的长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