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老陈这个人沈坚①老陈大名陈国祯,人却颇为精神,步态轻盈,说起话来呱呱的,属于东北人里口才不错的那种。我下乡的1969年,他领着县革委会工作队来我们村蹲点,后来就留在公-八年级语文
老陈这个人沈坚①老陈大名陈国祯,人却颇为精神,步态轻盈,说起话来呱呱的,属于东北人里口才不错的那种。我下乡的1969年,他领着县革委会工作队来我们村蹲点,后来就留在公-八年级语文
题目简介
老陈这个人沈坚①老陈大名陈国祯,人却颇为精神,步态轻盈,说起话来呱呱的,属于东北人里口才不错的那种。我下乡的1969年,他领着县革委会工作队来我们村蹲点,后来就留在公-八年级语文
题目详情
老陈这个人
沈坚
①老陈大名陈国祯,人却颇为精神,步态轻盈,说起话来呱呱的,属于东北人里口才不错的那种。我下乡的1969年,他领着县革委会工作队来我们村蹲点,后来就留在公社当了大半年的一把手。
②如今管领导下基层叫“调研”,可老陈那才是正儿八经成天泡在下面,三天两头往生产队跑。老陈从来都是手里边干着活,边跟群众唠嗑了解情况。见过他干农活的人都记得,那一招一式,拉开架势,活脱脱一个庄稼院的行家里手。
不认识他的人,还真不知道他是县里下来的干部。平常没见谁称呼他的官衔,都是“老陈”“老陈”地喊。
③老陈不光是个实干家,而且有见识,有想法,一听他开口,就知道来者不凡。他平易近人,不打官腔,对农民,对知青,该夸奖就夸奖,该批评则批评,入情入理,绝无空言,特别实在。
④刚下乡两个月,正是夏初农忙时节,一天上午收工后,我见队部人多,坐了满屋子的妇女。老陈趁男劳力白天下地的工夫,正召集妇女开会讲事。听到窗户里传出老陈的声音:“……不容易啊,人家大城市的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千里迢迢送到咱边疆来,他们原来的生活条件比这儿可强多了。咱们也得将心比心,谁舍得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去?妇女们啊,大家都是做母亲的,咱要把青年当成自个儿的孩子,多关心他们,多帮助他们,照料好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的家长放心……”
⑤下乡这些日子以来,除一些会议上听腻的套话,我还真头一回听见当地干部在公开场合用如此动人的话语谈论我们,心头不由得一热。
⑥后来,老陈又重返县里,但始终没有离开这个北疆小县,一直在基层的领导岗位上忙碌着。
多年后我曾向人打听过他的下落,人家张口就称他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不论怎么看,老陈仍是我所见过的任何时代都堪为表率的好人。
(选自《文汇报》2011年3月24日)
小题1:“见过他干农活的人都记得,那一招一式,拉开架势,活脱脱一个庄稼院的行家里手。” “活脱脱”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小题2: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表明老陈什么样的特点?
小题3:第⑤段中写道:“头一回听见当地干部在公开场合用如此动人的话语谈论我们,心头不由得一热。”试揣摩“我”当时内心的想法。
小题4:第⑥段中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5:阅读全文,说说在作者眼里,老陈是一个怎样的人。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小题1:“活脱脱”是活生生,生动形象的意思;在句中指与庄稼院的行家里手没有丝毫的区别。(3分)
小题1:与群众打成一片,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不打官腔。(3分)
小题1:示例:老陈你真是一个体谅知识青年的人啊!在有你这样的领导的地方工作,确实是一种幸运。(言之成理即可)(3分)
小题1:侧面描写;通过别人的评价从侧面表现老陈甘于奉献的品质。(3分)
小题1:老陈是个实干家,有见识,有想法,热心,是作者所见过的任何时代都堪称表率的好人。(3分)
小题1: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小题1:明确人物描写手段对塑造人物思想性格特征的作用。学会分析人物思想性格特征。
小题1:开放性试题,只要内容设计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小题1:了解侧面描写的特点,学会分析侧面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上一篇 :
阅读《岳阳楼记》(11分)岳阳楼记
下一篇 :
阅读短文,完成小题。(共4分)秘诀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文言文阅读(20分)(一)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七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题。母亲石梁衡①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②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七年级语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七年级语文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松子茶林清玄朋友从韩国来,送我一大包生松子,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生的松子,晶莹细白,颇能想起“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松子给人的联想自然-九年级语文
①没有意识到错过,或许能产生一种自足感,但那意味着灵魂堕入了颟顸的渊薮。②能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厚的情愫,则意味着灵魂具备了-八年级语文
铨四龄②,母日授四子书③数句,抱铨坐膝上教之。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④,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记母教铨时,组绣纺绩⑤之具毕置左右,膝置书,令铨-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13分)请系上保险绳女老师正在神采飞扬地讲课。A.学生们大张着眼睛,如一群饥饿的小鸟,正翘首期盼着鸟妈妈的哺育,又像一株株干枯的禾苗,正渴望-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一窠①八哥的谜牛汉小时候,我不会养鸟,却有探险和猎取神秘事物的野性。有一年的麦收季节,听说城墙上出现了一窠八哥,我在城墙下绕来绕去寻找。果然,-八年级语文
阅读《吆喝》中的一段文字,完成小题①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所以也得变着法儿吸引顾客。比如卖一种用秫秸秆制成的玩具,就吆喝:“小玩艺儿赛活的。”有的吆喝告诉你制作的-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战胜拖拉,无忧工作1你是不是每天想着要做某件事情,但是一直没有开始?你是不是经常责备自己是一个懒人,往往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一拖再拖?你是不是经常觉-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足以奉客,使人出钱于薛。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孟尝君忧之,问左右:“何人可使收债于薛-九年级语文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7分)(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九年级语文
阅读《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七年级语文
万事莫贵于义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①谓人曰:‘予②子③冠履④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九年级语文
现代文阅读冷月钟笛林清玄⑴月色是一把寒刀,森森闪着冷芒。⑵有时候,月色的善良温和像一个婉致的少女,而如今,我坐在荒凉而空茫的城垛上独零零地坐着,月色便仿佛一个年老的-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列两个文段,完成小题。(共11分)【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语文
阅读并回答问题。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好朋友……那-七年级语文
阅读《一只空瓶子的温暖》一文,回答问题。(共10分)一只空瓶子的温暖①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13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九年级语文
古诗文阅读—《曲突徒薪》(10分)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①,旁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②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7分)怀旧草拖叶细细小时候,我一直喜欢穿父亲的拖鞋。拖鞋是苇草编结而成的,穿在脚上,在夏季清清凉凉。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该是很寂寞的。母-八年级语文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八年级语文
阅读《敬畏自然》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4题。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八年级语文
阅读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七年级语文
塞翁失马(14分)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七年级语文
阅读《〈孟子〉二章》,回答小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九年级语文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九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10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6分)龙眼与伞迟子建①大兴安岭的春雪,比冬天的雪要姿容灿烂。雪花仿佛沾染了春意,朵大,疏朗。它们洋洋洒洒地飞舞在天地间,犹如畅饮了琼浆,轻-八年级语文
阅读理解。(15分)童年与树①树与一个人的关系,是和他的童年密不可分的。所有曾经在童年眼眸中蓬勃生长过的树,才能留下彼此与四季共处的记忆。小时候,我只知道杜鹃花是可以-九年级语文
古诗文阅读—《桃花源记》(13分)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八年级语文
小歌德是个顽皮的孩子,但好思索,好()。有一次,歌德捉到一只小麻雀,将麻雀关在小盒里仔细端详。麻雀的羽毛被小歌德弄得残缺不全,但是他仍没有找到留在脑海中问题的答案:-七年级语文
阅读《过年》一文,完成小题。(10分)①雪飘下来,不断飘下来,是谁的衣裳,飘落到麦苗的身上,积蓄着体贴的温度。一片又一片,很多片,是谁的知音,在片片雪花上写满爱的祝愿。-七年级语文
阅读理解。(10分)爱,从来不卑微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譬如关于人生价值,关于人间真情,等等。心灵的空间里满是楼宇隔绝起来的如壁的冷漠,使我因为-七年级语文
材料一:蚕(雷抒雁)①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织下了一个厚厚的茧。②那是用一种细细的、柔韧的、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是痛苦的丝织成的。③她埋怨、气恼,然后就是焦急,甚至折磨自己,-七年级语文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①我的故乡四十几年前是穷乡僻壤,在我十岁那年,一位夹雨伞、背包袱的私塾先生飘然而至,伫立庄头,自言自语:“是栖歇之地,我在此可得食宿!”随即,他向-八年级语文
阅读《秋天的心》回答问题。(14分)①我喜欢《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是说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日历,只知道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九年级语文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18分)①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故里的念头。②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七年级语文
系在风筝线上的……(14分)周岩壁①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天际,使我蓦地忆起“草长-七年级语文
阅读《幸福的黄昏》,回答小题。(20分)①这个黄昏,本来没什么特别的。只是一个夏日的黄昏,普通的,正常的。白天的暑热,渐渐消去。炽烈的太阳,温柔成一枚红果子,挂在天边。-八年级语文
阅读《牧竖①》一文,完成小题。(14分)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②。各登一树,相去③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④。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⑤;-七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17分)贴在门上的眼睛这天中午,张刚拿起粉笔,在墙上为第六个即将成型的“正”字添上了一笔。然后,张刚拖出床底下的大包袱,把自己的行李又放了一样-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7分)【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九年级语文
阅读《从百革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两段文字,完成14~15题。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七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1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②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③第二年-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解答问题。(8分)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走一步,再走一步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当时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因为玩弹子游戏-七年级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老陈这个人沈坚①老陈大名陈国祯,人却颇为精神,步态轻盈,说起话来呱呱的,属于东北人里口才不错的那种。我下乡的1969年,他领着县革委会工作队来我们村蹲点,后来就留在公-八年级语文
题目详情
沈坚
①老陈大名陈国祯,人却颇为精神,步态轻盈,说起话来呱呱的,属于东北人里口才不错的那种。我下乡的1969年,他领着县革委会工作队来我们村蹲点,后来就留在公社当了大半年的一把手。
②如今管领导下基层叫“调研”,可老陈那才是正儿八经成天泡在下面,三天两头往生产队跑。老陈从来都是手里边干着活,边跟群众唠嗑了解情况。见过他干农活的人都记得,那一招一式,拉开架势,活脱脱一个庄稼院的行家里手。不认识他的人,还真不知道他是县里下来的干部。平常没见谁称呼他的官衔,都是“老陈”“老陈”地喊。
③老陈不光是个实干家,而且有见识,有想法,一听他开口,就知道来者不凡。他平易近人,不打官腔,对农民,对知青,该夸奖就夸奖,该批评则批评,入情入理,绝无空言,特别实在。
④刚下乡两个月,正是夏初农忙时节,一天上午收工后,我见队部人多,坐了满屋子的妇女。老陈趁男劳力白天下地的工夫,正召集妇女开会讲事。听到窗户里传出老陈的声音:“……不容易啊,人家大城市的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千里迢迢送到咱边疆来,他们原来的生活条件比这儿可强多了。咱们也得将心比心,谁舍得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去?妇女们啊,大家都是做母亲的,咱要把青年当成自个儿的孩子,多关心他们,多帮助他们,照料好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的家长放心……”
⑤下乡这些日子以来,除一些会议上听腻的套话,我还真头一回听见当地干部在公开场合用如此动人的话语谈论我们,心头不由得一热。
⑥后来,老陈又重返县里,但始终没有离开这个北疆小县,一直在基层的领导岗位上忙碌着。多年后我曾向人打听过他的下落,人家张口就称他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不论怎么看,老陈仍是我所见过的任何时代都堪为表率的好人。
(选自《文汇报》2011年3月24日)
小题1:“见过他干农活的人都记得,那一招一式,拉开架势,活脱脱一个庄稼院的行家里手。” “活脱脱”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小题2: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表明老陈什么样的特点?
小题3:第⑤段中写道:“头一回听见当地干部在公开场合用如此动人的话语谈论我们,心头不由得一热。”试揣摩“我”当时内心的想法。
小题4:第⑥段中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5:阅读全文,说说在作者眼里,老陈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
小题1:“活脱脱”是活生生,生动形象的意思;在句中指与庄稼院的行家里手没有丝毫的区别。(3分)
小题1:与群众打成一片,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不打官腔。(3分)
小题1:示例:老陈你真是一个体谅知识青年的人啊!在有你这样的领导的地方工作,确实是一种幸运。(言之成理即可)(3分)
小题1:侧面描写;通过别人的评价从侧面表现老陈甘于奉献的品质。(3分)
小题1:老陈是个实干家,有见识,有想法,热心,是作者所见过的任何时代都堪称表率的好人。(3分)
小题1: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小题1:明确人物描写手段对塑造人物思想性格特征的作用。学会分析人物思想性格特征。
小题1:开放性试题,只要内容设计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小题1:了解侧面描写的特点,学会分析侧面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