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如图,两根长度为12米的绳子,一端系在旗杆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地面两个木桩上,两个木桩离旗杆底部的距离相等吗?请说明你的理由.-七年级数学
如图,两根长度为12米的绳子,一端系在旗杆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地面两个木桩上,两个木桩离旗杆底部的距离相等吗?请说明你的理由.-七年级数学
题目简介
如图,两根长度为12米的绳子,一端系在旗杆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地面两个木桩上,两个木桩离旗杆底部的距离相等吗?请说明你的理由.-七年级数学
题目详情
如图,两根长度为12米的绳子,一端系在旗杆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地面两个木桩上,两个木桩离旗杆底部的距离相等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题型:解答题
难度:中档
来源:福建省期末题
答案
解:两个木桩离旗杆底部的距离相等.理由如下:
∵两根绳子长度相等,
∴AB=AC,
∵AD⊥BC,
∴∠ADB=∠ADC=90°.
在Rt△ABD和Rt△ACD中,
AB=AC,AD=AD,
∴Rt△ABD≌Rt△ACD.
∴BD=CD.
上一篇 :
如图,点A,B,C,D在一条直线上,△ABF
下一篇 :
如图所示,△ABC和△ADE都是等腰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如图所示,在△ABC中,点D在BC上,且DC=2BD,点E在AD上,且AE=ED=BD,CE=AB.(1)求证:∠ADB=90°;(2)判断直线AB与CE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七年级数学
如图所示,在△ABE和△ACD中,给出以下4个论断:(1)AB=AC;(2)AD=AE;(3)AM=AN;(4)AD⊥DC,AE⊥BE,以其中3个论断为题设,填入下面的“已知’栏中,1个论断为结论,填
如图,△ABC≌△ADE,∠B=48°,∠E=96°,∠BAE=10°,则∠BAD=()度.-七年级数学
已知△ABC≌△DEF,若∠A=60°,∠F=90°,DE=6cm,则AC=()-八年级数学
已知AC=AD,∠C=∠D=90°,BC=6cm,求BD.-七年级数学
如图,把一个三角板(AB=BC,∠ABC=90°)放入一个“U”形槽中,使三角板的三个顶点A、B、C分别槽的两壁及底边上滑动,已知∠D=∠E=90°,在滑动过程中你发现线段AD与BE有什么关系?试-七
已知:如图,△ABC中,AB=AC,BD和CE为△ABC的高,BD和CE相交于点O.求证:OB=OC.-七年级数学
如图,若△ABC≌△A1B1C1,且∠A=110°,∠B=40°,则∠C1=()度.-七年级数学
已知△ABC与△DEF全等,∠A=∠D=90°,∠B=37°,则∠E的度数是[]A.37°B.53°C.37°或63°D.37°或53°-七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BE⊥AD,CF⊥AD,且BE=CF.请你判断AD是△ABC的中线还是角平分线?请说明你判断的理由.-七年级数学
已知ACBC,ADBD,AD=BC,CEAB,DFAB,垂足分别是点E,F求证:CE=DF-八年级数学
(1)如图①,A,B,C三点在一直线上,分别以AB,BC为边在AC同侧作等边△ABD和等边△BCE,AE交BD于点F,DC交BE于点G.则AE=DC吗?BF=BG吗?请说明理由;(2)如图②,若A,B
如果△ABC与△DEF是全等形,则有(1)它们的周长相等;(2)它们的面积相等;(3)它们的每个对应角都相等;(4)它们的每条对应边都相等。[]A.(1)(2)(3)(4)B.(1)(2)(3)C.(
如图,在∠AOB的两边OA,OB上分别取OM=ON,OD=OE,DN和EM相交于点C.求证:点C在∠AOB的平分线上.-八年级数学
在正方形ABCD中,点P是CD上一动点,连结PA,分别过点B、D作BE⊥PA,DF⊥PA,垂足为E、F,如图①。(1)请探索BE、DF、EF这三条线段长度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若点P在DC的延长线上(-
如图,AB=DC,AD=BC,E,F是DB上两点且BE=DF,若∠AEB=100°,∠ADB=30°,则∠BCF=()度.-七年级数学
如图,C为AB的中点。四边形ACDE为平行四边形,BE与CD相交于点F。求证:EF=BF。-九年级数学
如图,四边形ABCD中,AB⊥BC,CD⊥BC,E为BC上一点,且AB=CE,CD=BE.(1)求证:∠AED=90°;(2)若EN平分∠AED交AD于N,试判断△BCN的形状,并证明;(3)在(2)
如图所示,已知AC⊥BC,BD⊥AD,AC与BD交于O,AC=BD。求证:(1)BC=AD;(2)△OAB是等腰三角形。-九年级数学
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CD在正方形DEFG的边DE上,连接AE,GC.(1)试猜想AE与G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将正方形DEFG绕点D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点E落在BC边上-
如图所示,已知△ABC≌△ADE,BC的延长线交DE于F,∠B=∠D=25°,∠ACB=∠AED=105°,∠DAC=10°,则∠DFB为[]A.40°B.50°C.55°D.60°-七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ABC≌△EBF,AB⊥CE,ED⊥AC,若AB=5cm,BC=3cm,则AF=()cm.-七年级数学
如图,△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D,DE⊥AB,垂足为点E,AB=12cm,则△DEB的周长为()cm.-七年级数学
如下图,点D、E分别是等边三角形△ABC边AB、BC上的点,且BD=CE,则∠AFE=()。-七年级数学
如图,△ABC≌△DEF,若AB=7cm,BC=8cm,AC=6cm,BE=5cm,则EC=()cm,△DEF的周长=()cm.-七年级数学
如图,AE=AF,AB=AC,∠A=60°,∠B=24°,则∠BOC=()。-八年级数学
如图,公园有一条“Z”字形道路ABCD,其中AB∥CD,在E,M,F处各有一个小石凳,且BE=CF,M为BC的中点,请问三个小石凳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说出你推断的理由.-八年级数学
如图,△ABE和△BCD都是等边三角形,且每个角是60°,那么线段AD与EC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七年级数学
如图,点A、D、B、E在同一直线上,△ABC≌△DEF,AB=6,AE=10,则DB等于[]A.2B.2.5C.3D.4-八年级数学
如图,△ABC≌△DEF,DF和AC,FE和CB是对应边.若∠A=100°,∠F=47°,则∠DEF等于[]A.100°B.53°C.47°D.33°-七年级数学
已知;如图,在△ABC中,AB=BC,∠ABC=90度.F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上,BE=BF,连接AE、EF和CF.(1)求证:AE=CF;(2)若∠CAE=30°,求∠EFC的度数.-七年
如图所示,已知D是等腰三角形ABC底边BC上一点,它到两腰AB、AC的距离分别为DE、DF.请你指出当D点在什么位置时,DE=DF?并加以证明-八年级数学
如图,有两个长度相等的滑梯(即BC=EF),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则∠ABC+∠DFE的度数为[]A.75°B.60°C.90°D.120°-七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AC、BD交于O点,且∠A=∠B,OD=OC,EF为过O点的一条线段,分别交AD、BC于F、E点,现要求补充一个条件,使得O点能平分线段EF(说明理由).-七年级数学
如图,在一水库的两侧有A、B两点,请设计一种方案测量出A、B两点的距离.(只说明设计方案,不要求数据计算,要求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七年级数学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AC、BD是对角线,将△ABD沿AB翻折到△ABE的位置。试判断四边形AEBC的形状?并说明你的结论。-八年级数学
如图,△AOB≌△COD,则点A的对应点是点(),点O的对应点是点(),∠AOB的对应角是∠().-七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BE⊥AC于E,CF⊥AB于F,BE、CF相交于点D,若AB=AC,求证:AD平分∠BAC。-八年级数学
如图,CD⊥AB,EF⊥AB,∠E=∠EMC,试判断AC与CB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七年级数学
已知:如图,C为BE上一点,点A,D分别在BE两侧,AB∥ED,AB=CE,BC=ED.求证:AC=CD.-七年级数学
小明站在池塘边的A点处,池塘的对面(小明的正北方向)B处有一棵小树,他想知道这棵树距离他有多远,于是他向正东方向走了10步到达电线杆C旁,接着再往前走了10步,到达D处,然-七年级数学
如图,在△ABC中,∠A:∠B:∠C=3:5:10,又△MNC≌△ABC,则∠BCM:∠BCN等于[]A.1:2B.1:3C.2:3D.1:4-七年级数学
已知△ABC≌△DEF全等,且AB=6,BC=10,AC=8,∠A=90°,则EF=().-七年级数学
如图a,△ABC和△CEF是两个大小不等的等边三角形,且有一公共顶点C,连接AF和BE.(1)线段AF和BE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2)将图a中的△CEF绕点C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八年级
如图,已知∠ACB和∠ADB都是直角,AB平分∠CAD,E是AB上任一点,请说明CE=DE的理由.-七年级数学
如图,EF过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O,且分别交AB、CD于E、F,若矩形ABCD的面积是12,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九年级数学
请设计一种方案:把正方形ABCD剪两刀,使剪得的三块图形能够拼成一个三角形,画出必要的示意图(1)使拼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图(1))(2)使拼成的三角形既不是直角三角形也不-九年级数学
如图,△ABC≌△CDA,并且AB=CD,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1=∠2B.AC=CAC.∠D=∠BD.AC=BC-七年级数学
如图,C、F都在BE上,∠A=∠D,AC∥DF,BF=EC.求证:AB=DE.-八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AB为⊙O的直径,PA与⊙O相切于点A,线段OP与弦AC垂直并相交于点D,OP与弧AC相交于点E,连接BC.(1)求证:∠PAC=∠B,且PA·BC=AB·CD;(2)若PA=10,sinP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如图,两根长度为12米的绳子,一端系在旗杆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地面两个木桩上,两个木桩离旗杆底部的距离相等吗?请说明你的理由.-七年级数学
题目详情
答案
∵两根绳子长度相等,
∴AB=AC,
∵AD⊥BC,
∴∠ADB=∠ADC=90°.
在Rt△ABD和Rt△ACD中,
AB=AC,AD=AD,
∴Rt△ABD≌Rt△ACD.
∴BD=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