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在△ABC中,AB、BC、AC三边的长分别为、、,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小华同学在解答这道题时,先画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即△ABC三个顶-八年级数学
在△ABC中,AB、BC、AC三边的长分别为、、,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小华同学在解答这道题时,先画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即△ABC三个顶-八年级数学
题目简介
在△ABC中,AB、BC、AC三边的长分别为、、,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小华同学在解答这道题时,先画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即△ABC三个顶-八年级数学
题目详情
在△ABC中,AB、BC、AC三边的长分别为
、
、
,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小华同学在解答这道题时,先画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即△ABC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如图1所示,这样不需求△ABC的高,而借用网格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这种方法叫做构图法。
(1)△ABC的面积为:______;
(2)若△DEF三边的长分别为
、
、
,请在图2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相应的△DEF,并利用构图法求出它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
(3)利用第2小题解题方法完成下题:如图3,一个六边形的花坛被分割成7个部分,其中正方形PRBA,RQDC,QPFE的面积分别为13、10、17,求六边形花坛ABCDEF的面积。
题型:解答题
难度:中档
来源:江苏期中题
答案
解:(1)3.5;
(2)如图:
面积为3。
(3)如图,过R作RH⊥PQ,交BC于点O,分别过B、C作BM⊥RH,CN⊥RH
分别证明△PRH≌△RBM,△QRH≌△RCN,得RH=BM=CN,
证△BMO≌△CNO,
所以S△BMO=S△CNO
故S△PQR=S△PRH+S△QRH=S△RBM+S△RCN=S△BCR
同理可证:S△APF=S△DEQ=S△PQR=S△BCR
利用构图法可知S△PQR=5.5,故花坛面积为5.5×4+40=62。
上一篇 :
如图所示,在△ABC和△DEF中,BC∥
下一篇 :
如图1,△ABC的边BC在直线l上,AC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如图,△ABC中,E、F分别是AB、AC上的点。①AD平分∠BAC,②DE⊥AB,DF⊥AC,③AD⊥EF。以此三个中的两个为条件,另一个为结论,可构成三个命题,即:①②③,①③②,②③①。(1)试判
已知,如图,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AC、DF相交于点G,AB⊥BE,垂足为B,DE⊥BE,垂足为E,且AB=DE,BF=CE。求证:(1)△ABC≌△DEF;(2)GF=GC。-九年级数学
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N是CD的中点,M是AD边上不同于点A、D的点,若sin∠ABM=,求证:∠NMB=∠MBC。-九年级数学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连接BD,过点A作AE⊥BD于E,过点C作CF⊥BD于F,求证:AE=CF。-九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ABC≌△ADE,BC的边长线交AD于F,交AE于G,∠ACB=105°,∠CAD=10°,∠ADE=25°,求∠DFB和∠AGB的度数。-八年级数学
如图1,Rt△ABC中AB=AC,点D、E是线段AC上两动点,且AD=EC,AM⊥BD,垂足为M,AM的延长线交BC于点N,直线BD与直线NE相交于点F。试判断△DEF的形状,并加以证明。说明:(1)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形状相同的图形是全等图形B.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七年级数学
在△ABC中,AB=AC,CG⊥BA交BA的延长线于点G,一等腰直角三角尺按如图1所示的位置摆放,该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为F,一条直角边与AC边在一条直线上,另一条直角边恰好经过点B。(1)-九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AB=AC。(1)若CE=BD,求证:GE=GD;(2)若CE=m·BD(m为正数),试猜想GE与GD有何关系。(只写结论,不证明)-九年级数学
如图,E、F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点,CE=AF,请你猜想:线段BE与线段DF有怎样的关系?并对你的猜想加以证明。-八年级数学
如图,在等腰△ABC中,CH是底边上的高线,点P是线段CH上不与端点重合的任意一点,连接AP交BC于点E,连接BP交AC于点F。(1)证明:∠CAE=∠CBF;(2)证明:AE=BF;(3)以线段AE
将一张透明的平行四边形胶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图①中的两张三角形胶片△ABC和△DEF。将这两张三角形胶片的顶点B与顶点E重合,把△DEF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这时AC与DF相交于点O-九年级数学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B=60°,AD=AB,点E,F分别在AD,AB上,AE=BF,DF与CE相交于P,则∠DPE=()度。-九年级数学
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G是CD上一点,延长BC到E,使CE=CG,连接BG并延长交DE于F。(1)求证:△BCG≌△DCE;(2)将DCE绕点D顺时针旋转90°得到△DAE′,判断四边形E′
如图,△ABC的高BD,CE相交于点O,且OB=OC,AB与AC相等吗?为什么?-八年级数学
如图,若AB∥CD,EF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EP与∠EF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且∠EFD=60°,EP⊥FP,PG⊥CD于G。(1)求∠BEP的度数;(2)若PG=a,EF=b,用a、b表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BD平分∠ABC,∠BAD的平分线AE交BC于E,F,G分别是AB,AD的中点。(1)求证:EF=EG;(2)当AB与EC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时,EG∥CD?并
如图,△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ECD=90°,D为AB边上一点。求证:(1)△ACE≌△BCD;(2)AD2+DB2=DE2。-九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M在AB上,BC=BD,MC=MD,请说明:AC=AD。-七年级数学
沿着图中的虚线,请把下面的图形划分为4个全等图形,把你的方案画在右面的图中。-七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AB⊥CD,垂足为B,AB=DB,AC=DE,请你判断∠D与∠A的关系,并说明理由。-七年级数学
如图,△ABC≌△DEF,且顶点A与D对应,B与E对应,点E,C,F,B在同一条直线上。(1)请写出所有相等的线段,并说明理由;(2)请写出所有平行的线段,并说明理由。-七年级数学
如图,矩形ABCD中,AB=2,BC=3,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BC于点E、F,连接CE,则CE的长()-九年级数学
如图,在Rt△ABC中,∠B=90°,BC>AB。(1)在BC边上找一点P,使BP=BA,分别过点B,P作AC的垂线BD,PE,垂足为D,E;(2)在四条线段AD,BD,DE,PE中,某些线段之间存在
如图是5×5的正方形网络,以点D、E为两个顶点作位置不同的格点三角形,使所作的格点三角形与△ABC全等,这样的格点三角形最多可以画出[]A、2个B、4个C、6个D、8个-九年级数学
如图,M是AB的中点,∠C=∠D,∠1=∠2。说明AC=BD的理由(填空)解:∵M是AB的中点,∴AM=______()在△AMC和△BMD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ABE和△ACD是△ABC分别沿着AB、AC边翻折180°形成的,若∠BAC=150°,则∠θ的度数是()。-九年级数学
已知:如图,AD=BC,AC=BD。求证:OD=OC。-九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等腰Rt△OAB中,∠AOB=90°,等腰Rt△EOF中,∠EOF=90°,连结AE、BF。求证:(1)AE=BF;(2)AE⊥BF。-九年级数学
已知:如图,AB∥DE,AC∥DF,BE=CF。求证:AB=DE。-九年级数学
已知:如图,E是AD上的一点,AB=AC,AE=BD,CE=BD+DE。求证:∠B=∠CAE。-八年级数学
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CD上的点,且AE=CF,连接BF,DE,试猜测∠ADE与∠CBF的大小关系,并加以证明。-九年级数学
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BD折叠,点C落在点E处,BE交AD于点F,连接AE。证明:(1)BF=DF;(2)AE∥BD。-九年级数学
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说明∠A′O′B′=∠AOB的依据是()。-九年级数学
已知:如图,∠1=∠2,∠C=∠D。求证:AC=AD。-九年级数学
如图,矩形ABCD中,AC与BD交于点O,BE⊥AC,CF⊥BD,垂足分别为E,F。求证:BE=CF。-九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BC⊥CD,∠1=∠2=∠3。(1)求证:AC⊥BD;(2)若∠4=70°,∠5=∠6,求∠ABC的度数。-七年级数学
如图,□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过点O任引直线交AD于E,交BC于F,则OE()OF(填“>”“=”“<”),并说明理由。-九年级数学
如图,AB与CD交于点O,OA=OC,OD=OB,∠AOD=________,根据__________可得到△AOD≌△COB,从而可以得到AD=_________。-七年级数学
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CD在正方形DEFG的边DE上,连接AE,GC。(1)试猜想AE与G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将正方形DEFG绕点D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点E落在BC边-九
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CA=CB,四边形CDEF是正方形,连接AF、BD。(1)观察图形,猜想AF与BD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若将正方形CDEF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九年
操作:如图①,△ABC是正三角形,△BDC是顶角∠BDC=120°的等腰三角形,以D为顶点作一个60°角,角的两边分别交AB、AC边于M、N两点,连接MN。探究:线段BM、MN、NC之间的关系,并加以
如图,正方形网格的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试求的度数。-九年级数学
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边上的一点,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添加一个条件,使DE=DF,并说明理由。解:需添加条件是__________。理由是:-九年级数学
如图①、②、③中,点E、D分别是正△ABC、正四边形ABCM、正五边形ABCMN中以C点为顶点的相邻两边上的点,且BE=CD,DB交AE于P点。(1)求图①中,∠APD的度数;(2)图②中,∠APD的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E⊥AC于点E,DF⊥AC于点F。求证:AE=CF。(说明:写出证明过程中的重要依据)-九年级数学
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DAB=90°,AB∥CD,AB=AD,∠ABC=60°,以AD为边在直角梯形ABCD外作等边三角形ADF,点E是直角梯形ABCD内一点,且∠EAD=∠EDA=15°,连接
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D是对角线,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求证:AE=CF。-九年级数学
如图,△ABC中BC边上的高为h1,△DEF中DE边上的高为h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h1>h2B.h1<h2C.h1=h2D.无法确定-九年级数学
如图①,△ABC≌△DEF,将△ABC和△DEF的顶点B与顶点E重合,把△DEF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这时AC与DF相交于点O.(1)当△DEF旋转至如图②位置,点B(E)、C、D在同一直线上时,∠A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在△ABC中,AB、BC、AC三边的长分别为、、,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小华同学在解答这道题时,先画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即△ABC三个顶-八年级数学
题目详情
(2)若△DEF三边的长分别为
(3)利用第2小题解题方法完成下题:如图3,一个六边形的花坛被分割成7个部分,其中正方形PRBA,RQDC,QPFE的面积分别为13、10、17,求六边形花坛ABCDEF的面积。
答案
(2)如图:
面积为3。
分别证明△PRH≌△RBM,△QRH≌△RCN,得RH=BM=CN,
证△BMO≌△CNO,
所以S△BMO=S△CNO
故S△PQR=S△PRH+S△QRH=S△RBM+S△RCN=S△BCR
同理可证:S△APF=S△DEQ=S△PQR=S△BCR
利用构图法可知S△PQR=5.5,故花坛面积为5.5×4+4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