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九年级数学兴趣小组组织了以“等积变形”为主题的课题研究.第一学习小组发现:如图(1),点A、点B在直线l1上,点C、点D在直线l2上,若l1∥l2,则S△ABC=S△ABD;反之亦成立.第二学习-八年
九年级数学兴趣小组组织了以“等积变形”为主题的课题研究.第一学习小组发现:如图(1),点A、点B在直线l1上,点C、点D在直线l2上,若l1∥l2,则S△ABC=S△ABD;反之亦成立.第二学习-八年
题目简介
九年级数学兴趣小组组织了以“等积变形”为主题的课题研究.第一学习小组发现:如图(1),点A、点B在直线l1上,点C、点D在直线l2上,若l1∥l2,则S△ABC=S△ABD;反之亦成立.第二学习-八年
题目详情
九年级数学兴趣小组组织了以“等积变形”为主题的课题研究.
第一学习小组发现:如图(1),点A、点B在直线l
1
上,点C、点D在直线l
2
上,若l
1
∥l
2
,则S
△
ABC
=S
△
ABD
;反之亦成立.
第二学习小组发现:如图(2),点P是反比例函数
上任意一点,过点P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为M、N,则矩形OMPN的面积为定值|k|.
请利用上述结论解决下列问题:
(1)如图(3),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CEFG都是正方形点E在CD上,正方形ABCD边长为2,则S
△
BDF
=
2
.
(2)如图(4),点P、Q在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PQ过点O,过P作y轴的平行线交x轴于点H,过Q作x轴的平行线交PH于点G,若S
△
PQG
=8,则S
△
POH
=
2
,k=
﹣4
.
(3)如图(5)点P、Q是第一象限的点,且在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过点P作x轴垂线,过点Q作y轴垂线,垂足分别是M、N,试判断直线PQ与直线MN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题型:解答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2,(2)2,﹣4.(3)平行,理由见解析
试题分析:(1)连接CF,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知,CF∥BD,△CBD与△FBD同底等高,故S△BDF=S△BDC,可求解;
(2)设P(x,y),则k=xy,根据P点所在象限及P、Q关于原点中心对称,得GQ=﹣2x,PG=2y,由已知,得S△PQG=
×GQ×PG=8,可求S△POH及k的值;
(3)作PA⊥y轴,QB⊥x轴,垂足为A,B,连接PN,MQ,根据双曲线的性质可知,S矩形AOMP=S矩形BONQ=k,可得S矩形ANCP=S矩形BMCQ,则有S△NCP=S△MCQ,S△NPQ=S△MPQ,可证PQ∥MN.
解:(1)连接CF,
∵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CEFG都是正方形,
∴CF∥BD,△CBD与△FBD同底等高,
∴S△BDF=S△BDC=
S正方形ABCD=2;
(2)设P(x,y),则k=xy,
根据题意,得GQ=﹣2x,PG=2y,
∴S△PQG=
×GQ×PG=8,即
•(﹣2x)•2y=8,
解得xy=﹣4,即k=﹣4,
S△POH=
×OH×PH=﹣
xy=2;
(3)PQ∥MN.
理由:作PA⊥y轴,QB⊥x轴,垂足为A,B,连接PN,MQ,
根据双曲线的性质可知,S矩形AOMP=S矩形BONQ=k,
∴S矩形ANCP=S矩形BMCQ,可知S△NCP=S△MCQ,
∴S△NPQ=S△MPQ,
∴PQ∥MN.
故本题答案为:(1)2,(2)2,﹣4.
点评:本题通过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猜想探究能力.解题时先直观地猜想,再按照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去验证.
上一篇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是反
下一篇 :
在反比例函数y=中,若当x>0时,y随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已知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1,1).⑴求两个函数的解析式;⑵若点B是轴上一点,且△AOB是直角三角形,求B点的坐标.-九年级数学
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2,1),B(-1,-2),则使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九年级数学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1),则k的值为.-八年级数学
若点(3,4)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则此函数图象必经过点()A.(2,6)B.(2,-6)C.(4,-3)D.(3,-4)-九年级数学
下列函数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A.y=-13xB.y=1x2C.y=1x-1D.y=x2-数学
如图,点P的坐标为(2,),过点P作x轴的平行线交y轴于点A,交双曲线(x>0)于点N;作PM⊥AN交双曲线(x>0)于点M,连结AM.已知PN=4.(1)求k的值.(2)求△APM的面积
如图:双曲线上有一点A,过点A作AB⊥x轴于点B,△AOB的面积为2,则该双曲线的关系式为.-九年级数学
一次函数y=x+m(m≠0)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A.B.C.D.-八年级数学
当a≠0时,函数y=ax+1与函数y=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A.B.C.D.-八年级数学
如图,点A1、A2、A3在轴上,且OA1=A1A2=A2A3,分别过点A1、A2、A3作轴的平行线,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别交于点B1、B2、B3,分别过点B1、B2、B3作轴的平行线,分别与轴交于点-
若点(-3,)(-1,)(1,)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的关系是(按从小到大排列).-九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已知矩形面积是8,长为,宽为.则关于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BCD-八年级数学
如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那么的值为()A.3B.C.D.-八年级数学
反比例函数(为常数)的图象位于A.第一、二象限B.第一、三象限C.第二、四角限D.第三、四象限-九年级数学
已知反比例函数y=,当-4≤x≤-1时,y的最大值是-九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双曲线经过Rt△OAB斜边OA的中点D,且与直角边AB相交于点C.则△AOC的面积为A.9B.6C.4.5D.3-九年级数学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关于坐标原点中心对称的四边形,其中点AB,反比例函数经过点A.(1)求反比例函数.(2)设直线经过C、D两点,在原有坐标系中画出并利用函数的图象,直接写-八年级数学
如图,四边形OABC是面积为4的正方形,函数(x>0)的图象经过点B.(1)求k的值;(2)将正方形OABC分别沿直线AB、BC翻折,得到正方形MABC′、MA′BC.设线段MC′、NA′分别与函数(
在直角坐标系中,有如图所示的轴于点,斜边,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的中点,且与交于点,则点的坐标为.-八年级数学
已知是正整数,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列点,其中.记,,若(是非零常数),则A1·A2·…·An的值是___________(用含和的代数式表示).-八年级数学
下列函数:①y=2x﹣1;②;③y=x2+8x﹣2;④;⑤;⑥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有▲(填序号)-八年级数学
关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必经过点(1,1)B.两个分支分布在第二、四象限C.两个分支关于x轴成轴对称D.两个分支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八年级数学
已知反比例函数,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图象经过点(-1,-1)B.图象在第一、三象限C.两个分支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D.当x<0时,随着的增大而增大-八年级数学
如图:在Rt△ABC中,∠ACB=90°,sin∠BAC=.以斜边AB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上,点C(1,4)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小题1:求k的值和边AC的长小题2:求点B的坐标-八年级数学
已知某函数的图象在二、四象限内,并且在每个象限内,的值随的增大而增大。请你写出满足以上条件的一个函数关系式。-八年级数学
老师给出了一个函数,甲、乙两学生分别指出了这个函数的一个性质,甲:第二、四象限有它的图象;乙:在每个象限内,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请你写出一个能满足上述性质的函数关系-八年级数学
两个反比例函数()和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点P在的图象上,PC⊥x轴于点C,交的图象于点A,PD⊥y轴于点D,交的图象于点B,当点P在的图象上运动时,下列命题:①△ODB与△OCA的-八年级数学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与函数的图像交于P、Q两点,则线段PQ长的最小值是.-八年级数学
若直线y=-x与双曲线的一个分支(k≠0,x>0)相交,则该分支的图像大致是()-八年级数学
如图,Rt△ABC的直角边BC在x轴正半轴上,斜边AC边上的中线BD反向延长线交y轴负半轴于E,双曲线的图象经过点A,若S△BEC=8,则k等于▲;-八年级数学
已知反比例函数y=,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图象经过点(1,1)B.图象在第一、三象限C.当x>1时,0<y<1D.当x<0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八年级数学
点P(1,2)关于y轴的对称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八年级数学
某商场出售一批进价为2元的贺卡,在市场营销中发现此商品的日销售单价x元与日销售量y个之间有如下关系:x(元)3456y(个)20151210①请你认真分析表中数据,从你所学习过的一次函-八年级数学
若y=x2-m是反比例函数,则m=______.-数学
若函数y=(k+2)xk2-5是y关于x的反比例函数,则k=______.-数学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1),则k的值为_______.-九年级数学
如图,□AOBC的对角线交于点E,反比例函数(x>0)的图像经过A、E两点,若□AOBC的面积为9,则k=▲.-八年级数学
如图,双曲线经过四边形OABC的顶点A、C,∠ABC=900,OC平分OA与x轴正半轴的夹角.AB//x轴,将∆ABC沿AC翻折后得△AB’C,点B’落在OA上,则四边形OABC的面积是______-
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A(),过点A作AB轴于点B,且AOB的面积为。小题1:求和的值;小题2: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并且与轴相交于点C,求的值-八年级数学
若ab<0,则正比例函数y=ax,与反比例函数y=,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八年级数学
如图,函数和函数的图像相交于点、,若,则的取值范围是()A.或B.或C.或D.或-八年级数学
如果在函数y=(a为常数)的图象上有三个点(-1,),(-,),(,),则函数值,,的大小关系为。-八年级数学
如图,如果曲线是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且过点,那么与关于轴对称的曲线的解析式为()。-八年级数学
如图,直线AB与双曲线的一个交点为点C,轴于点D,OD=2OB=4OA=4.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八年级数学
将代入反比例函数中,所得函数值记为,又将代入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中,所得函数值记为,再将代入反比例函数中,所得函数值记为,……,如此继续下去,则=_____________.-八年级数学
如图,A、B是反比例函数y=(k>0)图象上的点,A、B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a、2a,线段AB的延长线交x轴于点C,若S△AOC=6.则k=_______.-八年级数学
在直角坐标系中,有如图所示的Rt△ABO,AB⊥x轴于点B,斜边AO=10,直角边AB=6,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AO的中点C,且与AB交于点D,则点D的坐标为_______.-八年
已知双曲线与直线相交于A、B两点.第一象限上的点M(m,n)(在A点左侧)是双曲线上的动点.过点B作BD∥y轴交x轴于点D.过N(0,-n)作NC∥x轴交双曲线于点E,交BD于点C.小题1:若点D坐标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边BC在X轴上,点B、D的坐标分别为B(1,0),D(3,3).(1)直接写出点C的坐标;(2)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直线AC上的点E,且点E的坐标为(2,m)-八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九年级数学兴趣小组组织了以“等积变形”为主题的课题研究.第一学习小组发现:如图(1),点A、点B在直线l1上,点C、点D在直线l2上,若l1∥l2,则S△ABC=S△ABD;反之亦成立.第二学习-八年
题目详情
第一学习小组发现:如图(1),点A、点B在直线l1上,点C、点D在直线l2上,若l1∥l2,则S△ABC=S△ABD;反之亦成立.
第二学习小组发现:如图(2),点P是反比例函数
请利用上述结论解决下列问题:
(1)如图(3),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CEFG都是正方形点E在CD上,正方形ABCD边长为2,则S△BDF= 2 .
(2)如图(4),点P、Q在反比例函数
(3)如图(5)点P、Q是第一象限的点,且在反比例函数
答案
试题分析:(1)连接CF,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知,CF∥BD,△CBD与△FBD同底等高,故S△BDF=S△BDC,可求解;
(2)设P(x,y),则k=xy,根据P点所在象限及P、Q关于原点中心对称,得GQ=﹣2x,PG=2y,由已知,得S△PQG=
(3)作PA⊥y轴,QB⊥x轴,垂足为A,B,连接PN,MQ,根据双曲线的性质可知,S矩形AOMP=S矩形BONQ=k,可得S矩形ANCP=S矩形BMCQ,则有S△NCP=S△MCQ,S△NPQ=S△MPQ,可证PQ∥MN.
解:(1)连接CF,
∵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CEFG都是正方形,
∴CF∥BD,△CBD与△FBD同底等高,
∴S△BDF=S△BDC=
(2)设P(x,y),则k=xy,
根据题意,得GQ=﹣2x,PG=2y,
∴S△PQG=
解得xy=﹣4,即k=﹣4,
S△POH=
(3)PQ∥MN.
理由:作PA⊥y轴,QB⊥x轴,垂足为A,B,连接PN,MQ,
根据双曲线的性质可知,S矩形AOMP=S矩形BONQ=k,
∴S矩形ANCP=S矩形BMCQ,可知S△NCP=S△MCQ,
∴S△NPQ=S△MPQ,
∴PQ∥MN.
故本题答案为:(1)2,(2)2,﹣4.
点评:本题通过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猜想探究能力.解题时先直观地猜想,再按照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去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