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6分)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Ca(OH)20.190.170.140.120.090.08NaOH3191111129
(6分)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Ca(OH)20.190.170.140.120.090.08NaOH3191111129
题目简介
(6分)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Ca(OH)20.190.170.140.120.090.08NaOH3191111129
题目详情
(6分)下表是Ca(OH)
2
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 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Ca(OH)
2
0.19
0.17
0.14
0.12
0.09
0.08
NaOH
31
91
111
129
313
336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Ca(OH)
2
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下图中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
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
2
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氢氧化钙 ②升高温度 ③降低温度 ④加入水 ⑤蒸发水
后再恢复到原温度 ⑥加入生石灰。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A.②④⑥ B.③④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3)20℃时,191g饱和NaOH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OH晶体的质量为
。
(4)现有20℃时Ca(OH)
2
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的溶液(乙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
甲(填“>”、“<”或“=”)。
(5)现有60℃时含Ca(OH)
2
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
(6)20℃时,欲测定NaOH溶液的pH,若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进行测定,则所测溶液的pH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题型:填空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1) A (2) C (3)19.1g (4)< (5)降低温度 (6)偏小
试题分析:(1)由图表可知,NaOH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A;(2)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要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温的方法,生石灰溶于水和水反应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其溶解度减小,也可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选D;(3)20℃时NaOH的溶解度是91g,则10g水最多溶解9.1g,所以191g 饱和NaOH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OH晶体9.1g;(4)CaO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而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
×100%,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所以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的溶液(乙溶液)的溶解度小于甲溶液,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乙<甲;
(5)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NaOH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从60℃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降温结晶,然后过滤的物理方法。
上一篇 :
(8分)如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
下一篇 :
若a-bb=35,则ab的值是()A.25B.-25C.5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右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M、N分别是5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曲线上的点。分析曲线得到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A.-九年级化学
已知方程x:y:z=2:1:3,则2x-y+3zx+2y=______.-数学
已知线段a=9cm,c=4cm,线段x是a、c的比例中项,则x等于______cm.-数学
已知2m-nn=13,那么m:n=______.-数学
已知C是线段AB上的点,D是AB延长线上的点,且AD:DB=AC:CB,若AB=6cm,AC=3.6cm,则AD=______cm,BD=______cm.-数学
已知,D、E分别是△ABC的边AB、AC上的点,AB=5,AD=2,AC=4,如果要使DE∥BC,则EC=______.-数学
已知3x-4y2x+y=12,则xy的值为______.-数学
如果说x+yx-y=32,那么xy=______.-数学
若a,b,c都是不等于零的数,且a+bc=b+ca=c+ab=k,求k的值.-数学
已知a5=b3=c-2,则2ba+3b-c=______.-数学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2)t3℃时,把20克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九年级化学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B.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B>CC.将t1℃时A、C的饱和溶-九年
若ab+c=ba+c=ca+b=k,则k=______.-数学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取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恢复至t-九年级化学
若ab=52,则2aa-b=______.-数学
由xy=34,不能得出的比例式是()A.x+yy=74B.yy-x=14C.2y+xy=114D.y-xy=14-数学
已知:3x-5y=0,求:(1)xy;(2)x-yy;(3)x+yx.-数学
若(3-2x):2=(3+2x):5,则x=______.-数学
已知线段b是线段a、c的比例中项,且a=1、b=2,那么c=______.-数学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均一、无色、稳定的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溶液的溶质一定是固体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九年级化学
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l℃时,a、b的溶解度都为20gB.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C.a、b的溶液都可采用蒸发溶剂的-九年级化学
已知四条线段a、b、c、d的长度,试判断它们是否成比例?(1)a=16cmb=8cmc=5cmd=10cm(2)a=8cmb=5cmc=6cmd=10cm.-数学
下图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现有M状态下的KNO3溶液65g,若要将该溶液经过处理后,刚好得到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在t2℃时,将65g溶液倒出去32.5gB.将-九年级化
已知ab=cd=ef=57,则2a-c+7e2b-d+7f=______,2a-c2b-d=______.-数学
已知:ab=cd=ef=23,求值:(1)a+cb+d;(2)2a-c+3e2b-d+3f.-数学
在比例尺为1:10000的某市地图上,甲地到乙地的图上距离为16cm,则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米.A.1.6×10-4B.1.6×104C.1.6×103D.1.6×102-数学
已知ba=dc≠1,求证:a+ba-b=c+dc-d.-数学
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B物质的溶解度;(填“>”“<”或“=”)(2)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填一种即可)(3)-九年级
已知a2=b3=c4≠0,则a+b-ca-b+c的值为______,分式a2b2的值为______.-数学
如果线段a、b、c、d满足ab=cd,那么下列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A.a+bb=c+ddB.a-bb=c-ddC.a+cb+d=adD.a-ba+b=c-dc+d-数学
(6分)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P点表示的意义是。(2)把t2℃时等质量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到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3)当A中含有少量B物质时,可-九年级化学
已知ab=cd=23,且b≠d,则a-cb-d=()A.23B.25C.35D.15-数学
设-6,a,b三数成等差数列,a,b,54三数成等比数列,求a,b之值?-数学
(每空2分,共6分)某化学实验小组在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中,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查找资料】NaCl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溶解度/g35.735.836.03
在比例尺为1∶5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阜宁与上海相距7.8厘米,那么阜宁与上海两地实际相距()千米。-八年级数学
小明的数学作业本的纸上都是等距离的横线,他在上面任意画一条不与这些横线平行的直线,那么这条直线被这些横线所截得的线段()A.平行B.相等C.平行或相等D.不相等-数学
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九年级化学
根据如图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1)要使C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2)将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从50℃降到20℃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九年级化学
(4分)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一种高效环保的纯碱生产方法——“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其生产过程中有下列反应:(1)在反应①中,生成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的-三年级化学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九年级化学
如果x2=y3=z5,那么x+3y-zx-3y+z=______.-数学
已知ab=cd=ef=23,则a+eb+f=______.-数学
已知a2=b3=c5,且a+b+c≠0,则2a+3b-2ca+b+c=______.-数学
某校每位学生上、下学期各选择一个社团,下表为该校学生上、下学期各社团的人数比例.若该校上、下学期的学生人数不变,相较于上学期,下学期各社团的学生人数变化,下列叙述-数学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B.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C.3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九年级化学
已知在一张比例尺为1:20000的地图上,量得A与B两地的距离是5cm,则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______m.-数学
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D为BC边的中点,F为AB边所在的直线上一点,连接CF交AD延长线于E,已知EC=14CF,问:(1)F点此时的位置;(2)求AFAB的值.-数学
下列成比例的一组线段是()A.a=2,b=4,c=6,d=8B.a=3,b=4,c=9,d=12C.a=2,b=6,c=8,d=9D.a=6,b=9,c=10,d=12-数学
下图表示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KNO3的溶解度比NaCl大B.1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KNO3比50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NaCl少C.20℃时,KNO
右图为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t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S(NaCl)(11)S(KNO3)(填“>”、“=”或“<”)。②t2℃时,将25g氯化钠固体投入50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6分)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Ca(OH)20.190.170.140.120.090.08NaOH3191111129
题目详情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下图中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
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氢氧化钙 ②升高温度 ③降低温度 ④加入水 ⑤蒸发水
后再恢复到原温度 ⑥加入生石灰。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A.②④⑥ B.③④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3)20℃时,191g饱和NaOH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OH晶体的质量为 。
(4)现有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的溶液(乙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 甲(填“>”、“<”或“=”)。
(5)现有60℃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
(6)20℃时,欲测定NaOH溶液的pH,若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进行测定,则所测溶液的pH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答案
试题分析:(1)由图表可知,NaOH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A;(2)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要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温的方法,生石灰溶于水和水反应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其溶解度减小,也可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选D;(3)20℃时NaOH的溶解度是91g,则10g水最多溶解9.1g,所以191g 饱和NaOH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OH晶体9.1g;(4)CaO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而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
(5)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NaOH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从60℃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降温结晶,然后过滤的物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