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节选)完成后面小题。(12分)(1)“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2)“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3)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七年级语文
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节选)完成后面小题。(12分)(1)“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2)“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3)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七年级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节选)完成后面小题。(12分)(1)“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2)“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3)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七年级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节选)完成后面小题。(12分)
(1)“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3)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4)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5)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6)“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防一下楼”的主人。
小题1:概括文段的大意。(1分)
小题2:文段是抓住闻一多的什么特点来介绍闻一多的?(2分)
小题3:第六自然段是紧承上文哪一句话记叙的?(1分)
小题4:闻一多研究唐诗宋词的目的是什么?(可以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
小题5:文中带点的词语表现了什么?(2分)
小题6:“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句话用了什么样修辞手法?有何作用?(2分)
小题7:读了此文段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小题1:写闻一多在学术方面,实干苦干,硕果累累。
小题2: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
小题3: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小题4: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
小题5:表现了闻一多在学术研究上的刻苦勤奋。
小题6:比喻。突出了纸上的字写得密,写得整齐,从而突出了闻一多在学术上下的功夫之深。
小题7:言之有理即可
小题1: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材料,主要是讲述的闻一多先生在学术上的贡献。
小题2: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第一句话“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可知,是围绕“我是做了再说”来写的。
小题3:
试题分析:本句话告诉读者,他做出了很多卓越的成绩,但是没有告诉大家。照应了“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小题4:
试题分析:此题比较简单,仔细阅读很容易从原文中找出他研究唐诗宋词的目的: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
小题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多个词语都是在表明闻一多先生做学术研究的认真程度。
小题6:
试题分析:如群蚁排衙,运用了比喻。其作用: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闻一多先生所下的功夫深。
小题7:
试题分析:答案不唯一,围绕闻一多先生做学问的精神,写出自己的感悟即可。
上一篇 :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问题。
下一篇 :
沉默的竹笛16岁一个忧伤的春夜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老海棠树史铁生①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我的奶奶。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八年级语文
阅读《母亲•我•狗》,完成文后题目。(10分)母亲•我•狗①小时侯我极怕狗。现在想来,虽称不上是“谈狗色变”,也确有些“说狗心寒”,对狗的怕简直甚于想像中的鬼怪。每到夜间,远处-七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1分)散步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七年级语文
阅读《我现在也是童年》。(12分)我现在也是童年陈祖芬①十来岁的时候,我想把全世界的童话书都买下来。②那时我有多少钱呢?我没有零花钱,没有压岁钱。③不过,我从来没想到我是没-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21分)果园快乐的时光白兰华①外婆家有个菜园,而他更愿意称之为果园。园内有一株高大的漳州柑子树,绿萌如盖,斜斜地遮住了土屋后门的一小块-九年级语文
阅读《康乃馨》,完成后面小题。(共15分)康乃馨仲禾①在花丛里,我的情绪一直提不起来。下岗一年多了,好不容易开了这间花店,生意却平平淡淡,真不想干了。②店里冷冷清清的,门-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钢构的故乡(节选)刘醒龙一个从哺乳时期就远离故乡的人,正如最白的那朵云与天空离散了。因此,漂泊是我的生活中,最纠结的神经,最生涩的血液,最无解的思绪-八年级语文
阅读《邓稼先》(节选),完成后面小题。(10分)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七年级语文
阅读《枣核》选段和《祖国》,回答文后题目。(共15分)(甲)枣核(节选)萧乾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称。我们在靠篱笆-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13分)两个鱼罐头文/吴颢①住院那段时间,我时常到医院附近走走,既是散心,也是锻炼。②医院坐落在城乡结合部,出医院门右拐,行约数十米,是那-九年级语文
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17分)①那个微凉的午后,我正在家里准备着第二天的出差行李,门铃突然响了,邮递员将一封普通的信件递至我手中,然后转身离去。②拆开信封一看,里面有两-九年级语文
单项选择。— ______ your pen friend ______ Chinese, now? — Yes. He studies very hard. [ ]A. Do, study B.
记忆的版图林清玄①一位长辈到大陆探亲回来,说到他在家乡遇到兄弟,相对地坐了半天还不敢相认,因为已经一丝一毫都认不出来了。②在他的记忆里,哥哥弟弟都还是剃着光头,蹲在-八年级语文
怒绿刘心武那绿令我震惊。那是护城河边一株人腿般粗的国槐,因为开往附近建筑工地的一辆吊车行驶不当,将其从分杈处撞断。我每天散步总要经过它身边,它被撞是在冬末,我恰巧-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21分)喜旺的年谷凡①窗外飘着雪花,有几片有意无意地落到喜旺的身上。雪花越飘越多,不一会儿,树上和房子上落了白白的一层。喜旺注视着飘落-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16分)春天是改革家鲍尔吉·原野①在北方,四季当中,春天最神奇。夏季的树叶长满每一根枝条时,花朵已谢了,有人说:“我怎么没感觉到春天呢?”②春天就-九年级语文
根据表格内容,填写表格中数字序号所表示的内容。鲁迅作品人物描写人物特点评点《阿长与<山海经>》(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14分)随风吹笛(林清玄)(1)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2)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箫的声音没-八年级语文
阅读《最后一课》,回答下面问题。(6分)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七年级语文
阅读《密云司马台长城》,完成后面小题。(共8分)密云司马台长城①司马台长城位于密云县东北部的古北口镇境内,全长5.4公里,敌楼35座,是唯一一段保留明长城原貌的古长城。由于-九年级语文
阅读《鼎湖山听泉》选段,回答下面各题。(10分)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九年级语文
现代文阅读(25分)人狗情未了1)儿子喜欢养狗,曾跟我多次说要养狗,我说:“咱们养自己还很困难,哪还有精力养狗啊!”儿大不由爷了,儿子到了既有经济实力,也能自主的年龄了,没-九年级语文
一棵进城的古树曹春雷①那天早晨,一棵百年古树正像往常一样,站在村外的原野上,沐浴阳光,呼吸清新的空气,与白云招手,与春风嬉戏。②突然来了一群人和一些车。几个人围着它-九年级语文
难忘怀的一杯酒(12分)刘心武①我上中学的时候,语文老师教我读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后来我当了中学语文教师,又教我的学生读《多收了三五斗》,再后来我娶妻生子,不知不觉-九年级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一碗米粉徐全庆天有些冷,父亲突然对我说,你陪我去一趟桂林吧。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九年级语文
歪儿冯骥才①那个暑假,总是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②“踢罐电报”是那时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它的玩法-九年级语文
现代文阅读(36分)寂寞的月亮在我的视野里,月亮是寂寞的。她那么孤单地悬挂在天空,星星离她那么遥远,地球离她那么遥远,就连一直在给她光和热的太阳,也总是离她那么遥远。-九年级语文
最好的老师18分胡海棠/译当汤普生夫人站在五年级学生面前时,她撒了一个谎。像绝大多数老师一样,在第一次面对学生时,总是告诉孩子们,将对他们一视同仁。但事实上,这是不-九年级语文
母亲的秘密母亲在28岁上便做了寡妇。当母亲赶去青岛办了丧事回来后,外祖母也从天津赶来,她见了母亲第一句话便说:“收拾收拾,带了孩子回天津家里去住吧。”母亲虽然痛哭着扑-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8分)那个凌晨的珍贵温度①我们买的返程火车票是凌晨两点的,虽然今年冬天是暖冬,但在这一刻,这个四周没有遮拦的小站,还是冷飕飕的,风,有些刺骨。②列-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小题。母亲莫言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九年级语文
不吸烟的007韩松落①在最新的两部“007”电影中,詹姆斯·邦德都是不抽烟的,但此前二十部“007”电影中的詹姆斯·邦德,都以老烟鬼形象出现。那么,詹姆斯·邦德是怎么戒了烟的?②事-八年级语文
初冬月①秋意尚浓,恍然就到了初冬,月亮也带着秋温,走进了冬的夜空。②天黑得早了,晚饭后摸黑回宿舍,过了山头,豁然见西南山坡上空这轮橙黄明净的初冬月,低垂圆满,硕大清-九年级语文
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节选的文字,完成小题。①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七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7分)林徽因传(节选)张清平①1920年初夏,林徽因伴随父亲来到了欧洲。②各处景物走马灯似的从眼前流过,各种印象叠加在了一起:巴黎街头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5分)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7分)太行谷聂怀贵⑴一只苹果的色彩和曲线,自然是一种美,而把它切开来的剖面,将把你带入另一种美的意境。这是我穿越太行大峡谷时,心中生发出-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15分)垂钓余秋雨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的海参崴游玩。海参崴的主要魅力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面对海,-八年级语文
阅读《三分春色一分愁》,回答问题。三分春色一分愁①冬,像一双倦游的翅膀,悄悄地在暮色里归去。迎面姗姗而来的春,似一位多情的小姑娘,浑身带着一种迷人的诱惑、妩媚的挑逗-七年级语文
钢琴上的牵牛花⑴“我不要!你走开!我再也不想见到你!”蓝依大声地喊道。“依依,我不是你想的那样!”罗纹苦苦的哀求着蓝依。在这吵架声中,蓝依拿起行李就往外走。走到门口她回头-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结合平时积累,按要求完成小题。(13分)家书胡凯延叔喝完第一杯酒,雪花就柳絮般飘落下来。菊麻雀似的蹦进门,喊道:“哥来信了。”延叔接过信又递给菊:“快拆开念-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那一片消失了的苇塘雷抒雁“那一片苇塘呢?”与其说我是在问这位行路的年轻人,还不如说是在问自己。“苇塘?”“在哪里呀?”年轻人转过头去望着那一片高高低低-九年级语文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③坐-八年级语文
善良的种子朱成玉①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②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3分)倔强的仙人掌①女人看见路边蹲着一个挑担老头儿,他身边的筐里装着满满一筐嫁接的仙人掌,高高的底座像一座独立秀挺的山峰,山峰顶部是形状各异的-七年级语文
阅读《父亲的斧头》,完成后面四道题目。一把斧头完成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淬火①。父亲的习惯是把一把刚刚淬过火的崭新斧头钳起来,将斧头对准砧(zhēn)子后的那尖角,在那上面用力-七年级语文
我的母亲(17分)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大家洗衣服,缝补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她料理家务永远-八年级语文
绿色的梦陆文夫①近些年来,梦特别多。没有美梦,没有恶梦,所有的梦几乎都既模糊,又清晰,大都十分遥远。生活好像一部漫长的纪录片,白天在录制和放映后半部,晚上却在睡梦-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母亲的拐杖李光彪①这些年,我出远门最喜欢给母亲买的礼物就是拐杖,竹的、木的、铝合金的,已经有好几根。可母亲最喜欢用的,还是大哥从山上精-七年级语文
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完成第12~14题。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①万钟则不辨②礼义而受之。③万钟于我何加-九年级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节选)完成后面小题。(12分)(1)“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2)“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3)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七年级语文
题目详情
(1)“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3)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4)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5)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6)“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防一下楼”的主人。
小题1:概括文段的大意。(1分)
小题2:文段是抓住闻一多的什么特点来介绍闻一多的?(2分)
小题3:第六自然段是紧承上文哪一句话记叙的?(1分)
小题4:闻一多研究唐诗宋词的目的是什么?(可以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
小题5:文中带点的词语表现了什么?(2分)
小题6:“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句话用了什么样修辞手法?有何作用?(2分)
小题7:读了此文段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答案
小题1:写闻一多在学术方面,实干苦干,硕果累累。
小题2: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
小题3: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小题4: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
小题5:表现了闻一多在学术研究上的刻苦勤奋。
小题6:比喻。突出了纸上的字写得密,写得整齐,从而突出了闻一多在学术上下的功夫之深。
小题7:言之有理即可
小题1: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材料,主要是讲述的闻一多先生在学术上的贡献。
小题2: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第一句话“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可知,是围绕“我是做了再说”来写的。
小题3:
试题分析:本句话告诉读者,他做出了很多卓越的成绩,但是没有告诉大家。照应了“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小题4:
试题分析:此题比较简单,仔细阅读很容易从原文中找出他研究唐诗宋词的目的: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
小题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多个词语都是在表明闻一多先生做学术研究的认真程度。
小题6:
试题分析:如群蚁排衙,运用了比喻。其作用: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闻一多先生所下的功夫深。
小题7:
试题分析:答案不唯一,围绕闻一多先生做学问的精神,写出自己的感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