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文。(14分)随风吹笛(林清玄)(1)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2)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箫的声音没-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14分)随风吹笛(林清玄)(1)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2)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箫的声音没-八年级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文。(14分)随风吹笛(林清玄)(1)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2)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箫的声音没-八年级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14分)
随风吹笛(林清玄)
(1)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
(2)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箫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
(3)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大的平野,而且天上还有雨,它还能穿过雨声,在四野里扩散呢?笛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简单的几种节奏。
(4)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方是一片麻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
(5)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竹林。因为所有的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的穿透,唯有竹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行走,唯有某些竹林是毫无规则的,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因此自幼,父亲就告诉我们"逢竹林莫入"的道理,何况有的竹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
(6)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田田硬坐下来,独自听那一段音乐。我看看天色尚早,离竹林大约有两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7)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摄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
(8)竹子的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于和竹叶的关系便是演奏者。我研究了很久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生尖利如笛子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
(9)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里的蛙虫鸣唱,春晨雀鸟的跃飞歌唱,甚至刮风天里滔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每年到冬春之交,我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
(10)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座一日,为的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那种经验的美,有时不逊于在山中听蝉。
(11)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像是溪水流动的声音,山风吹抚的声音,有一回我放着一卷写明《溪水》的录音带,在溪水琤琮之间,突然有两声山鸟长鸣的锐音,盈耳绕梁,久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发出欢欣的感叹。
(12)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这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到那么深刻的声音。原来在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密响动的音符,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
(13)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我了解到,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仍是要有福分的,它的变化无穷,是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于,有了风,竹于才变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竹子才成为交响乐。
(14)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
当有人说
"
风景美得像一幅画"
时,境界便低了
。
(15)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雨已经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我感觉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
小题1:文章由“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开篇,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2:阅读(1)一(3)段,请概括风雨中笛声的特点。(3分)
小题3:.你如何理解第(14)段中划横线句在文中的含义?(3分)
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幅画”时,境界便低了。
小题4:.请简要写出作者雨天听竹的过程中心理变化的四个过程。(3分)
小题5:作者通过 “随风吹笛”体验了大自然的美好,你是否也曾亲近过大自然?说一说你的体会。 (3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小题1:(1)照应题目(2)为揭示“笛声”真相做铺垫、引出下文“笛声”
小题2:清晰、高扬、穿透力强
小题3:因为自然风景是活动的、变化无穷的,如果把自然风景简单的理解为一幅静止的画,那是没有真正感悟自然。
小题4:①被笛声吸引, ②被笛声震撼,③感动于笛声, ④遗憾没有录下笛声。
小题5:能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1:
试题分析:理解文首句子,一般可以从开篇引题,点明题旨、引导(铺垫下文)、奠定情感基调,充当文章线索等方面去分析理解。本句主要是点明文题为下文铺垫。
小题2:
试题分析:抓住文段中“清晰”“高扬”“穿透”“悠长”等词语概括即可。
小题3:
试题分析:在文中找到此句的位置,联系上下文内容,从自然风景变化无穷的特点来理解此句的含义。
小题4: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心理变化”抓住文中描写作者内心感受的词句概括即可。
小题5:
试题分析:结合自己一次经历,从自然的美丽、生命的坚强、无穷的智慧等方面选一个方面谈感想即可。
上一篇 :
根据表格内容,填写表格中数字
下一篇 :
阅读《最后一课》,回答下面问题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密云司马台长城》,完成后面小题。(共8分)密云司马台长城①司马台长城位于密云县东北部的古北口镇境内,全长5.4公里,敌楼35座,是唯一一段保留明长城原貌的古长城。由于-九年级语文
阅读《鼎湖山听泉》选段,回答下面各题。(10分)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九年级语文
现代文阅读(25分)人狗情未了1)儿子喜欢养狗,曾跟我多次说要养狗,我说:“咱们养自己还很困难,哪还有精力养狗啊!”儿大不由爷了,儿子到了既有经济实力,也能自主的年龄了,没-九年级语文
一棵进城的古树曹春雷①那天早晨,一棵百年古树正像往常一样,站在村外的原野上,沐浴阳光,呼吸清新的空气,与白云招手,与春风嬉戏。②突然来了一群人和一些车。几个人围着它-九年级语文
难忘怀的一杯酒(12分)刘心武①我上中学的时候,语文老师教我读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后来我当了中学语文教师,又教我的学生读《多收了三五斗》,再后来我娶妻生子,不知不觉-九年级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一碗米粉徐全庆天有些冷,父亲突然对我说,你陪我去一趟桂林吧。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九年级语文
歪儿冯骥才①那个暑假,总是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②“踢罐电报”是那时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它的玩法-九年级语文
现代文阅读(36分)寂寞的月亮在我的视野里,月亮是寂寞的。她那么孤单地悬挂在天空,星星离她那么遥远,地球离她那么遥远,就连一直在给她光和热的太阳,也总是离她那么遥远。-九年级语文
最好的老师18分胡海棠/译当汤普生夫人站在五年级学生面前时,她撒了一个谎。像绝大多数老师一样,在第一次面对学生时,总是告诉孩子们,将对他们一视同仁。但事实上,这是不-九年级语文
母亲的秘密母亲在28岁上便做了寡妇。当母亲赶去青岛办了丧事回来后,外祖母也从天津赶来,她见了母亲第一句话便说:“收拾收拾,带了孩子回天津家里去住吧。”母亲虽然痛哭着扑-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8分)那个凌晨的珍贵温度①我们买的返程火车票是凌晨两点的,虽然今年冬天是暖冬,但在这一刻,这个四周没有遮拦的小站,还是冷飕飕的,风,有些刺骨。②列-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小题。母亲莫言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九年级语文
不吸烟的007韩松落①在最新的两部“007”电影中,詹姆斯·邦德都是不抽烟的,但此前二十部“007”电影中的詹姆斯·邦德,都以老烟鬼形象出现。那么,詹姆斯·邦德是怎么戒了烟的?②事-八年级语文
初冬月①秋意尚浓,恍然就到了初冬,月亮也带着秋温,走进了冬的夜空。②天黑得早了,晚饭后摸黑回宿舍,过了山头,豁然见西南山坡上空这轮橙黄明净的初冬月,低垂圆满,硕大清-九年级语文
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节选的文字,完成小题。①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七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7分)林徽因传(节选)张清平①1920年初夏,林徽因伴随父亲来到了欧洲。②各处景物走马灯似的从眼前流过,各种印象叠加在了一起:巴黎街头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5分)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7分)太行谷聂怀贵⑴一只苹果的色彩和曲线,自然是一种美,而把它切开来的剖面,将把你带入另一种美的意境。这是我穿越太行大峡谷时,心中生发出-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15分)垂钓余秋雨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的海参崴游玩。海参崴的主要魅力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面对海,-八年级语文
阅读《三分春色一分愁》,回答问题。三分春色一分愁①冬,像一双倦游的翅膀,悄悄地在暮色里归去。迎面姗姗而来的春,似一位多情的小姑娘,浑身带着一种迷人的诱惑、妩媚的挑逗-七年级语文
钢琴上的牵牛花⑴“我不要!你走开!我再也不想见到你!”蓝依大声地喊道。“依依,我不是你想的那样!”罗纹苦苦的哀求着蓝依。在这吵架声中,蓝依拿起行李就往外走。走到门口她回头-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结合平时积累,按要求完成小题。(13分)家书胡凯延叔喝完第一杯酒,雪花就柳絮般飘落下来。菊麻雀似的蹦进门,喊道:“哥来信了。”延叔接过信又递给菊:“快拆开念-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那一片消失了的苇塘雷抒雁“那一片苇塘呢?”与其说我是在问这位行路的年轻人,还不如说是在问自己。“苇塘?”“在哪里呀?”年轻人转过头去望着那一片高高低低-九年级语文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③坐-八年级语文
善良的种子朱成玉①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②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3分)倔强的仙人掌①女人看见路边蹲着一个挑担老头儿,他身边的筐里装着满满一筐嫁接的仙人掌,高高的底座像一座独立秀挺的山峰,山峰顶部是形状各异的-七年级语文
阅读《父亲的斧头》,完成后面四道题目。一把斧头完成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淬火①。父亲的习惯是把一把刚刚淬过火的崭新斧头钳起来,将斧头对准砧(zhēn)子后的那尖角,在那上面用力-七年级语文
我的母亲(17分)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大家洗衣服,缝补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她料理家务永远-八年级语文
绿色的梦陆文夫①近些年来,梦特别多。没有美梦,没有恶梦,所有的梦几乎都既模糊,又清晰,大都十分遥远。生活好像一部漫长的纪录片,白天在录制和放映后半部,晚上却在睡梦-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母亲的拐杖李光彪①这些年,我出远门最喜欢给母亲买的礼物就是拐杖,竹的、木的、铝合金的,已经有好几根。可母亲最喜欢用的,还是大哥从山上精-七年级语文
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完成第12~14题。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①万钟则不辨②礼义而受之。③万钟于我何加-九年级语文
陈谏议教子宋陈谏议①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②,蹄啮③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七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快乐王子[英]王尔德快乐王子的双眼充满了泪水,泪珠顺着他金黄的脸颊淌了下来。王子的脸在月光下美丽无比,小燕子顿生怜悯之心。“你是谁?”他问对-七年级语文
那些雪,那些暖丁立梅①南方的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雪在南方成灾的时候,她所在的城,也被大雪所困,全城停电停水,一到夜晚,整个城,黑的让人恐慌。②那晚,朋友下班回家-九年级语文
“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15分)【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九年级语文
江南岸陈志宏⑴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以绵绵诗意,把岸这一稚拙的江南风物,深深地烙进人们的心里。江南文人王安石对“绿”字的斟酌,历来为人颂扬。无心插柳的闲来之笔,不经-九年级语文
阅读《三峡》一文,完成后面小题。(15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七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6分)游小盘谷记梅曾亮江宁府城,其西北包卢龙山而止。余尝求小盘谷,至其地,土人或曰无有。唯大竹蔽天,多歧路,曲折广狭如一,探之不可穷。-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新华网北京9月25日电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25日上午10时许于辽宁大连正式交接入列。中国向着实现蓝水海军的梦想迈出重要一步。-七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①持取,昂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②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③能行,-八年级语文
阅读《詹天佑》中节选的文字,完成小题。①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200千米,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七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1——5题。空山鸟语郭枫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欢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涧谷里。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了么?那么-九年级语文
新闻阅读。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完成文后题目(共11分)俄外长表示————反对武力解决伊武器核查问题(新华社莫斯科1月14日电)(1)俄罗斯外长普里马科夫14日在与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八年级语文
久而俱化[宋]洪迈天生万物,久而与之俱化,固其理焉,无间于有情无情,有知无知也。予得双雁于衢①人郑伯膺,纯白色,极驯扰②可玩,置之云壑,不远飞翔。未几,陨其一,其一块-九年级语文
勇气(11分)①19世纪,在英国的名门公立学校——哈罗学校,常常会出现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事情。②有一天,一个强悍的高个子男生,拦在一个新生的面前,颐指气使地命令他替自己做-七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的消息,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人民网北京5月31日电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在30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要求菲方切实尊重中国的领土主权,尽快撤出在黄岩岛海域的船只。-八年级语文
(12分)满井游记(节选)【明】袁宏道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走一步,再走一步》节选“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七年级语文
阅读《临江之麋》,完成下面各题。(14分)临江①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②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③。积久,犬皆如人意-八年级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文。(14分)随风吹笛(林清玄)(1)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2)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箫的声音没-八年级语文
题目详情
随风吹笛(林清玄)
(1)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
(2)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箫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
(3)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大的平野,而且天上还有雨,它还能穿过雨声,在四野里扩散呢?笛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简单的几种节奏。
(4)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方是一片麻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
(5)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竹林。因为所有的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的穿透,唯有竹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行走,唯有某些竹林是毫无规则的,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因此自幼,父亲就告诉我们"逢竹林莫入"的道理,何况有的竹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
(6)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田田硬坐下来,独自听那一段音乐。我看看天色尚早,离竹林大约有两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7)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摄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
(8)竹子的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于和竹叶的关系便是演奏者。我研究了很久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生尖利如笛子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
(9)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里的蛙虫鸣唱,春晨雀鸟的跃飞歌唱,甚至刮风天里滔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每年到冬春之交,我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
(10)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座一日,为的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那种经验的美,有时不逊于在山中听蝉。
(11)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像是溪水流动的声音,山风吹抚的声音,有一回我放着一卷写明《溪水》的录音带,在溪水琤琮之间,突然有两声山鸟长鸣的锐音,盈耳绕梁,久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发出欢欣的感叹。
(12)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这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到那么深刻的声音。原来在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密响动的音符,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
(13)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我了解到,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仍是要有福分的,它的变化无穷,是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于,有了风,竹于才变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竹子才成为交响乐。
(14)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
(15)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雨已经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我感觉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
小题1:文章由“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开篇,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2:阅读(1)一(3)段,请概括风雨中笛声的特点。(3分)
小题3:.你如何理解第(14)段中划横线句在文中的含义?(3分)
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幅画”时,境界便低了。
小题4:.请简要写出作者雨天听竹的过程中心理变化的四个过程。(3分)
小题5:作者通过 “随风吹笛”体验了大自然的美好,你是否也曾亲近过大自然?说一说你的体会。 (3分)
答案
小题1:(1)照应题目(2)为揭示“笛声”真相做铺垫、引出下文“笛声”
小题2:清晰、高扬、穿透力强
小题3:因为自然风景是活动的、变化无穷的,如果把自然风景简单的理解为一幅静止的画,那是没有真正感悟自然。
小题4:①被笛声吸引, ②被笛声震撼,③感动于笛声, ④遗憾没有录下笛声。
小题5:能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1:
试题分析:理解文首句子,一般可以从开篇引题,点明题旨、引导(铺垫下文)、奠定情感基调,充当文章线索等方面去分析理解。本句主要是点明文题为下文铺垫。
小题2:
试题分析:抓住文段中“清晰”“高扬”“穿透”“悠长”等词语概括即可。
小题3:
试题分析:在文中找到此句的位置,联系上下文内容,从自然风景变化无穷的特点来理解此句的含义。
小题4: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心理变化”抓住文中描写作者内心感受的词句概括即可。
小题5:
试题分析:结合自己一次经历,从自然的美丽、生命的坚强、无穷的智慧等方面选一个方面谈感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