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俸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吴兢《贞观政要·论君道》)材料反映了唐太宗的言论与哪一思想比较接近……()A.以民为本思想B.休-高一历史

题目简介

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俸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吴兢《贞观政要·论君道》)材料反映了唐太宗的言论与哪一思想比较接近……()A.以民为本思想B.休-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俸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吴兢《贞观政要·论君道》)材料反映了唐太宗的言论与哪一思想比较接近……(   )
A.以民为本思想B.休养生息思想
C.峻法严刑思想D.和忍求安思想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俸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说明了唐太宗的执政理念是以民为先,他通过设喻阐明了民为邦本的道理,这是中国古代以民为本思想的重要表现,答案选A,B C D三项与上述四项特征不符。
点评: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时期,首先是孔子的仁爱思想为后世孟子创立民本思想奠定了基础,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是这一思想的正式形成时期,到荀子时期提出“君舟民水”的思想主张,这主张得到了完善,但随着百家争鸣的结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该思想日益淡化。而唐太宗能接受此思想体现了其作为封建君主难能可贵的一面。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