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论语》颜渊第十二之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高二历史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论语》颜渊第十二之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论语》颜渊第十二之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言论一:“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应“遏人欲而存天理。”
言论二:“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材料四: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什么?(1分)为此他主张怎样的政治思想。(1分)
⑵概括材料二中董仲舒的主要思想。(1分)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西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1分)
⑶材料三中言论一、二各是谁的观点?(2分)概括各自的核心思想.(2分)。
⑷材料四作者又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2分)
⑸通过上述材料,你能看出中国儒家思想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怎样的特点?(1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答案

(1)关键:取信于民。
政治思想:为政以德,
(2)主要思想: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原因: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大一统的需要
(3)言论一: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言论二:王阳明(守仁),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致良知
(4)观点: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成为决策是非的最高机构
(5)儒家思想在不断发展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