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如图(1),在直角梯形OABC中,BC∥OA,∠OCB=90°,OA=6,AB=5,cos∠OAB=.小题1:写出顶点A、B、C的坐标;小题2:如图(2),点P为AB边上的动点(P与A、B不重合),P
如图(1),在直角梯形OABC中,BC∥OA,∠OCB=90°,OA=6,AB=5,cos∠OAB=.小题1:写出顶点A、B、C的坐标;小题2:如图(2),点P为AB边上的动点(P与A、B不重合),P
题目简介
如图(1),在直角梯形OABC中,BC∥OA,∠OCB=90°,OA=6,AB=5,cos∠OAB=.小题1:写出顶点A、B、C的坐标;小题2:如图(2),点P为AB边上的动点(P与A、B不重合),P
题目详情
如图(1),在直角梯形OABC中,BC∥OA,∠OCB=90°,OA=6,AB=5,cos∠OAB=
.
小题1:写出顶点A、B、C的坐标;
小题2:如图(2),点P为AB边上的动点(P与A、B不重合),PM⊥OA,PN⊥OC,垂足分别为M,N.设PM=x,四边形OMPN的面积为y.
①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②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四边形OMPN的面积恰好等于梯形OABC的面积的一半?如果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题型:解答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小题1:A(6,0),B(3,4),C(0,4)
小题2:①
0<x<4 ②存在P点(
,2)
(1)点A的坐标,由图可直接得出;求出BC、OC的长,即可得到点B、C的坐标;
(2)①PM=x,由图得,0<x<4,由cos∠OAB=3/5,得到MA=3/4x,由矩形的面积,可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②根据S矩形OMPN=1/2S梯形OABC可得到一点;
解 答:
(1)由图得,A(6,0),B(3,4),C(0,4),
做BD⊥OA,所以,BD=OC,BC=OD;
由OA=6,AB=5,cos∠OAB=3/5得,
AD=3,BD=4,
即,BC=3,OC=4;
故坐标为:A(6,0),B(3,4),C(0,4);
(2)①∵设PM=x,由图得,0<x<4,
则,AM=3/4x,
所以,y=(6-3/4x)x,
整理得,y=-3/4x2+6x;
故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3/4x2+6x(0<x<4);
②由-3/4x2+6x=1/2×[(3+6)×4÷2]整理得,
x2-8x+12=0,
解得,x1=2,x2=6(舍去),
OM=6-2×3/4=9/2,
故点P的坐标为(9/2,2)。
上一篇 :
如图,在一次暖气管道的铺设工作
下一篇 :
如图所示,甲,乙两船同时从港口出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计算:=-九年级数学
如图,P是∠α的边OA上一点,点P的坐标为(12,5),则tanα等于()A.B.C.D.-九年级数学
如图,河堤横断面如图所示,迎水坡AB的坡比为1:,则坡角∠A的度数为.-九年级数学
如图,一个小球由地面沿着坡度的坡面向上前进了10m,此时小球距离地面的高度为()A.B.2mC.4mD.m-九年级数学
如图,在离地面高度5米的C处引拉线固定电线杆,拉线和地面成60°角,求拉线AC的长以及拉线下端点A与杆底D的距离AD(精确到0.01米).-九年级数学
如图E为正方形ABCD边BC延长线上一点,AE交DC于F,FG∥BE交DE于G(1)求证:FG=FC;(2)若FG=1,AD=3,求tan∠GFE的值.-九年级数学
如图,在等腰中,,,是上一点.若,那么的长为()A.2B.C.D.1-九年级数学
有一个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斜边为1cm,则斜边上的高为A.cmB.cmC.cmD.cm-九年级数学
求值:.-九年级数学
在Rt中,∠C=90°,AB=5,BC=3,则的值为().A.B.C.D.-九年级数学
计算:.-九年级数学
如图,是∠的边上一点,且点的坐标为(3,4),则的值是()A.B.C.D.-九年级数学
如图,在3×3的网格中点C也在格点上,设∠CAB=,当△ABC面积最大时,的值可以是.-九年级数学
如图,△ABC中,BC=6,求及b、c。-九年级数学
计算:2sin30°+cos45°-tan60°.-九年级数学
如图,一勘测人员从B点出发,沿坡角为15°的坡面以5千米/时的速度行至D处,用了12分钟,然后沿坡角为20°的坡面以3千米/时的速度到达山顶A点处,用了10分钟,求山高(即AC的长度-数学
在Rt△ABC中,2sin(α+20°)=,则锐角α的度数是A.60°B.80°C.40°D.以上结论都不对-九年级数学
一个长方体木箱沿斜面下滑,当木箱滑至如图位置时,AB=m,已知木箱高BE=m,斜坡角为30°,则木箱端点E距地面AC的高度EF为m.-九年级数学
在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带领学生测河宽.如图,在河岸边找到合适的观测地AB(AB平行于河流方向),河对岸一观测点P,并测得AB=40米,∠PAB=135°,∠PBA=35°.求河宽(精确到0.1米)(参考
如图,在菱形中,,,,则tan∠的值是()A.B.2C.D.-九年级数学
在Rt△ABC中,∠C=90°,已知tanB=,则cosA等于A.B.C.D.-九年级数学
在Rt△ABC中,∠C=90°,AB=12,cosA=,则AC等于()A.36B.C.4D.-九年级数学
在课外活动中,一个小组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如图,他们在距离旗杆底部B点8米的C点处竖立一根高为1.6米的标杆CD,当从标杆顶部D看旗杆顶部A点时,仰角刚好是35°,那么,旗杆-九年级数学
在Rt△ABC中,∠C=90°,若AC=2,BC=1,则tanA的值是()A.B.2C.D.-九年级数学
在△中,∠=90°,,,则sin()A.B.C.D.-九年级数学
计算:.-九年级数学
在Rt△ABC中,∠C=90°,若sin∠A=,则cos∠A的值为A.B.C.D.-九年级数学
已知cosB=,则∠B=__________-九年级数学
在△中,∠=90°,,则sin的值是()A.B.C.1D.-九年级数学
如图,在△ABC中,∠ABC=90º,AB=4,BC=3,若BD⊥AC于D,则∠CBD=-九年级数学
如果,那么锐角的度数为.-九年级数学
通过锐角三角比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大小与两条边长的比值相互唯一确定,因此边长比与角的大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类似的我们可以在等腰三角形中建-九年级数学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OAB的顶点A的坐标为(9,0),,点C的坐标为(2,0),点P为斜边OB上的一个动点,则PA+PC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九年级数学
2013年10月31日20时02分在台湾花莲县,发生6.7级地震,某地震救援队接到上级命令后立即赶赴震区进行救援。救援队利用生命探测仪在某建筑物废墟下方探测到点C处有生命迹象,-九年级数学
在△中,∠=90°,如果,,那么sin的值是().A.B.C.D.-九年级数学
在中,,,则的值等于()A.B.C.D.-九年级数学
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如果∠C-∠B=∠A,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C="90°"B.如果,则∠B=60°,∠A=30°C
参数法是指在解题过程中,通过适当引入一些与题目研究的数学对象发生联系的新变量(参数),以此作为媒介,再进行分析和综合,从而解决问题。参数法在锐角三角函数中有着极其广-九年级数学
两个直角三角形按如图方式摆放,若AD=10,BE=6,∠ADE=370,∠BCE=270.求CD长(精确到0.01).()-九年级数学
如图,△ABC中,∠ACB=90°,AC>BC,CD、CE分别为斜边AB上的高和中线,若tan∠DCE=,则=.-九年级数学
如图,在△ABC中,∠A=30°,∠B=45°,AC=,求AB的长.-九年级数学
计算:.-九年级数学
如图,谢明住在一栋住宅楼AC上,他在家里的窗口点B处,看楼下一条公路的两侧点F和点E处(公路的宽为EF),测得俯角、分别为30°和60°,点F、E、C在同一直线上.(1)请你在图中画-九年级数学
以下结论正确的有.(填番号)(1)在△ACB中,F是BC上一点,如果∠AFC=∠BAC,则(2)在Rt△ABC中∠C=90°,若cosB=,则.(3)计算()÷的结果是1+.(4)是一元二次方程,则不
如图,在小山的东侧点有一个热气球,由于受西风的影响,以30米/分的速度沿与地面成75°角的方向飞行,25分钟后到达处,此时热气球上的人测得小山西侧点的俯角为30°,则小山东西两侧-九年级数学
为了测量旗杆的高度AB,在离旗杆10米的C处,用高1.2米的测角仪CD测得旗杆顶部A的仰角为40°,求旗杆AB的高.(精确到0.1米)(供选用的数据:sin40°≈0.64,cos40°≈0.77,t
在地铁施工期间,交管部门在施工路段设立了矩形路况警示牌(如图所示),已知立杆AB的高度是6米,从侧面D测到路况警示牌顶端C点和低端B点的仰角分别是60°和45°,则路况警示牌宽-九年级数学
如图,某幼儿园为了加强安全管理,决定将园内的滑滑板的倾斜度由45°降为30°,已知原滑滑板的长为5米,点、、在同一水平地面上.求:改善后滑滑板会加长多少?(精确到0.01)(参考数-九年级数学
将一个有45°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一张宽为3cm的纸带边沿上,另一个顶点在纸带的另一边沿上,测得三角板的一边与纸带的一边所在的直线成30°角,如图,则三角板的最大边的-九年级数学
如图,一根铁管CD固定在墙角,若BC=5米,∠BCD=55°,则铁管CD的长为A.米B.米C.米D.米-九年级数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如图(1),在直角梯形OABC中,BC∥OA,∠OCB=90°,OA=6,AB=5,cos∠OAB=.小题1:写出顶点A、B、C的坐标;小题2:如图(2),点P为AB边上的动点(P与A、B不重合),P
题目详情
小题1:写出顶点A、B、C的坐标;
小题2:如图(2),点P为AB边上的动点(P与A、B不重合),PM⊥OA,PN⊥OC,垂足分别为M,N.设PM=x,四边形OMPN的面积为y.
①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②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四边形OMPN的面积恰好等于梯形OABC的面积的一半?如果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
小题1:A(6,0),B(3,4),C(0,4)
小题2:①
(1)点A的坐标,由图可直接得出;求出BC、OC的长,即可得到点B、C的坐标;
(2)①PM=x,由图得,0<x<4,由cos∠OAB=3/5,得到MA=3/4x,由矩形的面积,可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②根据S矩形OMPN=1/2S梯形OABC可得到一点;
解 答:
(1)由图得,A(6,0),B(3,4),C(0,4),
做BD⊥OA,所以,BD=OC,BC=OD;
由OA=6,AB=5,cos∠OAB=3/5得,
AD=3,BD=4,
即,BC=3,OC=4;
故坐标为:A(6,0),B(3,4),C(0,4);
(2)①∵设PM=x,由图得,0<x<4,
则,AM=3/4x,
所以,y=(6-3/4x)x,
整理得,y=-3/4x2+6x;
故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3/4x2+6x(0<x<4);
②由-3/4x2+6x=1/2×[(3+6)×4÷2]整理得,
x2-8x+12=0,
解得,x1=2,x2=6(舍去),
OM=6-2×3/4=9/2,
故点P的坐标为(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