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且AD=2,以CD为直径作⊙O1,交BC于点E,过点E作EF⊥AB于F,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0,2),B(﹣2,0)。(1)求
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且AD=2,以CD为直径作⊙O1,交BC于点E,过点E作EF⊥AB于F,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0,2),B(﹣2,0)。(1)求
题目简介
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且AD=2,以CD为直径作⊙O1,交BC于点E,过点E作EF⊥AB于F,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0,2),B(﹣2,0)。(1)求
题目详情
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且AD=2,以CD为直径作⊙O
1
,交BC于点E,过点E作EF⊥AB于F,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0,2),B(﹣2,0)。
(1)求C,D两点的坐标;
(2)求证:EF为⊙O
1
的切线;
(3)探究:如图,线段CD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线段PC的长度与P点到y轴的距离相等?如果存在,请找出P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题型:解答题
难度:偏难
来源:湖南省中考真题
答案
解:(1)连接DE,∵CD是⊙O1的直径,
∴DE⊥BC,
∴四边形ADEO为矩形,
∴OE=AD=2,DE=AO=2
,
在等腰梯形ABCD中,DC=AB,
∴CE=BO=2,CO=4,
∴C(4,0),D(2,2
);
(2)连接O1E,在⊙O1中,O1E=O1C,∠O1EC=∠O1CE,
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CB,
∴O1E∥AB,
又∵EF⊥AB,
∴O1E⊥EF,
∵E在AB上,
∴EF为⊙O1的切线;
(3)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
如图,在Rt△AOB中,AB=
,
过P作PM⊥y轴于M,作PN⊥x轴于N,依题意得PC=PM,
在矩形OMPN中,ON=PM,
设ON=x,则PM=PC=x,CN=4-x,
∵∠PCN=∠ABO,∠PCN=∠AOB=90°,
∴△PNC∽△AOB,
∴
,即
,
解得x=
,
又由△PNC∽△AOB,得
,即
,
∴PN=
,
∴满足条件的P点的坐标为
。
上一篇 :
河堤横断面如图所示,堤高BC=4米
下一篇 :
如图,在梯形中,∥,,.(1)求sin∠的值;(2)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如图,在Rt△ABC中,∠ACB=90°,BC=1,AB=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sinA=B.tanA=C.cosB=D.tanB=-九年级数学
如图,河对岸有古塔AB.小敏在C处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30°,向塔前进20米到达D.在D处测得A的仰角为45°,则塔高是多少米?-九年级数学
在Rt△ABC轴,∠C=90°,a=4,b=3,则cosA的值是()A.B.C.D.-九年级数学
在Rt△ABC中,∠C=90°,cosA=,那么tanB=()A.B.C.D.-九年级数学
如图,道路边有一棵树,身高1.8米的某人站在水平地面的D点处,从C点测得树的顶端A点的仰角为60°,树的底部B点的俯角为30°,求树的高度AB.-九年级数学
如图,在Rt△ABC中,∠C=90°,AB=6,cosB=,则BC的长()A.4B.2C.D.-九年级数学
在Rt△ABC中,∠C=90°,cosA=,AB=12cm,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cm2.-九年级数学
如图,△ABC中,∠B=45º,cos∠C=,AC=5a,则△ABC的面积用含a的式子表示是__________.-九年级数学
已知为一锐角,化简:.-九年级数学
如图,将45°的∠AOB按下面的方式放置在一把刻度尺上:顶点O与尺下沿的端点重合,OA与尺下沿重合,OB与尺上沿的交点B在尺上的读数恰为2cm.若按相同的方式将37°的∠AOC放置在该刻-九年级数学
如图,为了测量某建筑物CD的高度,先在地面上用测角仪自A处测得建筑物顶部的仰角是30°,然后在水平地面上向建筑物前进了100m,此时自B处测得建筑物顶部的仰角是45°.已知测角-九年级数学
已知:如图,在山脚的处测得山顶的仰角为,沿着坡角为的斜坡前进米到达处(即∠,米),测得的仰角为,求山的高度.-九年级数学
在数学活动课上,九年级(1)班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测量校园内一棵大树的高度,设计的方案及测量数据如下:(1)在大树前的平地上选择一点,测得由点看大树顶端的仰角为35°;(2)-九年级数学
已知:如图,在等腰直角△ABC中,AC=BC,斜边AB的长为4,过点C作射线CP//AB,D为射线CP上一点,E在边BC上(不与B、C重合),且∠DAE=45°,AC与DE交于点O.(1)求证:△AD
小华同学学习了第二十五章《锐角三角比》后,对求三角形的面积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新的结论:(1)如图1,已知锐角△ABC.求证:;(2)根据题(1)得到的信息,请完成下题:如图2,在-九年级数学
由于2013年第30号强台风“海燕”的侵袭,致使多个城市受到影响.如图所示,A市位于台风中心M北偏东15°的方向上,距离千米,B市位于台风中心M正东方向千米处.台风中心以每小时30千-九年级数学
如图,从热气球C处测得地面A、B两处的俯角分别为30°、45°,如果此时热气球C处的高度CD为100米,点A、D、B在同一直线上,求AB两处的距离.-九年级数学
计算20140+−sin45°+tan60°.-九年级数学
计算:.(结果保留根号)-九年级数学
点M(-sin60°,cos60°)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B.(,)C.(,)D.(,)-九年级数学
若为一锐角,且,则.-九年级数学
在一次数学活动中,李明利用一根栓有小锤的细线和一个半圆形量角器制作了一个测角仪,去测量学校内一座假山的高度CD.如图,已知小明距假山的水平距离BD为12m,他的眼睛距地-九年级数学
计算下列各题:(1);(2).-九年级数学
如图,在夕阳西下的傍晚,某人看见高压电线的铁塔在阳光的照射下,铁塔的影子的一部分落在小山的斜坡上,为了测得铁塔的高度,他测得铁塔底部B到小山坡脚D的距离为2米,铁塔-九年级数学
如图1,某超市从一楼到二楼的电梯AB的长为16.50米,坡角∠BAC为32°.(1)求一楼与二楼之间的高度BC(精确到0.01米);(2)电梯每级的水平级宽均是0.25米,如图2.小明跨上电梯时-九年
如图,在△中,已知,,,则________.-九年级数学
如图,在四边形中,,,,,则__________.-九年级数学
三角形在正方形网格纸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cos的值是A.B.C.D.-九年级数学
计算:.-九年级数学
课外活动小组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如图,当太阳光线与地面成30°角时,测得旗杆AB在地面上的影长BC为24米,那么旗杆AB的高度约是A.米B.米C.米D.米-九年级数学
如图是屋架设计图的一部分,立柱BC垂直于横梁AC,BC=4米,∠A=30°,则斜梁AB=______米.-数学
在一个陡坡上前进5米,水平高度升高了3米,则坡度.-九年级数学
如图,在8×4的矩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若△ABC的三个顶点在图中相应的格点上,则tan∠ACB的值为()A.B.C.D.3-九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等腰△ABC,AD是底边BC上的高,AD:DC=1:3,将△ADC绕着点D旋转,得△DEF,点A、C分别与点E、F对应,且EF与直线AB重合,设AC与DF相交于点O,则=.-九年级数学
计算:-九年级数学
一艘轮船自南向北航行,在A处测得北偏西21.3º方向有一座小岛C,继续向北航行60海里到达B处,测得小岛C此时在轮船的北偏西63.5º方向上.之后,轮船继续向北航行-九年级数学
在等腰△ABC中,∠C=90°,则tanA=.-九年级数学
已知、都是锐角,如果,那么与之间满足的关系是()A.;B.°;C.°;D.°.-九年级数学
如图,某超市从底楼到二楼有一自动扶梯,右图是侧面示意图。已知自动扶梯AB的坡度为1:2.4,AB的长度是13米,MN是二楼楼顶,MN∥PQ,C是MN上处在自动扶梯顶端B点正上方的一点-九年级数学
△ABC的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则_.-九年级数学
如图,在△ABC中,∠A=90°,∠B=60°,AB=3,点D从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运动(点D不与B重合),过点D作DE∥BC交AC于点E,以DE为直径作⊙O,并在⊙O内作内接矩形ADF
在△ABC中,∠C=90°,cosA=,则tanA等于.-九年级数学
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电视塔是广州新电视塔.如图所示,新电视塔高AB为610米,远处有一栋大楼,某人在楼底C处测得塔顶B的仰角为45°,在楼顶D处测得塔顶B的仰角为39°.(1)求大楼与电-九年级数学
在Rt△ABC中,∠A=90°,AC=a,∠ACB=θ,那么下面各式正确的是()A.;B.;C.;D..-九年级数学
先锋村准备在坡角为α的山坡上栽树,要求相邻两树之间的水平距离为5米,那么这两树在坡面上的距离AB为()A.5cosαB.C.5sinαD.-九年级数学
计算:.-九年级数学
在Rt△ABC中,∠C=90°,∠B=35°,AB=7,则BC的长为()A.7sin35°B.C.7cos35°D.7tan35°-九年级数学
在△ABC中,∠C=90°,,则的值等于A.B.C.D.-九年级数学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5cm,AP=8cm,AP平分∠DAB,交DC于点P,过点B作BE⊥AD于点E,BE交AP于点F,则tan∠BFP=.-九年级数学
某船向正东航行,在A处望见灯塔C在东北方向,前进到B处望见灯塔C在北偏西30°方向,又航行了半小时到D处,望见灯塔C恰在西北方向,若船速为每小时20海里.求A、D两点间的距离-九年级数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且AD=2,以CD为直径作⊙O1,交BC于点E,过点E作EF⊥AB于F,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0,2),B(﹣2,0)。(1)求
题目详情
(2)求证:EF为⊙O1的切线;
(3)探究:如图,线段CD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线段PC的长度与P点到y轴的距离相等?如果存在,请找出P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
∴DE⊥BC,
∴四边形ADEO为矩形,
∴OE=AD=2,DE=AO=2
在等腰梯形ABCD中,DC=AB,
∴CE=BO=2,CO=4,
∴C(4,0),D(2,2
(2)连接O1E,在⊙O1中,O1E=O1C,∠O1EC=∠O1CE,
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CB,
∴O1E∥AB,
又∵EF⊥AB,
∴O1E⊥EF,
∵E在AB上,
∴EF为⊙O1的切线;
(3)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
如图,在Rt△AOB中,AB=
过P作PM⊥y轴于M,作PN⊥x轴于N,依题意得PC=PM,
在矩形OMPN中,ON=PM,
设ON=x,则PM=PC=x,CN=4-x,
∵∠PCN=∠ABO,∠PCN=∠AOB=90°,
∴△PNC∽△AOB,
∴
解得x=
又由△PNC∽△AOB,得
∴PN=
∴满足条件的P点的坐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