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两个角大小的比为7﹕3,它们的差是72°,则这两个角的数量关系是()A.相等B.互补C.互余D.无法确定-七年级数学
两个角大小的比为7﹕3,它们的差是72°,则这两个角的数量关系是()A.相等B.互补C.互余D.无法确定-七年级数学
题目简介
两个角大小的比为7﹕3,它们的差是72°,则这两个角的数量关系是()A.相等B.互补C.互余D.无法确定-七年级数学
题目详情
两个角大小的比为7﹕3,它们的差是72°,则这两个角的数量关系是( )
A.相等
B.互补
C.互余
D.无法确定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B
设这两个角分别是7x,3x,
根据题意,得7x-3x=72°,∴x=18°,
∴7x+3x=126°+54°=180°,
∴这两个角的数量关系是互补.
故选B.
上一篇 :
作图:如图,平面内有A,B,C,D四点按下
下一篇 :
将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重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如图所示,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EO⊥AB,∠EOD=25°,则∠BOD=,∠AOC=,∠BOC=.-七年级数学
如图,若正六边形绕着中心旋转角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重合,则最小值为()-七年级数学
如右图所示,从A地到达B地,最短的路线是().A.A→C→E→BB.A→F→E→BC.A→D→E→BD.A→C→G→E→B-七年级数学
下列说法中: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③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④线段的中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七年级数学
如图,一把矩形直尺沿直线断开并错位,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若,则的度数为A.55°B.65°C.75°D.125°-七年级数学
如图,a//b,c与a,b都相交,∠1=50°,则∠2=()A.40°B.50°C.100°D.130°-七年级数学
15°=____平角,周角=____度,25°12′18″=______度.-七年级数学
如图,点M为AB的中点,点C在线段MB上,且MC:CB=1:2,已知AB=12cm,则线段AC的长度为()A.4cmB.6cmC.8cmD.10cm-七年级数学
已知线段AB=10cm,点C是直线AB上一点,BC=4cm,若M是AC的中点,N是BC的中点,则线段MN的长度是()A.7cmB.5cm或3cmC.7cm或3cmD.5cm-七年级数学
小明从A处向北偏东72038方向走10m到达B处,小亮也从A处出发向南偏西15038方向走15m到达C处,则BAC的度数为度。-七年级数学
如图所示,在铁路旁边有一李庄,现要建一火车站,为了使李庄人乘火车最方便(即距离最近),请你在铁路旁选一点来建火车站(位置已选好),说明理由:.-七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点在直线上,点在直线上,若.,则与相等吗?为什么?-七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平分.求证:边平分.-七年级数学
如图,AB、CD相交于点O,EOAB于O,则图中1与2的关系是()(无图)A、对顶角,B、互补的两角,C、互余的两角,D、一对相等的角-七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AD⊥BC,EF⊥BC,DG∥AC,求证:∠1=∠2.-七年级数学
如图所示,用直尺和三角尺作直线AB,CD,从图中可知,直线AB与直线CD的位置关系为----.-七年级数学
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有以下两种方法(规则)①用量角器度量两个角的大小,用度数表示,则角度大的角大;②构造图形,如果一个角包含(或覆盖)另一个角,则这个角大.对于如图给定的-七年级数学
如图,若为线段的中点,在线段上,,,则的长度是-七年级数学
下午2点30分时,时针与分针所组成的角为_________度-七年级数学
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OD平分∠AOC,若∠COD=25°,则∠AOB的度数为()A.100B.80C.70D.60-七年级数学
如图,从A到B有多条道路,人们往往走中间的直路,而不会走其他的曲折的路,这是因为()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其他的路行不通-七年级数学
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O点,且∠COE=90°,则与∠EOA互余的角有.-七年级数学
如图是一副三角板拼成的图形,其中∠1比∠2的一半小30°,则∠1余角的度数是_______。;-七年级数学
如图,平角AOB被分成的三个角∠AOC、∠COD、∠DOB的比为2∶3∶4,则其中最大的角是_______度.-七年级数学
如图,直线,分别与直线相交于点,,与直线相交于点,.若,,求的度数.-七年级数学
如图,AB∥CD,EF分别交AB、CD于M、N∠EMB=50°,MG平分∠BMF,MG交CD于G.求∠1的度数.-七年级数学
如图,DE∥AB,若∠ACD=55°,则∠A等于【】A.35°B.55°C.65°D.125°-七年级数学
如图,直线l1∥l2,则α为()A.120°B.130°C.140°D.150°-八年级数学
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直角都相等B.如果x2+y2=0,那么x=y=0C.钝角都小l800D.对顶角相等-八年级数学
以下图形中,∠1和∠2是一组对顶角的是()-七年级数学
如图所示,由M观测N的方向是()A.北偏西60°B.南偏东60°C.北偏西30°D.南偏东30°-七年级数学
命题“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的题设是,结论是.-七年级数学
已知线段AB=16㎝,点C在直线AB上,且AC=10㎝,O为AB的中点,则线段OC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_____㎝.-七年级数学
如图,,,.问吗?为什么?-七年级数学
填空并完成推理过程.(1)如图(1),,(已知)=.(),(已知)=,()=;()(2)如图(2),已知,,.试判断与的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解:,理由是:,.(已知)==.(),(),即.;((3)
在墙壁上固定一根横放的木条,则至少需要()枚钉子A.lB.2C.3D.随便多少枚-七年级数学
如图,直线l1∥l2,则∠α为【】A.150°B.140°C.130°D.120°-七年级数学
根据提示填空(或填上每步推理的理由)已知:如图,∠1=∠2、∠3=∠4,求证:∠5=∠A.证明:∵∠1=∠2.(已知)∠3=∠4,(已知)又∵∠2=∠3()∴∠1=∠4.()∴_______//___
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1=∠2时,一定有a∥bB.当a∥b时,一定有∠1=∠2C.当a∥b时,一定有∠1+∠2=90°D.当∠1+∠2=180°时,一定有a∥b-七
如图所示已知,,OM平分,ON平分;(1);(2)如图∠AOB=900,将OC绕O点向下旋转,使∠BOC=,仍然分别作∠AOC,∠BOC的平分线OM,ON,能否求出∠MON的度数,若能,求出其值,若不
如图,l∥m,矩形ABCD的顶点B在直线m上,则∠α=()A.30°B.25°C.20°D.15°-八年级数学
下列语句中,错误的是()A.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垂线B.不相等的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C.直角的补角必是直角D.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七年级数学
把“对顶角相等”改成“如果……,那么……”的形式:_______。-八年级数学
一蚂蚁从A点出发依次沿图中线段到达B、C、D、E、F、G、H、I、J各点,最后又回到A(如图),其中:AB⊥BC,AB∥CD∥EF∥HG∥IJ,BC∥DE∥FG∥HI∥JA。欲知此蚂蚁所走路程,至少需
正十五边形的内角等于度.-九年级数学
如果正五边形绕着它的中心旋转角后与它本身重合,那么角的大小可以是().36°;.45°;.72°;.90°.-九年级数学
已知:如图1,M是定长线段AB上一定点,C、D两点分别从M、B出发以1cm/s、3cm/s的速度沿直线BA向左运动,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C在线段AM上,D在线段BM上)(1)若AB=10cm,当点C、
如图,已知点A、B、C、D、E在同一直线上,且AC=BD,E是线段BC的中点.(1)点E是线段AD的中点吗?说明理由;(2)当AD=10,AB=3时,求线段BE的长度.-七年级数学
根据提示填空(或填上每步推理的理由)如图,∠1=∠2,∠3=108°.求∠4的度数。解:∵∠1=∠2(已知)∴AB∥CD()∴∠3+∠4=180°()∵∠3=108°(已知)∴∠4=180°-108°
把命题“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________.-七年级数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两个角大小的比为7﹕3,它们的差是72°,则这两个角的数量关系是()A.相等B.互补C.互余D.无法确定-七年级数学
题目详情
答案
根据题意,得7x-3x=72°,∴x=18°,
∴7x+3x=126°+54°=180°,
∴这两个角的数量关系是互补.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