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主、法制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世纪的思想家黄宗羲和洛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启蒙思想家)对于君主和法治有过以下论述:材料-高二历史

题目简介

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主、法制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世纪的思想家黄宗羲和洛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启蒙思想家)对于君主和法治有过以下论述:材料-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主、法制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7世纪的思想家黄宗羲和洛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启蒙思想家)对于君主和法治有过以下论述:
材料一:黄宗羲认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所以“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
——《明夷待访录·原君》
“使先王之法而在,莫不有法外之意存乎其间。其人 是也,则可以无不行之意;其人非也,亦不至深刻罗网,反害天下。故曰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明夷待访录·原法》
材料二:洛克认为“国王和暴君之间的区别只在于这一点上:国王以法律为他的权力的范围,以公众的福利为他的政府的目的,而暴君则使一切都服从于他自己的意志和欲望。”
——《政府论》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黄宗羲和洛克的政治主张。(4分)分别说明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8分)
材料三:1871德国建立了君主立宪的联邦制政体。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是一个由22个邦和3个“自由城市”组成的联邦制国家,帝国法律高于各邦法律;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行使。帝国皇帝为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与帝国国会;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兼任联邦议会主席,只对皇帝负责。宪法还规定:每个德国人都有服兵役的义务,自年满20岁至28岁前应在常备军中服役7年。 
(2)根据材料三,指出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政治制度的特点。(3分)结合所学分析这些特点产生的原因。(7分)
材料四: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中国人民为了建立和维护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斗争。

(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请从政治和思想任选一个方面说明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中国是如何向近代民主转变的。(8分)
毛泽东说“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4)简要指出从筹备建国到三大改造完成的期间,我国在民主制度和法制建设方面的重大成就。(4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答案

(1)政治主张: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提倡法治;(2分)
洛克主张以法律限制国王权力,政府应维护公众福利。(2分)
背景:黄宗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君主专制加强,推行文化专制。(3分)
洛克: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封建专制制度成为资产阶级进一步发展的障碍;(2分)文艺复兴、自然科学发展,解放了人们思想;(2分)英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1分)
(2)特点:在形式上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联邦政体,但实质上仍体现出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3分)
原因:普鲁士有君主专制和军国主义传统;(2分)普鲁士完成了德国统一;(1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工业革命;(2分)资本主义民主成为时代潮流。(2分)
(3)政治:戊戌变法,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从设想推向实践;(2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2分)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临时约法》;(2分)进行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阻止袁世凯独裁和维护民主共和。(2分)
思想: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2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任何人在中国再也无法复辟帝制;(2分)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2分)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宏扬。(2分)
(4)建立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分)
颁布了《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分)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