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8分)材料一夫治天下犹曳(抬)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若手不执绋,足不履地,曳木者唯娱笑於曳木者之前,徙曳木者以为良,而曳木之-高二历史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8分)材料一夫治天下犹曳(抬)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若手不执绋,足不履地,曳木者唯娱笑於曳木者之前,徙曳木者以为良,而曳木之-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  夫治天下犹曳(抬)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若手不执绋,足不履地,曳木者唯娱笑於曳木者之前,徙曳木者以为良,而曳木之职荒矣。          
──《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废弃不用)矣 。     
——《清儒学案·亭林学案》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位思想家的什么主张?(4分)
(2)上述两种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简析产生这种思想的历史条件。(4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答案

(1)黄宗羲的君臣平等思想,顾炎武的“众治”思想。
(2)共同点是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以民为主”。
社会条件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统治加强;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