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彦光少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魏大统末,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及高祖-高二语文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彦光少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魏大统末,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及高祖-高二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彦光少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魏大统末,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及高祖-高二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彦光少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魏大统末,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及高祖受禅,以为岐州刺史。开皇二年,上幸岐州,悦其能。后数岁,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化。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上曰:“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豪猾者闻彦光自请而来,莫不嗤笑。彦光下奉,发摘奸隐,有若神明,于是狡猾之徒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由是人情险,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于是人皆剋励,风俗大改。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
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
。通遂感悟,既悲且愧,若无自容。彦光训谕而遣之。
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
。以德化人,皆此类也。吏人感悦,略无诤讼。(《隋书·列传第三十八·循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
质
——质:质朴。
B.上闻而谴之,竟
坐
免——坐:因为。
C.
庶
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庶:希望。
D.发
摘
奸隐,有若神明——摘:揭发。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有规检,
造次
必以礼
B.
衣冠
士人多迁关内
C.唯
技巧
、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
D.非圣哲之书不得
教授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其父每谓
所
亲曰/吾少孤,及长,不省
所
怙
B.为之作歌,称
其
不能理化/尔
其
无忘乃父之志
C.事亲礼阙,
为
从弟所讼/有如此之势,而
为
秦人积威之所劫
D.
以
德化人,皆此类也/伏惟圣朝
以
孝治天下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梁彦光的为政之道的一组是( )
①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
②发摘奸隐,有若神明
③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
④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
⑤彦光训谕而遣之
⑥吏人感悦,略无诤讼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彦光品行和学识皆佳。他年轻时就性情纯厚,他的父亲对他寄予厚望,认为他一定会兴盛宗族。他就学于太学时,治学泛览经史,行事严守礼法。
B.梁彦光性情执著,不因挫折而屈服。相州 民风不淳,有些人诽谤他任刺史不善为政,使得他获罪免官。但他后来重被起用时,却不惧失败,主动请求再回相州任职。
C.梁彦光为政始终是惩恶和教化兼施。他一方面严厉打击强横狡猾、不守法纪之徒;另一方面以圣贤之道教育感化民众。他的政绩深受皇帝赏识。
D.梁彦光的德政使得过去善变狡诈的相州民众转而向善。酗酒不孝的焦通,经过教育感化而幡然悔悟,弃恶从善;相州官吏民众的好争执的习俗也为之大改。
6.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同步题
答案
1.B
2.D
3.B
4.C
5.C
6.(1)彦光并没有处置他,而是把他带到州中的学校,让他在孔子庙里参观。
(2)后来焦通改正了过错,磨砺自己的品行,最终成为了有善行的士人。
上一篇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下一篇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小题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批评秦统治者奢侈时写道:“钉头磷磷,,瓦缝参差,。”小题2:李白在《》诗中写道:“西当太白有鸟道,。地崩山摧壮士死,。”小题3-语文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下面问题。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高二语文
下面是对《论语》《左传》《国语》《战国策》四部历史著作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编写的《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而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B.《左传》是《-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车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语文
阅读语段,回答有关问题。苏予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高一语文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夜渡两关记[明]程敏政①予谒告南归,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过大枪岭,抵大柳树驿时,日过午矣,不欲行。但问驿吏,吏绐言:“虽晚尚可及滁州也-高三语文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辛公义,陇西狄道人也。公义早孤,为母氏所养,亲授书传。周天和中,选良家子任太学生,以勤苦著称。武帝时,召入露门学①,令-语文
阅读下列文言文,然后完成所给问题。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高一语文
《兰亭集序》作者写兰亭的景色时突出了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感情有何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高一语文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3题。超然台记苏轼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餔糟啜醨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谓-语文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问题。丰乐亭记欧阳修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高一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峡江寺飞泉亭记清·袁枚①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②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郭原平字长泰,禀至行,养亲必己力。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性谦虚,每为人作匠,取散夫价。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贫,父母不办有肴味,唯-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法能杀-高三语文
文言文阅读。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方山子传苏轼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高二语文
阅读语段,完成文后问题。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窭狭。嗜学,善《诗》、《春秋》。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刺史达奚恕数咎让,-高三语文
管仲论苏洵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戎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夫功之成,非成于成-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①,事孝景帝,-高一语文
阅读文言选段,完成相关习题。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票①,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朝鲜王满者,故燕人也。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鄣塞。秦灭燕,属辽东外徼。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崇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王旦字子明,大名莘人。真宗即位,拜中书舍人,数月,为翰林学士兼知审官院、通进银台封驳司。帝尝示二府《喜雨诗》,旦袖归曰:“上诗有一字误-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窭(jù,家贫)狭。嗜学,善《诗》《春秋》。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刺史达奚-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题目。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父母-高一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县令丞簿史题名碑记[明]边贡①武乡吴侯令阳信①,以最称。收令与丞与簿若史者之姓名若干人列之碑,而树之于其听政堂之东,时正德辛巳夏四月之望也。②-高三语文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祖逖字士稚,范阳道人也。逖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元每忧之。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赈贫乏,乡党-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铁铉,邓人。洪武中,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调都督府断事。尝谳疑狱,立白。太祖①喜,字之曰“鼎石”。惠帝②建文初,为山东参政。李景隆之北-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读书故事二则(一)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①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高二语文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性贞正,干局①明强,善簿最②。大理少卿缺,太宗曰:“大理,人命所系;胄清直,其人哉。”即日命胄。长孙无忌被召,不解-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曰:“无或①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游侠列传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无可言者-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于仲文,字次武,髫龀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将檀让收河南-高二语文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司马芝字子华,少为书生,避乱荆州。太祖①平荆州,以芝为菅长②。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③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高二语文
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一文,完成后面问题。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周维城传清·张惠言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论语》的两则选文,完成(1)—(2)小题。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1)下列对选段-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高柔字文惠,陈留圉人也。柔自归太祖,处法允当。太祖平袁氏,以柔为营长。县中素闻其名,奸吏数人,皆自引去。柔教曰:“昔邴吉临政,吏尝有-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黥布者,六人也,姓英氏。秦时为布衣。少年,有客相之曰:“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人有闻者,共俳-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戚景通传戚将军景通,字世显,定远人。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因功以军政掌印。部使者举孝廉,升江南运粮把总。至则祛积弊,却羡余①,比输太仓-高二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陶侃传侃在广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五月,以陶侃为征西将军,都-高二语文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狸狌,捕鼠兽也,畜至数百,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狌生无所食,饥而嗥。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狌生子若孙-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论语》的两则选文,完成(1)—(2)小题.子曰:“十室之邑①,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治长》)子夏②曰:“贤贤③易色④;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高二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彦光少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魏大统末,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及高祖-高二语文
题目详情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彦光少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魏大统末,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及高祖受禅,以为岐州刺史。开皇二年,上幸岐州,悦其能。后数岁,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化。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上曰:“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豪猾者闻彦光自请而来,莫不嗤笑。彦光下奉,发摘奸隐,有若神明,于是狡猾之徒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由是人情险,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于是人皆剋励,风俗大改。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通遂感悟,既悲且愧,若无自容。彦光训谕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以德化人,皆此类也。吏人感悦,略无诤讼。(《隋书·列传第三十八·循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质:质朴。
B.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坐:因为。
C.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庶:希望。
D.发摘奸隐,有若神明——摘:揭发。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有规检,造次必以礼
B.衣冠士人多迁关内
C.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
D.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其父每谓所亲曰/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
B.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以德化人,皆此类也/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梁彦光的为政之道的一组是( )
①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
②发摘奸隐,有若神明
③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
④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
⑤彦光训谕而遣之
⑥吏人感悦,略无诤讼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彦光品行和学识皆佳。他年轻时就性情纯厚,他的父亲对他寄予厚望,认为他一定会兴盛宗族。他就学于太学时,治学泛览经史,行事严守礼法。
B.梁彦光性情执著,不因挫折而屈服。相州 民风不淳,有些人诽谤他任刺史不善为政,使得他获罪免官。但他后来重被起用时,却不惧失败,主动请求再回相州任职。
C.梁彦光为政始终是惩恶和教化兼施。他一方面严厉打击强横狡猾、不守法纪之徒;另一方面以圣贤之道教育感化民众。他的政绩深受皇帝赏识。
D.梁彦光的德政使得过去善变狡诈的相州民众转而向善。酗酒不孝的焦通,经过教育感化而幡然悔悟,弃恶从善;相州官吏民众的好争执的习俗也为之大改。
6.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D
3.B
4.C
5.C
6.(1)彦光并没有处置他,而是把他带到州中的学校,让他在孔子庙里参观。
(2)后来焦通改正了过错,磨砺自己的品行,最终成为了有善行的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