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司马芝字子华,少为书生,避乱荆州。太祖①平荆州,以芝为菅长②。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③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高二语文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司马芝字子华,少为书生,避乱荆州。太祖①平荆州,以芝为菅长②。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③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高二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司马芝字子华,少为书生,避乱荆州。太祖①平荆州,以芝为菅长②。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③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高二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司马芝字子华,少为书生,避乱荆州。太祖
①
平荆州,以芝为菅长
②
。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
③
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顷之,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掾史
④
据曰:“节家前后未尝给徭,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芝不听,与节书曰:“君 为大宗,加股肱郡,而宾客每不与役,
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
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遗。”兵已集郡,而节藏同等,因令督邮
⑤
以军兴诡责县,县掾史穷困,乞代同行。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迁广平令,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
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情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芝为教与群下曰:“盖君能设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吏能犯教,而不能使君必不闻也。夫设教而犯,君之劣也;犯教而闻,吏之祸也。君劣于上,吏祸于下,此政事所以不理也。可不各勉之哉!”于是下吏莫不自励。(《三国志·魏书十二》)
注:①太祖:指魏武帝曹操。②菅长:菅县县令。③主簿:县令的下属,主管文书。④掾史:县令的属官。⑤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地方的官员。
1.对下列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节家前后未尝
给
徭 给:提供。
B.芝乃驰檄济南,
具
陈节罪 具:具体。
C.芝不
报
其书,一皆如法 报:通报。
D.昭犹
惮
芝,不为通 惮:担忧。
2.找出下列加粗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
A.此政事所以
不理
也
B.县掾史穷困,乞代
同行
C.芝乃驰檄
济南
D.
宾客
子弟在界数犯法
3.对下列各句加粗的虚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昭犹惮芝,不
为
通 为:替,给。
B.芝
乃
驰檄济南,具陈节罪 乃:于是。
C.会内官欲
以
事托芝 以:把。
D.夫设教
而
犯,君之劣也 而:并且。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司马芝在菅县任内,不畏权势,为了削弱主簿刘节的势力,他不听下属的劝阻,征调刘节的宾客王同等人入伍当兵。
B.当刘节将王同等人藏匿起来时,司马芝让督邮到县追责,又向太守报告刘节的罪状,在太守支持下打击了刘节的势力。
C.对于刘勋以旧部下属名义的请托,司马芝虽然仍按他的请求照办,但却留有一手,并不复信,所以能避过了后来的灾祸。
D.司马芝教育下属奉公守法,不要因为君主软弱而违反教令,并且认为违反教 令必然招致祸害,所以他的下属都能尽心于政事。
5.翻译上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
(1)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期末题
答案
1. A
2. C
3. D
4. C
5.(1)百姓已经怨恨责怪,有些流言已经传到朝廷那里。
(2)后来刘勋因为胡作非为被杀,与他相勾结的都受处罚,但司马芝则因有远见为人称道。(意对即可)
上一篇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
下一篇 :
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一文,完成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周维城传清·张惠言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论语》的两则选文,完成(1)—(2)小题。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1)下列对选段-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高柔字文惠,陈留圉人也。柔自归太祖,处法允当。太祖平袁氏,以柔为营长。县中素闻其名,奸吏数人,皆自引去。柔教曰:“昔邴吉临政,吏尝有-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黥布者,六人也,姓英氏。秦时为布衣。少年,有客相之曰:“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人有闻者,共俳-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戚景通传戚将军景通,字世显,定远人。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因功以军政掌印。部使者举孝廉,升江南运粮把总。至则祛积弊,却羡余①,比输太仓-高二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陶侃传侃在广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五月,以陶侃为征西将军,都-高二语文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狸狌,捕鼠兽也,畜至数百,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狌生无所食,饥而嗥。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狌生子若孙-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论语》的两则选文,完成(1)—(2)小题.子曰:“十室之邑①,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治长》)子夏②曰:“贤贤③易色④;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范子华有宠于晋君,不仕而居三卿之右,游其庭者侔①于朝。禾生、子伯,范氏之上客。出行,宿于田叟商丘开之舍。中夜,禾生、子伯二人相与言子华-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养狸述[唐]舒元舆野禽兽可驯养而有裨于人者,吾得之于狸。狸之性,憎鼠而喜爱①。其体趫②、其文班。予爱其能息鼠窃,近乎正且勇。尝观虞人-高三语文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面问题。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习题。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游东山记(明)杨士奇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能诗。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灵帝初,-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宋人有酤①酒者,升概②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③甚高,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姜才,濠州人。貌短悍。少被掠入河朔,稍长亡归,隶淮南兵庐,以善战名,然以来归人不得大官,为通州副都统。时淮多健将,然骁雄无逾才。-高三语文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嘉-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郅都者,杨人也。以郎事孝文帝。孝景时,都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尝从帝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东乡罗提督战功,见于《圣武记》者详矣。其智能亦自可韬,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公尝率兵入南山,搜余贼,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晨必发火器惊之-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伯颜,蒙古八邻部人,长于西域。至元初,旭烈兀遣入奏事,世祖见其貌伟,听其言厉,曰:“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与谋国事,恒出廷臣右,世-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尹师鲁墓志铭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日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高三语文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送孟东野序韩愈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申甫传汪琬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为童子时,常系鼠媐①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问题。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翔林丘间。会九月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视之,面目寒俭,悬鹑结焉-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说居庸关清·龚自珍居庸关者,古之谭①守者之言也。龚子曰:“疑若可守然。”“何以疑若可守然?”曰:“出昌平州,山东西远相望,俄然而相辏相赴,以-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陈公弼传苏轼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始为长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通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张文谦,字仲谦,邢州沙河人。幼聪敏,善记诵,与太保刘秉忠同学。世祖居潜邸,受邢州分地,秉忠荐文谦可用。岁丁未,召见,应对称旨,命-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檀道济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居京口。少孤,居丧备礼,奉兄姊以和谨称。宋武帝建义,道济与兄韶、祗等从平京城,俱参武帝建武将军事。-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蔡齐,字子思,其先洛阳人也。曾祖绾,为莱州胶水令,因家焉。齐少孤,依外家刘氏。举进士第一。仪状俊伟,举止端重,真宗见之,顾宰相寇-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放鹤亭记苏轼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商鞅变法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董文炳,字彦明,俊之长子也。父殁时年始十六,率诸幼弟事母李夫人。夫人有贤行,治家严,笃于教子。文炳师侍其先生,警敏善记诵,自幼俨如-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陈豨反,上自将,至邯郸。而韩信谋反关中,吕后用何计诛信。上已闻诛信,使使拜丞相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高一语文
袁州州学记[宋]李觏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惟时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殚虑,祗(zhī)顺德意;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或连数城,亡诵弦声。倡而不和,教尼①不行。三十-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独狐信,云中(今山西大同)人也。本名如愿。魏初有四十六部,其先伏留屯者为部落大人,与魏俱起。祖俟尼,和平中,以良家子自云中镇武川,因家-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鼻对方孝孺方子病鼻寒,鼻窒不通。踞炉而坐,火燎其裳。裳既及膝,始觉而惊,引而视之,煜煜然红,盖裳之火者半也。于是骂鼻曰:“夫十二官各-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陈情表李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问题。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住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四节诗句,完成1—5题。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送石处士①序韩愈河阳军节度、御史大夫乌公为节度之三月,求士于从事之贤者。有荐石先生者,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瀍榖之间,冬-高二语文
文言文阅读。景公外傲诸侯,内轻百姓,好勇力,崇乐以从嗜欲,诸侯不说,百姓不亲。公患之,问于晏子曰:“古之圣王,其行若何?”晏子对曰:“其行公正而无邪,故谗人不得入;不阿-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①,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赀。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证焉。-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高一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司马芝字子华,少为书生,避乱荆州。太祖①平荆州,以芝为菅长②。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③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高二语文
题目详情
司马芝字子华,少为书生,避乱荆州。太祖①平荆州,以芝为菅长②。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③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顷之,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掾史④据曰:“节家前后未尝给徭,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芝不听,与节书曰:“君 为大宗,加股肱郡,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遗。”兵已集郡,而节藏同等,因令督邮⑤以军兴诡责县,县掾史穷困,乞代同行。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迁广平令,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情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芝为教与群下曰:“盖君能设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吏能犯教,而不能使君必不闻也。夫设教而犯,君之劣也;犯教而闻,吏之祸也。君劣于上,吏祸于下,此政事所以不理也。可不各勉之哉!”于是下吏莫不自励。(《三国志·魏书十二》)
注:①太祖:指魏武帝曹操。②菅长:菅县县令。③主簿:县令的下属,主管文书。④掾史:县令的属官。⑤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地方的官员。
1.对下列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节家前后未尝给徭 给:提供。
B.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 具:具体。
C.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 报:通报。
D.昭犹惮芝,不为通 惮:担忧。
2.找出下列加粗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
A.此政事所以不理也
B.县掾史穷困,乞代同行
C.芝乃驰檄济南
D.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
3.对下列各句加粗的虚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昭犹惮芝,不为通 为:替,给。
B.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 乃:于是。
C.会内官欲以事托芝 以:把。
D.夫设教而犯,君之劣也 而:并且。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司马芝在菅县任内,不畏权势,为了削弱主簿刘节的势力,他不听下属的劝阻,征调刘节的宾客王同等人入伍当兵。
B.当刘节将王同等人藏匿起来时,司马芝让督邮到县追责,又向太守报告刘节的罪状,在太守支持下打击了刘节的势力。
C.对于刘勋以旧部下属名义的请托,司马芝虽然仍按他的请求照办,但却留有一手,并不复信,所以能避过了后来的灾祸。
D.司马芝教育下属奉公守法,不要因为君主软弱而违反教令,并且认为违反教 令必然招致祸害,所以他的下属都能尽心于政事。
5.翻译上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
(1)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 C
3. D
4. C
5.(1)百姓已经怨恨责怪,有些流言已经传到朝廷那里。
(2)后来刘勋因为胡作非为被杀,与他相勾结的都受处罚,但司马芝则因有远见为人称道。(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