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刘子玄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年十二,父藏器为授《古文尚书》,业不进,父怒,楚督之。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冒往听,退辄辨析所-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刘子玄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年十二,父藏器为授《古文尚书》,业不进,父怒,楚督之。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冒往听,退辄辨析所-高三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刘子玄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年十二,父藏器为授《古文尚书》,业不进,父怒,楚督之。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冒往听,退辄辨析所-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刘子玄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年十二,父藏器为授《古文尚书》,业不进,父怒,楚督之。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冒往听,退辄辨析所疑,叹曰:“书如是,儿何怠!”父奇其意,许授《左氏》。逾年,遂通览群史。与兄知柔俱以善文词知名。擢进士第,调获嘉主簿。
武后证圣初,诏九品以上陈得失。子玄上书,言:“君不虚授,臣不虚受。妄受不为忠,妄施不为惠。今群臣无功,遭遇辄迁,至都下有'车载斗量,杷椎碗脱'之谚。”又谓:“刺史非三载以上不可徙,宜课功殿,明赏罚。”后嘉其直,不能用也。
时吏横酷,淫及善人,公卿被诛死者踵相及。子玄悼士无良而甘于祸,作《思慎赋》以刺时。
累迁凤阁舍人,兼修国史。中宗时,擢太子率更令。介直自守,累岁不迁。会天子西还,子玄自乞留东都,三年,或言子玄身史臣而私著述,驿召至京,领史事。迁秘书少监。时宰相韦巨源、纪处讷、杨再思、宗楚客、萧至忠皆领监修,子玄病长官多,意尚不一,而至忠数责论次
①
无功,又仕偃蹇
②
,乃奏记求罢去。因为至忠,言“五不可”,又言:“朝廷厚用其才而薄其礼。”至忠得书,怅惜不许。楚客等恶其言诋切,谓诸史官曰:“是子作书,欲致吾何地?”
始,子玄修《武后实录》,有所改正,而武三思等不听。自以为见用于时而志不遂,乃著《史通》,讥评今古。徐坚读之,叹曰:“为史氏者宜置此坐右也。”
开元初,迁左散骑常侍。会子贶为太乐令,抵罪,子玄请于执政,玄宗怒,贬安州别驾。卒,年六十一。
子玄善持论,辩据明锐,视诸儒皆出其下,朝有论著辄豫。殁后,帝读《史通》,称善。追赠工部尚书,谥曰文。(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①论次:编定。②偃蹇:不顺利,困顿。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宜
课
功殿,明赏罚——课:考核
B.
擢
太子率更令——擢:提拔
C.楚客等恶其言诋
切
——切:恳切
D.朝有论著辄
豫
——豫:通“与”,参加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及闻
为
诸兄讲《春秋左氏》——
为
史氏者宜置此坐右也
B.公卿被诛死者踵
相
及——枝枝相覆盖,叶叶
相
交通
C.
乃
奏记求罢去——项王至东城,
乃
有二十八骑
D.自以为见用
于
时而志不遂——子玄请
于
执政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妄受不为忠,妄施不为惠。(臣子)随便接受官职不是忠诚,(君王)任意授予官职不是施恩。
B.子玄悼士无良而甘于祸。刘子玄为士人没有良知并甘于这种祸乱之状而感到哀伤。
C.子玄病长官多,意尚不一。刘子玄苦于长官太多,想法、观点不统一。
D.朝廷厚用其才而薄其礼。朝廷虽然重用他的才能,但却鄙薄他的为人。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刘知几少年时对《左传》颇感兴趣,听讲后还能辨析疑难。父亲了解了他的想法之后就答应教授他《左传》。
B.刘知几因为萧至忠多次指责他编史无成效,加上仕途不顺等原因曾自请离职,萧至忠最终并未答应刘知几的请求。
C.刘知几在编写《武后实录》时,因为意愿不能实现,于是就写了《史通》来讥评今古,引来徐坚等人的不满。
D.刘知几自视极高,在史学方面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后因替犯罪的儿子求情而遭贬。去世后,皇帝还是肯定了他的史学贡献。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北京期中题
答案
1.C
2.B
3.D
4.C
上一篇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下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余若水先生传[清]张岱余若水先生,讳增远,有明崇祯癸未进士。兄余武贞先生,讳煌,天启乙丑廷试第一人,为翰林修撰。若水筮仕,得淮安宝应知-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徐子曰:“仲尼亟①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②,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③,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④。苟为-高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万贞文先生传[清]全祖望贞文先生万斯同,字季野,鄂人也,户部郎泰第八子。少不驯,弗肯帖帖随诸兄,所过多残灭,诸兄亦忽之。户部思寄之僧-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平原君朱建者,楚人也。故尝为淮南王黥布相,有罪去,后复事黥布。布欲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非之,布不听而听梁父侯,遂反。汉已诛布,闻-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白云先生传[明]钟惺林古度曰:白云先生陈昂者,字云仲,福建莆田黄石街人也。所居所至,人皆不知其何许人。自隐于诗,性命以之,独与马公子-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年十二丧父,孝思过礼,事叔父耽甚谨。及长,博学能属文,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善谈论。郡将夏侯威异之,以-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倪司城诗序刘大槐余友倪君司城非今世之所谓诗人也。其试童子,尝冠于童子矣,其在太学,尝冠于太学诸生矣;其应乡试而出,太仓王相国使人亟-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刘显,字嗣芳,沛国相人也。幼而聪敏,六岁能诵吕相绝秦、贾谊过秦。琅邪王思远,吴国张融见而称赞,号曰神童。族伯儒学有重名,卒无嗣,齐-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书杭检讨遗事[清]洪亮吉杭检讨,名世骏,钱塘人。少举于乡。乾隆元年,以鸿博科官翰林院检讨。先生性伉爽①,能面责人过,同官皆严惮之。乾隆中-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百丈山记朱熹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高二语文
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北宋词多就景叙情,故珠圆玉润,四照玲珑。至稼轩、白石,一变而为即事叙景,使深者反浅,曲者反直。吾十年来服膺白石,而以稼轩-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下面问题。《游褒禅山记》节选王安石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童心说李贽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温恢传温恢字曼基,太原祁人也。父恕,为涿郡太守,卒。恢年十五,送丧还归乡里,内足於财。恢曰:“世方乱,安以富为?”一朝尽散,振施宗族。-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杨愔,字遵彦,弘农华阴人。愔风度深敏,容止可观。人士见之,莫不敬异,有识者多以远大许之。孝昌初愔惜随父之定州。以军功除羽林监,赐爵魏-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问题。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元]虞集延祐五年,某①以圣天子之命,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七月二十八日,舟次彭泽,明日,登小孤山,观其雄特险壮,-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谏成帝营陵寝疏[西汉]刘向臣闻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孝文皇帝居霸陵,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岂可动哉!”张-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王僧虔,琅邪临沂人也。僧虔弱冠,弘厚,善隶书。宋文帝见其书素扇,叹曰:“非唯迹逾子敬①,方当器雅过之。”除秘书郎,太子舍人。退默少交接-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乞者赵生传苏辙高安丐者赵生,敝衣蓬发,未尝沐洗,好饮酒,醉辄殴詈其市人。虽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故高安之人皆谓之狂人-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平当字子思,祖父以訾百万,自下邑徙平陵。当少为大行治礼丞,察廉为顺阳长,枸邑令,以明经为博士,公卿荐当论议通明,给事中。每有灾异,-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张春,字泰宇,同州人。天启二年,辽东西尽失,廷议急边才,擢山东佥事,永平、燕建二路兵备道。关外难民云集,春运筹有方,事理而民不病。-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卢钧,字子和,范阳人。元和四年进士擢第。又书判拨萃,调补校书郎,累佐诸侯府。大和五年,迁左补阙。与同职理宋申锡之枉,由是知名。开成-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许孜字季义,东阳吴宁人也。孝友恭让,敏而好学。年二十,师事豫章太守会稽孔冲,受《诗》《书》《礼》《易》及《孝经》《论语》。学竟,还乡里。冲在郡-高三语文
赵良淳字景程,居饶之余干,太宗子恭宪王之后,丞相汝愚曾孙也。累世以学行名,号贤宗子。良淳少学于其乡先生饶鲁,知立身大节。及仕,所至以干治称,而未尝干人荐举。初以荫-高三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放鹤亭记苏轼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聂政刺韩王”者,聂政之所作也。政父为韩王治剑,过期不成,王杀之,时政未生。及壮,问其母曰:“父何在?”母告之。政欲杀韩王,乃学涂入王-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天下未尝无魁奇智略之士,当乱离之际,虽一旅之聚,数城之地,必有策策知名者出其间,史传所书,尚可考也。郑烛之武①、弦高②从容立计,以存其-高三语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臣光曰: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欺,-高三语文
阅读下列《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之,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予丑上》)(1)孟子引用子-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义田记(宋)钱公辅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成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傅潜,冀州衡水人。太宗在藩邸,召置左右。即位,隶殿前左班,三迁东西班指挥使。征太原,一日,再中流矢。又从征范阳,先至涿州,与契丹-高三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严祺先文集序归庄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其诗亦怪怪奇奇,独辟门户,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曰《上宰相书》、《读书城南诗》是也。岂非以其汲汲-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鲁悉达,字志通,扶风郡人也。祖斐,齐通直散骑常侍、安远将军、衡州刺史,阳塘侯。父益之,梁云麾将军,新蔡、义阳二郡太守。悉达幼以孝闻-高三语文
文言文阅读。颜之仪,字子升,琅邪临沂人也,晋侍中含九世孙。祖见远,齐御史治书。正色立朝,有当官之称。及梁武帝执政,遂以疾辞。寻而齐和帝暴崩,见远恸哭而绝。梁武帝深-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杨廷和,字介夫,新都人。父春,湖广提学佥事。廷和年十二举于乡。成化十四年,年十九,先其父成进士。改庶吉士。廷和为人美风姿,性沉静详-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彭越者,昌邑人也,字仲。常渔钜野泽中,为群盗。陈胜、项梁之起,少年或谓越曰:“诸豪杰相立畔秦,仲可以来,亦效之。”彭越曰:“两龙方斗,-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许褚字仲康,谯国谯人也。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汉末,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寇。时汝南葛陂贼万馀人攻褚壁,-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汉鲁恭王之后裔,章帝元和中徙封竞陵,支庶家焉。焉睹灵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乃建议言:“刺史、太守,货赂为官-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燕昭王求士《战国策》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问题。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唐俭字茂约,并州晋阳人。父鉴,隋戎州刺史,与高祖善,尝偕典军卫,故俭雅与秦王游。俭爽迈少绳检,然事亲以孝闻。见隋政浸乱,阴说秦王建-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党怀英,字世杰,号竹溪。故宋太尉进十一代孙,冯翊人。父纯睦,泰安军录事参军,卒官,妻子不能归,因家焉。少颖悟,日诵千余言。与辛尚书-高三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刘子玄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年十二,父藏器为授《古文尚书》,业不进,父怒,楚督之。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冒往听,退辄辨析所-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刘子玄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年十二,父藏器为授《古文尚书》,业不进,父怒,楚督之。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冒往听,退辄辨析所疑,叹曰:“书如是,儿何怠!”父奇其意,许授《左氏》。逾年,遂通览群史。与兄知柔俱以善文词知名。擢进士第,调获嘉主簿。
武后证圣初,诏九品以上陈得失。子玄上书,言:“君不虚授,臣不虚受。妄受不为忠,妄施不为惠。今群臣无功,遭遇辄迁,至都下有'车载斗量,杷椎碗脱'之谚。”又谓:“刺史非三载以上不可徙,宜课功殿,明赏罚。”后嘉其直,不能用也。
时吏横酷,淫及善人,公卿被诛死者踵相及。子玄悼士无良而甘于祸,作《思慎赋》以刺时。
累迁凤阁舍人,兼修国史。中宗时,擢太子率更令。介直自守,累岁不迁。会天子西还,子玄自乞留东都,三年,或言子玄身史臣而私著述,驿召至京,领史事。迁秘书少监。时宰相韦巨源、纪处讷、杨再思、宗楚客、萧至忠皆领监修,子玄病长官多,意尚不一,而至忠数责论次①无功,又仕偃蹇②,乃奏记求罢去。因为至忠,言“五不可”,又言:“朝廷厚用其才而薄其礼。”至忠得书,怅惜不许。楚客等恶其言诋切,谓诸史官曰:“是子作书,欲致吾何地?”
始,子玄修《武后实录》,有所改正,而武三思等不听。自以为见用于时而志不遂,乃著《史通》,讥评今古。徐坚读之,叹曰:“为史氏者宜置此坐右也。”
开元初,迁左散骑常侍。会子贶为太乐令,抵罪,子玄请于执政,玄宗怒,贬安州别驾。卒,年六十一。
子玄善持论,辩据明锐,视诸儒皆出其下,朝有论著辄豫。殁后,帝读《史通》,称善。追赠工部尚书,谥曰文。(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①论次:编定。②偃蹇:不顺利,困顿。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宜课功殿,明赏罚——课:考核
B.擢太子率更令——擢:提拔
C.楚客等恶其言诋切——切:恳切
D.朝有论著辄豫——豫:通“与”,参加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为史氏者宜置此坐右也
B.公卿被诛死者踵相及——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C.乃奏记求罢去——项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D.自以为见用于时而志不遂——子玄请于执政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妄受不为忠,妄施不为惠。(臣子)随便接受官职不是忠诚,(君王)任意授予官职不是施恩。
B.子玄悼士无良而甘于祸。刘子玄为士人没有良知并甘于这种祸乱之状而感到哀伤。
C.子玄病长官多,意尚不一。刘子玄苦于长官太多,想法、观点不统一。
D.朝廷厚用其才而薄其礼。朝廷虽然重用他的才能,但却鄙薄他的为人。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刘知几少年时对《左传》颇感兴趣,听讲后还能辨析疑难。父亲了解了他的想法之后就答应教授他《左传》。
B.刘知几因为萧至忠多次指责他编史无成效,加上仕途不顺等原因曾自请离职,萧至忠最终并未答应刘知几的请求。
C.刘知几在编写《武后实录》时,因为意愿不能实现,于是就写了《史通》来讥评今古,引来徐坚等人的不满。
D.刘知几自视极高,在史学方面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后因替犯罪的儿子求情而遭贬。去世后,皇帝还是肯定了他的史学贡献。
答案
2.B
3.D
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