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这一认识  
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B.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
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强调西洋立国,本末相辅才能富强,洋务运动只学习了其“末”,而没有学习其“本”(政治制度和法律),所以无法达到强国的目标;郭嵩焘主张本末皆学,这是对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突破,正确答案为B。题中材料反对“中体西用”,故排除A项。顽固派反对学习西方,这与郭嵩焘观点相反,排除C项。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是康有为奠定的,排除D项。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