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道: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道: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道: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不断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答案

A

试题分析: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的许多著作仍以“天朝上国”自居,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说明这一时期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不断深入,已经意识到西方的先进和中国的落后。B、C、D项表述均与材料不符,故选A。
点评: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