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之。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之。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高三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之。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之。
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后二日,复试诗、赋、论,殊奏:“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帝爱其不欺,既成,数称善。
仁宗即位,章献明肃太后奉遗诏权听政。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各欲独见奏事,无敢决其议者。殊建言:“
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毋得见
。”议遂定。坐从幸玉清昭应宫,从者持笏后至,殊怒,以笏撞之折齿,御史弹奏,罢知宣州。数月,改应天府,延范仲淹以教生徒。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太后谒太庙,有请服衮冕者,太后以问,殊以《周官》后服对。陕西方用兵,殊请罢内臣监兵,不以阵图授诸将,使得应敌为攻守;及募弓箭手教之,以备战斗。又请出宫中长物助边。悉为施行。
殊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及为相,益务进贤材,而仲淹与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帝亦奋然有意,欲因群材以更治,而小人权幸皆不便。孙甫、蔡襄上言:“宸妃生圣躬为天下主,而殊尝被诏志宸妃墓,没而不言。”又奏论殊役官兵治僦舍以规利。坐是,降工部尚书,知颍州。然殊以章献太后方临朝,故志不敢斥言;而所役兵,乃辅臣例宣借者,时以谓非殊罪。
逾年,病浸剧,乘舆将往视之。殊即驰奏曰:“
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
。”已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恨,特罢朝二日,赠司空兼侍中,谥元献,篆其碑首曰“旧学之碑”。(选自《宋史·晏殊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章献明肃太后奉遗诏
权
听政——权:权且
B.
延
范仲淹以教生徒——延:邀请
C.又奏论殊役官兵治僦舍以
规
利——规:规范
D.以不视疾为
恨
——恨:遗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
神童荐之——
以
旌其所为
B.欲
因
群材以更治——相如
因
持璧却立
C.宸妃生圣躬
为
天下主——窃
为
大王不可取也
D.
乃
辅臣例宣借者——
乃
其一气之余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殊七岁便能写文章,参加殿试提笔成文,复试时主动要求更换已做过的试题,因而深得皇帝赞美,这充分表现了晏殊出众的文学才华和诚实的优良品质。
B.晏殊性情暴躁、自恃清高,曾用笏板撞落侍从牙齿,也曾轻视诏令、役使官兵,因而或被免官或被降职,一生坎坷,从中暴露出了古代文人的性格弱点。
C.晏殊任应天府时,兴办学校;太后拜谒太庙,他以《周官》中规定的太后服装应答;陕西作战时,他提出切实有效的军事建议。可见,晏殊具有文才武略。
D.本文写晏殊,除了正面刻画,还侧面烘托。如写晏殊重病时,皇帝将亲临探望,晏殊去世后,皇帝亲自祭奠,罢朝两天,以此突出晏殊在当时的崇高地位。
4.用“/”给文中加粗的部分断句。
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毋得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浙江省模拟题
答案
1.C
2.D
3.B
4.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5.(1)向太后奏事的大臣,需隔着帘子汇报,使太后在帘子内听政,不能看到他们是谁。
(2)我是老毛病犯了,马上就要好了,不值得让陛下担忧。
上一篇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下一篇 :
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下面问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范公讳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家世,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自刻益苦。居五-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欧阳)公讳颍,字孝叔。成平三年,举进士中第,初任峡州军事判官,有能名,即州拜秘书省著作佐郎、知建宁县。未半岁,峡路转运使薛颜巡部至-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佛(Bì)肸(xī)[注]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学画花者,以一株置深坑中,临其上而瞰之,则花之四面得矣。学画竹者,取一枝,因月夜照其影于素壁之上,则竹之真形出矣。学画山水,何以异此?盖如-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问题。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①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说钓吴敏树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月,早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疚理钓丝,持篮而往。-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郭子仪,以武举异等补左卫长史。十四载,安禄山反,子仪收静边军,斩贼将周万顷,击高秀岩河曲,败之。贼陷常山,河北郡县皆没。会李光弼攻-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左宗棠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举人,三试礼部不第,遂绝意仕进,究心舆地、兵法。喜为壮语惊众,名在公卿间。尝以诸葛亮自比-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东轩记苏辙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①。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②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滑③,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齐宣王见颜斶①,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卢绾者,丰人也,与高祖同里。高祖、卢绾同日生。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高祖为布衣时,有吏事辟匿,卢绾常随出入上下。及高祖-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问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子谓颇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迷而》)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公孙衍张仪章》)(1)把文中-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晏子之暑,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患于逾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于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父者也。”晏子曰:“何为至此?”曰:“吾-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羊侃字祖忻,汉南阳太守续之裔也。弱冠随父在梁州立功。魏正光中,稍为别将。初,其父每有南归之志,常谓诸子曰:“人生安可久淹异域,汝等可-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乐毅者,其先祖日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高三语文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欧阳玄,字原功。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始从乡先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十岁,有黄冠师注目视玄,谓-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欧阳玄,字原功。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始从乡先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十岁,有黄冠师注目视玄,-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弑也。”辕固生曰:“不然。夫桀纣虐乱,-高一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①,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延寿字长公,燕人也。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徙颍川。颍川多豪强,难治。先是,赵广汉为太守,患其俗多朋党,故构会吏民,令相告讦,颍川由是以-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刘子玄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年十二,父藏器为授《古文尚书》,业不进,父怒,楚督之。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冒往听,退辄辨析所-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信武侯靳歙,以中涓从(沛),起宛朐,攻济阳,破李由军。击秦军亳南、开封东北,斩骑千人将一人,赐爵封号临平君。又战蓝田北,斩车司马二人-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余若水先生传[清]张岱余若水先生,讳增远,有明崇祯癸未进士。兄余武贞先生,讳煌,天启乙丑廷试第一人,为翰林修撰。若水筮仕,得淮安宝应知-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徐子曰:“仲尼亟①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②,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③,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④。苟为-高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万贞文先生传[清]全祖望贞文先生万斯同,字季野,鄂人也,户部郎泰第八子。少不驯,弗肯帖帖随诸兄,所过多残灭,诸兄亦忽之。户部思寄之僧-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平原君朱建者,楚人也。故尝为淮南王黥布相,有罪去,后复事黥布。布欲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非之,布不听而听梁父侯,遂反。汉已诛布,闻-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白云先生传[明]钟惺林古度曰:白云先生陈昂者,字云仲,福建莆田黄石街人也。所居所至,人皆不知其何许人。自隐于诗,性命以之,独与马公子-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年十二丧父,孝思过礼,事叔父耽甚谨。及长,博学能属文,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善谈论。郡将夏侯威异之,以-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倪司城诗序刘大槐余友倪君司城非今世之所谓诗人也。其试童子,尝冠于童子矣,其在太学,尝冠于太学诸生矣;其应乡试而出,太仓王相国使人亟-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刘显,字嗣芳,沛国相人也。幼而聪敏,六岁能诵吕相绝秦、贾谊过秦。琅邪王思远,吴国张融见而称赞,号曰神童。族伯儒学有重名,卒无嗣,齐-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书杭检讨遗事[清]洪亮吉杭检讨,名世骏,钱塘人。少举于乡。乾隆元年,以鸿博科官翰林院检讨。先生性伉爽①,能面责人过,同官皆严惮之。乾隆中-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百丈山记朱熹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高二语文
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北宋词多就景叙情,故珠圆玉润,四照玲珑。至稼轩、白石,一变而为即事叙景,使深者反浅,曲者反直。吾十年来服膺白石,而以稼轩-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下面问题。《游褒禅山记》节选王安石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童心说李贽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温恢传温恢字曼基,太原祁人也。父恕,为涿郡太守,卒。恢年十五,送丧还归乡里,内足於财。恢曰:“世方乱,安以富为?”一朝尽散,振施宗族。-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杨愔,字遵彦,弘农华阴人。愔风度深敏,容止可观。人士见之,莫不敬异,有识者多以远大许之。孝昌初愔惜随父之定州。以军功除羽林监,赐爵魏-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问题。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元]虞集延祐五年,某①以圣天子之命,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七月二十八日,舟次彭泽,明日,登小孤山,观其雄特险壮,-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谏成帝营陵寝疏[西汉]刘向臣闻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孝文皇帝居霸陵,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岂可动哉!”张-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王僧虔,琅邪临沂人也。僧虔弱冠,弘厚,善隶书。宋文帝见其书素扇,叹曰:“非唯迹逾子敬①,方当器雅过之。”除秘书郎,太子舍人。退默少交接-高三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之。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之。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后二日,复试诗、赋、论,殊奏:“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帝爱其不欺,既成,数称善。
仁宗即位,章献明肃太后奉遗诏权听政。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各欲独见奏事,无敢决其议者。殊建言:“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毋得见。”议遂定。坐从幸玉清昭应宫,从者持笏后至,殊怒,以笏撞之折齿,御史弹奏,罢知宣州。数月,改应天府,延范仲淹以教生徒。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太后谒太庙,有请服衮冕者,太后以问,殊以《周官》后服对。陕西方用兵,殊请罢内臣监兵,不以阵图授诸将,使得应敌为攻守;及募弓箭手教之,以备战斗。又请出宫中长物助边。悉为施行。
殊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及为相,益务进贤材,而仲淹与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帝亦奋然有意,欲因群材以更治,而小人权幸皆不便。孙甫、蔡襄上言:“宸妃生圣躬为天下主,而殊尝被诏志宸妃墓,没而不言。”又奏论殊役官兵治僦舍以规利。坐是,降工部尚书,知颍州。然殊以章献太后方临朝,故志不敢斥言;而所役兵,乃辅臣例宣借者,时以谓非殊罪。
逾年,病浸剧,乘舆将往视之。殊即驰奏曰:“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已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恨,特罢朝二日,赠司空兼侍中,谥元献,篆其碑首曰“旧学之碑”。(选自《宋史·晏殊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章献明肃太后奉遗诏权听政——权:权且
B.延范仲淹以教生徒——延:邀请
C.又奏论殊役官兵治僦舍以规利——规:规范
D.以不视疾为恨——恨:遗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以神童荐之——以旌其所为
B.欲因群材以更治——相如因持璧却立
C.宸妃生圣躬为天下主——窃为大王不可取也
D.乃辅臣例宣借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殊七岁便能写文章,参加殿试提笔成文,复试时主动要求更换已做过的试题,因而深得皇帝赞美,这充分表现了晏殊出众的文学才华和诚实的优良品质。
B.晏殊性情暴躁、自恃清高,曾用笏板撞落侍从牙齿,也曾轻视诏令、役使官兵,因而或被免官或被降职,一生坎坷,从中暴露出了古代文人的性格弱点。
C.晏殊任应天府时,兴办学校;太后拜谒太庙,他以《周官》中规定的太后服装应答;陕西作战时,他提出切实有效的军事建议。可见,晏殊具有文才武略。
D.本文写晏殊,除了正面刻画,还侧面烘托。如写晏殊重病时,皇帝将亲临探望,晏殊去世后,皇帝亲自祭奠,罢朝两天,以此突出晏殊在当时的崇高地位。
4.用“/”给文中加粗的部分断句。
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毋得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D
3.B
4.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5.(1)向太后奏事的大臣,需隔着帘子汇报,使太后在帘子内听政,不能看到他们是谁。
(2)我是老毛病犯了,马上就要好了,不值得让陛下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