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5分)(2011•湖北)已知U={1,2,3,4,5,6,7,8},A={1,3,5,7},B={2,4,5}则∁U(A∪B)()A.{6,8}B.{5,7}C.{4,6,7}D.{1,3,5,6,
(5分)(2011•湖北)已知U={1,2,3,4,5,6,7,8},A={1,3,5,7},B={2,4,5}则∁U(A∪B)()A.{6,8}B.{5,7}C.{4,6,7}D.{1,3,5,6,
题目简介
(5分)(2011•湖北)已知U={1,2,3,4,5,6,7,8},A={1,3,5,7},B={2,4,5}则∁U(A∪B)()A.{6,8}B.{5,7}C.{4,6,7}D.{1,3,5,6,
题目详情
(5分)(2011•湖北)已知U={1,2,3,4,5,6,7,8},A={1,3,5,7},B={2,4,5}则∁
U
(A∪B)( )
A.{6,8} B.{5,7} C.{4,6,7} D.{1,3,5,6,8}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已知中U={1,2,3,4,5,6,7,8},A={1,3,5,7},B={2,4,5},我们根据集合并集的运算法则求出A∪B,再利用集合补集的运算法则即可得到答案.
解:∵U={1,2,3,4,5,6,7,8},A={1,3,5,7},B={2,4,5}
∴A∪B={1,2,3,4,5,7},
∴Cu(A∪B)={6,8}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集合补集及其运算,集合并集及其运算,属于简单题型,处理时要“求稳不求快”
上一篇 :
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有______个.①
下一篇 :
在某条件下的汽车测试中,驾驶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a>1且b>2”是“a+b>3”成立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且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数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命题“若,则”的否命题是假命题.B.设为两个不同的平面,直线,则“”是“”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C.命题“存在”的否定是“对任意”.D.已知,则“”是“”的充-高三数学
“”是“直线和线垂直”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高三数学
下列四个命题:①在中,若,则;②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③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满足,则④数列满足,则的最小值为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注: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高一数学
下列四个命题:①∀x∈R,x2+x+1≥0;②∀x∈Q,12x2+x-13是有理数.③∃α,β∈R,使sin(α+β)=sinα+sinβ;④∃x,y∈Z,使3x-2y=10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
函数的定义域是()A.B.C.D.-高三数学
(5分)(2011•广东)已知集合A={(x,y)|x,y为实数,且x2+y2=1},B=|(x,y)|x,y为实数,且x+y=1},则A∩B的元素个数为()A.4B.3C.2D.1-数学
(本小题满分16分)已知函数(为常数)是实数集上的奇函数,函数是区间上的减函数。(1)求在上的最大值;(2)若对及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3)讨论关于的方程的根的个数。-高三数学
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A.周期函数的和是周期函数吗?B.梯形是不是平面图形呢?C.D.-高二数学
下列结论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①积分的值为2;②若,则与的夹角为钝角;③若,则不等式成立的概率是;④函数的最小值为2.-高三数学
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二数学
设在内单调递增,,则是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高三数学
函数f(x)=a2-x2|x+a|-a是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A.-1≤a<0或0<a≤1B.a≤-1或a≥1C.a>0D.a<0-数学
现有四个函数:①y=x•sinx;②y=x•cosx;③y=x•|cosx|;④y=x•2x,其中奇函数的个数为()A.1B.2C.3D.4-数学
(5分)(2011•福建)若集合M={﹣1,0,1},N={0,1,2},则M∩N等于()A.{0,1}B.{﹣1,0,1}C.{0,1,2}D.{﹣1,0,1,2}-数学
用∈或∉填空:5______{x|x=n2+1,n∈N}.-数学
已知P={0,1},Q={-1,0,1},f是从P到Q的映射,则满足f(0)>f(1)的映射有()个.A.2B.3C.4D.5-数学
设命题甲:;命题乙:,那么甲是乙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高二数学
设是两个不共线的非零向量,则“向量与共线”是“”的()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非充分非必要条件-高一数学
函数的定义域是,则其值域为()A.B.C.D.-高三数学
已知下列四个命题:①“若,则互为倒数”的逆命题;②“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的否命题;③“若,则方程有实根”的逆否命题;④“若,则”的逆否命题.其中真命题的是.-高二数学
已知且,则“”是“”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高三数学
.函数的定义域为集合,函数的定义域为集合,则A.B.C.D.-高三数学
下列八个关系式:①{0}=φ;②φ=0;③φ⊂φ;⑤{0}⊇φ;⑥0∈φ;⑦φ≠{0};⑧φ≠{φ}.其中正确的个数______.-数学
写出下列命题的“若p,则q”形式,并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2)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数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①若,其中,其中为复数集,则必有;②;③虚轴上的点表示的数都是纯虚数;④若一个数是实数,则其虚部不存在.A.0B.1C.2D.3-高二数学
设和在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而且.证明:在上至少存在一个,使.-数学
已知(a是常数)在上有最大值3,那么在上的最小值是()A.-37B.37C.-32D.32-高二数学
给出下列命题:(1)命题“若b2-4ac<0,则方程ax2+bx+c=0(a≠0)无实根”的否命题(2)命题“△ABC中,AB=BC=CA,那么△ABC为等边三角形”的逆命题(3)命题“若a&g
设,,则=()A.B.C.D.-高三数学
设。(1)记,若,求集合A;(2)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的取值范围.-高三数学
下列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为().①对所有正数,;②不存在实数,使且;③存在实数,使得且;④,A.B.C.D.-高二数学
若集合A={},B={},则集合等于().A.{}B.{}C.{}D.{}-高三数学
已知集合M={x|x2-4=0},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A.-2∈MB.-2⊆MC.{-2}∈MD.-2∉M-数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y=3tanx的定义域是RB.y=loga(x-1),(a>1)恒过定点(1,0)C.y=-1x的递增区间为(-∞,0)∪(0,+∞)D.y=2x-2-x2x+2-x在定义域上
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A.B.C.D.-高三数学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命题“若p,则q”与命题“若¬q,则¬p”互为逆否命题B.命题p:∀x∈[0,1],ex≥1,命题q:∃x∈R,x2+x+1<0,则p∨q为真C.“若am2<bm2,则a<b”
已知,当时,函数的最小值为-4,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高三数学
“”是“函数在区间内单调递增”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高三数学
已知A,B是两个不同的点,m,n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列4个命题:①若,,,则;②若,,则;③若,,则;④若,,,则,其中真命题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高三数学
已知命题p:,则命题p的否定是()A.不存在B.C.D.-高二数学
已知集合,,则.-高三数学
下列命题:①∀x∈R,不等式x2+2x>4x-3成立;②若log2x+logx2≥2,则x>1;③命题“若a>b>0且c<0,则ca>cb”的逆否命题;④若命题p:∀x∈R,x2+1≥1.命题q:∃x
给出命题:若函数y=f(x)是幂函数,则函数y=f(x)的图象不过第四象限。在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三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3B.2C.1D.0-高三数学
已知命题p:x∈R,使;命题q:x∈R,都有x2+x+1>0.给出下列结论:①命题“p∧q”是真命题;②命题“p∧q”是假命题;③命题“p∨q”是真命题;④命题“p∨q”是假命题.其中正确的是[]A.
已知命题方程在上有解,命题函数的值域为,若命题“或”是假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高三数学
函数的定义域为().A.B.C.D.-高三数学
命题“二次方程都有实数解”的否定为。-高二数学
集合M={x|x2-3x-a2+2=0,a∈R}的子集的个数为______.-数学
命题“对”的否定是()A.不存在x∈R,x3-x2+1≤0B.C.D.-高二数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5分)(2011•湖北)已知U={1,2,3,4,5,6,7,8},A={1,3,5,7},B={2,4,5}则∁U(A∪B)()A.{6,8}B.{5,7}C.{4,6,7}D.{1,3,5,6,
题目详情
A.{6,8} B.{5,7} C.{4,6,7} D.{1,3,5,6,8}
答案
试题分析:由已知中U={1,2,3,4,5,6,7,8},A={1,3,5,7},B={2,4,5},我们根据集合并集的运算法则求出A∪B,再利用集合补集的运算法则即可得到答案.
解:∵U={1,2,3,4,5,6,7,8},A={1,3,5,7},B={2,4,5}
∴A∪B={1,2,3,4,5,7},
∴Cu(A∪B)={6,8}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集合补集及其运算,集合并集及其运算,属于简单题型,处理时要“求稳不求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