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怎么跌的有尊严龙应台①今天台湾的新闻,一个国三的学生自杀了。②读到这样的新闻,我总不忍去读细节。掩上报纸,走出门,灰蒙蒙的天,下着细雨。已-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怎么跌的有尊严龙应台①今天台湾的新闻,一个国三的学生自杀了。②读到这样的新闻,我总不忍去读细节。掩上报纸,走出门,灰蒙蒙的天,下着细雨。已-九年级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怎么跌的有尊严龙应台①今天台湾的新闻,一个国三的学生自杀了。②读到这样的新闻,我总不忍去读细节。掩上报纸,走出门,灰蒙蒙的天,下着细雨。已-九年级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怎么跌的有尊严
龙应台
①今天台湾的新闻,一个国三的学生自杀了。
②读到这样的新闻,我总不忍去读细节。掩上报纸,走出门,
灰蒙蒙的天,下着细雨。已经连下了三天雨,望向窗外,浓浓的雾紧紧锁住了整个城市
。这个十五岁的孩子,人生最后的三天,所看见的是一个灰蒙蒙、湿淋淋、寒气沁人的世界。在这黯淡的三天之中,有没有人拥抱过他?有没有人抚摸过他的头发,对他说:“孩子,你真可爱”?有没有人跟他同走一段回家的路?有没有人发短信给他,约他周末去踢球?有没有人对他微笑过,重重地拍他肩膀说:“没关系啊,这算什么”?有没有人在MSN上跟他聊过天、开过玩笑?有没有人打过电话给他,用不放心的声音说:“嘿,你今天怎么了?”
③在那三天中,有没有哪一个人的名字被他写在笔记本里,他曾经一度动念想去和对方痛哭一场?有没有某一个电话号码被他输入手机,他曾经一度犹疑要不要拨那个电话去说一说自己的害怕?
④那天早上,十五岁的他决绝地出门之前,桌上有没有早点?厨房里有没有声音?从家门到校门的一路上,有没有一句轻柔的话、一个温暖的眼神,使他留恋,使他动摇?
⑤我想说的是,K,在我们整个成长的过程里,谁,教过我们怎么去面对痛苦、挫折、失败?它不在我们的家庭教育里,它不在小学、中学、大学的教科书或课程里,它更不在我们的大众传播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只教我们如何去追求卓越,从砍樱桃的华盛顿、悬梁刺骨的张秦到平地起楼的比尔盖次,都是成功的典范。即使是谈到失败,目的只是要你绝地反攻,再度追求出人头地,譬如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洗雪耻辱,譬如哪个战败的国王看见蜘蛛如何结网,不屈不挠。
⑥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伤口,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⑦谁教过我们,在跌倒时,怎样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样的智慧才能度过?跌倒,怎样可以变成行远的力量?失败,为什么往往是人生的修行?何以跌倒过的人,更深刻、更真诚?
⑧我们没有学过。
⑨如果这个社会曾经给那十五岁的孩子上过这样的课程,他留恋我们——以及我们头上的蓝天——的机会是不是多一点?
⑩现在K也绊倒了。你的修行开始。在你与世隔绝的修行室外,有很多人希望捎给你一句轻柔的话、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结实的拥抱,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可是
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
注:本文是作者写给朋友的一篇随感。(有删改)
1.从文章题目到文中的一个个追问,都显现了作者的思考,她针对“男孩自杀”事件阐述了自己的哪些看法?结合文意概括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②段加粗的语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理解:“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一句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中作者历数的现实教育中的种种缺失,你怎样看待?如果说生活即教育,那我们又该在生活中获得怎样的智慧呢?请你结合你的生活感悟,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四川省中考真题
答案
1.①当孩子在他们成长的路上跌倒时,我们社会缺少应有的关爱;②我们的教育教会孩子追求卓越却没有教会孩子怎样去面对跌倒;孩子需要学会在跌倒中站起,具有从跌倒中站立的勇气和智慧。(语意相近即可)
2.烘托了孩子自杀前绝望的心情和“我”闻此消息时沉重的心情,为文章确定了一个较为沉重的情感基调,同时为下文作者对这个男孩自杀事件的思考与追问作了铺垫。(语意相近即可)
3.人生就是一个自我历练的过程,在此修炼中我们往往又是孤独的,孤独应该是修炼中的是一种常态;我们只有在孤独中学会思考,具备面对孤独的坦然,才能获得生活的智慧。(语意相近即可)
4.“略”。
上一篇 :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对孩子说①
下一篇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淡竹苏沧桑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大地的语言(节选)阿来朋友来电话,招呼去河南。一次次刚刚离开一座城市就进入另一座城市。重复的其实都是同一种体验:在不断兴奋的过程中渐渐感到-九年级语文
阅读《耐力》一文,完成问题。耐力端木蕻良①鸽子,在天空飞着。人们把哨子挂在它的身上,从天空里,便飞来悠扬的哨响。②天是晴朗的,只有一两片白云。鸽子在空中盘旋。鸽子的翻-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谈生命(节选)冰心①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而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岸石上-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①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②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七年级语文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青春的门槛刘心武有一个青年,他想画一幅题为《青春的门槛》的画。他画了无数次,撕毁了无数次,久久地没有画成……因为他心里淤塞着一团乱麻般的思绪,他怕-九年级语文
课外文学作品阅读心田上的百合花①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九年级语文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星空①星星对我展现一种人格化的亲近姿态,是在达里湖畔的一个夜晚。②达里湖形似一牛肩胛骨,位于克什克腾草原的西北边缘。我们到达之时已届仲秋,湖边遍-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九年级语文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大河情结梦云①每一条河流都与文明、富饶和美丽紧紧相连。每一条河流都是生命的源泉、灵魂的家园。河水悠悠的情韵,不仅仅是春江花月的浪漫;河水的柔情-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赵宁①成长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历经岁月的不断锤炼打磨,才能由幼稚走向成熟,由怯弱走向勇敢。②我是母亲的第四个孩子,出世-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话说父亲王安忆①父亲是一个话剧导演,一副很不知人情世故的样子,再加上他那一副很不知人事世故的样子,便像是从天上掉下来似的,真正是一派天然,再没-九年级语文
阅读题。看海李锐女儿早就吵着要去看海。今年夏天总算是让她如愿以偿了。一大堆吵吵闹闹的旅游者,坐在一辆漂漂亮亮的旅游车上。车上装满了水果、食品、罐装饮料,装满了各色-九年级语文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被老师读作文的时候毕淑敏①我小的时候,总爱把作文写得与众不同。王老师不止一次给我的作文批过“5+”的分数,还经常在课堂上读我有漏洞也有一点新意的作-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别踩疼了雪朱成玉①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着一场雪的降临。②雪,只在女儿的童话和梦境里飘过。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触摸过雪花的女孩,永远做不了高贵的公-九年级语文
阅读《梯子》,完成文后问题。梯子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小小的园地,小小的风筝。小小的风筝飞呀飞的,就飞到了墙外。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于-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年的召唤马国福①酒水长,田野黄,老树望,糕点香,年关里飘着浓浓的暖意。②年就像一个蹲在时间深处的老者,发如雪,须如弦,眼如泉,依偎在村口的老树下-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姥姥的端午王瀛①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②此后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九年级语文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七年级语文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七年级语文
现代文阅读海燕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积伶积俐,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当春间二三月,轻飔微微地吹拂着,如毛-七年级语文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读三峡王充闾①“船窗低亚小栏干,竟日青山画里看”。我满怀着四十余年的渴慕,放舟江上,畅游三峡,饱览着山川胜景。②三峡,这部上接苍冥、下临江底,近四-九年级语文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蚂蚁(1)一位朋友向我讲述了在南美洲一片森林边缘发生的故事:那一天,A游客的不慎,使临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顺着风势游走着的火舌活像一挂红色的项链,-七年级语文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老王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匆匆朱自清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九年级语文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八年级语文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八年级语文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江南,江南①这个春天,我总是想起江南。②想起江南暗香浮动的油菜田,高过人头的油菜花,想起花间盈耳的蜂鸣虫唱。我行走于花间,循着声音寻找劳作的妈妈-八年级语文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我曾经三次到周庄,每一次都坐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那一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八年级语文
我的四季生命如四季。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七年级语文
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但战士们是怎样想的呢?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八年级语文
阅读《藏羚羊跪拜》一文,回答问题。这是听来的一个西藏故事。发生故事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九年级语文
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①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②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七年级语文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阿长与《山海经》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八年级语文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我是一颗小星星我是一颗小星星。在浩淼天际的一角,我无言地燃烧着自己。虽然,我不像太阳那样能得到人们歌颂,不像北斗那样能让人们仰望,不像月亮那样-七年级语文
阅读议论文,完成1~4题。书与人的随想①人类社会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我们常将它比作历史长河,而每个人都是途中搭乘一段的乘客。每当我们上船之时,前人就将他们的一切发现-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6题。心田上的百合花①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迭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九年级语文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巴东三峡①“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猴子现在虽说看不见了,三峡中山水的险恶形势,我想同往日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在江南住惯了的人,一旦走到-八年级语文
阅读《晚葵》,完成文后的题目。晚葵◎文立①墙边的丝瓜蔓渐渐枯萎,附近的桃树叶子也一天比一天没了生机。②无意间,我注意到了那些葵花。③它们就生长在我的屋后。一个个高挺着腰-七年级语文
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节选),回答下面问题。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当时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因为玩弹子游戏-七年级语文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燕子席慕蓉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爱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有一天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八年级语文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八年级语文
读文答题。……“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八年级语文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八年级语文
阅读文段,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①大概是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8题。感悟春天①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浙浙沥沥的春雨中悄悄来临,“杏花春雨江南”,这是上了名诗之册的。历数我经历的几十个春天,总是乍暖还寒,需要反反复-九年级语文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①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这一点,其实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七年级语文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地锦,俗名爬山虎,我与它有着一段不解之缘。(2)那一年夏天我患脑血管病住进医院,生命虽无危险,但恢复期间的行走锻炼却是不胜其苦的。医院内有一个-七年级语文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你不能施舍给我翅膀(张丽钧)①在蛾子的世界里,有一种蛾子叫“帝王蛾”。②以帝王来命名一只蛾子,你也许会说,这未免太夸张了吧?不错,如若它仅仅是以其长-八年级语文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八年级语文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八年级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怎么跌的有尊严龙应台①今天台湾的新闻,一个国三的学生自杀了。②读到这样的新闻,我总不忍去读细节。掩上报纸,走出门,灰蒙蒙的天,下着细雨。已-九年级语文
题目详情
怎么跌的有尊严
龙应台
②读到这样的新闻,我总不忍去读细节。掩上报纸,走出门,灰蒙蒙的天,下着细雨。已经连下了三天雨,望向窗外,浓浓的雾紧紧锁住了整个城市。这个十五岁的孩子,人生最后的三天,所看见的是一个灰蒙蒙、湿淋淋、寒气沁人的世界。在这黯淡的三天之中,有没有人拥抱过他?有没有人抚摸过他的头发,对他说:“孩子,你真可爱”?有没有人跟他同走一段回家的路?有没有人发短信给他,约他周末去踢球?有没有人对他微笑过,重重地拍他肩膀说:“没关系啊,这算什么”?有没有人在MSN上跟他聊过天、开过玩笑?有没有人打过电话给他,用不放心的声音说:“嘿,你今天怎么了?”
③在那三天中,有没有哪一个人的名字被他写在笔记本里,他曾经一度动念想去和对方痛哭一场?有没有某一个电话号码被他输入手机,他曾经一度犹疑要不要拨那个电话去说一说自己的害怕?
④那天早上,十五岁的他决绝地出门之前,桌上有没有早点?厨房里有没有声音?从家门到校门的一路上,有没有一句轻柔的话、一个温暖的眼神,使他留恋,使他动摇?
⑤我想说的是,K,在我们整个成长的过程里,谁,教过我们怎么去面对痛苦、挫折、失败?它不在我们的家庭教育里,它不在小学、中学、大学的教科书或课程里,它更不在我们的大众传播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只教我们如何去追求卓越,从砍樱桃的华盛顿、悬梁刺骨的张秦到平地起楼的比尔盖次,都是成功的典范。即使是谈到失败,目的只是要你绝地反攻,再度追求出人头地,譬如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洗雪耻辱,譬如哪个战败的国王看见蜘蛛如何结网,不屈不挠。
⑥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伤口,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⑦谁教过我们,在跌倒时,怎样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样的智慧才能度过?跌倒,怎样可以变成行远的力量?失败,为什么往往是人生的修行?何以跌倒过的人,更深刻、更真诚?
⑧我们没有学过。
⑨如果这个社会曾经给那十五岁的孩子上过这样的课程,他留恋我们——以及我们头上的蓝天——的机会是不是多一点?
⑩现在K也绊倒了。你的修行开始。在你与世隔绝的修行室外,有很多人希望捎给你一句轻柔的话、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结实的拥抱,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可是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注:本文是作者写给朋友的一篇随感。(有删改)
1.从文章题目到文中的一个个追问,都显现了作者的思考,她针对“男孩自杀”事件阐述了自己的哪些看法?结合文意概括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②段加粗的语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理解:“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一句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中作者历数的现实教育中的种种缺失,你怎样看待?如果说生活即教育,那我们又该在生活中获得怎样的智慧呢?请你结合你的生活感悟,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烘托了孩子自杀前绝望的心情和“我”闻此消息时沉重的心情,为文章确定了一个较为沉重的情感基调,同时为下文作者对这个男孩自杀事件的思考与追问作了铺垫。(语意相近即可)
3.人生就是一个自我历练的过程,在此修炼中我们往往又是孤独的,孤独应该是修炼中的是一种常态;我们只有在孤独中学会思考,具备面对孤独的坦然,才能获得生活的智慧。(语意相近即可)
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