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叙述儒家思想自诞-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叙述儒家思想自诞-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叙述儒家思想自诞生以来至20世纪初的发展历程。(12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答案

春秋时期,社会处在变革时期,孔子针对令崩乐坏,动荡纷争,提出了“仁”和“礼”,(1分),创立了儒家学说。(1分)战国时期,孟子发展到了“仁政” (1分),荀子则倡导“礼法兼治”。 (1分)由于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儒家的思想不为统治者所接受。(1分)汉武帝时期,锐意进取,需要“有为”学说为其治国安邦提供舆论。(1分)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天人感应”的学说,(1分)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学说。(1分)唐中期以来,儒家思想体系不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在吸收佛教、道教思想的基础上,(1分)朱熹提出“明天理、灭人欲”,建立理学体系,(1分)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了哲学思辨的高度,把儒学推向新高峰。(1分)新文化运动兴起,孔子及其儒家思想被视为旧文化、旧道德的代表遭到批判,开始走向衰落。(1分)但是在批孔的同时,也有人推崇儒家思想,这表明儒家思想在当时仍具有影响。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