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高二历史

题目简介

(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西方民主思潮)诞生之后,……对世界各国都造成了深刻地冲击。对中国冲击的结果是儒家文化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知原《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请回答:
(1)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2分)
⑵材料一中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有哪些设计方案? (3分)
(3)同为启蒙思想,中国被称为“中世纪末的产物”,而法国则被称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与欧洲启蒙思想家相比,我国明清之际思想家在思想主张内容上的最大差异是什么?(2分)
(4)材料二中“将这棵大树砍断”的含义是什么? (1分)20世纪初,西方民主思潮的传播对中国的冲击是如何使“儒家文化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的?(2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答案

(1)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和发展。(1分)批判君主专制统治。(1分)
(2)实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制;建立法治社会(“三权分立”;平等自由;民主政治等也可,3分)。
(3)差异:没有提出建立新社会制度的主张,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2分)
(4)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分)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2分)
本题考查的是中外民主思想,(1)在中法中产生的启蒙思想的根本原因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共同是反对君主专制统治。(2)根据课本所学,答出启蒙运动中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即可。(3)答出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中国的启蒙思想不能提出建立新社会制度的主张,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受时代局限性的影响。(4)根据课本所学,“将这棵大树砍断”指的是封建的君主专制统治,然后答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即可。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