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已知线段=10cm,端点、到直线的距离分别为6cm和4cm,则符合条件的直线有___________条.-九年级数学
已知线段=10cm,端点、到直线的距离分别为6cm和4cm,则符合条件的直线有___________条.-九年级数学
题目简介
已知线段=10cm,端点、到直线的距离分别为6cm和4cm,则符合条件的直线有___________条.-九年级数学
题目详情
已知线段
=10cm,端点
、
到直线
的距离分别为6cm和4cm,则符合条件的直线有___________条.
题型:填空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3.
试题分析:根据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画出图形进行判断.
在线段AB的两旁可分别画一条满足条件的直线;作线段AB的垂线,将线段AB分成6cm,4cm两部分,所以符合条件的直线l有3条,故选C.
上一篇 :
A、B、C、D、E五个车站的距离
下一篇 :
如图,点C在线段AB上,AC=8cm,CB=6cm,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2013年浙江义乌3分)如图,直线a∥b,直线c与a,b相交,∠1=55°,则∠2=【】A.55°B.35°C.125°D.65°-七年级数学
如果∠α与∠β是邻补角,且∠α>∠β,那么∠β的余角是()A.(∠α+∠β)B.∠αC.(∠α-∠β)D.不能确定-七年级数学
已知:如图,BD平分∠ABC,点E在BC上,EF∥AB.若∠CEF=100°,则∠ABD的度数为()A.60°B.50°C.40°D.30°-七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点是线段的中点,点是线段的中点,点是线段的中点.(1)若线段,求线段的长.(2)若线段,求线段的长.-七年级数学
如图,AB、CD相交于点O,AC⊥CD于点C,若∠BOD=38°,则∠A=.-七年级数学
下例命题不是真命题的是()A.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B.同旁内角互补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同角的余角相等-七年级数学
如图所示,已知∠1=∠2,要使∠3=∠4,则需()A.∠1=∠3B.∠2=∠4C.∠1=∠4D.AB∥CD-七年级数学
如图,点O在直线AB上,射线OC平分∠DOB.若∠COB=35°,则∠AOD等于A.35°B.70°C.110°D.145°-七年级数学
如图,在△ABC中,CD⊥AB,垂足为D,点E在BC上,EF⊥AB,垂足为F.(1)CD与EF平行吗?为什么?(2)如果∠1=∠2,那么DG∥BC吗?为什么?-七年级数学
78°54′=°.-七年级数学
点C在线段AB上,下列条件中不能确定点C是线段AB中点的是()A.AC=BCB.AC+BC=ABC.AB=2ACD.BC=AB-七年级数学
点A、点B是直线l上的两个定点,点P是直线l上任意一点,要使PA+PB的值最小,那么点P应在()A.线段AB的延长线上B.线段AB的反向延长线上C.直线l上D.线段AB上-七年级数学
(2013年四川南充3分)下列图形中,∠2>∠1的是【】A.B.C.则D.-七年级数学
(2013年四川广安3分)如图,若∠1=40°,∠2=40°,∠3=116°30′,则∠4=.-七年级数学
如图,线段,点是线段上任意一点,点是线段的中点,点是线段的中点,求线段的长.-七年级数学
已知,如图:点P是直线a外的一点,点A、B、C在直线a上,且PB⊥a,垂足是B,PA⊥PC,则下列错误的语句是()A.线段PB的长是点P到直线a的距离B.PA、PB、PC三条线段中,PB最短C.线-七
已知线段则线段的长度是()A.5B.1C.5或1D.以上都不对-七年级数学
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1=∠2时,一定有a∥bB.当a∥b时,一定有∠1=∠2C.当a∥b时,一定有∠1+∠2=90°D.当∠1+∠2=180°时,一定有a∥b-七
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1=∠2,若∠3=40°,则∠4等于()A.40°B.50°C.70°D.80°-九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直线l1∥l2,直线l3和直线l1、l2交于点C和D,在直线CD上有一点P.(1)如果P点在C、D之间运动时,问∠PAC,∠APB,∠PBD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提示:过点P作PE
平面上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A.相交B.平行C.相交、平行D.相交、平行、垂直-七年级数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点O在直线l上B.点B在直线l外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直线A与直线B相交于点O-七年级数学
如图,直线AB∥CD,直线EF与AB,CD分别交于点E,F,EC⊥EF,垂足为E,若∠1=60°,则∠2的度数为A.15°B.30°C.45°D.60°-七年级数学
在下午四点半钟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度是()A.75度B.60度C.45度D.30度-七年级数学
(2013年广东梅州3分)若∠α=42°,则∠α的余角的度数是.-七年级数学
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EG平分∠AEF,∠1=35º,那么∠2=______度.-七年级数学
已知:如图,是直角,,是的平分线,是的平分线.(1)求的大小.(2)当锐角的大小发生改变时,的大小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七年级数学
∥,直线分别交、于,平分∠,若∠=72°,则∠=________度.-七年级数学
如图,某地由于居民增多,要在公路边增加一个公共汽车站,A,B是路边两个新建小区,这个公共汽车站建在什么位置,能使两个小区到车站的路程一样长?-八年级数学
已知:如图,∠MON及边ON上一点A.在∠MON内部求作:点P,使得PA⊥ON,且点P到∠MON两边的距离相等.(请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不必证明).-八年级数学
已知∠α是锐角,∠α与∠β互补,∠α与∠γ互余,则∠β-∠γ的值等于()A.45°B.60°C.90°D.180°-七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EG平分∠BEF交CD于点G,如果∠1=50°,则∠2的度数是()A、50°B、65°C、60°D、45°-九年级数学
如图有下面三个判断:①∠A=∠F,②∠C=∠D,③∠1=∠2,请你用其中两个作为条件,余下一个作为结论,编一道证明题并写出证明过程.-八年级数学
如图,把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一条直线上,如果∠1=53°42′,那么∠2=度.-七年级数学
如图,在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D∥BC的是A.∠DAC=∠BCAB.∠DCB+∠ABC=180°C.∠ABD=∠BDCD.∠BAC=∠ACD-七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1+∠2=180º,∠DAE=∠BCF.(1)试判断直线AE与CF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BCF=70º,求∠ADF的度数;-七年级数学
某同学在一次课外活动中,用硬纸片做了两个直角三角形,见图①、②.图①中,;图②中,.图③是该同学所做的一个实验:他将△的直角边与△的斜边重合在一起,并将△沿方向移动.在移动过-七年级数学
如图,AB∥CD,BC∥DE,若∠B=50°,则∠D的度数是.-七年级数学
如图,直线相交于点,平分,求∠2和∠3的度数.-七年级数学
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过,若第一次拐角∠A=130°,第二次拐角∠B=150°.第三次拐的角是∠C,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C为_______度.-七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则图中与∠1互补的角有()A.3个B.4个C.5个D.6个-七年级数学
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成立的是()A.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B.若两个数相等,则这两个数的绝对值也相等C.对顶角相等D.如果a=b,那么-八年级数学
一个宽度相等的纸条按如图所示方法折叠一下,则∠1=.-八年级数学
直线a上有四个点,点A,点B,点C,点D,那么直线a上共有________________条线段;-七年级数学
已知∠1与∠2互余,∠1=55°,则∠2=°.-七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直线a∥b,直线c与a、b分别交点于A、B,∠1=50°,则∠2=A.40°B.50°C.100°D.130°-七年级数学
如图,AB∥CD,BC与AD相交于点M,N是射线CD上的一点.若∠B=65°,∠MDN=135°,则∠AMB=.-七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CD平分∠ACB,DE∥AC,∠1=30°,则∠2=.-七年级数学
如图,有一条直的宽纸带,按图折叠,则∠α的度数等于()A.50°B.60°C.75°D.85°-七年级数学
如图,在△中,,垂足为,点在上,,垂足为.(1)与平行吗?为什么?(2)如果,且,求的度数.-七年级数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已知线段=10cm,端点、到直线的距离分别为6cm和4cm,则符合条件的直线有___________条.-九年级数学
题目详情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画出图形进行判断.
在线段AB的两旁可分别画一条满足条件的直线;作线段AB的垂线,将线段AB分成6cm,4cm两部分,所以符合条件的直线l有3条,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