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高三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衽①,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而况无父子之泽②乎?(《韩非子》)
【注】①怀衽:怀抱。②泽:恩惠。
1.从上述两段文字中,分别概括孔子和韩非子的“义利观”。
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非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这两种“义利观”作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浙江省模拟题
答案
1.孔子:重义并不排斥利。韩非子:只重利完全排斥义。
2.孔子注重义,但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主张见利思义(获利应以守义为前提),反对见利忘义。韩非认为每个人都是为了追逐利,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没有义。理想的义利观应该是义利统一的,孔子的观点应该提倡;韩非子观点完全是功利主义,否定了道德和文化教育,使人们争名夺利,给社会带来危害,不足取。(大意相近即可)
上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车
下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晋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顾宪成,字叔时,无锡人。万历四年,举乡试第一。八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大学士张居正病,朝士群为之祷,宪成不可。同官代之署名,宪成手-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与薛寿鱼书①【清】袁牧天生一不朽之人,而其子若②孙必欲推而纳之于必朽之处,此吾所为悁悁而悲也。夫所谓不朽者,非必周、孔而后不朽也。羿之射,-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阴兴字君陵,光烈皇后母弟也,为人有膂力。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守期门仆射,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高三语文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夏原吉,字维哲,其先德兴人。父时敏,官湘阴教谕,遂家焉。原吉早孤,力学养母。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制诰。诸生或喧笑,原吉危坐俨然。太祖-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罗艺,字子延,本寰阳人也,寓居京兆之云阳。父荣,隋监门将军。艺性桀黠,刚愎不仁,勇于攻战,善射。大业时,屡以军功,官至虎贲郎将。炀-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①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会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贺,字长吉,郑王之孙也。七岁能辞章,名动京邑。韩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曰:“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岂有不识之理。”遂-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报燕王书望诸君(即乐毅)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周惠达字怀文,章武文安人也。父信,少仕州郡,历乐乡、平舒、平成三县令,皆以廉能称。惠达幼有节操,好读书,美容貌。魏齐王萧宝夤为瀛州-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问题。孔子之后三十八世,有孙曰戣,字君严,事唐为尚书左丞。年七十三,三上书去官。天子以为礼部尚书,禄之终身,而不敢烦以政。吏部侍郎韩愈常贤-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李贺小传李商隐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先妣事略归有光先妣周孺人①,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辛仲甫传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义人。仲甫少好学,及长,能吏事,伟姿仪,器局沉厚。周广顺中,郭崇掌亲军,署仲甫掌书记。显德初,出镇-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汉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高一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察人论道项羽既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狙邱先生自齐之楚,牧豭①请见曰:“先生曷之往?”先生曰:“我将见楚王。”牧豭曰:“先生布衣也,而见楚王,亦有说乎?-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小题。严绶,蜀人。大历中登进士第,累佐使府。贞元中,由侍御史充宣翕团练副使,深为其使刘赞委遇,政事多所咨访。十二年,赞卒,绶掌宣歙留务-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家有名士王湛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兄王浑之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高三语文
臣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忠臣不敢避重诛以直谏,是故事无遗策而功流万世。今臣不敢隐忠避死以效愚计,愿陛下幸赦而少察之。《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小题。杨善会,字敬仁,弘农华阴人也。父初,官至毗陵太守。善会大业中为鄃令,以清正闻。俄而山东饥馑,百姓相聚为盗,善会以左右数百人逐捕之-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杏花书屋记归有光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父孔炤,明湖广巡抚,为杨嗣昌劾下狱,以智怀血疏讼冤,得释。以智崇祯庚辰进士授检讨会李自成破潼关范景文疏荐以智召-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松江府通判许君传[清]刘大櫆许君讳曾裕,一字南湖,桐城人也。君少卓荦有大志,年莆六龄,值母病笃,即知长跪祖庙之前,祷求至十余日不倦。稍长-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苏武,字少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望。匈奴留汉使,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的题。谏论苏洵夫臣能谏,不能使君必纳谏,非真能谏之臣;君能纳谏,不能使臣必谏,非真能纳谏之君。欲君必纳乎?向之论备矣。欲臣必谏乎?吾其言之。夫-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性深沉有鉴识,清净寡欲,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知赏。年十八,领本州中正。寻兼尚书度支郎,仍历五兵左民郎中-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①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②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陈文龙,字君贲,福州兴化人。能文章,负气节。丞相贾似道爱其文,雅礼重之。拜监察御史,皆出似道力。然十数年,似道所置台谏皆阘茸①,凡-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淮南厉王长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高祖八年,从东垣过赵,赵王献之美人,厉王母得幸焉,有身。赵王敖弗敢内宫,为筑外宫而-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曰:“君子矜①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②之,不可则止,毋自辱③也。”(《论语·颜渊》)【注】①矜:庄重。②道:-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鲁宗道,字贯之,亳州谯人。少孤,鞠于外家,诸舅皆武人,颇易宗道,宗道益自奋厉书。袖所著文谒戚纶,纶器重之。举进士,为濠州定远尉,再-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问题。(一)子贡问:“师①与商②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答应天巡抚宋阳山论均粮足民[明]张居正①来翰谓苏、松田赋不均②,侵欺拖欠云云,读之使人扼腕。公以大智大勇,诚心任事,当英主综核之始,不-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萧燧(1117—1193),字照邻,临江军人。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高三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呻吟语》原序吕坤[注]呻吟,病声也。呻吟语,病时疾痛语也。病中疾痛,惟病者知,难与他人道,亦惟病时觉,既愈,旋复忘也。予小子生而昏弱善病,病时呻-高三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书二馆人[1]事王世贞①余守比部[2]时,见南来人道任兵宪环[3]馆人事,奇之。②兵宪始丞吴时也,倭暴至,台檄丞以乡兵五百徼之,兵故市人子,仓卒应募,不-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夫人不能生而知,必待学而后知,人不能皆好学,必待教而后学,故作之君,作之师,所以教养之也。自古教养之道,莫备于中华;惜日久废弛,庠序亦仅-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龙渊义塾记(明)宋濂龙渊即龙泉,避唐讳更以今名。相传其地即欧冶子铸剑处,至今有水号剑溪焉。山深而川阻,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①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论语·颜渊》)②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高二语文
阅渎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全琮字子璜,吴郡钱塘人也。父柔,汉灵帝时举孝廉,补尚书郎右丞,董卓之乱,弃官归,州辟别驾从事,诏书就拜会稽东部都尉。孙策到吴,柔举兵先-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樊哙传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韩镛,字伯高,济南人。延祐五年中进士第,授将仕郎、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寻迁集贤都事。泰定四年,转国子博士,俄拜监察御史。当时由进士入官者仅-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义田记钱公辅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威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薛仁贵,绛州龙门人。贞观末,太宗亲征辽东,仁贵谒将军张士贵应募,请从行。至安地,有郎将刘君昂为贼所围甚急,仁贵跃马径前,手斩贼将,贼-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高二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毕训咸《咏史诗》序张惠言①古之为学,非博其闻而已,必有所用之。古之为文,非华其言而已,必有所行之。必其有所用,则二帝三王周孔之道,如工之有矩,不-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自戒郑思肖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何也?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虽贫乏不以为-高三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衽①,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而况无父子之泽②乎?(《韩非子》)
【注】①怀衽:怀抱。②泽:恩惠。
1.从上述两段文字中,分别概括孔子和韩非子的“义利观”。
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非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这两种“义利观”作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孔子注重义,但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主张见利思义(获利应以守义为前提),反对见利忘义。韩非认为每个人都是为了追逐利,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没有义。理想的义利观应该是义利统一的,孔子的观点应该提倡;韩非子观点完全是功利主义,否定了道德和文化教育,使人们争名夺利,给社会带来危害,不足取。(大意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