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22分)当前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是1929—1933年“大萧条”以来华尔街遭遇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百年一遇,蔓延迅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高二历史
(22分)当前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是1929—1933年“大萧条”以来华尔街遭遇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百年一遇,蔓延迅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高二历史
题目简介
(22分)当前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是1929—1933年“大萧条”以来华尔街遭遇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百年一遇,蔓延迅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22分) 当前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是1929—1933年“大萧条”以来华尔街遭遇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百年一遇,蔓延迅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雪崩式的跌落,人们歇斯底里地甩卖股票,纽约股票市场崩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由此开始。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下降40%,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2/3,美、德、英、法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大量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
据材料一,指出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并归纳这场经济危机的表现。(6分)
材料二 首先,我们将大规模改造公共建筑物,使之更加节能。这不仅将使美国纳税人每年节约数十亿美元,而且它能够使人们重新就业。其次,我们将对国家基础设施进行最大规模投资,将创造数百万工作岗位,这将是50年代建立高速公路网后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第三,新政府计划对学校建筑物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造,修复学校破损建筑物,并进行节能改造,在教室里安装新电脑设备。
——美国总统奥巴马讲话(2008年12月6日)
根据材料二,概括奥巴马政府振兴经济的措施。(6分)
材料三 2009年2月28日,第14届东盟峰会开幕,重点议题是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关注南半球发展的约·查韦斯指出:“东南亚国家联盟需要一个统一的经济刺激计划。必须接受严酷的事实,也就是说,要接受我们所有国家都受到了经济危机影响这个事实。各成员国必须放弃各自为政的做法……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具有免疫力,能够在这场经济危机中独善其身……
——《德国之声中文网》
材料三中提到的“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在这场经济危机中独善其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约·查韦斯为东盟各国提出了怎样的建议?(4分)
材料四 这场经济危机使人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流,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的不公,最终受到惩罚。真正的市场化改革,绝不会把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对立起来。既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和市场监管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两手都要硬。
——温家宝《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
结合上述四则材料,谈谈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各国应该如何应对危机。(6分)
题型:简答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1) 直接原因:纽约股市崩溃。(1分)表现:工业生产下降,贸易减少,工厂倒闭,工人大批失业,小农大量破产。(5分,一点1分)
(2) 措施:政府投资,刺激生产、消费;增加就业;节能改造,节约支出。(6分)
(3) 原因:世界经济的紧密联系。(2分)建议:接受经济危机影响的事实;加强合作,制定统一的经济刺激计划。(2分)
(4)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加大国家投入,增加就业,刺 激经济发展;加强区域合作;把市场机制和国家调控结合起来;发展科技、产业创新等。(6分)
本题考查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1)本问是1929年至1933年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金融市场不稳股室的崩溃,表现涉及工业、农业、农民和社会秩序等方面分析即可。(2)对材料的正确分析“对国家基础设施进行最大规模投资”“ 创造数百万工作岗位”“ 节能改造”即可总结出。(3)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可以想到的是世界各地间经济联系的加强的结果,建议是材料中的信息的提取“接受严酷的事实”“ 必须放弃各自为政的做法”必须加强彼此间的合作等来分析。(4)本问是考查当今世界下的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危机,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来分析即可。
上一篇 :
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的导
下一篇 :
据美国1935年的调查显示,年龄在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1921~1929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93.2%。胡佛总统曾骄傲地宣称:“感谢上帝之助,贫困从这个国家的绝迹指日可待。”对此材料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贫富差距日益缩小B.实际消费能力大-高一历史
斯塔夫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20世纪30年代,经济上独立即经济上的自给自足逐渐成为西方各国通常公认的民族目标。”这里说的“经济上的独立”指的是西方各国A.捍卫经济主权B-高三历史
20世纪20年代美国流行“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这一现象A.刺激了经济的虚假繁荣B.体现了资本主义的优越性C.使股票市场的资金减少D.有力延缓了大危机的爆发-高二历史
图改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B.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C.苏联成功度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D.美国-高三历史
英国作家约翰·斯特雷奇在其1933年的新书《力量的竞争》中说道:“从资本主义世界来到社会主义世界好比得到重生。”他的结论的根据是()A.资本主义即将灭亡B.社会主义是天堂C.西方资-高三历史
折线图说明了什么问题A.1932年的工业产值比1929年下降了36.2亿美元B.此表证明了苏联这个时期重工业急速发展起来的史实C.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工业生产不断扩大D.世界范围的-高一历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特点不包括()A.破坏性大B.波及范围广C.持续时间长D.人民生活困苦-高三历史
美国《商业周刊》曾发表题为“你还相信自由贸易吗”的文章,文中讲到:“实行还是不实行经济计划性控制已经不是问题了。真正的问题是:谁来实施这一政策?”这篇文章最有可能发表于A.-高三历史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股票投机过度B.劳动人民相对贫困,限制了社会购买力C.分期付款,超前消费D.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的基本矛盾-历史
下图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税率,这反映国家1926年1931年英国410(1932年)法国1238德国1240.7美国2053日本1624——摘自《全球大变革》A.资本主义发展增快B.各国为克服经济危机而
有人认为:如果说1929年的金融风暴的场高烧的话,接下来的大萧条则是场严重的慢性病,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金融风暴对投机者打击大B.大萧条使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C.金融风暴-高三历史
图改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B.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C.苏联成功度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D.美国-高三历史
观察各国禁止进口的中国农产品和植物种类举例表(1934年5月)。(据张一凡《1934年之我国农产市场》编制)这一现象侧面反映出A.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受欢迎度下降B.爱用国货运动打击-高三历史
阅读材料:【材料一】在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到来时,德国小资产阶级强烈希望得到国家的保护,推行保护关税政策,保证就业,保持社会地位的稳定性。(注:德国是一个小资产-高三历史
材料四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美国将关税水平提高至53%,推动了45个国家不同程度地提高-高三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美国将关税水平提高至53%,推动了4-高一历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首先开始于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历史
经济学家米瑟斯认为,经济学是一门旨在理解人类行动的科学,而不是预测和操纵经济生活的科学,经济生活中诸多明显的秩序并非人们有意设计的结果,……它们是一种“自发性的秩序-高三历史
二十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危机,这是因为①社会贫富悬殊加剧②整个社会盲目生产、竞争处于无政府状态③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④资本主义发展-高一历史
1922年至1929年美国经济处于繁荣时期,但在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严重的危机。这主要是因为①资本家为了眼前的利润盲目地扩大生产②劳动人民日益贫困化③政府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历史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其目的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材料一宋代-高三历史
引发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因素是A.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B.资本主义与殖民地的矛盾C.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高一历史
1943年,伦敦《泰晤士报》发表社论:“失业,仅次于战争,是我们这一代蔓延最广、噬蚀最深、最乘人不防而入的恶疾。下列各项中,与上述观点相符的是A.两极格局冷战对峙B.1929年经-高三历史
下列历史图片真实地记录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那场罕见的“大萧条”。图一反映了贫困家庭的孩子因缺少食物而挨饿的情景,图二则反映了农场主们倾倒牛奶,不惜销毁商品的情景。图二-高一历史
对下表《1921——1937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年均增长速度(%)》解读最准确的是[]A.危机前生产年均增长速度越快的国家危机后增长得越慢B.受大危机影响的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高三历史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罗斯巴德在《美国大萧条》中对胡佛政策进行评价时说:“在一个崩溃的时代中,仅仅亡羊补牢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彻底摆脱政府对经济的规划,使政府完全远离货币供-高三历史
在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日本大量企业破产,致使大批工人失业,职业介绍所前排起的长队一眼望不到尽头。为此,日本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是:A.扩充军队,发动-高二历史
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A.一致提高关税,共渡难关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C.整顿-高一历史
下列能够反映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影响的是()①美国政府坚持自由放任主义②大量工农业产品被资本家销毁③“胡佛村”“胡佛屋”的大量出现④各国之间的关税战⑤罢工运动不-历史
导致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范围广、危害大的最主要原因是:A.盲目扩大生产供需矛盾激化B.自由放任政策影响政府调控C.金融市场混乱导致经济崩溃D.法西斯势力兴起并推波-历史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有①范围特别广②持续时间特别长③破坏性特别大④深刻影响国际关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④-历史
下列关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美国开始,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B.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巨大C.为法西斯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条件D.各主要资本主义-高一历史
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指出:“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奉献”;“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历史
1930年,一些美国人把用破铁罐、纸板和粗麻布搭起来的一片片临时住所叫作“胡佛村”,乞讨用的或装破烂的口袋叫“胡佛袋”,抓来充饥的野兔叫“胡佛猪”,以此表达他们的不满。出现-高三历史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伦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高三历史
美国2008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股市强震,已让各国投资者对经济和股市的信心降至历史低点。不过,学者们普遍认为,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的传播途径、影响范围跟上个世纪30年代的经济-高三历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B.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C.资本主义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D.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两极化-历史
引发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原因()①贫富差距过大、生产与销售矛盾突出②分期付款存在隐患③美国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④股票投机活动严重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历史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紧张关系,这主要表现在:A.各国加强对人民的掠夺B.德日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C.各国加紧争夺国际市场D.列强不断掠夺殖民地财富-高二历史
针对近年发生的金融危机,有人提出要建立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什么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呢?以下正确的是A.美苏两强称霸世界的体系B.美、欧、日三足鼎立的体系C.以美元为中心的世-历史
右表是四个国家某项数据从1931年到1937年的变化。几位同学讨论该表的含义,以下何人的说法较为正确A.这是各国飞弹生产量的数字B.这是一战后各国裁军的百分比C.这是各国发展核-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12008年10月13日,失业的金融业人员在华尔街头卖艺挣钱图220世纪30年代某天华尔街门前的求职者材料二2009年2月14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了奥巴-高三历史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不包括:A.从根本上否定了资本主义制度B.德、日两国法西斯专政建立C.激化了各国之间的矛盾,造成了战争的危险D.各主要资本主义国-高一历史
严冬季节,一个煤矿工家庭的母子有这样一段对话:子:“家里为什么不生火?”母:“因为我们买不起煤。”子:“为什么买不起?”母:“因为你父亲失业了”子:“父亲为什么失业?”母:“因为煤生-高三历史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很快波及全世界,这主要是因为[]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B.资本主义在全球占优势C.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大国D.经济规律的作用-高一历史
下表是1929—1933年世界(苏联除外)工业生产指数和国际贸易总额的变化情况,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源是年份工业生产指数国际贸易总额1929年100686亿美元1930年86.5556亿美元1931年7-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次机遇,其含义是指A.各国乘机提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B.更多地运用科学技术C.迫使政府内部调整,形成新运行机制D-高一历史
(37分)阅读材料,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的诞生。……面对30年代初整个西方世界-高三历史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高三历史
美国罗斯福首次竞选总统与德国希特勒竞选建立纳粹政权大约在同一时期。面对同一背景,两人提出了一项共同的因应诉求。此项诉求最可能是()A.政党轮替执政B.实行民主政治C.解决-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22分)当前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是1929—1933年“大萧条”以来华尔街遭遇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百年一遇,蔓延迅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雪崩式的跌落,人们歇斯底里地甩卖股票,纽约股票市场崩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由此开始。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下降40%,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2/3,美、德、英、法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大量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
据材料一,指出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并归纳这场经济危机的表现。(6分)
材料二 首先,我们将大规模改造公共建筑物,使之更加节能。这不仅将使美国纳税人每年节约数十亿美元,而且它能够使人们重新就业。其次,我们将对国家基础设施进行最大规模投资,将创造数百万工作岗位,这将是50年代建立高速公路网后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第三,新政府计划对学校建筑物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造,修复学校破损建筑物,并进行节能改造,在教室里安装新电脑设备。
——美国总统奥巴马讲话(2008年12月6日)
根据材料二,概括奥巴马政府振兴经济的措施。(6分)
材料三 2009年2月28日,第14届东盟峰会开幕,重点议题是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关注南半球发展的约·查韦斯指出:“东南亚国家联盟需要一个统一的经济刺激计划。必须接受严酷的事实,也就是说,要接受我们所有国家都受到了经济危机影响这个事实。各成员国必须放弃各自为政的做法……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具有免疫力,能够在这场经济危机中独善其身……
——《德国之声中文网》
材料三中提到的“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在这场经济危机中独善其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约·查韦斯为东盟各国提出了怎样的建议?(4分)
材料四 这场经济危机使人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流,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的不公,最终受到惩罚。真正的市场化改革,绝不会把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对立起来。既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和市场监管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两手都要硬。
——温家宝《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
结合上述四则材料,谈谈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各国应该如何应对危机。(6分)
答案
(1) 直接原因:纽约股市崩溃。(1分)表现:工业生产下降,贸易减少,工厂倒闭,工人大批失业,小农大量破产。(5分,一点1分)
(2) 措施:政府投资,刺激生产、消费;增加就业;节能改造,节约支出。(6分)
(3) 原因:世界经济的紧密联系。(2分)建议:接受经济危机影响的事实;加强合作,制定统一的经济刺激计划。(2分)
(4)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加大国家投入,增加就业,刺 激经济发展;加强区域合作;把市场机制和国家调控结合起来;发展科技、产业创新等。(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