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把命题“等角的余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七年级数学
把命题“等角的余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七年级数学
题目简介
把命题“等角的余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七年级数学
题目详情
把命题“等角的余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
题型:填空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的余角也相等。
命题分题设和结论两部分,“如果”后面的内容是题设,“那么”后面的内容是结论。
上一篇 :
请写出一个原命题是真命题,逆命
下一篇 :
“枪打一条线,棍打一大片”这个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2011•攀枝花)下列各命题中,真命题是()A.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正方形B.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条边和一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C.角平分线上任意-七年级数学
如图,A、B两地均为海上观测站,从A地发现它的西南方向上有一艘船,同时,从B地发现它在南偏东30°方向上,试在图中确定这艘船(用点M表示)的位置.-七年级数学
在下面四个命题是,真命题的个数有()(1)互相垂直的两条线段一定相交;(2)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七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那么()A.AB//CD,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AD//BC,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AB//CD,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AD//BC,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如图,EF∥AD,∠1=∠2,∠BAC=70°。将求∠AGD的过程填写完整。解:∵EF∥AD(已知)∴∠2=()又∵∠1=∠2(已知)∴∠1=∠3∴AB∥()∴∠BAC+=180°。又∵∠BAC=70
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A.在同一平面内,如果a⊥b,b⊥c,那么a//cB.如果a//b,b//c,那么a//cC.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D.如果一个角等于120°,那么它的补角是60°-七年级数学
如图,直线、相交于点O,若∠1=50°,则∠2=°.-九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AB∥CD,∠A=100°,CB平分∠ACD,求∠3的度数.-七年级数学
已知:如图,DG⊥BCAC⊥BC,EF⊥AB,∠1=∠2.求证:EF∥CD证明:∵DG⊥BC,AC⊥BC()∴∠DGB=∠ACB=90º(垂直的定义)∴DG∥AC()∴∠2=()∵∠1=∠2
如图,将三个同样的正方形的一个顶点重合放置,那么的度数为.-七年级数学
如图,平分,,图中相等的角共有()A.3对B.4对C.5对D.6对-七年级数学
如图,-七年级数学
下面给出的四条线段中,最长的是()A.aB.bC.cD.d-七年级数学
如果∠1=∠2,且∠1的余角为40°,那么∠2的补角等于°.-七年级数学
如图中,几何体的截面形状是()A.B.C.D.-数学
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A.三角形的稳定性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垂线段最短如图,把弯曲的河道改直,能够缩短航程,这样做根据的道理是.-七年级数学
如图,钟表8时30分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锐角的度数为.-七年级数学
、(2011•綦江县)如图,直线a∥b,AC丄AB,AC交直线b于点C,∠1=65°,则∠2的度数是()A.65°B.50°C.35°D.25°-七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B是线段AC上的一点,M是线段AB的中点,N是线段AC的中点,P为NA的中点,Q是AM的中点,则MN:PQ等于().A.1B.2C.3D.4-七年级数学
如图,把长方形纸片ABCD沿EF对折,若∠1=50°,则∠AEF等于()A.50°B.65°C.80°D.115°-七年级数学
如图,P是∠AOB的平分线上的一点,PC⊥AO于C,PD⊥OB于D,写出图中一组相等的线段(只需写出一组即可)-七年级数学
如图,直线l1∥l2,l3∥l4,∠1=45°,∠2=55°,则∠3等于A.100°B.90°C.80°D.70°-九年级数学
如图,若∠A+∠D=180°,∠B=60°,则∠1等于()A.120°B.80°C.60°D.40°-七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1=∠2,则图中互相平行的线段是▲.-七年级数学
下列四个图形中,能用∠1、∠AOB、∠O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图形是-七年级数学
已知△ABC,利用直尺和圆规,根据下列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并根据要求填空:(1)作∠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2)作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交BC于点F.由-八年级
以下3个说法中:①在同一直线上的4点A、B、C、D只能表示5条不同的线段;②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③同一个锐角的补角一定大于它的余角.说法都正确的结论是().A.-七年级数学
如图,BD平分∠ABC,ED∥BC,若∠AED=50°,则∠D的度数等于()A.50°B.30°C.40°D.25°-九年级数学
如图,直线a∥b,∠1=70°,则∠2=__________.-七年级数学
如图1,射线OC、OD在∠AOB的内部,且∠AOB=150°,∠COD=30°,射线OM、ON分别平分∠AOD、∠BOC,(1)求∠MON的大小,并说明理由;(2)如图2,若∠AOC=15°,将∠CO
将命题“对顶角相等”改为“如果……那么……”的形式为:.-八年级数学
如图,直线l1//l2,则为()A.150°B.140°C.130°D.120°-七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AB∥CD,∠DFE=135°,则∠ABE的度数为【】A.B.C.D.-七年级数学
如图,∠AOB=∠COD=900,OC平分∠AOB,∠BOD=3∠DOE。试求∠COE的度数。-七年级数学
已知∠的余角是35°45′20″,则∠的度数是___°___′″.-七年级数学
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C,且交CD于D点,∠CDE=150°,则∠C为()A.120°B.150°C.135°D.110°-九年级数学
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七年级数学
如图,点C、D是线段AB上的两点,若AC=4,CD=5,DB=3,则图中所有线段的和是.-七年级数学
如图,点是线段的黄金分割点,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B.C.D.-八年级数学
根据题意,将证明过程的理由填写在后面的括号内。已知:如图,AB∥CD,AD∥BC.求证:∠A=∠C.证明:∵AB∥CD(_________)∴∠B+∠C=180°()∵AD∥BC(已知)∴∠A+∠B=
∠α=800,则α的补角为▲0。-七年级数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画直线AB=10厘米B.若AB=6,BC=2,那么AC=8或4C.河道改直可以缩短航程,是因为“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D.在直线AB上任取4点,以这4个点-七
要在墙上钉牢一根木条,至少要钉两颗钉子,数学依据是:.-七年级数学
已知线段AB=5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2cm,则AC的长是().A.3cmB.7cmC.3cm或7cmD.无法确定-七年级数学
画图:已知:点C是∠AOB的边OB上的一点,过点C作OA的垂线PC,与OA交与点P,在PC上求作一点Q,使该点到∠AOB的两边的距离相等。-九年级数学
已知:∠AOB,求作射线OC,使OC平分∠AOB,作图的合理顺序是()①作射线OC;②在OA和OB上,分别截取OD、OE,使OD=OE;③分别以D、E为圆心,大于DE为半径作弧,在∠AOB内两弧交于点
如图,点O在直线AD上,∠EOC=90°,∠DOB=90°,若,求∠AOC的度数-七年级数学
如图,与是对顶角的是()-七年级数学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A.一对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B.一对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C.一对对顶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D.一对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七年级数学
如图,∠1=76°35′、∠2=43°45′.(1)以∠1的一边OA为始边,在∠AOB的外部作∠AOC="∠2"(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求∠COB的度数。(3)若在∠AOB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把命题“等角的余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七年级数学
题目详情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