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缤纷各异。中西文明在冲突、碰撞与交流中,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高三历史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题目简介
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缤纷各异。中西文明在冲突、碰撞与交流中,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中对法国的影响最为强烈。伏尔泰大加称赞中国,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最广阔的、最富有的国家。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16——18世纪中外科技成果展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两部著作在思想影响上的本质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指出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内容: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历史地位:国外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内容: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并对物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作出了定义。历史地位:形成了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3)差异:宋应星的成就只是对中国传统科技的一次系统总结。主要侧重于在封建农耕经济基础上实践经验的总结,没有直接地反封建意识;牛顿的科学成就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向前发展,具有反封建神学的思想价值。
(4)改善社会生活状况;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近代科学研究;起到思想解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