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将馒头快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试问-八年级生物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将馒头快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试问-八年级生物
题目简介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将馒头快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试问-八年级生物
题目详情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
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将馒头快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
试问: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其对照组为第____种处理。
(2)以“唾液”为变量时,其实验组为第___种处理。
(3)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温水中保温,5~10分钟后取出,分别加入碘液,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会变蓝。由此你会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在制定这项探究计划时,有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种处理还要进行第四种处理,就是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搅拌。”你认为这四种处理______必要(填“有”或“不”)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①和③
(2)①和②
(3)①;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
(4)没有
试题分析:(1)要探究一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就要以该因素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以舌的搅拌为变量时,要设置除舌的搅拌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对照实验,即题干中的①和④.
(2)①是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是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试管中的馒头碎屑与馒头块、唾液与清水都是等量的),若以这两组为对照实验,变量应该是唾液.
(3)将三支试管放入37℃温水10分钟全取出,滴加碘液,不会变蓝的是②号试管.这是由于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里的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
(4)第五种处理是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不搅拌,这与第一种处理形成的对照实验会存在多个变量,跟其它任何一种处理方法也不会形成对照实验,因此第五种处理方法没有必要.
上一篇 :
如图所示,甲、乙、丙分别表示淀
下一篇 :
吃饭时大声说笑会呛着时因为来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是。-七年级生物
消化腺(1)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麦芽糖)(2)胃腺——分泌胃液,能初步消化(3)肠腺——分泌肠液,能消化、和(4)胰腺——分泌胰液,能消化、和(5)肝脏——分泌胆汁,-七年级生物
人体内各段消化道的吸收能力各不相同,胃能够吸收的物质是[]A.无机盐B.葡萄糖C.维生素D.氨基酸-七年级生物
一个学生将唾液加入淀粉液,然后在以下各种条件中,期望将淀粉转变为麦芽糖。试问下列哪种条件对于他的实验最好?()A.混合物质保持在0℃B.混合物保持在30℃C.煮沸混合物然后保持-八年级生物
下图为人的消化系统关系图,椐图填空([]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1)[]______是消化系统的开始。人体的消化系统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2)人体的外消化腺中最大的消化腺-九
我们的消化系统是由和组成,消化的起始在,吸收的起始在。-七年级生物
小肠是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这是因为小肠细长内壁的和,使内表面积比原来增大近600倍。-七年级生物
如图表示人体摄入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过程,请分析回答:(1)蛋白质的初始消化部位是在______区域(A-E)(2)代表淀粉消化的曲线是______,说明判断依据_____-生物
食物进入人体后,经人体的消化、吸收、利用并形成残渣和废物被排出体外,下图示相关的一部分生理过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图中的A系统是指系统。(2)食物中的蛋白-九年级生物
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A、B、C、D代表相关物质,请据图回答。(1)A是经小肠吸收的物质,它由血液中的运输。(2)①是指,它是的主要场所。吃进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八年级生物
食物中的淀粉经过消化道时,最早被消化的部位是()A.口腔B.小肠C.胃D.唾液腺-八年级生物
含消化酶种类最多的消化器官是A.口腔B.胃C.肝脏D.小肠-七年级生物
食物中的能量要在人体内释放出来,不需经过的过程是A.消化、吸收B.运输C.呼吸作用D.排泄-八年级生物
淀粉能够在人的口腔中转变为糖,是因为人的唾液中含有什么物质?()A.水B.酶C.淀粉D.糖-九年级生物
消化道由上到下依次是:口腔(咀嚼、搅拌、初步消化)→咽和食道(通道)→(初步消化)→(物质的主要器官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三大供能物质主要在此消化和吸收)→大肠→肛门-七年级生物
把下列消化道名称与其相关叙述用线连接起来A食道a基本没有吸收功能B胃b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C小肠c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酒精D大肠d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七年级生物
下面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化道时,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化学性消化的程度,字母代表组成消化道的各器官及排列顺序。请根据该图回答问题:(1)图中丙曲线表示的消化过程。(2)乙曲线-七年级生物
消化道中能吸收维生素的器官是A.胃和小肠B.胃和大肠C.小肠和大肠D.口腔和小肠-七年级生物
肝炎病人怕吃油腻食物,主要是因为()。A.人体内脂肪过多B.油腻食物有浓厚的气味C.油腻食物营养不丰富D.胆汁分泌不足,影响到脂肪消化-七年级生物
图为人体内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期中A、B、C、D表示物质,、表示过程。请回答:(1)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成分中,不经过过程直接进行过程的有机物是。(2)在观察活体材料时,-九年级生物
下列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在人体消化道内消化过程的是()A.B.C.D.-生物
如图表示淀粉、蛋白质、脂肪(其含量用纵坐标表示)在消化道各器官(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请分析回答:(1)字母C代表消化器官______,哪一种物质从这里开始消化-七年级生物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消化道的一部分()A:喉B:咽C:胃D:小肠-七年级生物
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据图回答:食物通过A________系统进入身体,氧气通过B________系统进入身体,两者都由______系统运输到身体的每个细胞,细胞内产生的废物由__-七年级生物
为了研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分析后回答问题:(4分)试管编号加入物质温度PH值滴加碘液后颜色变化12ml淀粉糊,2ml蒸馏水37℃7变蓝-七年级生物
仔细咀嚼馒头、会觉得有甜味,这是因为在口腔内发生了下列哪项化学性消化()A.淀粉→麦芽糖B.麦芽糖→葡萄糖C.蛋白质→氨基酸D.脂肪→甘油+脂肪酸-七年级生物
下列叙述中,与小肠吸收功能无关的是()。A.小肠内表面有小肠绒毛B.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C.小肠长六米左右D.小肠具有多种消化酶-七年级生物
胃液分泌过多,会出现返酸,胃痛等现象,严重时引起胃溃疡。()-七年级生物
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场所依次是()A.口腔和胃、口腔和胃、胃和小肠B.口腔和小肠、胃、口腔和小肠C.胃和小肠、胃和小肠、胃和小肠D.口腔和小肠、胃和小肠、小肠-七年级生物
消化系统包括和两部分。前者中最膨大的部分是。-七年级生物
消化系统是由和组成的。-七年级生物
下列中哪项不是物理性消化()A.牙齿咀嚼B.舌的搅拌C.胃肠蠕动D.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生物
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人体吸收,此小分子物质是[]A.葡萄糖B.氨基酸C.甘油D.脂肪酸-七年级生物
当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李阳同学猜测: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是唾液使淀粉变甜的。为了验证这一猜测,他做了如下实验:Ⅰ: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并做成-七年级生物
口腔中的消化是消化的开始,可以初步消化少量淀粉.______.-生物
下列各种结构中,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是A.小肠内有肠腺,分泌的消化液含多种消化酶B.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绒C.小肠绒毛壁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七年级生物
淀粉、脂肪、蛋白质分别在口腔、胃和小肠中开始被消化.______.-生物
食物消化和营养成分吸收的主要器官是()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七年级生物
下列各图所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腺是()-七年级生物
如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的程度:(1)X曲线代表______的消化,因为该食物在______开始被消化;Y曲线代表______的消化,因为该食物在______开始被消化-生物
在下列器官中,基本没有消化功能的是A.小肠B.口腔C.胃D.大肠-七年级生物
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开始化学消化的器官依次是()A.口腔、胃、胃B.口腔、小肠、小肠C.口腔、口腔、小肠D.口腔、胃、小肠-七年级生物
组成人体消化系统的是()A.口腔、食道、胃B.消化道和肠腺C.消化道和消化腺D.口腔、胃、小肠-七年级生物
在一个小烧杯中倒入10毫升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震荡,并放置在37℃的温水中。一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请你分析所配制的消化液中,最合理的一组是()。A.胰液、唾液、-七年级生物
饭后不能立即从事剧烈的体育运动,是因为A.对消化有抑制作用B.会使平滑肌疲劳C.影响小肠的吸收D.会患肝炎-七年级生物
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用淀粉制成的胶囊里服用,其目的不包括A.可避免药物在口腔中给人带来苦味B.用淀粉制成的胶囊光滑,利于吞咽C.可避免药物对胃产生刺激D.淀粉能促进小-七年级生物
蛋白质进行化学消化的场所有()A.口腔、食道、胃B.口腔、咽、胃C.口腔、咽、小肠D.胃、小肠-七年级生物
在人体消化系统中,有消化无吸收功能、有吸收无消化功能的器官分别是()A.胃、小肠B.口腔、大肠C.胃、大肠D.小肠、大肠-生物
在下表1~3号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馒头碎屑、馒头块、馒头碎屑,在此基础上,请你设计一个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请完成实验设计表格中的内容:(共10分,每空2分)试管-七年级生物
“吃饱了”一般是指人体消化道的哪个器官中有较多的食物A.食道B.胃C.大肠D.口腔-七年级生物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将馒头快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试问-八年级生物
题目详情
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将馒头快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
试问: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其对照组为第____种处理。
(2)以“唾液”为变量时,其实验组为第___种处理。
(3)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温水中保温,5~10分钟后取出,分别加入碘液,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会变蓝。由此你会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在制定这项探究计划时,有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种处理还要进行第四种处理,就是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搅拌。”你认为这四种处理______必要(填“有”或“不”)
答案
(2)①和②
(3)①;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
(4)没有
试题分析:(1)要探究一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就要以该因素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以舌的搅拌为变量时,要设置除舌的搅拌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对照实验,即题干中的①和④.
(2)①是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是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试管中的馒头碎屑与馒头块、唾液与清水都是等量的),若以这两组为对照实验,变量应该是唾液.
(3)将三支试管放入37℃温水10分钟全取出,滴加碘液,不会变蓝的是②号试管.这是由于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里的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
(4)第五种处理是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不搅拌,这与第一种处理形成的对照实验会存在多个变量,跟其它任何一种处理方法也不会形成对照实验,因此第五种处理方法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