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下面几位同学是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四个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探究:[实验一]小强采用A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八年级化学
下面几位同学是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四个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探究:[实验一]小强采用A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八年级化学
题目简介
下面几位同学是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四个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探究:[实验一]小强采用A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八年级化学
题目详情
下面几位同学是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四个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探究:
[实验一]小强采用A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拉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反应表达式______,铜丝表面的变化是______.
(3)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25mL
22mL
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_2l%(填“>”、“=”、“<”).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①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
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③加入铜丝量太少;
[实验二]:小红采用B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用放大镜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根据实验推断它的性质有______.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总容积的
1
5
,其原因可能是______,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总容积的
1
5
,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3)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化学反应表达式为______.
[实验三]小华同学打算采用C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25mL的试管作为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注射器(注射器的容积为40ml,且润滑性很好)相连,注射器的前沿停在20ml刻度处.(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两个容器间的导管足够粗,保持空气正常流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_;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在实验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
(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__.
[实验四]小明用图D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
(1)如图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镁带燃烧的反应表达式为______、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__%.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______.
题型:问答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实验一: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使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现象是红色变黑色;小强测得实验结果:25mL-22mL=3mL,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加入铜丝量太少.故答案为:(1)使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2)Cu+O2
加热
CuO;红色变黑色;(3)<;③;
实验二:本实验也体现了氮气难溶于水,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有可能有以下几点:装置漏气、红磷的量不足、没有冷却就读数;如果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五分之一,就说明操作太慢,致使装置内的部分空气逸散出来.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燃烧的现象是:发出黄光,放出热量,冒出大量的白烟.故答案为:(1)氮气;难溶于水,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2)装置漏气、红磷的量不足;装置内的部分空气逸散出来,就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体积大于五分之一;(3)发出黄光,放出热量,冒出大量的白烟;P+O2
点燃
P2O5
实验三: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装置严密;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注射器活塞在11mL刻度处;若不使用弹簧夹,在实验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为:有大量的白烟冒出;注射器活塞先向右移动;试管冷却后,注射器活塞最后向左移动.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等,会造成实验失败.故答案为:(1)气密性良好;(2)注射器活塞在11mL刻度处;(3)有大量的白烟冒出;注射器活塞先向右移动;试管冷却后,注射器活塞最后向左移动;(4)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等;
实验四:烧杯可以盛放较多量的液体药品: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镁与氧气反应,集气瓶内压强减少,内外产生压强差;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21%;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故答案为:(1)烧杯;Mg+O2
点燃
MgO;镁与氧气反应,集气瓶内压强减少,内外产生压强差;(2)21;氮气;
上一篇 :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
下一篇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某同学可如右图所示装置粗略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其左端密封有空气和足量白磷(白磷着火点低,约40℃),右端-化学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等红磷燃烧熄灭后再打开弹簧夹,(1)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2)打-化学
如图所示装置,O点是一固定点,活塞连接金属滑片,活塞运动滑动变阻器阻值随之改变.试管内是空气和足量的白磷,烧杯中盛放足量生石灰.闭合电键小灯泡发光,向烧杯中加入几滴-化学
小雅同学通过学习,对空气和氧气有了一定的了解:(1))工业制氧气的原理是分离液态空气,其方法是首先将空气通过处理后转化成液态空气,然后略微升温就可以使其中的(填“氧气”或-九年级化学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定量测定装置,其中B是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子),上面标有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其他夹持装置已略去.小玲同学用这套装置按下列操作过程探-九年级化学
在①氧气、②水、③活性炭、④铁丝、⑤氮气、⑥稀有气体、⑦明矾、⑧红磷等物质中,请用序号填空:(1)用燃烧法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以测定其中氧气的含量,最好应选用的可燃物-九年级化学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人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九年级化学
小张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后发现所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5。下列是小张同学的一些做法或想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将红磷改为木炭再重做实验-九年级化学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旋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2)小明-九年级化学
按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1)燃烧的现象是______;(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______;(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化学
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1)若有1.24g红磷发生反应,则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产生的固体(P2O5)有多少克?(2)该试验中红磷过量,你认为是否有道理?______(填-九年级化学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定量装置,其中B是底面积为100cm、高为20cm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其他夹持装置已略去.甲同学用这套装置-化学
地球保证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提供了人类文明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基础;(1)大气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①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两个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九年级化学
关于下列两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组实验中的红磷所起到的作用完全相同B.图一中的实验可用木炭替代红磷C.图二中的热水只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D.图二中的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九年级化学
下列物质中,可用于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A.铁钉B.红磷C.木炭D.硫粉-化学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可能原因是什么(至少回答三种)?若进入集气瓶中水体积大于五分之一,可能原因是什么?-化学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有多种方法.甲生设计了如下左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九年级化学
(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选用了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如图)和量程体积足够大且润滑效果很好的针筒注射器,将足量的白磷放入试管后,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化学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1)待燃烧停止、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接近刻度1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燃烧后,钟罩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请结合本实验推测氮气的性质______.(2)实验课上,某同学-九年级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B.检验氧气的性质C.硫在氧气中燃烧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化学
若把江河湖泊水中溶解的气体收集起来,分析的结果是:氧气所占的体积大于21%,氮气所占的体积小于78%,对此应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只有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能溶解在天然水中-化学
如图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该实验可以证明空气是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写出该实验中铜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后,-化学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化学
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如图所示的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1)红磷燃烧过程产生的现象是______,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此实验说明空气中有______-化学
请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回答对应的问题.实验内容回答问题(1)测定空气的成分①该实验可得出: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______.②写出红磷发生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探究二氧-九年级化学
如图所示,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左右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里放入白磷(足量),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右端的管口跟空气连通.将玻璃容器固定在盛有80℃热水(恒温)的烧杯上,进-八年级化学
四硫化钠(Na2S4)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原理为:2Na2S4+O2+2H2O═8S↓+4NaOH.【实验资料】①四硫化钠(Na2S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其中硫元素
下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例认识不正确的是()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C.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D.集-化学
对比试验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揭示事物性质或变化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课本中所设计的下列试验中,不属于对比试验的是()A.铁钉锈蚀试验B.用红磷燃烧验证空气中氧气占空气总体积15-化学
下列预设应用方案中,能够达到预期目的是()A.研制新型的催化剂,可使水变成油B.用碳酸氢钠溶液可中和过多的胃酸C.在自来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可使硬水变成软水D.在实验室做-化学
红磷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红磷做“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若红磷的量不足,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_(填“偏大-化学
密闭容器装有空气,要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混入其它气体,选择燃烧下列物质中的()A.红磷B.硫粉C.铝箔D.木炭-化学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在试管内放入白磷,塞上胶塞,将试管放入热水中,使白磷燃烧;冷却后将试管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如下图所示.取下胶塞后应观察到什-化学
实验室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在这个实验过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的广口瓶内气体体积变化情况的是()A.B.C.D.-化学
有A、B、C三种元素.A元素的单质是一种淡黄色的粉末,它在B元素的单质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元素的单质是自然界中最轻的气体,它在B元素的单质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则:-化学
结合化学知识和生产生活实际,根据下列提供的物质,按要求填空.葡萄糖、盐酸、铁、氧气、二氧化硫、熟石灰、磷酸二氢铵(1)人体胃液中含有______(填化学式),当其过多会出现胃-化学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点燃,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化学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八年级化学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烟雾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化学
有下列六种物质:①煤气②金刚石③活性炭④太阳能⑤硫⑥石墨.请按要求用序号填空(各填一个):(1)取之不尽的能源是______;(2)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是______;(3)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化学
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化学
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B.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时一定发光、发热,产生火焰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D.物质与氧气-化学
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铁钉的表面覆盖一层铜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硫在氧气中燃烧-化学
下列化学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入氧气中,红磷立即燃烧B.铝箔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D-化学
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A.在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B.在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C.生石灰投-化学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现象和反应类型正确的是()A.硫--淡蓝色火焰--化合反应B.红磷--大量白雾--氧化反应C.蜡烛--黄色火焰--分解反应D.细铁丝--火星四射--化合反应-化学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浓厚的白雾C.在100mL量筒中将1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并充分振荡,液体体积小于-化学
对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B.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气体-八年级化学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和黑烟-八年级化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下面几位同学是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四个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探究:[实验一]小强采用A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八年级化学
题目详情
[实验一]小强采用A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拉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反应表达式______,铜丝表面的变化是______.
(3)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①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
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③加入铜丝量太少;
[实验二]:小红采用B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用放大镜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根据实验推断它的性质有______.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总容积的
(3)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化学反应表达式为______.
[实验三]小华同学打算采用C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25mL的试管作为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注射器(注射器的容积为40ml,且润滑性很好)相连,注射器的前沿停在20ml刻度处.(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两个容器间的导管足够粗,保持空气正常流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_;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在实验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
(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__.
[实验四]小明用图D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
(1)如图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镁带燃烧的反应表达式为______、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__%.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______.
答案
实验二:本实验也体现了氮气难溶于水,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有可能有以下几点:装置漏气、红磷的量不足、没有冷却就读数;如果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五分之一,就说明操作太慢,致使装置内的部分空气逸散出来.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燃烧的现象是:发出黄光,放出热量,冒出大量的白烟.故答案为:(1)氮气;难溶于水,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2)装置漏气、红磷的量不足;装置内的部分空气逸散出来,就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体积大于五分之一;(3)发出黄光,放出热量,冒出大量的白烟;P+O2
实验三: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装置严密;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注射器活塞在11mL刻度处;若不使用弹簧夹,在实验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为:有大量的白烟冒出;注射器活塞先向右移动;试管冷却后,注射器活塞最后向左移动.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等,会造成实验失败.故答案为:(1)气密性良好;(2)注射器活塞在11mL刻度处;(3)有大量的白烟冒出;注射器活塞先向右移动;试管冷却后,注射器活塞最后向左移动;(4)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等;
实验四:烧杯可以盛放较多量的液体药品: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镁与氧气反应,集气瓶内压强减少,内外产生压强差;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21%;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故答案为:(1)烧杯;Mg+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