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四硫化钠(Na2S4)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原理为:2Na2S4+O2+2H2O═8S↓+4NaOH.【实验资料】①四硫化钠(Na2S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其中硫元素
四硫化钠(Na2S4)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原理为:2Na2S4+O2+2H2O═8S↓+4NaOH.【实验资料】①四硫化钠(Na2S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其中硫元素
题目简介
四硫化钠(Na2S4)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原理为:2Na2S4+O2+2H2O═8S↓+4NaOH.【实验资料】①四硫化钠(Na2S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其中硫元素
题目详情
四硫化钠(Na
2
S
4
)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原理为:2Na
2
S
4
+O
2
+2H
2
O═8S↓+4NaOH.
【实验资料】
①四硫化钠(Na
2
S
4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其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精确到0.1%).
②四硫化钠受热时,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少量有毒气体硫化氢.
③NaOH溶液呈碱性,可吸收硫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④硫代硫酸钠(Na
2
S
2
O
3
)可溶于水,常温下与NaOH溶液不反应.
【实验过程】
①取碳酸钠、硫粉混合后置于试管中,加热(如图1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得Na
2
S
4
,反应为4Na
2
CO
3
+12S+X
△
.
2Na
2
S
4
+2Na
2
S
2
O
3
+4CO
2
,X的化学式为______,蘸有浓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______.
②冷却后,取下棉花,放置一段时间,再向该试管中加入10ml水,迅速塞紧橡胶塞,充分振荡,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
1
(如图2所示)
③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3所求),取下橡胶塞,观察到______,塞紧橡胶塞.将试管取出,倒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
2
,理论上h
1
:h
2
=______
④按照①~③再重复实验2次.3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h
1
/cm
11.2
11.4
11.6
h
2
/cm
8.9
9.1
9.2
【解释与结论】根据第1次实验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结果精确到0.1%).
【反思与评价】(1)若实验过程②中,取下棉花后,未放置一段时间即进行后续操作,会影响测定结果,请说明有何影响,并阐述理由:______.
(2)若要保证实验的效果,至少需要生成四硫化钠(Na
2
S
4
)0.174g,则理论上实验时至少取碳酸钠粉末______克?写出计算过程.
题型:问答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实验资料】①四硫化钠(Na2S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2+32×4=174,其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class="stub"32×4
174
×100%=73.6%;
【实验过程】①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和4Na2CO3+12S+X
△
.
2Na2S4+2Na2S2O3+4CO2,可知X的化学式为O2;二氧化碳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Na2S4受热时,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少量有毒气体硫化氢(水溶液呈酸性),所以蘸有浓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和有毒的硫化氢气体;
③四硫化钠和氧气、水反应生成硫和氢氧化钠,会使得试管内压强变小,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3所示),拔下橡胶塞,观察到水进入试管内,进入水的体积约为试管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将试管取出,倒转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2,可以知道理论上h1:h2=5:4;
【解释与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class="stub"11.2-8.9
11.2
×100%=20.5%;
【反思与评价】(1)未放置一段时间会导致试管内的空气成分与外边的空气成分可能有差异.故填:试管内的空气成分与外边的空气成分可能有差异.
(2)设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x
4Na2CO3+12S+O2
△
.
2Na2S4+2Na2S2O3+4CO2
424348
x0.174g
class="stub"424
x
=
class="stub"348
0.174g
解得:x=0.212g
答:理论上实验时至少取碳酸钠粉末0.212g.
故答案为:【实验资料】174;73.6%;
【实验过程】O2;吸收二氧化碳和Na2S4受热产生的有毒气体硫化氢;
有淡黄色固体产生,试管内液面上升;5:4;
【解释与结论】20.5%;
【反思与评价】(1)若未放置一段时间,结果将偏小;因为第一步反应消耗了试管空气中的氧气,若不静置第二步反应中氧气含量偏低,测量结果偏小.
(2)0.212.
上一篇 :
如图所示,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
下一篇 :
下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对比试验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揭示事物性质或变化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课本中所设计的下列试验中,不属于对比试验的是()A.铁钉锈蚀试验B.用红磷燃烧验证空气中氧气占空气总体积15-化学
下列预设应用方案中,能够达到预期目的是()A.研制新型的催化剂,可使水变成油B.用碳酸氢钠溶液可中和过多的胃酸C.在自来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可使硬水变成软水D.在实验室做-化学
红磷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红磷做“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若红磷的量不足,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_(填“偏大-化学
密闭容器装有空气,要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混入其它气体,选择燃烧下列物质中的()A.红磷B.硫粉C.铝箔D.木炭-化学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在试管内放入白磷,塞上胶塞,将试管放入热水中,使白磷燃烧;冷却后将试管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如下图所示.取下胶塞后应观察到什-化学
实验室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在这个实验过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的广口瓶内气体体积变化情况的是()A.B.C.D.-化学
有A、B、C三种元素.A元素的单质是一种淡黄色的粉末,它在B元素的单质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元素的单质是自然界中最轻的气体,它在B元素的单质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则:-化学
结合化学知识和生产生活实际,根据下列提供的物质,按要求填空.葡萄糖、盐酸、铁、氧气、二氧化硫、熟石灰、磷酸二氢铵(1)人体胃液中含有______(填化学式),当其过多会出现胃-化学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点燃,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化学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八年级化学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烟雾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化学
有下列六种物质:①煤气②金刚石③活性炭④太阳能⑤硫⑥石墨.请按要求用序号填空(各填一个):(1)取之不尽的能源是______;(2)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是______;(3)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化学
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化学
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B.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时一定发光、发热,产生火焰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D.物质与氧气-化学
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铁钉的表面覆盖一层铜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硫在氧气中燃烧-化学
下列化学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入氧气中,红磷立即燃烧B.铝箔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D-化学
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A.在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B.在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C.生石灰投-化学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现象和反应类型正确的是()A.硫--淡蓝色火焰--化合反应B.红磷--大量白雾--氧化反应C.蜡烛--黄色火焰--分解反应D.细铁丝--火星四射--化合反应-化学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浓厚的白雾C.在100mL量筒中将1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并充分振荡,液体体积小于-化学
对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B.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气体-八年级化学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和黑烟-八年级化学
下列试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八年级化学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木炭在O2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B.工业上可以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制取O2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D.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化学
下面是四种物质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物质在空气中在氧气中A红磷不能燃烧能够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铁丝不能燃烧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并生-化学
下列四位同学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C.镁在空气中燃烧得到白色固体D.碳在空气中燃烧得到无色气体-化学
下列关于“物质-反应现象-反应类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碳-在氧气中燃烧有白色火焰-化合反应B.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会完全消失-置换反应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白光-化合-化学
下列对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的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木炭----发出白光B.铁----生成白色的固体C.硫----发出蓝紫色火焰D.磷-----产生大量的白烟-化学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化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B.硫与氧气反应,生成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在空气中加热铁丝,铁丝只能红热不能燃烧D.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活-化学
下列变化,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e.硫在氧气中燃烧.根据以上变化将符合下列情况的序号填在横线上(1)发出白光_______(2-化学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B.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化学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白磷B.木炭C.硫D.铁丝-化学
物质的燃烧实验都有三个明显的现象:①放出大量的热②生成了一种或几种不同于反应物(指物质的色、态、味)的产物;③发出一定颜色和强度的光或火焰.(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一般是:一-化学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化学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红磷B.木炭C.甲烷D.铁丝-化学
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C.白磷燃烧产生黑烟D.一氧化碳燃烧发出蓝色火焰-化学
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A.木炭放入氧气中可以生成二氧化碳B.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的淡蓝色火焰-化学
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点燃:蓝紫色火焰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化学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化学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物质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化学
关于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C.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学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白磷-化学
下列关于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纯铁具有银白色光泽B.铁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失去2个或3个电子显+2或+3价C.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这属于化学性质D.铁在空气中加热得到黑色的四氧化-化学
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所属反应类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发出白光--化合反应B.硫--微弱淡蓝色火焰--化合反应C.磷--大量白雾--氧化反应D.石蜡--发出白光,瓶-化学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冒出大量烟雾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C.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木炭在空-化学
下列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雾C.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体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器扑灭B.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C.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放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C.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化学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并指出基本反应类型(1)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的反应______,______;(2)用一种黑色固体和一种白色固体来制取氧气______,______;-化学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化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四硫化钠(Na2S4)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原理为:2Na2S4+O2+2H2O═8S↓+4NaOH.【实验资料】①四硫化钠(Na2S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其中硫元素
题目详情
【实验资料】
①四硫化钠(Na2S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其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精确到0.1%).
②四硫化钠受热时,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少量有毒气体硫化氢.
③NaOH溶液呈碱性,可吸收硫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④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溶于水,常温下与NaOH溶液不反应.
【实验过程】
①取碳酸钠、硫粉混合后置于试管中,加热(如图1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得Na2S4,反应为4Na2CO3+12S+X
②冷却后,取下棉花,放置一段时间,再向该试管中加入10ml水,迅速塞紧橡胶塞,充分振荡,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1(如图2所示)
③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3所求),取下橡胶塞,观察到______,塞紧橡胶塞.将试管取出,倒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2,理论上h1:h2=______
④按照①~③再重复实验2次.3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反思与评价】(1)若实验过程②中,取下棉花后,未放置一段时间即进行后续操作,会影响测定结果,请说明有何影响,并阐述理由:______.
(2)若要保证实验的效果,至少需要生成四硫化钠(Na2S4)0.174g,则理论上实验时至少取碳酸钠粉末______克?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实验过程】①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和4Na2CO3+12S+X
③四硫化钠和氧气、水反应生成硫和氢氧化钠,会使得试管内压强变小,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3所示),拔下橡胶塞,观察到水进入试管内,进入水的体积约为试管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将试管取出,倒转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2,可以知道理论上h1:h2=5:4;
【解释与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反思与评价】(1)未放置一段时间会导致试管内的空气成分与外边的空气成分可能有差异.故填:试管内的空气成分与外边的空气成分可能有差异.
(2)设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x
4Na2CO3+12S+O2
424348
x0.174g
解得:x=0.212g
答:理论上实验时至少取碳酸钠粉末0.212g.
故答案为:【实验资料】174;73.6%;
【实验过程】O2;吸收二氧化碳和Na2S4受热产生的有毒气体硫化氢;
有淡黄色固体产生,试管内液面上升;5:4;
【解释与结论】20.5%;
【反思与评价】(1)若未放置一段时间,结果将偏小;因为第一步反应消耗了试管空气中的氧气,若不静置第二步反应中氧气含量偏低,测量结果偏小.
(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