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2分)为验证木炭可被浓硫酸氧化成二氧化碳,选用下图中的仪器(含所盛物质)组装成套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KMnO4能吸收SO2)(1)在实验进行中,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的顺序,-高一化学
(12分)为验证木炭可被浓硫酸氧化成二氧化碳,选用下图中的仪器(含所盛物质)组装成套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KMnO4能吸收SO2)(1)在实验进行中,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的顺序,-高一化学
题目简介
(12分)为验证木炭可被浓硫酸氧化成二氧化碳,选用下图中的仪器(含所盛物质)组装成套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KMnO4能吸收SO2)(1)在实验进行中,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的顺序,-高一化学
题目详情
(12分)为验证木炭可被浓硫酸氧化成二氧化碳,选用下图中的仪器(含所盛物质)组装成套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KMnO
4
能吸收SO
2
)
(1)在实验进行中,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的顺序,导管口的三处连接应该
是
接
,
接
,
接
。
(2)试管B,C中各有什么现象,才能表示已检验出二氧化碳?
B中
,C中
。
(3)试管D中能否用饱和NaHCO
3
溶液代替酸性KMnO
4
溶液?
说明理由:
(4)试管E的作用是
(5)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题型:实验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①接⑥,⑤接④,③接②;(2分)
(2)品红不褪色(2分) 澄石灰水变浑浊(2分)
(3)不能,(1分)若用NaHCO3饱和溶液, NaHCO3会发生反应:2NaHCO3+SO2==Na2SO3+H2O+CO2↑,生成CO2,因此无法确认木炭是否被氧化生成CO2(2分) (4)防倒吸(或为安全瓶装置)(1分)
(5)C+2H2SO4(浓)
CO2↑+2SO2↑+2H2O(2分)
(1)由于SO2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所以首先除去SO2,所以连接顺序是①接⑥,⑤接④,③接②。
(2)C是检验SO2是否被完全除尽的,因此当C中品红不褪色,而B中澄石灰水变浑浊,才能说明反应中产生了CO2。
(3)由于SO2能和碳酸氢钠反应产生CO2,方程式为2NaHCO3+SO2==Na2SO3+H2O+CO2↑,因此无法确认木炭是否被氧化。所以不能用碳酸氢钠来代替顺序高锰酸钾溶液。
(4)CO2在石灰水反应时,溶液有可能倒流,所以E的作用是防倒吸(或为安全瓶装置)。
(5)方程式为C+2H2SO4(浓)
CO2↑+2SO2↑+2H2O。
上一篇 :
工业上生产硫酸时,利用催化氧
下一篇 :
与6÷35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是()A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如果75÷□>75,方框里应该是怎样的数?()A.真分数B.假分数C.大于1的数-数学
修一条长25千米的公路,用了35天,平均每天修这条路的几分之几?平均每天修多少千米?-数学
口算.1÷15=134+0.25=42×17=0.5-12=12-13=6×83=16×0×2=0÷38=0.125×8=-数学
标准状况下,某同学向100mLH2S饱和溶液中通入SO2,所得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ab段反应是:SO2+2H2S===3S↓+2H2OB.亚硫酸是比氢硫酸更弱的酸C.原
下列反应必须用稀硫酸,而不能用浓硫酸的是:A.用纤维素制硝化纤维B.跟苯、浓硝酸作用制硝基苯C.溶解金属铜D.锌与酸制氢气-高二化学
一本故事书有54页,小聪6天看完,他平均每天看这本书的几分之几?平均每天看多少页?-数学
占全部水果的______占全部水果的______.-数学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用过量的锌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的有关问题。(1)这样制取的二氧化硫气体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2)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连接成一整套实验装-高三化学
一个西瓜平均分成5块,笑笑吃了2块,吃了这个西瓜的()A.15B.25C.35-数学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铜屑与氧化铜混合物与硫酸和硝酸组成的混酸反应来制取CuSO4·5H2O晶体,混酸中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反应过程中不产生SO2,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含Cu(NO3)2,反-高二化学
一个数(0除外)除以假分数,商一定()这个数.A.大于B.小于C.大于或等于D.小于或等于-数学
750万是750亿的()A.1100B.11000C.110000-数学
将BaCl2溶液分别盛于两支试管中,第1支加入稀HNO3溶液,第2支加入烧碱溶液,然后再分别通入SO2气体,结果两试管均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证明SO2具有强氧化性和-高一化学
5千克糖果平均分成8包,每包重量是()A.58千克B.85千克C.58D.18-数学
1厘米的绳子平均分成12段,每段长为()厘米.A.16B.110C.112-数学
(10分)下表是某城市某日的空气质量报告: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55SO2II良该市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表中首要污染物SO2导致酸雨的成因进行了如下探究:[探-高一化学
(15分)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为粗略测定周围环境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某课外活动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相同实验装置和溶液,测定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空气(含SO2、N2、-高三化学
臭氧分子的结构与SO2(极性分子)相似,可读做二氧化氧,在臭氧层中含量达0.2ppm(ppm表示百万分之一)。臭氧是氧气吸收了太阳的波长小于242nm的紫外线形成的,不过当波长在220-高三化学
(每空2分,共6分)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A中盛有品红溶液,B中盛有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向A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硫气体,A中的现象是。(2)如果A中盛的是浓硫酸,加-高一化学
把10根萝卜平均分给5只小兔,3只小兔共分得这些萝卜的几分之几?()A.13B.15C.35-数学
一个数(0除外)除以16,这个数就()A.扩大6倍B.增加6倍C.缩小6倍-六年级数学
盒子外面的皮球占球总数的310,请你画出盒子里的皮球.-数学
______的4倍是35,38是______的2倍,______的512是10.-数学
下列变化中可以说明SO2具有漂白性的是A.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红色褪去B.SO2通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C.SO2通入溴水溶液中红棕色褪去D.SO2通入氢氧化钠与酚酞的混合溶液红色-高一化学
(10分)(1)浓硫酸和木炭(C)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了验证反应的全部生成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2)上图A处是完成实验的必要装置,它是下列图中的(填编号);(3)C装置-高一化学
强热FeSO4固体发生反应:2FeSO4Fe2O3+SO2↑+SO3↑,若将此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则()A.析出BaSO3沉淀B.析出BaSO4沉淀C.逸出SO3气体D.逸出SO2气体
(11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Na2O2与SO2的反应,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通入SO2气体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请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高一化学
a和b都是自然数,已知a×67=b÷67,则b<a.______.-数学
直接写出得数.6÷37=49×36=29÷29=16×15×30=512×45=27÷2=18×56=(58+23)×24=45÷54=20×25%=0÷35=12×13÷13=-六年级数学
直接写出得数.79÷49=1÷310=38×59=16×8=13-14=12÷13=1÷27=12÷6=-六年级数学
一个数的23是12,求这个数是多少的正确列式为()A.12×23B.12÷23C.23×12D.23÷12-六年级数学
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真分数,所得的商大于这个数.______.(判断对错)-数学
盒子里有4个红球,7个黄球,9个白球,黄球占总数的______,白球比红球多占总数的______.-数学
能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实验是()A.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SO2使溴水褪色C.SO2使品红溶液褪色D.SO2使含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高一化学
鉴别稀硫酸和浓硫酸既简单、又可靠的方法是()A.加酚酞试液B.与铜片作用C.加BaCl2溶液和硝酸D.用玻璃棒各蘸一点涂在纸上-高一化学
(6分)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造成每年损失高达15亿多元。为了有效控制酸雨,目前国务院已批准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1)现有雨水样品1份,每隔一-高一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SO2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酸性KMnO4溶液、石蕊试液褪色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SO2C.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H2O2、O3都能-高一化
甲比乙少15,也就是乙比甲多16.______.-数学
(1)一本《植物世界》是一本《海洋探秘》价钱的几分之几?(2)一本《海洋探秘》是一本《植物世界》价钱的几分之几?(结果用带分数表示)-数学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24,其中一个因数是12,另一个因数是______.-六年级数学
直接写得数3÷35=16×58=3.2÷0.1=16÷49=17+12=2.5×4=712÷74=58×310=3-1.95=35÷70%=-数学
比和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如果甲数和乙数的比是5:9,那么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数的()(),甲数是两数之和的()().在解答上题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数学
SO2和CO2均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将混合气体SO2和CO2依次通过①品红;②酸性高锰酸钾;③品红;④澄清石灰水;请写出对应序号的现象和作用;①品红;现象;作用;②酸性高锰酸钾-高二化学
(10分)2.8g铁与100mL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求:(1)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2)反应完全后,所得溶液中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3)稀-化学
在下面的横线里填上“>”、“<”或“=”.67÷4______6767×87______6734÷78______34×78.-六年级数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O2能使FeCl3、KMnO4溶液褪色B.用澄清石灰水可鉴别CO2和SO2C.S在O2中燃烧可生成SO3D.SO2通入BaCl2溶液中能产生白色沉淀-高一化学
(8分)碘是人类必需的生命元素,在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人体中碘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加碘食盐。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以碘酸钾(KIO3)的形式存在,其碘元素的化合价-高一化学
______千克的34是910千克;______吨的6倍是1213吨.-数学
计算.8÷45=5÷1011=14÷79=6÷27=311÷38=35÷37=827÷29=58÷37=35÷3=34×2=12÷3=3÷35=45÷15=15÷32=14÷23=47+27=-五年级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7:9,乙数是甲数的______,甲数是甲、乙两数之和的______.-数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2分)为验证木炭可被浓硫酸氧化成二氧化碳,选用下图中的仪器(含所盛物质)组装成套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KMnO4能吸收SO2)(1)在实验进行中,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的顺序,-高一化学
题目详情
(1)在实验进行中,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的顺序,导管口的三处连接应该
是 接 , 接 , 接 。
(2)试管B,C中各有什么现象,才能表示已检验出二氧化碳?
B中 ,C中 。
(3)试管D中能否用饱和NaHCO3溶液代替酸性KMnO4溶液?
说明理由:
(4)试管E的作用是
(5)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2)品红不褪色(2分) 澄石灰水变浑浊(2分)
(3)不能,(1分)若用NaHCO3饱和溶液, NaHCO3会发生反应:2NaHCO3+SO2==Na2SO3+H2O+CO2↑,生成CO2,因此无法确认木炭是否被氧化生成CO2(2分) (4)防倒吸(或为安全瓶装置)(1分)
(5)C+2H2SO4(浓)
(2)C是检验SO2是否被完全除尽的,因此当C中品红不褪色,而B中澄石灰水变浑浊,才能说明反应中产生了CO2。
(3)由于SO2能和碳酸氢钠反应产生CO2,方程式为2NaHCO3+SO2==Na2SO3+H2O+CO2↑,因此无法确认木炭是否被氧化。所以不能用碳酸氢钠来代替顺序高锰酸钾溶液。
(4)CO2在石灰水反应时,溶液有可能倒流,所以E的作用是防倒吸(或为安全瓶装置)。
(5)方程式为C+2H2SO4(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