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某同学因病第一次输血是A型,第二次输血是B型。则这个同学的血型是[]A.AB型B.A型或B型C.O型D.前三种类型都有可能-七年级生物
某同学因病第一次输血是A型,第二次输血是B型。则这个同学的血型是[]A.AB型B.A型或B型C.O型D.前三种类型都有可能-七年级生物
题目简介
某同学因病第一次输血是A型,第二次输血是B型。则这个同学的血型是[]A.AB型B.A型或B型C.O型D.前三种类型都有可能-七年级生物
题目详情
某同学因病第一次输血是A型,第二次输血是B型。则这个同学的血型是
[ ]
A.AB型
B.A型或B 型
C.O型
D.前三种类型都有可能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北京期末题
答案
A
上一篇 :
输血时应以输入________为原则
下一篇 :
在△AOB中,AB=OB=2,△COD中,CD=OC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半径为5的⊙O,圆心在原点O,点P(-3,4)与⊙O的位置关系是()A.在⊙O内B.在⊙O上C.在⊙O外D.不能确定-数学
已知在△ABC中,∠C=90°,AC=4cm,AB=5cm,CD⊥AB于点D,以点C为圆心,3cm为半径作⊙C,则点A在⊙C______,点B在⊙C______,点D在⊙C______.(填“上“内”
矩形ABCD中,AB=3,BC=4,以点A为圆心画圆,使B,C,D三点中至少有一点在⊙A内,且至少有一点在⊙A外,则⊙O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为()A.r>3B.r<4C.r<5D.3<r<5-数学
(1)血量:体内血量是相对稳定的,一次失血如果不超过血液总量的,对身体健康没有太大影响;一次失血超过总血量的就会有生命危险,必须通过进行抢救。(2)血型:ABO血型可分为:、-七年级生物
小李由于失血过多,急需输血。小李是O型血,他可以接受的血型为[]A.A型血B.B型血C.AB型血D.O型血-七年级生物
人类只有ABO血型系统。[]-七年级生物
一个点到一个圆的最短距离是3cm,最长距离是5cm,则这个圆的半径是______cm.-数学
已知⊙O的半径为4,A为线段PO的中点,当OP=10时,点A与⊙O的位置关系为()A.在圆上B.在圆外C.在圆内D.不确定-数学
已知点O为直角坐标系原点,圆O的半径为2,点A的坐标是(2,1),则下列关于点A与圆O的位置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圆内B.在圆上C.在圆外D.不能确定-数学
在血型鉴定实验中,将受检者血液与标准血清分别混合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如下图所示。若红细胞呈游离状态,则无凝集现象(图a);若红细胞凝集成团,则为凝集现象(图b)。现有甲-七年级生物
某人的血清分别与四个不同血型的人的红细胞混合,其中三个人的红细胞发生了凝集反应。由此推断,该人的血型是[]A.AB型B.O型C.A型D.B型-七年级生物
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_____就会危及生命。[]A.5%B.10%C.20%D.30%-七年级生物
如果⊙O的半径为6cm,OP=7cm,则点P与⊙O的位置关系是()A.点P在⊙O内B.点P在⊙O上C.点P在⊙O外D.不能确定-数学
根据“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可以判断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三个点A(3,0)、B(0,-4)、C(2,-3)______确定一个圆(填“能”或“不能”).-数学
若⊙O所在平面内一点P到⊙O上的点的最大距离为m,最小距离为n(m>n),则此圆的半径为______.-数学
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__________制度,提倡18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__________。-七年级生物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_______在实验中发现,一个人的红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时,这些_______会黏结在一起,也就是发生________。-七年级生物
若做血型实验时将两种血液混合后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则[]A.该血液不合格B.两种血液血型不同C.用错了药品D.血小板形成的血栓-七年级生物
小张因出车祸被送往医院急救,由于失血过多,他需要进行紧急输血,小张是O型血,他可以接受的血型为[]A.A型血B.B型血C.O型血D.AB型血-七年级生物
具有下列两种血型的两人之间可以相互输血的是[]A.A型和B型B.O型和A型C.A型和AB型D.B型和B型-七年级生物
⊙O的半径是5cm,O到直线l的距离OP=3cm,Q为l上一点且PQ=4.2cm,则点Q()A.在⊙O内B.在⊙O上C.在⊙O外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数学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其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_____;(2)若看到的物像不够清晰,应调节_________焦螺旋。(3)操作时发现-八年级生物
最先发现ABO血型系统的人是[]A.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B.英国生理学家博龙戴尔C.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施泰纳D.遗传学家孟德尔-七年级生物
某医院救治一名需输血的伤员。在做交叉配血实验时发现:伤员的血与A型标准血清、B型标准血清均发生凝集现象,则按输血关系表,可确定该伤员的血型为_________。按照输血原则应-七年级生物
O型血的人在输血时是[]A.万能供血者B.万能受血者C.不能用于输血D.万能供血者和受血者-七年级生物
已知⊙O的半径为2,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3,则点P在()A.圆内B.圆上C.圆外D.不能确定-数学
如图,在△ABC中,∠ACB=90°,CD⊥AB,∠A=30°,AC=3cm,以C为圆心,3为半径画⊙C,指出点A、B、D与⊙C的位置关系.若要⊙C经过点D,则这个圆的半径应有多长?-数学
点P到圆上各点的最大距离为10厘米,最小距离为4厘米,则圆的半径是______厘米.-数学
发现最早、与临床医学有重要关系的血型系统是__________系统。-七年级生物
给严重贫血患者输血,最有效最经济的是输入[]A.全血B.浓缩的红细胞悬液C.浓缩的血小板悬液D.血浆-七年级生物
输血时,应以输入_________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_________型血。-七年级生物
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一般成年人正常血量及一次可献血量为[]A.体重的8%以上,200-300毫升B.体重的8%-10%,400毫升C.体重的-七
平面上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4个点,过其中3个点作圆,可以作出n个圆,那么n的值不可能为()A.1B.2C.3D.4-数学
如图所示,等腰梯形ABCD中,AB∥CD,AD=BC,将△ACD沿对角线AC翻折后,点D恰好与边AB的中点M重合。(1)点C是否在以AB为直径的圆上?请说明理由;(2)当AB=4时,求此梯形的面积。-
若点B(a,0)在以点A(1,0)为圆心,以2为半径的圆内,则a的取值范围为[]A.B.C.D.或-九年级数学
如图所示,△ABC中,∠C=90°,∠B=60°,BD是△ABC的角平分线,BC=3,以A为圆心,2为半径画⊙A,点D在()A.⊙A内B.⊙A上C.⊙A外D.不能判定-数学
已知⊙O的半径为5,A为线段OP的中点,若OP=10,则点A在()A.⊙O内B.⊙O上C.⊙O外D.不确定-数学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小磁针发生相互作用,小磁针静止时如图所示,电源两极分别为a、b,通电螺线管的两端分别为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是正极、c是N极B、a是正极、c是S极-九年级物理
按照题目要求作图:(1)如甲图是广场上一只氢气球,用细绳系于地面上,请作出氢气球受重力和空气浮力的示意图。(2)如乙图所示,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方向,标出电源a端的正负-九年级物理
P为⊙O内一点,OP=3cm,⊙O的半径为5cm,则经过P点的最短弦长为______cm,最长弦长为______cm.-数学
下图是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或磁极,正确的是[]A.B.C.D.-八年级物理
已知⊙O的半径为3cm,点A到圆心O的距离为4cm,则点A与⊙O的位置关系是()A.点A在⊙O内B.点A在⊙O上C.点A在⊙O外D.不能确定-数学
下列知识结构中正确的是:[]A.B.C.D.-八年级物理
如图所示,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方向,可判断通电螺线管左端为极,电源的a端为极,小磁针静止时的b端为极。-八年级物理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个点M(2,3),⊙M的半径为r,若⊙M上的点不全在第一象限内,则r的取值范围是[]A.r=2B.r=3C.r≥2D.r≥3-九年级数学
锐角△ABC的三条高AD、BE、CF交于H,在A、B、C、D、E、F、H七个点中.能组成四点共圆的组数是()A.4组B.5组C.6组D.7组-数学
如果⊙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d,那么:①点P在⊙O外,则______;②______,则d=r;③______,则d<r.-数学
点P到⊙O上各点的最大距离为5,最小距离为1,则⊙O的半径为()A.2B.4C.2或3D.4或6-数学
在图中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标出螺线管的N、S极以及电源的正、负极。-八年级物理
如图所示,弹簧下端挂一条形磁铁,磁铁下端为S极,条形磁铁的正下方有一带铁芯的螺线管,闭合开关后,弹簧长度会(选填“伸长”、“缩短”或“不变”)。-八年级物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某同学因病第一次输血是A型,第二次输血是B型。则这个同学的血型是[]A.AB型B.A型或B型C.O型D.前三种类型都有可能-七年级生物
题目详情
B.A型或B 型
C.O型
D.前三种类型都有可能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