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具瞻堂记[宋]邓肃大丞相李公,宣和初,以左史论时事之失,谪监沙邑篼库,期年而罢。宣和末,以奉常还朝,与决大计,遂参左辖。虏骑迫城,公-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具瞻堂记[宋]邓肃大丞相李公,宣和初,以左史论时事之失,谪监沙邑篼库,期年而罢。宣和末,以奉常还朝,与决大计,遂参左辖。虏骑迫城,公-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具瞻堂记[宋]邓肃大丞相李公,宣和初,以左史论时事之失,谪监沙邑篼库,期年而罢。宣和末,以奉常还朝,与决大计,遂参左辖。虏骑迫城,公-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具瞻堂记
[宋]邓 肃
大丞相李公,宣和初,以左史论时事之失,谪监沙邑篼库,期年而罢。宣和末,以奉常还朝,与决大计,遂参左辖。
虏骑迫城,公以身蔽之。
虏退,迁元枢,未几而出。虏骑再至,则汴都不守矣!
今上即位之初,走使召公,再迁为左仆射。
纪律稍正,群盗稍息,而公又逐。
不数月问,翠华
①
有维扬
②
之幸。故天下识与不识,皆谓公之出入,系朝廷轻重,非近世名臣所可比也。东坡日:“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吾今于公复见之矣。
新安吕子之望,以智谋中科,得官九品。筮仕之初,袭公篼库之职。一日,居其堂而四顾日:“此非大丞相李公之所憩乎?平日仰公如太山北斗,今以职事继公后尘,其瞻仰之诚,参前倚衡,如见公于上,虽食息謦放
③
之顷,不敢辄忘。请新其堂,而榜之日‘具瞻’,所以致仆拳拳之诚,且与后来有知者共之。”
堂成,余即造焉。虽喜吕子趋向不凡,且为吕子危之。李公直气充塞天壤,不能一日安其身于朝廷之上,当时愿留之者,殆以万计,几坑于奸佞之手。有抗章以挽之者,皆斥窜流离,去朝廷数千里者,至于枭首通衢以竦天下。吕子何恃而敢如此?余窃为吕子危之。
固以告之日:“前日死谏之士,今此去国之臣,皆子从游之旧,当时议论,子无不与者。
朝廷大臣,盖已切齿,但未有以发之耳。
故去年省试,子虽优擢,有司观望,吹毛求疵,竞不获廷对。今不省愆易虑,默默安职,复尔作为,是自贻咎耳,后悔其将追乎?”
吕子日:“诺。坐此获罪,芬芳多矣!谨俟之。”
建炎三年二月二十一日记。
【注】①翠华:本指皇帝用翠羽装饰的旗帜,这里指代皇帝。②维扬:扬州的别称。③謦效:谈笑,谈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走使召公走:派
B.请新其堂,而榜之曰“具瞻”榜:在匾额上题字
C.堂成,余即造焉造:修建
D.几坑于奸佞之手坑:埋没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居其堂而四顾日
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B.且与后来有如者共之
若属皆且为所虏
C.后悔其将追乎
其孰能饥之乎
D.当时愿留之者,殆以万计
忽魂悸以魄动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小题1:B
小题2:
C
小题1:A项,走:使快跑,形容动作很快。C项,造:去、往。D项,坑:陷害。
小题2:
C表示反问语气,难道。A项,连词,表顺承,可不译;连词,表转折。B项,连词,表递进;副词,将。D项,介词,用;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上一篇 :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嗟
下一篇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被鲁迅先生誉为“西汉鸿文”的贾谊与晁错的政论文,论事说理,切中要害,分析利弊,具体透彻。其代表作有贾谊的《论积贮疏》、晁错的《论贵-语文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标题和词牌有严格的区别。标题表明了词所涉及的内容,词牌是与韵相配合的乐调,二者分别表示词的内容和形式。B.《文心雕龙》是-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徐孺子祠堂记》(节选)曾巩汉元兴以后,政出宦者,小人挟其威福,相煽为恶,中材顾望,不知所为。汉既失其操柄,纪纲大坏。然在位公卿大夫,多-高三语文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书”“五经”指《大学》、《中庸》、《孟子》、《论语》,《诗》、《书》、《礼》、《易》、《春秋》。B.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牛存节,字赞正,青州博昌人也。事诸葛爽于河阳,爽卒,存节顾其徒曰:“天下汹汹,当得英雄事之。”乃率其徒十余人归梁太祖。存节为人木强忠-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孟尝君名文,姓田氏。齐王惑于秦、楚之毁,以为孟尝君名高其主而擅齐之权,遂废孟尝君。诸客见孟尝君废,皆去。冯驩乃西说秦王曰:“王亦知齐之废-语文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赋”是富有文采,句子大致整齐押韵,善于铺陈,兼具诗歌和散文特点的一种文体。B.《三言》是明代冯梦龙编订的三部小说集《警世明言-语文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奇”,传述奇事的意思,又指唐代的一种文学形式,如《柳毅传书》便属传奇。鲁迅曾编篡《唐宋传奇集》B.《文选》是南朝梁文艺理论家刘-语文
对下列作家及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先驱鲁迅写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反封建的战斗的檄文。B.巴金是现代著名作-语文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和《资治通鉴》被称为“史学双璧”。B.中国古代文坛中的双子星座是鲁迅和郭沫若。C.小李杜是指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大李杜是指晚唐诗人李-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苏轼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高一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释褐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将之官,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吏-高一语文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小题1:呜呼!,;,。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杜牧《阿房宫赋》)小题2:六国破灭,,,-语文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回答下面问题。①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②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③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④子游曰-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问题。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知专诸之能。伍子胥既见吴王僚,说以伐楚之利。吴公子光曰:“彼伍员父兄皆死于楚而员言伐楚,俗自-高一语文
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对应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时钟》高尔基原苏联《项脊轩志》归有光清代B.《猎人日记》屠格涅夫俄国《生命的三分之一》邓拓现代C.《野草》鲁迅现代《登泰山-语文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王实甫的《西厢记》,分别刻画了封建社会被压迫妇女的不同形象。B.《阿Q正传》、《祝福》、《包身-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醉白堂记【宋】苏轼故魏国忠献韩公①,作堂于私第之池上,名之曰“醉白”。取乐天《池上》之诗,以为醉白堂之歌。意若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天下之-高三语文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小题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小题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语文
下列作家、作品、朝代(或国别),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归田园居》——南朝B.屈原——《九章》——战国C.刘勰——《昭明文选》——南朝D.狄金森——《篱笆那边》——美国-语文
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复活》——阿•托尔斯泰——苏联《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俄国B.《西厢记》——王实甫——元代《神曲》——但丁——德国C.《桃花扇》—
文言文阅读。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与友人论门人书顾炎武伏承来教,勤勤恳恳,闵其年之衰暮,而悼其学之无传,其为意甚盛。然欲使之效曩者二三先生,招门徒,立名誉,以光显于-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张自新传(明)归有光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①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高一语文
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东晋《项脊轩志》——归有光——明代B.《牡丹亭》——汤显祖——明代《儒林外史》——吴敬梓——清代C.《林家铺子-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卖酒者传魏禧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远-高三语文
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梁材,字大用,弘治十二年进士,勤敏有异政。为嘉兴知府,调杭州。田租例参差,材为酌轻重,立画一之法。迁浙江右参政,进按察使。寻以忧去。嘉-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高二语文
下面是对《史记》和《汉书》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史记》和《汉书》都是纪传体的通史。B.《史记》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五部分。C.“本纪”记载帝王的事迹和社会上的重大变化-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野夕答孙郎擢①何逊②山中气色满,墟上生烟露。杳杳星出云,啾啾雀隐树。虚信无宾客,幽居乏欢趣。思君意不穷,长如流水注。[注]①孙郎擢-语文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彦光少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魏大统末,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及高祖-高二语文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小题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小题2: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语文
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小题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批评秦统治者奢侈时写道:“钉头磷磷,,瓦缝参差,。”小题2:李白在《》诗中写道:“西当太白有鸟道,。地崩山摧壮士死,。”小题3-语文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下面问题。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高二语文
下面是对《论语》《左传》《国语》《战国策》四部历史著作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编写的《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而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B.《左传》是《-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车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语文
阅读语段,回答有关问题。苏予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高一语文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夜渡两关记[明]程敏政①予谒告南归,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过大枪岭,抵大柳树驿时,日过午矣,不欲行。但问驿吏,吏绐言:“虽晚尚可及滁州也-高三语文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辛公义,陇西狄道人也。公义早孤,为母氏所养,亲授书传。周天和中,选良家子任太学生,以勤苦著称。武帝时,召入露门学①,令-语文
阅读下列文言文,然后完成所给问题。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高一语文
《兰亭集序》作者写兰亭的景色时突出了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感情有何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高一语文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3题。超然台记苏轼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餔糟啜醨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谓-语文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问题。丰乐亭记欧阳修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高一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峡江寺飞泉亭记清·袁枚①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②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郭原平字长泰,禀至行,养亲必己力。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性谦虚,每为人作匠,取散夫价。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贫,父母不办有肴味,唯-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法能杀-高三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具瞻堂记[宋]邓肃大丞相李公,宣和初,以左史论时事之失,谪监沙邑篼库,期年而罢。宣和末,以奉常还朝,与决大计,遂参左辖。虏骑迫城,公-语文
题目详情
具瞻堂记
[宋]邓 肃
大丞相李公,宣和初,以左史论时事之失,谪监沙邑篼库,期年而罢。宣和末,以奉常还朝,与决大计,遂参左辖。虏骑迫城,公以身蔽之。虏退,迁元枢,未几而出。虏骑再至,则汴都不守矣!
今上即位之初,走使召公,再迁为左仆射。纪律稍正,群盗稍息,而公又逐。不数月问,翠华①有维扬②之幸。故天下识与不识,皆谓公之出入,系朝廷轻重,非近世名臣所可比也。东坡日:“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吾今于公复见之矣。
新安吕子之望,以智谋中科,得官九品。筮仕之初,袭公篼库之职。一日,居其堂而四顾日:“此非大丞相李公之所憩乎?平日仰公如太山北斗,今以职事继公后尘,其瞻仰之诚,参前倚衡,如见公于上,虽食息謦放③之顷,不敢辄忘。请新其堂,而榜之日‘具瞻’,所以致仆拳拳之诚,且与后来有知者共之。”
堂成,余即造焉。虽喜吕子趋向不凡,且为吕子危之。李公直气充塞天壤,不能一日安其身于朝廷之上,当时愿留之者,殆以万计,几坑于奸佞之手。有抗章以挽之者,皆斥窜流离,去朝廷数千里者,至于枭首通衢以竦天下。吕子何恃而敢如此?余窃为吕子危之。
固以告之日:“前日死谏之士,今此去国之臣,皆子从游之旧,当时议论,子无不与者。朝廷大臣,盖已切齿,但未有以发之耳。故去年省试,子虽优擢,有司观望,吹毛求疵,竞不获廷对。今不省愆易虑,默默安职,复尔作为,是自贻咎耳,后悔其将追乎?”
吕子日:“诺。坐此获罪,芬芳多矣!谨俟之。”
建炎三年二月二十一日记。
【注】①翠华:本指皇帝用翠羽装饰的旗帜,这里指代皇帝。②维扬:扬州的别称。③謦效:谈笑,谈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若属皆且为所虏
其孰能饥之乎
答案
小题1:B
小题2:
小题1:A项,走:使快跑,形容动作很快。C项,造:去、往。D项,坑:陷害。
小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