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回答下面问题。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高一语文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回答下面问题。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高一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回答下面问题。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高一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回答下面问题。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独.家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
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
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节选自《汉书·苏武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单于使使晓武,会
论
虞常 论:评论
B.空以身
膏
草野 膏:使……肥沃
C.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
除
除:殿阶
D.自痛负汉,加以老母
系
保宫 系:关押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君
因
我降,与君为兄弟——
因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何以汝
为
见——吾羞,不忍
为
之下
C.数日不死。匈奴
以
为神——拜为上卿,
以
勇气闻于诸侯
D.皆为陛下
所
成就——
所
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3.下列各句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卫律、李陵的劝降方式不同,一是他们与苏武关系不同,二是他们的修养与作为不同,苏武的回答在措辞和态度上也就不同。
B.匈奴明白了威权富贵无法征服苏武,便想到用摧毁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苏武的反抗也由以前的求死而变成以后的求生。
C.李陵劝降苏武时,曾说到汉武帝的刻薄寡恩,苏武明知如此,还是一心守节归汉,这说明他们两人的精神境界是高下分明的。
D.为表现苏武的民族气节,文中写了三个叛徒与苏武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校尉虞常,一个是原汉将卫律,一个是李广之孙李陵。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0118 期末题
答案
1.A
2.A
3.D
4.(1)(你)不能公平行事,却想要使汉匈两王相斗,来旁观(战争的)祸败。
(2)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汉朝的)信义表现在哪里呢?(意对即可)
上一篇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问题。司
下一篇 :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1)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2)不违农-高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西施山书舍记[明]徐渭西施山去县东可五里,《越绝》与《吴越春秋》并称土城,后人始易以今名,然亦曰“土城山”。盖勾践作宫其间,以教西施、郑旦-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适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道-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诫子书张之洞吾儿知悉:汝出门去国,已半月余矣。为父未尝一日忘汝。父母爱子,无微不至,其言恨不一日离汝,然必令汝出门者,盖欲汝用功上-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诸葛孔明陈亮孔明,伊、周之徒也。而论之者多异说,以其遭时之难,而处英雄之不幸也。夫众人皆进,而我独退,雍容草庐,三顾后起。挺身托孤-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问题。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公讳德用,字符辅,其先真定人也。至道二年,太宗五路出师,以讨李继迁之叛,而武康公①出夏州。当是时,公为西头供奉官而在武康之侧,年十-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原弊[宋]欧阳修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令狐熙,字长熙,敦煌人也,代为西州豪右。熙性严重,有雅量,虽在私室,终日俨然。不妄通宾客,凡所交结,必一时名士。博览群书,尤明《三-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陈东,字少阳,镇江丹阳人也。早有隽声,不戚戚于贫贱。蔡京、王黼方用事,人莫敢指言,独东无所隐讳。钦宗即位,率其徒伏阙上书,论:“今日之-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罗隐,字昭谏,钱塘人也。少英敏,善属文,诗笔尤俊拔,养浩然之气。乾符初,举进士,累不第。广明中,遇乱归乡里。时钱尚父镇东南,节钺崇-高一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宁人。道幼沉嶷不群,罕言笑,喜亲笔砚。未冠,以词业称。侍母渡江,奉养以孝闻。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道泣祷于-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正德时,历两京御史。陈时弊七事,中言:“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少为亲人赵伯符所知。谦年十七,伯符为豫州刺史,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父忧去职,客居历阳,躬耕以养弟妹,乡-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丁丑,俞填在居庸关剽掠,居民窃走来告。上①曰:“居席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百人守之,万夫莫窥。夸俞填得之,利为彼有,势在必取。譬之-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齐宣王见颜斶齐宣王见颜斶(chù),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杨亿字大年,建州浦城人。祖文选,南唐玉山令。亿将生,文选梦一道士,自称怀玉山人来谒。未几,亿生,有毛被体,长尺余,经月乃落。能言,-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南人相传,秦汉前有洞主昊氏,土人呼为昊洞。娶两妻,一妻卒,有士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时-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薛公蕙校越①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高三语文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权-高一语文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万章)曰:“敢问荐之①于天,而天受之;暴②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孟子)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范睢说秦王范雎至秦,王廷迎范雎,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进曰:“先生-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①;居之安,则资②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③。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永平初,东平王苍-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陈汤字子公,山阳瑕丘①人也。少好书,博达善属文。家贫丐贷无节,不为州里所称。西至长安求官,得太官献食丞。富平侯张勃与汤交,高其能。-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高三语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贞观十一年,太宗谓魏征曰:“比来所行得失政化,何如往前?”对曰:“若恩威所加,远夷朝贡,比于贞观之治,不可等级而言。若德义潜通,民心悦服,比于贞观之-高二语文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武昌九曲亭记苏辙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坡陁②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六月,壬申,师①至于靡笄之下。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②,诘朝③请见。”对曰:“晋与鲁、卫,兄弟也;来告曰:‘大国朝夕释-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龚氏世耕谷升之里,至春所公,始读书为儒。公名大器,为诸生时,即拓落有大度,人稀见其喜愠之色。家酷贫,舌耕犹不给,环堵萧然。公于于然-高三语文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痰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济乃密白刺史-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耶律楚材,字晋卿,辽东丹王突欲八世孙。父履,以学行事金世宗,特见亲任,终尚书右丞。楚材生三岁而孤,母杨氏教之学。及长,博极群书,旁-高三语文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志忠,讨王都战没。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顺宗为太子,以殿中侍御史召为舍人。新罗国君死,诏拜司封郎中往吊。故事,使外国,赐州县-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高二语文
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明末齐大乱,妻为北兵掠去。张常客豫,遂家焉。娶于豫,生子讷。无何,妻卒,又娶继室牛氏,生子诚。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且使之樵,-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粱孝王武者,孝文皇帝子也,而与孝景帝同母。初,武为淮阳王十年,而梁王胜卒。其明年,徒淮阳王武为梁王。粱王二十五年复入朝,是时上未置-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赵岐传范晔赵岐字邠卿,京兆长陵人也。岐少明经,有才艺。仕州郡,以廉直疾恶见惮。永兴二年,辟司空掾。议二千石得去官为亲行服,朝廷从之-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李邈,字彦思,清江人,唐宗室宰相适之之后。少有才略,以父任为太庙斋郎,擢通判河间府。以迕蔡京、童贯,迁知霸州,为辽国贺正副使。还,-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高登,字彦先,漳浦人。少孤,力学,持身以法度。绍兴二年,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有司恶其直,授富川主簿,复命兼贺州学事。学故有-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记旧本韩文后欧阳修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高一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回答下面问题。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高一语文
题目详情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独.家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节选自《汉书·苏武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肥沃
C.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 除:殿阶
D.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 系:关押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B.何以汝为见——吾羞,不忍为之下
C.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D.皆为陛下所成就——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3.下列各句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匈奴明白了威权富贵无法征服苏武,便想到用摧毁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苏武的反抗也由以前的求死而变成以后的求生。
C.李陵劝降苏武时,曾说到汉武帝的刻薄寡恩,苏武明知如此,还是一心守节归汉,这说明他们两人的精神境界是高下分明的。
D.为表现苏武的民族气节,文中写了三个叛徒与苏武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校尉虞常,一个是原汉将卫律,一个是李广之孙李陵。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A
3.D
4.(1)(你)不能公平行事,却想要使汉匈两王相斗,来旁观(战争的)祸败。
(2)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汉朝的)信义表现在哪里呢?(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