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18分)贺进士王参元失火柳宗元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18分)贺进士王参元失火柳宗元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18分)贺进士王参元失火柳宗元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18分)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
柳宗元
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
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
。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果若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滫瀡之具,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
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
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盖无他焉。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
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
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
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显白而不污。其实出矣,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则仆与几道十年之相知,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栗,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于兹吾有望于子!是以终乃大喜也。
古者列国有灾,同位皆相吊。许不吊灾,君子恶之。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
注:滫瀡(xiūsuǐ)这里指淀粉一类烹调用的东西。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虞:忧虑
B.于是有水火之孽孽:罪恶
C.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虽:即使
D.自以幸为天子近臣以:认为
小题2:
下列属于作者祝贺王参元家失火的主要意图的一项是( )(3分)
A.阐述“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的道理。
B.肯定王参元“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的才华。
C.改变王参元“进而不能出群士之上”的现状。
D.表达“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的愧疚。
小题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第一段中“骇”“疑”“喜”三个字,表现了作者的心理变化,后文叙议的内容就是围绕着这三个字展开的。
B.作者认为王参元很有才华,但家中积有钱财,为官是否廉洁令人生疑,这是王参元遭到世人猜疑的主要原因。
C.作者在贞元十五年就读到王参元的文章,在读后的六七年中一直没有对王参元的文章作出应有的评价。
D.文章用书信的形式,借王参元家失火这件事表达了作者的想法,同时也针砭了当时诋毁人才的恶劣的社会风气。
小题4:
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
。(4分)
译文:
(2)
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
(2分)
译文:
(3)
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显白而不污。
(4分)
译文: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1)我刚听到这个消息时很吃惊,接着又怀疑起来,最后却非常高兴,原本打算慰问您,现在却改成祝贺您了。(“始”.“吊”.“更”译对,各1分。句意正确1分)
(2)但我偶尔在同事中称道您几句,还是有人挤眉弄眼,暗暗讥笑。(“窃”译对1分,句意正确1分)
(3)烧黑了房屋,烧红了墙壁,来表示您家已经一无所有了,这样您本身的才能就能够自然显露出来而不受玷污了。(“黔”.“乃”.“污”译对,各l分。句意正确1分)
小题1:“孽”的意思是灾难.灾祸
小题2:文章借王参元家失火的事,劝王参元出来做官,积极从政,以发挥自己的才干,改变“进而不能出群士之上”的现状
小题3:“家中积有钱财,为官是否廉洁令人生疑”等内容不是作者的看法
小题4:译文:
收到杨八的信,知道您遭了火灾,家里什么也没有留存下来。我刚听说大吃一惊,接着又产生一些疑问,最后竟然感到非常高兴。原本打算慰问您,现在却改成祝贺您了。由于路途遥远,书信言辞又简略,因此还不能详尽地了解您受灾的情况。如果真的烧得精光而一无所有,那正是我要特别祝贺您的原因。
您殷勤奉养父母,生活得很安乐,只希望过恬静舒适.平安无事的日子。现在竟遭受到烈火焚烧的意外事情,而使您震惊恐惧,甚至连油脂.淀粉这样的东西,也许都供应不上了,我因此起初感到大为吃惊。
人们的言谈之中都说,事物的圆满或空缺,灾祸或幸福,都是相互依存转化,来去无定的。有的人将要大有作为的时候,开始总会经历一个困苦动荡.担心受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就有水火的灾害,就有小人的怨恨毁谤。历经劳苦变动的磨难之后,才能奔上光明的前途,古时候的人都是这样。但是;这些说法不仅大而无当而且荒诞不稽,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因此就一定相信,所以我接着便对它产生了疑问。
凭着您读了不少古书,写得一手好文章,又精通文字.音韵.训诂之学,所作所为都显示出您的多才多能,然而作官却不能超出众人之上,从而未取得显赫尊贵的地位,这里并没有其他原因。京城的人都说您家里积存着许多财物,爱慕廉洁名声的人都怀有顾虑畏惧心理,因而不敢称道您的好处,尽管自己内心明白,但却藏在心里,含在嘴里不敢说出口来。这是因为公道难以显扬,而世人又多猜忌的缘故啊!谁要一开口,那些爱叽叽咕咕嘲笑别人的人,就认为他得了许多贿赂。
我从贞元十五年看到您的文章以后,藏在心里没敢讲出的赞赏的话大约五六年了,这是我只顾个人得失而长时间有负于公道,不仅是有负于您啊!等到作了见习监察御史和礼部员外郎以后,我自认为有幸当了皇帝身边的大臣,能够畅所欲言了,并想借此机会荐举您,消除您胸中的郁闷。但是当我在适当机会向同僚们称道您的时候,还是有人挤眉弄眼,暗暗讥笑。我深恨自己道德修养还不突出,清白的名声还未确立,而被世人强加上许多罪名,与好友孟几道每谈及此都感到十分痛心。如今您的家幸好被天火烧得精光,众人的疑忌也随之而全部化为灰烬。烧黑了房屋,烧红了墙壁,表明您家已经一无所有了,这样您本身的才能就自然显露出来而不致辱没。您的真实情况完全表现出来,这真是火神所给予您的莫大资助啊!那么,我和孟几道几十年对您的了解,还不如这把火一个晚上给您带来的荣誉大呢。从此您不仅被人谅解,而且会得到公开的赞扬,使那有话藏在心里的人,都能开口为您说话了。出题考试,决定录取的主考官们,也都敢任命您官职而不再胆战心惊了。这样一来,即使想像过去那样屈己受辱,难道还能办到吗?在这方面,我对您抱有很大的期望,因此,我最后才特别高兴起来。
古时候各国有了灾祸,同等地位的国家都要向受灾国表示慰问。春秋时许国不去慰问受灾国,有识之士都憎恨它。现在我说的这些情况,与古代有不同的地方,所以在正打算慰问您的时候又转而向您祝贺。
上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
下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0题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王朗字景兴,东海郡人也。以通经,拜郎中,除菑丘长。师太尉杨赐。赐薨,弃官行服。举孝廉,辟公府,不应。徐州刺史陶谦察朗茂才。时汉帝在长-高三语文
阅渎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伊字叔夏,有武干,标悟简率,为王濛、刘所知,频参诸府军事,累迁大司马参军。时苻坚强盛,边鄙多虞,朝议选能距捍疆埸者,乃授伊淮南太守。-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送石昌言为北使引苏洵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向敏中,字常之,开封人。父瑀,仕汉符离令。性严毅,惟敏中一子,躬自教督,不假颜色。尝谓其母曰:“大吾门者,此儿也。”及冠,继丁内外-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18分)武昌九曲亭记①苏辙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②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语文
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6-9题,每小题3分,10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报刘一丈①书〔明〕宗臣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语文
文言文阅读(19分)杨烈妇传[唐]李翱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缧其男女,以会于陈州。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与友人彭雪涛书于成龙广西柳州罗城,偏在山隅,土司①环绕,山如剑排,水如汤沸,蛮烟瘴雨。北人居此还者什不得一二。选授后,亲者不以为亲,故者不-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送徐无党南归序欧阳修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语文
阅读下面地文言文,完成16~19题(1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苏世长,京兆武功人。十余岁,上书周武帝,帝异其幼。问读何书,对“治《孝经》《论语》”。帝曰:“何言可道?”答曰:“为国-语文
补写出下面各句的空缺部分。(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
阅读下面文言文,解答后面的问题(16分)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建元元年,是时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使匈奴,还报,不-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敬翔,字子振,同州冯翊人也。少好学,工书檄。乾符中举进士不中,乃客大梁。翔同里人王发为汴州观察支使,遂往依焉。久之,发无所荐引,翔客-高三语文
(甲)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白云先生传(清)方苞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徵,上元人也。父可大,明季总兵登、莱。毛文龙将卒反,诱执巡抚孙元化,可大死之。事闻,怡-语文
文言文阅读(19分)重修定王台①碑记清·夏献云湖湘人尚气节,风俗敦厚。虽乡愚僻壤,谈某也忠、某也孝,辄勃然色动。盖其崇根本,渐摩成化久矣。而其千古不磨者,忠莫著于贾太傅-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7题。郑当时传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语文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08山东卷)小题1:敏而好学,,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治长》)古来圣贤皆寂寞,。(李白《将进酒》)小题2:江畔何人初见月??(张若-语文
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孙侔字少述,世吴兴人。父及,仕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卒,侔方四岁,从其母胡氏家扬州,母亲教之。侔虽幼,已能自伤其孤,悲泣力学,七岁能属文。既长-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李愬以父荫起家,授卫尉少卿。愬有筹略,善骑射。元和十一年,用兵讨蔡州吴元济[注]。七月,唐邓节度使高霞寓战败,又命袁滋为帅,滋亦无功。愬-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公姓陈氏,自颍川来,讳京。(大历元年)举进士,为太子正字、成阳尉、太常博士、秘书少监。自考功以来,凡四命为-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张纲少明经学,虽为公子,而厉布衣之节,举孝廉不就,司徒辟为侍御史。时顺帝委纵宦官,有识危心。纲常慨然叹曰:“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扫-语文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的不懈努力,“骈文”终于压倒“古文”,成为当时文坛的主要风尚。B.王勃,字子安,初唐文-语文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1)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2)千古江山,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7题。是岁也,大将军姊子霍去病年十八,幸,为天子侍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受诏与壮士,为剽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语文
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阿Q正传》《祝福》《包身工》《暴风骤雨》等小说,都反映了半殖民地旧中国劳动人民遭受重重压迫和剥削的痛苦生活。B.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语文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过之,虑其耻-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廉范字叔度,京兆杜陵人也,赵将廉颇之后也。汉兴,以廉氏豪宗,自苦陉(地名)徙焉。世为边郡守,或葬陇西襄武,故因仕焉。曾祖父褒,成-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1题。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初为郡功曹,太守徐璆甚敬之.府中闻子将吏,莫不改操饰行。同郡袁绍,公族豪侠,去-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教战守策苏轼(有删减)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市隐斋记元好问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余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士多为之赋诗,渠-高三语文
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我国古典小说中真正的吸收史传文学写人艺术经验的第一部作品是《三国演义》。B.开创“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的《汉书》,为班固受诏而作,因-语文
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桥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也。玄少为县功曹。时豫州刺史周景行部到梁国,玄谒景,因伏地言陈相羊昌罪恶,乞为部陈从事,穷案其奸。景壮玄意:署而遣查。-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太祖(曹操)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语文
对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晋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开创了田园诗一体。B.赋,是一种讲究铺陈、对偶、用韵的文体。西汉文赋是用来歌功颂德的宫廷文学。C.李白是-语文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1)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1—4题。吴世忠,字懋贞,金溪人。弘治三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两畿及山东、河南、浙江民饥,有诏振恤所司俟勘覆。世忠极言其弊,因条上兴水利、复-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1题。朱公①居陶,生少子。少子及壮,而朱公中男杀人,囚于楚。朱公曰:“杀人而死,职也。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告其少子往视之。乃装黄金千溢,-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游摄山栖霞寺记[明]王世贞余以三月朔赴留都①,从京口陆行且百里,始及龙潭驿。大雨,出没于危峰峭壁之址,与江相胶带而行,如是者凡二十里。雨-高三语文
在横线上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下句。(任选两小题)(1)淡泊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2)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聪敏好学,善记诵,及弱冠,游学四方,艺业大进。延祐五年,登进士第,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多系囚,苗请疏决之。-高三语文
二、(共2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初,左台大夫、同凤阁鸾台三品魏元忠为洛州长史,张易之奴暴乱都市,元忠杖杀之。及为相,太后召易之弟岐州刺史昌期,欲以为雍-语文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1)请简述香菱学诗的主要情节。(2)简述“关云长义释曹操”的故事。-语文
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谴责小说是以暴露社会,指责政治腐败为主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李伯元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就是一部谴责小说的上乘之作。B.《战国策》是-语文
对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主要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言志抒情诗,是大约两千五百年前由劳动人民创作的一部诗歌总集。B.《诗经》可以分为“风”“-语文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相应题目。(共22分)(一)张雄飞,字鹏举,琅琊临沂人。至元二年,廉希宪荐之于世祖,召见,陈当世之务,世祖大说。授同知平阳路转运司事,搜抉蠹弊,-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答吕翌山人书韩愈愈白:惠书责以不能如信陵执辔者。夫信陵,战国公子,欲以取士声势倾天下而然耳。如仆者,自度若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以-高三语文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曹阿瞒许田打围”的故事:曹操想通过许田打围来考查朝廷内外的反应。在打围过程中,汉献帝连射三箭不中,曹操讨-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15分)浮槎山水记(欧阳修)浮槎山,在慎县南三十五里,或曰浮阗山,或曰浮巢山,其事出于浮图、老子之徒荒怪诞幻之说。其上有泉,自前世论水者皆-语文
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唐宋传奇是魏晋笔记小说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情节曲折奇特,结构完整的短篇小说,《灌园叟晚逢仙女》就是其中的名篇之一。B.“风骚”一词起源于-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18分)贺进士王参元失火柳宗元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语文
题目详情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
柳宗元
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果若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滫瀡之具,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
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
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盖无他焉。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
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显白而不污。其实出矣,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则仆与几道十年之相知,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栗,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于兹吾有望于子!是以终乃大喜也。
古者列国有灾,同位皆相吊。许不吊灾,君子恶之。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
注:滫瀡(xiūsuǐ)这里指淀粉一类烹调用的东西。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4分)
译文:
(2)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2分)
译文:
(3)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显白而不污。(4分)
译文: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1)我刚听到这个消息时很吃惊,接着又怀疑起来,最后却非常高兴,原本打算慰问您,现在却改成祝贺您了。(“始”.“吊”.“更”译对,各1分。句意正确1分)
(2)但我偶尔在同事中称道您几句,还是有人挤眉弄眼,暗暗讥笑。(“窃”译对1分,句意正确1分)
(3)烧黑了房屋,烧红了墙壁,来表示您家已经一无所有了,这样您本身的才能就能够自然显露出来而不受玷污了。(“黔”.“乃”.“污”译对,各l分。句意正确1分)
小题1:“孽”的意思是灾难.灾祸
小题2:文章借王参元家失火的事,劝王参元出来做官,积极从政,以发挥自己的才干,改变“进而不能出群士之上”的现状
小题4:译文:
收到杨八的信,知道您遭了火灾,家里什么也没有留存下来。我刚听说大吃一惊,接着又产生一些疑问,最后竟然感到非常高兴。原本打算慰问您,现在却改成祝贺您了。由于路途遥远,书信言辞又简略,因此还不能详尽地了解您受灾的情况。如果真的烧得精光而一无所有,那正是我要特别祝贺您的原因。
您殷勤奉养父母,生活得很安乐,只希望过恬静舒适.平安无事的日子。现在竟遭受到烈火焚烧的意外事情,而使您震惊恐惧,甚至连油脂.淀粉这样的东西,也许都供应不上了,我因此起初感到大为吃惊。
人们的言谈之中都说,事物的圆满或空缺,灾祸或幸福,都是相互依存转化,来去无定的。有的人将要大有作为的时候,开始总会经历一个困苦动荡.担心受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就有水火的灾害,就有小人的怨恨毁谤。历经劳苦变动的磨难之后,才能奔上光明的前途,古时候的人都是这样。但是;这些说法不仅大而无当而且荒诞不稽,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因此就一定相信,所以我接着便对它产生了疑问。
凭着您读了不少古书,写得一手好文章,又精通文字.音韵.训诂之学,所作所为都显示出您的多才多能,然而作官却不能超出众人之上,从而未取得显赫尊贵的地位,这里并没有其他原因。京城的人都说您家里积存着许多财物,爱慕廉洁名声的人都怀有顾虑畏惧心理,因而不敢称道您的好处,尽管自己内心明白,但却藏在心里,含在嘴里不敢说出口来。这是因为公道难以显扬,而世人又多猜忌的缘故啊!谁要一开口,那些爱叽叽咕咕嘲笑别人的人,就认为他得了许多贿赂。
我从贞元十五年看到您的文章以后,藏在心里没敢讲出的赞赏的话大约五六年了,这是我只顾个人得失而长时间有负于公道,不仅是有负于您啊!等到作了见习监察御史和礼部员外郎以后,我自认为有幸当了皇帝身边的大臣,能够畅所欲言了,并想借此机会荐举您,消除您胸中的郁闷。但是当我在适当机会向同僚们称道您的时候,还是有人挤眉弄眼,暗暗讥笑。我深恨自己道德修养还不突出,清白的名声还未确立,而被世人强加上许多罪名,与好友孟几道每谈及此都感到十分痛心。如今您的家幸好被天火烧得精光,众人的疑忌也随之而全部化为灰烬。烧黑了房屋,烧红了墙壁,表明您家已经一无所有了,这样您本身的才能就自然显露出来而不致辱没。您的真实情况完全表现出来,这真是火神所给予您的莫大资助啊!那么,我和孟几道几十年对您的了解,还不如这把火一个晚上给您带来的荣誉大呢。从此您不仅被人谅解,而且会得到公开的赞扬,使那有话藏在心里的人,都能开口为您说话了。出题考试,决定录取的主考官们,也都敢任命您官职而不再胆战心惊了。这样一来,即使想像过去那样屈己受辱,难道还能办到吗?在这方面,我对您抱有很大的期望,因此,我最后才特别高兴起来。
古时候各国有了灾祸,同等地位的国家都要向受灾国表示慰问。春秋时许国不去慰问受灾国,有识之士都憎恨它。现在我说的这些情况,与古代有不同的地方,所以在正打算慰问您的时候又转而向您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