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①,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高三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①,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高三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①,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
①
,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十馀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
②
,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
③
,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
④
,朝分尚食
⑤
,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辩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
⑥
,是芋视乃学也。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⑦
!”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节选自周容《芋老人传》)
[注]①佣:受雇打工。②丞、尉:知县的佐职。③钧礼:平等之礼。④炼珍:烹制精美的食品。⑤尚食:这里指朝廷赏赐的食品。⑥不饬:不守规矩,行为不端。⑦岂独一箸间:意谓不只辍箸不吃这点事。
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含义。
(1)影乃
益
瘦( )
(2)
再
进,生为之饱( )
(3)织纺
井
臼,佐读勤苦( )
(4)相国遽惊
谢
日(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独
与
妪居渡口/谓老人
与
相国有旧
B.书生用甲第
为
相国/及
为
吏
C.老人犹喜相公
之
止于芋也/时、位
之
移人也
D.命妪煮芋
以
进/
以
污贿不饬罢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尚何芋是甘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老人所言三事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5.根据文意,揭示作者的写作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上海模拟题
答案
1.(1)益:更;更加。(2)再:第二次。(3)井:(从井里)汲水。(4)谢:道歉。
2.D
3.(1)为什么从前祝渡老人家的芋头又香又甜呢!
(2)(你)还会觉得(以为)什么芋头是甜美可口的呢?
4.时、位之移人也
5.借事喻理,警戒世人不要因时、位变化而忘记过去、改变本性。
上一篇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赠孙秋
下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茵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黄门监魏知古,本起小吏,因姚崇引荐,以至同为相,崇意轻之。无何,知古拜吏部尚书,知东都选事,崇遣吏部尚书宋于门下过官;知古衔之。崇-高三语文
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甲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玉昔帖木儿,世祖时尝宠以不名,赐号月吕鲁那演,犹华言能官也。弱冠袭爵,统按台部众,器量宏达,莫测其际。世祖闻其贤,驿召赴阙,见其风-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归田赋张衡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①;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②。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高二语文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问题。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腓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求谏吴兢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清]龚自珍居礼曹,客有过者曰:“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余悲其言。明年,乞假南游。抵扬州,舍-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属文-高三语文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1~5题。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吏道与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已。内九卿、百执事,外刺史、县令,其次为佐,为史,为胥徒。若是者,贵贱不同,均吏也。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小题。瓶庵小传魏禧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或曰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瓶庵幼失怙废学,长自力-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主父偃者,齐临淄人也。游齐诸生间,莫能厚遇也。齐诸儒生相与排摈,不容于齐。家贫,假贷无所得,乃北游燕、赵、中山,皆莫能厚遇,为客甚困。孝-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下面的题。①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严助,会稽吴人,严夫子子也,或言族家子也。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主-高二语文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1~4题。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俞大猷,字志辅,晋江人。少好读书。受《易》于王宣、林福,得蔡清之传。又闻赵本学以《易》推衍兵家奇正虚实之权,复从受其业。尝谓兵法之数起五,-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其先辽东襄平人。密趣解雄远,多策略,散家赀养客礼贤不爱藉。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高柔字文惠,陈留圉人也。柔从兄干,袁绍甥也。在河北呼柔,柔举宗从之。太祖平袁氏,以柔为管长。县中素闻其名,奸吏数人,皆自引去。柔教曰-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黄州快哉亭记苏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高一语文
阅读《论语》中的选段,然后回答问题。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孔子曰:“益-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也。幼随从梁武帝。帝性好棋,每从夜至旦不辍,等辈皆寐,唯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从平建邺,稍为主书,-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下面的题。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曹成王碑韩愈王姓李氏,讳皋,字子兰,谥曰成。其先王明,以太宗子国曹,传五王至成王。嗣封在玄宗世,盖于时年十七八。绍①爵三年,而河南-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少为亲人赵伯符所知。谦年十七,伯符为豫州刺史,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父忧去职,客居历阳,躬耕以养弟妹,-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少孤,从学于里人张震,善为文辞。咸平中,由乡贡试礼部、廷对皆第一。杨亿见其赋,叹曰:“王佐器也。”宰相寇准-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书沈通明事汪琬淮安沈通明,尝为前明总兵官。任侠轻财,士大夫皆称之。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田仰者,素习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见明将亡,-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稍迁大理丞,岁中断久狱万七千人,时称平恕。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先妣事略明·归有光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1]二月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2],-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许归,即欲治装东下。妻笑曰:“此去数百里,即有其地,恐土偶不可以共语。”许不听,竞抵招远。问之居人,果有邬镇。寻至其处,息肩逆旅,问祠-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范文正公集》叙苏轼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京城闤闠之区①,窃盗极多,踪迹诡秘,未易根缉。赵尚书尹临安日,有贼每于人家作窃,必以粉书“我来也”三字于门壁,虽缉捕甚严,久而不获。-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李典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也。典从父乾,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初平中,以众随太祖,破黄巾于寿张,又从击袁术,征徐州。吕布之乱,太祖-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于仲文,字次武,髫龀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将檀让收河南之地-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阮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万木图》序(明)杨士奇《万木图》者,翰林侍讲建安杨荣勉仁,昭其大父达卿先生之德,示其后之人也。先生有孝行,于为善施义汲汲焉。然不喜以施-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乌有先生者,中山布衣也。年且七十,艺桑麻五谷以为生,不欲与俗人伍,毁誉不存乎心,人以达士目之。海阳亡是公,高士也,年七十有三矣,惟-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注],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李商隐传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子产为政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刘秉忠,字仲晦。生而风骨秀异,志气英爽不羁。八岁入学,日诵数百言。十七,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以养其亲。后弃而隐武安山中。久之,天宁虚照-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苏氏文集序①[宋]欧阳修予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②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高一语文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杜纯传杜纯,字孝锡,濮州鄄城人。以荫为泉州司法参军。泉有蕃舶之饶,杂货山积。时官于州者私与为市,价十不偿一,惟知州关咏与纯无私买,人亦莫知。-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初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再迁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孔子世家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两文段,回答问题。(一)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高二语文
阅读下边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喜雨亭记苏轼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大小之不-高一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①,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①,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十馀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②,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③,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④,朝分尚食⑤,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辩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⑥,是芋视乃学也。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⑦!”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节选自周容《芋老人传》)
[注]①佣:受雇打工。②丞、尉:知县的佐职。③钧礼:平等之礼。④炼珍:烹制精美的食品。⑤尚食:这里指朝廷赏赐的食品。⑥不饬:不守规矩,行为不端。⑦岂独一箸间:意谓不只辍箸不吃这点事。
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含义。
(1)影乃益瘦( )
(2)再进,生为之饱( )
(3)织纺井臼,佐读勤苦( )
(4)相国遽惊谢日(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独与妪居渡口/谓老人与相国有旧
B.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及为吏
C.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时、位之移人也
D.命妪煮芋以进/以污贿不饬罢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尚何芋是甘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老人所言三事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5.根据文意,揭示作者的写作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D
3.(1)为什么从前祝渡老人家的芋头又香又甜呢!
(2)(你)还会觉得(以为)什么芋头是甜美可口的呢?
4.时、位之移人也
5.借事喻理,警戒世人不要因时、位变化而忘记过去、改变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