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高一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高一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节选自归有光《项脊轩志》)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
。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节选自归有光《悠然亭记》)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余稍为
修葺
,使不上漏
B. 风移影动,珊珊
可爱
C. 内外多置小门墙,
往往
而是
D. 吾从板外相为
应答
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顾视无可
置
者/置:安放
B.东犬
西
吠/西:西面
C.客
逾
庖而宴/逾:穿过
D.
乳
二世,先妣抚之甚厚/乳:哺育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垣墙周庭,
以
当南日/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
以
此行之事语汝
B. 偃仰啸歌,冥
然
兀坐/苏子愀
然
,正襟危坐
C. 汝姊在吾怀,呱呱
而
泣/骊山北构
而
西折,直走咸阳
D. 而悠然
之
意,每见于言外/奚以
之
九万里而南为
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妪,先大母婢也
A.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B.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C.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
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房子面积 很小,破败陈旧,简陋昏暗,都是作者最初对南阁子的切身感受。
B.庭院内兰桂竹木,小屋里借书满架,反映出作者恬淡的心境和高雅的情趣。
C.伯父、叔父们的分家使得院子门庭若市,热闹非凡,一派家族兴旺的景象。
D.陶渊明诗有着一种 恬淡自然的意韵,常常体现在言外,不只是一时的适意。
6.用“/”给文中画线的内容断句。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广东省期末题
答案
1.C
2.B
3.B
4.D
5.C
6.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
7.①在农历每月十五的晚上,明亮的月光映照在墙上,桂花树的影子斑斑驳驳。
②(外祖父)又在房子的后面建了一座小花园,在园子中建了一座亭子,用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作为亭子的名字。
上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大
下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刚说苏轼孔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又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所好夫刚者,非好其刚也,好其仁也。所恶夫佞也,非恶其佞也,恶其不仁也。吾平-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陈敬宗,字光世,慈溪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进学文渊阁,与修《永乐大典》。书成,授刑部主事。又与修《五经四书大全》,再修《太祖实录》,授-高三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学画花者,以一株置深坑中,临其上而瞰之,则花之四面得矣。学画竹者,取一枝,因月夜照其影于素壁之上,则竹之真形出矣。学画山水,何以异此?盖如-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问题。何并字子廉,祖父以吏二千石自平舆徙平陵。并为郡吏,至大司空掾,事何武。武高其志节,举能治剧①,为长陵令,道不拾遗。徙颍川太守,代陵阳-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高三语文
下边的短文选自苏辙的同名论著《六国论》,在见解与风格上,与其父互有同异,读后完成下面的题。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籍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摒秦。秦人不-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正说着,有人来回说:“兴隆街的大爷来了,老爷叫二爷出去会。”宝玉听了,便知贾雨村来了,心中好不自在,袭人忙去拿衣服。宝玉一面登着靴子,一面-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久之,濮阳严仲子事韩哀侯,与韩相侠累有郤。严仲子恐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高一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的题。峡江寺飞泉亭记清·袁枚①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②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循少婴家难,流放海隅,吴平,乃还本郡。操尚高-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书鲁亮侪(清)袁枚鲁裕字亮侪,奇男子也。田文镜督河南,严,提、镇、司、道以下,受署惟谨,无游目视者。鲁效力麾下。一日,命摘中牟李令印,即-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①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江天一传清·汪琬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郑伯克段于鄢初,郑武公娶于中,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问题。吾乡吕徽之先生,家仙居万山中,博学能诗文,问无不知者,而安贫乐道,常逃其名,耕渔以自给。一日,携楮币诣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高二语文
文言文阅读。王珪,宇叔玠,性沉澹,为人雅正,恬于所遇,交不苟合。时太宗召为谏议大夫。帝尝曰:“君臣同德,则海内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珪进曰:“-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亲政篇【明】王鏊交①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君臣相见,止于视朝数刻;上下之间,章奏批答相关接,刑名法-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李仕鲁传李仕鲁,字宗孔,濮人。少颖敏笃学,足不窥户外者三年。闻鄱阳朱公迁得宋朱熹之传,往从之游,尽受其学。太祖故知仕鲁名,洪武中,诏求-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王珪,宇叔玠。性沉澹,为人雅正,恬于所遇,交不苟合。时大宗召为谏议大夫。帝尝曰:“君臣同德,则海内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小题。上辇过郎署,问郎署长冯唐曰:“父家安在?”对曰:“臣大父赵人,父徙代。”上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父知之乎?”唐-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尚节亭记刘基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①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欧阳玄,字原功。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始从乡先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十岁,有黄冠师注目视玄,-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庞晃,字元显,榆林人也。父虬,周骠骑大将军。晃少以良家子,刺史杜达召补州都督。周太祖既有关中,署晃大都督,领亲信兵,常置左右。晃因-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日喻说(北宋)苏轼生而眇者①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高三语文
文化经典阅读,按要求作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1)下面各项对-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周惠达字怀文,章武文安人也。父信,少仕州郡,历乐乡、平舒、平成三县令,皆以廉能称。惠达幼有节操,好读书,美容貌。魏齐王萧宝夤为瀛州-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独乐园记司马光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若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者所及也。孔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高二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祖茂,魏秦、华二州刺史。父显,周荆州刺史。彦光少岐嶷(幼年聪慧),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祖茂,魏秦、华二州刺史。父显,周荆州刺史。彦光少岐嶷(幼年聪慧),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当兴吾宗。父遇笃疾-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有子曰:“礼①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③,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②,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注释】①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孙长卿,字次公,扬州人。以外祖朱巽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天禧中,巽守雍,命随所取浮图像入见。仁宗方权听天下事,嘉其年少敏占对,欲留侍东宫,-高二语文
阅读文章选段,完成下面的题。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蒋琬二三事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构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谏论苏洵夫臣能谏,不能使君必纳谏,非真能谏之臣;君能纳谏,不能使臣必谏,非真能纳谏之君。欲君必纳乎?向之论备矣。欲臣必谏乎?吾其言之。夫-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面的题。(甲)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高一语文
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哺之。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令相两子,见孝惠,曰:“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相鲁元,亦皆-高二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的题。王镇恶,北海剧人也。以五月五日生,家人以俗忌,欲令出继疏宗。祖父见奇之,曰:“此非常儿,昔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是儿亦将兴吾门矣!”故名之为镇-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到官,以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椽。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其-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性坚正,干局①明强,善簿最②。大理少卿缺,太宗曰:“大理,人命所系,胄清真,其人哉。”即日命胄。长孙无忌被召,不-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一)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人也。世居广陵,家甚寒微。事梁文帝为门下书佐。身长七尺五寸,容貌甚伟,曹辈皆敬之。妖贼唐瑀寇东阳,文帝率众东讨-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苏氏文集序①[宋]欧阳修予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②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居下邳,为任侠。项伯尝杀人,从良匿。后十年,陈涉等起,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九牛坝观抵戏记彭士望树庐叟负幽忧之疾于九牛坝茅斋之下。戊午闰月除日,有为角抵之戏者,踵门告曰:“其亦有以娱公?”叟笑而颔之。因设场于溪-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韦散传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也。自汉丞相贤以后,世为三辅著姓。外兄杜幼文为粱州刺史,要睿俱行。梁土富饶,往者多以贿败;睿时虽幼.独用-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李勣,曹州离狐人也。本姓徐,初仕李密,为左武侯大将军。密后为王世充所破,拥众归国,勣犹据密旧境十郡之地。武德二年,谓长史郭孝恪曰:-高三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高一语文
题目详情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节选自归有光《项脊轩志》)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节选自归有光《悠然亭记》)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B. 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C.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D.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顾视无可置者/置:安放
B.东犬西吠/西:西面
C.客逾庖而宴/逾:穿过
D.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乳:哺育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
B. 偃仰啸歌,冥然兀坐/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C. 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D. 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妪,先大母婢也
A.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B.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C.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
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房子面积 很小,破败陈旧,简陋昏暗,都是作者最初对南阁子的切身感受。
B.庭院内兰桂竹木,小屋里借书满架,反映出作者恬淡的心境和高雅的情趣。
C.伯父、叔父们的分家使得院子门庭若市,热闹非凡,一派家族兴旺的景象。
D.陶渊明诗有着一种 恬淡自然的意韵,常常体现在言外,不只是一时的适意。
6.用“/”给文中画线的内容断句。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B
3.B
4.D
5.C
6.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
7.①在农历每月十五的晚上,明亮的月光映照在墙上,桂花树的影子斑斑驳驳。
②(外祖父)又在房子的后面建了一座小花园,在园子中建了一座亭子,用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作为亭子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