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八年级化学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八年级化学
题目简介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八年级化学
题目详情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
(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
题型:填空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1)从图1中可以知道甲没有完全溶解,则说明甲中形成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2)图2中相同质量的溶剂溶解了相同质量的溶质,所以它们形成溶液的质量也相等,结合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以知道,它们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
(3)根据图1中信息可以知道2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而图3中在20℃时,N曲线的溶解度大于M曲线的溶解度,故N表示的是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以知道P点表示3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故答案为:(1)甲;
(2)相等或甲=乙;
(3)N;3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上一篇 :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
下一篇 :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都有晶体析出B.t2℃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甲的质量为30gC.t1℃时,甲、-九年级化学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A.水能灭火,所以酒精一旦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B.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C.稀硫-九年级化学
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在某一温度时,A、B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此时为_____℃。(2)在t3℃时,15g水最多能溶解5gB物质,则15g水最多能溶解A物质-九年级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P点的意义是;(2)t2℃时,甲的溶解度(填“大于”、“等于”、“小于”)乙的溶解度.-九年级化学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2)若要从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乙固体,可用结-九年级化学
根据如图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t1℃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同C.将t2℃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D.t2℃时,8-化学
下列方法能够增大蔗糖的溶解度的是[]A.增加溶剂B.增加溶质C.升高温度D.降低温度-九年级化学
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102030405060溶解度/gNaCl35.836.036.336.637.037.3KNO320.931.645.863.985.5110据
下图是三种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为b>a=c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150g降温到t1℃时,析出溶质30gC.t2℃时1ga物质加入到-
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采用降温的方法可以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九年级化学
根据下面的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温度℃溶解度/g物质020406080KNO313.331.663.9110169NaCl35.736.036.637.338.4Ca(OH)20.1730
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曲线上Q点表示;(2)在2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B(选填“﹥”、“﹦”、“﹤”)各为;(精确到0.1%)(3)30℃时,将10gA物质加入到
下列各项中,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A.20℃时KNO3的溶解度、80℃时KNO3的溶解度B.30℃时:NaCl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Na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C.10g镁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2)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3)要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除加水之外还可采用的方-九年级化学
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7.2g混合物加水后形成127.2g溶液B.27.2g固体混合物中含有钙元素10gC.原混合物中氯化钙为27.75gD.318.2-九年
下列物质各5g,在室温下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A.KClB.KNO3C.CuSO4D.Ca(OH)2-九年级化学
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10gX,4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gY,则X、Y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A.X<YB.X>YC.X=YD.无法比较-九年级化学
25℃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则2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A.30克B.43克C.23克D.无法确定-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要将B从溶液中结晶出来常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B.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冷却到T1℃,A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小C.若要-化学
下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要提纯含有少量乙的甲物质,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2)t1℃时将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其溶-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______℃时,A、C的溶解度相等.(2)如果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可用______的方法得到较纯的A物质.(3)在t2℃时,向50克的水
如图所示,A、B、C三条曲线分别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M点表示的意义______.(2)图中N点代表A物质在T3℃的______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3)在t1℃
要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会使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A.氯化钠固体中含杂质B.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C.游码不在零处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氯化钠D.将配好的-九年级化学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时,将20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可形成70g溶液B.甲是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C-九年级化学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B.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C.向盛有相同质量的镁和氧化镁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溶质-化学
在一定温度时,某溶质的溶解度为S克,则该温度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S%B、等于S%C、小于S%D、无法判断-九年级化学
右图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下表是B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20406080B物质溶解度(g/100g水)3235404555(1)请根据上表数据在图上绘制出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2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0°C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B.在20℃时,a、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C.a、b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D.将b的-九年级化学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g.(2)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3)50℃时,将等质量-九年级化学
右图是NaCl、MgSO4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加热t2℃的MgSO4饱和溶液,会看到的现象是;将t1℃时MgSO4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是___________(填“变大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t2℃时,物质a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C.温度高于t1℃时物质a的溶解-九年级化学
已知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1)20℃时,将25gKNO3放入到100g水里,搅拌,得到不饱和溶液.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2)欲使其变为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B.将t3℃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九年级化
甲、乙两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在t2℃时分别往两份100g水中加入30g甲和30g乙,充分搅拌后,将溶液均降温至t1℃,对所得溶液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溶解度相等,且两溶液溶-九年级化学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当乙中含少量甲时,可用加热蒸-九年级化学
氯化铵和硫酸钠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从图中获取信息正确的是[]A.20℃~40℃,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硫酸钠的溶解度B.两种物质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45℃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九年级化学
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将t2℃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两溶液仍饱和B.甲溶液仍饱和C.溶质质量分数:甲>乙D.溶液质量:甲=乙-九年级化学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B.3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九年级化学
右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蒸发溶剂C.t2℃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相-九年级化学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在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其中,可能是气态物质的是_________。(2)P点表示t2℃时,完全溶解ag
南通滨江临海,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从海洋中可提取许多重要物质。请你参与下列问题的讨论:(1)我市某盐场测得:①海水中含NaCl约为3.5%;②在海边打深井,井水中含NaCl约为8%。-九年级化学
小明同学在家泡了一杯白糖水。他将白糖放到热水里,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白糖完全溶解后,他发现杯子里的糖水液面比原来低,糖水“少掉了”。他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九年级化学
现有A物质和B物质在所测试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A35.736.036.637.338.4B13.331.663.9110.0169.0(1)根据测出的A、B两物质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甲乙甲-九年级化学
下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2)保持t2℃温度不变,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九年级化学
溶液和金属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1)根据右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①t℃时,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②现有t℃时含A、C-九年级化学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1)t1℃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2)要将B物质从溶液中结晶出来,可采用的方法是;3)若将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九年级化学
根据右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B.t2℃时,甲、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10g水,甲析出的晶体-九年级化学
请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t1℃时,向20ga固体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固体能全部溶解C.将t2℃时a、b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两-九年级化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g。(2)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3)温度为℃时,甲-九年级化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八年级化学
题目详情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
(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
答案
(2)图2中相同质量的溶剂溶解了相同质量的溶质,所以它们形成溶液的质量也相等,结合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以知道,它们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
(3)根据图1中信息可以知道2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而图3中在20℃时,N曲线的溶解度大于M曲线的溶解度,故N表示的是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以知道P点表示3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故答案为:(1)甲;
(2)相等或甲=乙;
(3)N;3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