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书何易于孙樵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书何易于孙樵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高三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书何易于孙樵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书何易于
孙樵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益昌民多即山树茶,利私自入。会盐铁官奏重榷笼筦
①
,诏下所在不得为百姓匿。易于视诏曰:“益昌不征茶,百姓尚不可活,矧厚其赋以毒民乎!”命吏划
②
去。吏争曰:“天子诏‘所在不得为百姓匿’,今划去,罪愈重。吏止死,明府公免窜海裔耶?”易于曰:“
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
。”即自纵火焚之。观察使闻其状,以易于挺身为民,卒不加劾。
邑民死丧,子弱业破不能具葬者,易于辄出俸钱,使吏为办。百姓入常赋
③
,有垂白偻杖者,易于必召坐与食,问政得失。庭有竞民,易于皆亲自与语,为指白枉直。罪小者劝,大者杖,悉立遣之,不以付吏。治益昌三年,狱无系民,民不知役。改绵州罗江令,其治视益昌。是时故相国裴公出镇绵州,独能嘉易于治。尝从观其政,道从不过三人,其察易于廉约如是。
会昌五年,樵道出益昌,民有能言何易于治状者,且曰:“天子设上下考以勉吏,而易于考止中上,何哉”?樵曰:“易于督赋如何”?曰:“止请贷期,不欲紧绳百姓,使贱出粟帛。”“督役如何?”曰:“度支费不足,遂出俸钱,冀优贫民。”“馈给往来权势如何?”曰:“传符
④
外一无所与。”“擒盗如何?”曰:“无盗。”樵曰:“
余居长安岁闻给事中校考则日某人为某县得上下考由考得某官问其政则日某人能督赋先期而毕某人能督役省度交费某人当道能得往来达官为好言某人能擒若干盗县令得上下考者如此
。”邑民不对,笑去。
樵以为当世在上位者,皆知求才为切。至如缓急补吏,则曰:吾患无以共治。膺命
⑤
举贤,则曰:吾患无以塞诏。及其有之,知者何人哉?继而言之,
使何易于不有得于生,必有得于死者,有史官在
。
[注]①筅:同“管”。榷筅,指对某些物资实行专卖管理。②划:同“铲”。③常赋:指按规定要交纳的赋税,与临时增收的苛捐杂税相对。④传符:古代官员、使者外出,按品级给券由各地驿站供应食宿、车马。⑤膺命:承受皇帝诏命。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
夺
——夺:丧失,耽误
B.矧
厚
其赋以毒民乎——厚:增加
C.改绵州罗江令,其治
视
益昌——视:和……一样
D.尝从观其政,
道
从不过三人——道:道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以
易于挺身为民——
以
勇气闻于诸侯
B.子弱业破不能具葬
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
者
C.而易于考止中上,
何
哉——来时甚急,去后
何
迟
D.
为
指白枉直——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
为
此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何易于亲为刺史挽舟,是对刺史不理政务、游春扰民的否定与谴责,不卑不亢的回答显示了他的人品、智慧和勇气。纵火焚诏一事则显示了他的刚正与爱民。
B.本文还概述了何易于助民治丧、尊老问政、立遣竞民、为政简约等情况,使人物形象更趋完整、丰满。
C.邑民责问孙樵何易于“考止中上”的原因,听了孙樵的解释,邑民心悦诚服,微笑着离去。
D.本文详略交叉,虚实相应,事理相连,情理相生,将一个普通县令的政绩、遭遇放到全国官吏的横断面上来考察,放到漫漫历史长河中来评述,平实朴素而又举重若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何易于不有得于生,必有得于死者,有史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斜线(/)给文中加粗的部分断句。
余 居 长 安 岁 闻 给 事 中 校 考 则 日 某 人 为 某 县 得 上 下 考 由 考 得 某 官 问 其 政 则 日 某 人 能 督 赋 先 期 而 毕 某 人 能 督 役 省 度 交 费 某 人 当 道 能 得 往 来 达 官 为 好 言 某 人 能 擒 若 干 盗 县 令 得 上 下 考 者 如 此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浙江省期末题
答案
1.D
2.B
3.C
4.(1)难道我为了爱惜自己的生命而使一县的百姓都受毒害?我也不会使罪名株连你们。
(2)即使何易于活着的时候没有得到朝廷的奖赏,而死后一定有美名流传,因为有史官在呢。
5.余居长安/岁闻给事中校考/则日/某人为某县/得上下考/由考得某官/问其政/则日/某人能督赋/先期而毕/某人能督役/省度交费/某人当道/能得往来达官为好言/某人能擒若干盗/县令得上下考者如此
上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下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赵良淳,字景程,丞相汝愚曾孙也。少学于其乡先生饶鲁,知立身大节。及仕,所至以干治称,而未尝干人荐举。初以荫为泰宁主簿,三迁至淮西运-高三语文
文言文阅读。书沈通明事汪琬淮安沈通明,尝为前明总兵官。任侠轻财,士大夫皆称之。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田仰者,素习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见明将亡,遂属其家通明,而-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张逸同家传姚鼐张逸园君者,讳若瀛,字印沙。君为人慷慨强果,自其少时,里人皆异之矣。君始以诸生为书馆誊录,叙劳授主簿,借补热河巡检。-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张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孙也。第进士,历河间令,知吴县。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上欲封爵诸舅,太后不听。会大旱,言事者以为不封外戚之故。太后诏曰:“凡言事者,皆欲媚朕以要福耳。吾不才,夙夜累息,常恐亏先后之法,有-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按要求答题。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①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②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高一语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词曲者,古乐府之末造也。唐人为之最工者。柳耆卿后出,掩众制而尽其妙,好之者以为不可复加。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吕元膺,字景夫,郓州东平人。质度瑰伟,有公侯之器。出为蕲州刺史,颇著恩信。尝岁终阅郡狱囚,囚有自告者曰:“某有父母在,明日元正不得相-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①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周维城传[清]张惠言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侯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侯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左思传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也。家世儒学。父雍,起小吏,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思少学书及鼓琴,并不成。雍谓友人曰:“思所晓解,不及我少-高三语文
阅读《论语》中的一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日:“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问题。马亮字叔明,庐州合肥人。举进士,为大理评事,再迁通判常州。吏民有因缘亡失官钱,籍其赀犹不足以偿,妻子连逮者至数百人。亮纵去,缓与之-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与刘大山①书[清]戴名世去年春正月,渡江访足下,留二宿,而足下出所为古文十余篇见示,皆有奇气。足下固不自信,而谬以仆之文有合于古人法-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乐广字彦辅,南阳洧阳人也。父早卒。广孤贫,侨居山阳,寒素为业,人无知者。性冲约,有远识,寡嗜欲,与物无竞。尤善谈论,每以约言析理,-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逖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周-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贺兰祥字盛乐。其先与魏俱起,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父初真,少知名,为乡闾所重。尚①太祖姊建安长公主。祥年十一而孤,居丧合礼-高三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①欧阳公讳晔,字日华。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尚志斋说[宋]虞集亦尝观于射乎?正鹄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尔弓,直尔矢,养尔气,畜尔力,正尔身,守尔法而临之。挽必圆,视必审,发必-高三语文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夏问-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问题。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咸通末擢进士,礼部侍郎王凝特所奖待,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图感知己,往从之。凝起拜宣歙观察使,乃辟置幕府。召为殿-高一语文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回答下面问题。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高一语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1)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2)不违农-高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西施山书舍记[明]徐渭西施山去县东可五里,《越绝》与《吴越春秋》并称土城,后人始易以今名,然亦曰“土城山”。盖勾践作宫其间,以教西施、郑旦-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适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道-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诫子书张之洞吾儿知悉:汝出门去国,已半月余矣。为父未尝一日忘汝。父母爱子,无微不至,其言恨不一日离汝,然必令汝出门者,盖欲汝用功上-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诸葛孔明陈亮孔明,伊、周之徒也。而论之者多异说,以其遭时之难,而处英雄之不幸也。夫众人皆进,而我独退,雍容草庐,三顾后起。挺身托孤-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问题。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公讳德用,字符辅,其先真定人也。至道二年,太宗五路出师,以讨李继迁之叛,而武康公①出夏州。当是时,公为西头供奉官而在武康之侧,年十-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原弊[宋]欧阳修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令狐熙,字长熙,敦煌人也,代为西州豪右。熙性严重,有雅量,虽在私室,终日俨然。不妄通宾客,凡所交结,必一时名士。博览群书,尤明《三-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陈东,字少阳,镇江丹阳人也。早有隽声,不戚戚于贫贱。蔡京、王黼方用事,人莫敢指言,独东无所隐讳。钦宗即位,率其徒伏阙上书,论:“今日之-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罗隐,字昭谏,钱塘人也。少英敏,善属文,诗笔尤俊拔,养浩然之气。乾符初,举进士,累不第。广明中,遇乱归乡里。时钱尚父镇东南,节钺崇-高一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宁人。道幼沉嶷不群,罕言笑,喜亲笔砚。未冠,以词业称。侍母渡江,奉养以孝闻。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道泣祷于-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正德时,历两京御史。陈时弊七事,中言:“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少为亲人赵伯符所知。谦年十七,伯符为豫州刺史,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父忧去职,客居历阳,躬耕以养弟妹,乡-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丁丑,俞填在居庸关剽掠,居民窃走来告。上①曰:“居席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百人守之,万夫莫窥。夸俞填得之,利为彼有,势在必取。譬之-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齐宣王见颜斶齐宣王见颜斶(chù),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杨亿字大年,建州浦城人。祖文选,南唐玉山令。亿将生,文选梦一道士,自称怀玉山人来谒。未几,亿生,有毛被体,长尺余,经月乃落。能言,-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南人相传,秦汉前有洞主昊氏,土人呼为昊洞。娶两妻,一妻卒,有士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时-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薛公蕙校越①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高三语文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权-高一语文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高一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书何易于孙樵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孙樵
益昌民多即山树茶,利私自入。会盐铁官奏重榷笼筦①,诏下所在不得为百姓匿。易于视诏曰:“益昌不征茶,百姓尚不可活,矧厚其赋以毒民乎!”命吏划②去。吏争曰:“天子诏‘所在不得为百姓匿’,今划去,罪愈重。吏止死,明府公免窜海裔耶?”易于曰:“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即自纵火焚之。观察使闻其状,以易于挺身为民,卒不加劾。
邑民死丧,子弱业破不能具葬者,易于辄出俸钱,使吏为办。百姓入常赋③,有垂白偻杖者,易于必召坐与食,问政得失。庭有竞民,易于皆亲自与语,为指白枉直。罪小者劝,大者杖,悉立遣之,不以付吏。治益昌三年,狱无系民,民不知役。改绵州罗江令,其治视益昌。是时故相国裴公出镇绵州,独能嘉易于治。尝从观其政,道从不过三人,其察易于廉约如是。
会昌五年,樵道出益昌,民有能言何易于治状者,且曰:“天子设上下考以勉吏,而易于考止中上,何哉”?樵曰:“易于督赋如何”?曰:“止请贷期,不欲紧绳百姓,使贱出粟帛。”“督役如何?”曰:“度支费不足,遂出俸钱,冀优贫民。”“馈给往来权势如何?”曰:“传符④外一无所与。”“擒盗如何?”曰:“无盗。”樵曰:“余居长安岁闻给事中校考则日某人为某县得上下考由考得某官问其政则日某人能督赋先期而毕某人能督役省度交费某人当道能得往来达官为好言某人能擒若干盗县令得上下考者如此。”邑民不对,笑去。
樵以为当世在上位者,皆知求才为切。至如缓急补吏,则曰:吾患无以共治。膺命⑤举贤,则曰:吾患无以塞诏。及其有之,知者何人哉?继而言之,使何易于不有得于生,必有得于死者,有史官在。
[注]①筅:同“管”。榷筅,指对某些物资实行专卖管理。②划:同“铲”。③常赋:指按规定要交纳的赋税,与临时增收的苛捐杂税相对。④传符:古代官员、使者外出,按品级给券由各地驿站供应食宿、车马。⑤膺命:承受皇帝诏命。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矧厚其赋以毒民乎——厚:增加
C.改绵州罗江令,其治视益昌——视:和……一样
D.尝从观其政,道从不过三人——道:道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B.子弱业破不能具葬者——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C.而易于考止中上,何哉——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D.为指白枉直——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本文还概述了何易于助民治丧、尊老问政、立遣竞民、为政简约等情况,使人物形象更趋完整、丰满。
C.邑民责问孙樵何易于“考止中上”的原因,听了孙樵的解释,邑民心悦诚服,微笑着离去。
D.本文详略交叉,虚实相应,事理相连,情理相生,将一个普通县令的政绩、遭遇放到全国官吏的横断面上来考察,放到漫漫历史长河中来评述,平实朴素而又举重若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何易于不有得于生,必有得于死者,有史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斜线(/)给文中加粗的部分断句。
余 居 长 安 岁 闻 给 事 中 校 考 则 日 某 人 为 某 县 得 上 下 考 由 考 得 某 官 问 其 政 则 日 某 人 能 督 赋 先 期 而 毕 某 人 能 督 役 省 度 交 费 某 人 当 道 能 得 往 来 达 官 为 好 言 某 人 能 擒 若 干 盗 县 令 得 上 下 考 者 如 此
答案
2.B
3.C
4.(1)难道我为了爱惜自己的生命而使一县的百姓都受毒害?我也不会使罪名株连你们。
(2)即使何易于活着的时候没有得到朝廷的奖赏,而死后一定有美名流传,因为有史官在呢。
5.余居长安/岁闻给事中校考/则日/某人为某县/得上下考/由考得某官/问其政/则日/某人能督赋/先期而毕/某人能督役/省度交费/某人当道/能得往来达官为好言/某人能擒若干盗/县令得上下考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