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①,决以蓍②,怀英遇《坎》③,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高一语文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①,决以蓍②,怀英遇《坎》③,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高一语文
题目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①,决以蓍②,怀英遇《坎》③,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高一语文
题目详情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
①
,决以蓍
②
,怀英遇《坎》
③
,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
④
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
⑤
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
⑥
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
⑦
,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
⑧
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注释]①筮仕:占卜仕途。筮,占卜。 ②蓍:一种草名,文中是把它用来作为占卜的工具。 ③坎:一种卦相的名称。下文的“离”也是卦相的名称。 ④间:偶而,断断续续 ⑤丐(gài):乞求。 ⑥青兕(sì):青色的犀牛。兕,犀牛。 ⑦行在:这里是指朝廷。 ⑧罹(lí):遭逢,遭遇。
1.对下列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
师
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师:以……为师
B.
揣
僧必以虚实告金帅——揣:推测
C.弃疾斩其
首
归报,京益壮之——首:首级
D.弃疾宽征薄
赋
,招流散——赋:征收
2.从文中的内容看,与辛弃疾后来率义军南归无关的一项是( )
A.早年与同学党怀项占卜仕途,得《离》卦。
B.担心义端“以虚实告金帅”,“急追获之”。
C.耿京授意,辛弃疾“奉表归宋”。
D.张安国杀耿京降金,辛弃疾活捉张安国。
3.“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之后,耿京为什么“大怒,欲杀弃疾”?后来又因为什么原因“益壮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0118 月考题
答案
1.D
2.B
3.因为偷窃耿京大印而逃的义端,是在辛弃疾劝说下才投靠耿京的,所以耿京迁怒于辛弃疾。当辛弃疾从忠义军的安危出发,不顾私人情感“斩其首归报”的正义行为,令耿京感动。(意对即可)
上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下一篇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王维传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知属辞,工草隶,闲音律。岐王重之。维将应举,岐王谓日:“子诗清越者,可录数篇,琵琶新声,能度一曲,同诣-高二语文
(外扮监斩官上,云)下官监斩官是也。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刽子云)行动些,行动些-高一语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马非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高二语文
万石君名奋。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琴。”高祖曰:“若能从我乎-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适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①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②子曰:“德②不孤,必有邻③。”(《里仁》)[注]①里:居。②德:有德之人。③邻:亲近。(1)下列对选段内-高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及智宣子卒,智襄子①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题目。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赵歧传范晔赵岐字邠卿,京兆长陵人也。歧少明经,有才艺。仕州郡,以廉直疾恶见惮。永兴二年,辟司空掾。议二千石得去官为亲行服,朝廷从之-高二语文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克己复礼》)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张自新传[明]归有光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①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题目。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①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欧阳修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民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居一岁中-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亭林先生神道表[清]全祖望先生字曰宁人,改名炎武①,学者称为亭林先生。少落落有大志,不与人苟同,耿介绝俗。最与里中归庄相善,共游复社-高三语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晏子使吴,吴王谓行人①曰:“吾闻晏婴,盖北方辩于辞、习于礼者也。”命摈②者曰:“客见则称‘天子请见-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书何易于孙樵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郭原平字长泰,禀至行,养亲必己力。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性谦虚,每为人作匠,取散夫价。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贫,父母不办有肴味,唯-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赵良淳,字景程,丞相汝愚曾孙也。少学于其乡先生饶鲁,知立身大节。及仕,所至以干治称,而未尝干人荐举。初以荫为泰宁主簿,三迁至淮西运-高三语文
文言文阅读。书沈通明事汪琬淮安沈通明,尝为前明总兵官。任侠轻财,士大夫皆称之。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田仰者,素习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见明将亡,遂属其家通明,而-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张逸同家传姚鼐张逸园君者,讳若瀛,字印沙。君为人慷慨强果,自其少时,里人皆异之矣。君始以诸生为书馆誊录,叙劳授主簿,借补热河巡检。-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张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孙也。第进士,历河间令,知吴县。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上欲封爵诸舅,太后不听。会大旱,言事者以为不封外戚之故。太后诏曰:“凡言事者,皆欲媚朕以要福耳。吾不才,夙夜累息,常恐亏先后之法,有-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按要求答题。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①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②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高一语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词曲者,古乐府之末造也。唐人为之最工者。柳耆卿后出,掩众制而尽其妙,好之者以为不可复加。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吕元膺,字景夫,郓州东平人。质度瑰伟,有公侯之器。出为蕲州刺史,颇著恩信。尝岁终阅郡狱囚,囚有自告者曰:“某有父母在,明日元正不得相-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①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周维城传[清]张惠言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侯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侯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左思传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也。家世儒学。父雍,起小吏,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思少学书及鼓琴,并不成。雍谓友人曰:“思所晓解,不及我少-高三语文
阅读《论语》中的一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日:“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问题。马亮字叔明,庐州合肥人。举进士,为大理评事,再迁通判常州。吏民有因缘亡失官钱,籍其赀犹不足以偿,妻子连逮者至数百人。亮纵去,缓与之-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与刘大山①书[清]戴名世去年春正月,渡江访足下,留二宿,而足下出所为古文十余篇见示,皆有奇气。足下固不自信,而谬以仆之文有合于古人法-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乐广字彦辅,南阳洧阳人也。父早卒。广孤贫,侨居山阳,寒素为业,人无知者。性冲约,有远识,寡嗜欲,与物无竞。尤善谈论,每以约言析理,-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逖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周-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贺兰祥字盛乐。其先与魏俱起,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父初真,少知名,为乡闾所重。尚①太祖姊建安长公主。祥年十一而孤,居丧合礼-高三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①欧阳公讳晔,字日华。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尚志斋说[宋]虞集亦尝观于射乎?正鹄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尔弓,直尔矢,养尔气,畜尔力,正尔身,守尔法而临之。挽必圆,视必审,发必-高三语文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夏问-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问题。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咸通末擢进士,礼部侍郎王凝特所奖待,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图感知己,往从之。凝起拜宣歙观察使,乃辟置幕府。召为殿-高一语文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回答下面问题。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高一语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1)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2)不违农-高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西施山书舍记[明]徐渭西施山去县东可五里,《越绝》与《吴越春秋》并称土城,后人始易以今名,然亦曰“土城山”。盖勾践作宫其间,以教西施、郑旦-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适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道-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诫子书张之洞吾儿知悉:汝出门去国,已半月余矣。为父未尝一日忘汝。父母爱子,无微不至,其言恨不一日离汝,然必令汝出门者,盖欲汝用功上-高三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①,决以蓍②,怀英遇《坎》③,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高一语文
题目详情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④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⑤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⑥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⑦,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⑧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注释]①筮仕:占卜仕途。筮,占卜。 ②蓍:一种草名,文中是把它用来作为占卜的工具。 ③坎:一种卦相的名称。下文的“离”也是卦相的名称。 ④间:偶而,断断续续 ⑤丐(gài):乞求。 ⑥青兕(sì):青色的犀牛。兕,犀牛。 ⑦行在:这里是指朝廷。 ⑧罹(lí):遭逢,遭遇。
1.对下列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师:以……为师
B.揣僧必以虚实告金帅——揣:推测
C.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首:首级
D.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赋:征收
2.从文中的内容看,与辛弃疾后来率义军南归无关的一项是( )
A.早年与同学党怀项占卜仕途,得《离》卦。
B.担心义端“以虚实告金帅”,“急追获之”。
C.耿京授意,辛弃疾“奉表归宋”。
D.张安国杀耿京降金,辛弃疾活捉张安国。
3.“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之后,耿京为什么“大怒,欲杀弃疾”?后来又因为什么原因“益壮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B
3.因为偷窃耿京大印而逃的义端,是在辛弃疾劝说下才投靠耿京的,所以耿京迁怒于辛弃疾。当辛弃疾从忠义军的安危出发,不顾私人情感“斩其首归报”的正义行为,令耿京感动。(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