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世界大国在国际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对外政策和相互较量,直接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围绕巴尔干问题的争端,在-八年级历史
世界大国在国际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对外政策和相互较量,直接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围绕巴尔干问题的争端,在-八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世界大国在国际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对外政策和相互较量,直接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围绕巴尔干问题的争端,在-八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世界大国在国际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对外政策和相互较量,直接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围绕巴尔干问题的争端,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正是那两个军事集团之问的争斗酿成了世界大战。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2分)点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火药桶”是什么?(1分)
材料二 第五条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进攻。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三 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力,……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友好互助合作条约》(《华沙条约=》)
(2)材料二是战后美国哪一外交政策的表现?(2分)该政策开始实施的标志是什么?(1分)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说出此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2分)
材料四 2012年是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40周年。40年前中美两国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3)“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标志着中美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2分)当今影响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1分)
(4)你认为当今国与国之间应怎样处理相互间的关系?(2分)
题型:改错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三国同盟、三国协约(或同盟国、协约国);(2分)萨拉热窝事件。(1分)
(2)冷战政策;(2分)杜鲁门主义;(1分)两极对峙格局(或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2分)
(3)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或由对抗走向缓和);(2分)台湾问题。(1分)
(4)彼此尊重;和平共处;交流与合作;互利互惠等要素。(只要言之有理,答出—个要点即可得2分)(2分)
(1)注意题目关键信息:19世纪末20世纪初,围绕巴尔干问题的争端。
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
三国协约是英、法和俄三国在1907年签订的互相谅解和互相支持的协议。
萨拉热窝事件是在1914年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2)由材料三的出自可知道是冷战的表现,冷战开始实施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也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主要考查学生识记能力,难度低。
(3)2012-40=1972年,1972年正是尼克松访华的时间,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问题时台湾问题,难度不大。
(4)开放型题目,言之有理即可,也可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选取答案。
上一篇 :
澳门回归十多年来,GDP以年均近1
下一篇 :
李登辉搞“台独”,身败名裂;陈水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要实现统一,就要有-八年级历史
香港、澳门能够回归祖国的最重要原因是[]A.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B.统一符合中华民族利益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增强D.国际舆论的压力-九年级历史
“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蹁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诗歌中的“喜事”是指[]A、新中国的成立B、民族区域自治C、香港、澳门回归D、西藏和平解放-八年级历史
“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八年级历史
照片中的小男孩子当时是6岁,2009年他已[]A.16岁B.12岁C.10岁D.18岁-八年级历史
有人说:“收回香港,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A、发展市场经济B、建立经济特区C、实践“一国两制”构想-九年级历史
“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梦想成真的根本原因是[]A.我国实现了民族独立B.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C.中华民族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D.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八年级历史
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乡愁》一诗中。目前指导我国解决余光中先生“乡愁”的基本政策是[]A、民众公投B、一国两制C、民族区域自治D、国际裁决-八年级历史
随着海峡两岸直接“三通”的开启,两岸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这将造福两岸同胞,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下列关于台湾的表述,正确的是①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中国被迫将台湾-八年级历史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两岸统一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改革开放以来,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因素不断增强,这些因素包括①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②香港-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一百多年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历经艰辛探索,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九年级历史
20世纪80年代初,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的中央领导人是[]A.毛泽东B.邓小平C.刘少奇D.周恩来-八年级历史
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年级历史
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一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八年级历史
(8分)阅读漫画《螳臂挡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螳臂挡车”的是什么人?他们妄图阻碍我国哪一问题的解决?对此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什么?(3分)(2)为什么这些人的行为-九年级历史
你能说出一国两制的具体含义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A.“一国两制”的构想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求同存异”方针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八年级历史
今年是澳门回归10周年,你知道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第一任行政长官是谁吗[]A.董建华B.何厚铧C.曾荫权D.陈云林-八年级历史
“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成功解决地区的问题。[]A.香港B.澳门C.台湾D.西藏-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啊,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如今狞恶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啊,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八年级历史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歌词中的“MACAU”能够回归主要得益于①祖国的日益强大和综合国力的提高②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实践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九年级历史
下面对于“一国两制”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是一种和平统一的方式②是一种非和平统一的方式③具有特定的针对性④具有普遍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八年级历史
中国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一“天才创造”是指[]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C、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八年级历史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是①统一的社会主义制度②香港、澳门、台湾与大陆实行两种制度③统一的一个中国④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⑤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A、①②③⑤B-八年级历史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根本出发点是[]A、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B、贯彻民族平等的原则C、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D、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八年级历史
初二某班同学准备策划主题为《中国人民的儿子一邓小平》的图片展。下图可归入下列哪一栏目[]A.少年出洋觅真谛B.中原淮海建奇功C.拨乱反正倡改革D.一国两制定回归-八年级历史
200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的纪念日。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为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正确道路的领导人是[]A、B、C、D、-八年级历史
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A.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B.尊重历史与现实C.“一国两制”的构想D.坚持以经-八年级历史
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等内容中,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最恰当的是()A.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B.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C.科技-八年级历史
在两岸关系上,中央人民政府提出了“________”的方针。[]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武力统一,一国两制C.不独不统,维持现状D.允许独立,建立邦联-八年级历史
小芳同学整理所学知识,制成如下知识卡片。如果要给卡片一个名称,最合适的是[]A.民族工作成就B.外交工作纪事C.思想文化成果D.祖国统一大业-八年级历史
1997年,香港顺利回到祖国怀抱,洗雪了多年来中华民族的耻辱,香港从此摆脱了_______。[]A.英国B.西班牙C.法国D.葡萄牙-八年级历史
“一国两制”的构想适用于解决①少数民族问题②台湾问题③香港、澳门回归问题[]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③-八年级历史
我国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最大的不同是[]A.主权归属不同B.经济政策不同C.社会制度不同D.外交方针不同-八年级历史
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各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A.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C.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D.“一国两制”构想为-八年级历史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正确道路,它成功运用在哪些实践中?①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②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④实现中美关-九年级历史
结合下面的两幅图,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主题,写一篇100字左右的短文。内容包括图片中分别反映的历史事件和该事件的影响以及你的感想。图一: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示-八年级历史
2010年2月,据澳门日报报道,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主办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启示”学术研讨会26日揭幕,来自内地、台湾及澳门的2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及发表论文。那么,“一-八年级历史
“一国两制”构想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问题。[]A、台湾B、香港C、澳门D、威海卫-八年级历史
“几个小时前我还是英国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国香港警察了。”这句感慨的话语出现的背景是[]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B.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C.改革开放开始实-八年级历史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适用的范围是[]A.少数民族地区B.沿海开放城市C.经济特区D.港、澳、台地区-八年级历史
对联是人们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变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对联反映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史现象的是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B.深翻土地亩产万斤粮-八年级历史
1999年12月20日,澳门终于摆脱了哪个国家400多年的殖民统治回到祖国的怀抱[]A、英国B、西班牙C、法国D、葡萄牙-八年级历史
看图并回答问题:请回答:(1)上图分别是和行政区的区旗。(2)在历史上,这两个地区分别遭到了和________的侵占。(3)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提出的“”构想指导下,这两个地区分别于-八年级历史
“一国两制”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问题[]A、台湾B、香港C、澳门D、西藏-八年级历史
材料一:图A图B材料二:“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余光中(台湾)1972年作。材料三-八年级历史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得以实施的基本前提是[]A.改革开放B.一个中国C.两种制度D.一个政府-八年级历史
在“一国两制”构想中,对台湾的政策不同于香港、澳门地区的是[]A.设立特别行政区B.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C.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D.享有高度自治权-八年级历史
下列事件的相同作用是①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C.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D.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八年级历史
1953年底,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内容是①互相尊重主要和领土完整②互不侵犯③互不干涉内政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⑤平等互利-九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世界大国在国际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对外政策和相互较量,直接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围绕巴尔干问题的争端,在-八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围绕巴尔干问题的争端,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正是那两个军事集团之问的争斗酿成了世界大战。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2分)点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火药桶”是什么?(1分)
材料二 第五条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进攻。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三 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力,……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友好互助合作条约》(《华沙条约=》)
(2)材料二是战后美国哪一外交政策的表现?(2分)该政策开始实施的标志是什么?(1分)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说出此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2分)
材料四 2012年是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40周年。40年前中美两国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3)“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标志着中美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2分)当今影响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1分)
(4)你认为当今国与国之间应怎样处理相互间的关系?(2分)
答案
(2)冷战政策;(2分)杜鲁门主义;(1分)两极对峙格局(或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2分)
(3)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或由对抗走向缓和);(2分)台湾问题。(1分)
(4)彼此尊重;和平共处;交流与合作;互利互惠等要素。(只要言之有理,答出—个要点即可得2分)(2分)
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
三国协约是英、法和俄三国在1907年签订的互相谅解和互相支持的协议。
萨拉热窝事件是在1914年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2)由材料三的出自可知道是冷战的表现,冷战开始实施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也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主要考查学生识记能力,难度低。
(3)2012-40=1972年,1972年正是尼克松访华的时间,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问题时台湾问题,难度不大。
(4)开放型题目,言之有理即可,也可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选取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