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张邵,字茂宗。初为晋琅邪内史王诞龙骧府功曹,桓玄徙诞于广州,亲故成离弃之,惟邵情意弥谨,流涕追送。时变乱饥馑,又馈送其妻子。桓玄篡位-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张邵,字茂宗。初为晋琅邪内史王诞龙骧府功曹,桓玄徙诞于广州,亲故成离弃之,惟邵情意弥谨,流涕追送。时变乱饥馑,又馈送其妻子。桓玄篡位-高三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张邵,字茂宗。初为晋琅邪内史王诞龙骧府功曹,桓玄徙诞于广州,亲故成离弃之,惟邵情意弥谨,流涕追送。时变乱饥馑,又馈送其妻子。桓玄篡位-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张邵,字茂宗。初为晋琅邪内史王诞龙骧府功曹,桓玄徙诞于广州,亲故成离弃之,惟邵情意弥谨,流涕追送。时变乱饥馑,又馈送其妻子。
桓玄篡位,父敞先为尚书,以答事微谬,降为廷尉卿。
及武帝讨玄,邵白敞表献诚款,帝大说,命署其门曰:“有犯张廷尉者,以军法论
。”后以敞为吴郡太守。刘毅为亚相,爱才好士,当世莫不辐凑,独邵不往。或问之,邵曰:“主公命世人杰,何烦多问。”刘穆之闻以白,帝益亲之。卢循寇迫京师,使邵守南城。时百姓临水望贼,帝怪而问邵,邵曰:“若节钺
[注]
未反,奔散之不暇,亦何能观望。今当无复恐耳。”寻补州主簿。
邵悉心政事,精力绝人。及诛刘籓,邵时在西州直庐,即夜诫众曹曰:“大军当大讨,可各修舟船仓库,及晓取办。”旦日,帝求诸簿署,应时即至,怪问其速,诸曹答日:“昨夜受张主簿处分。”九年,世子始开征虏府,补邵录事参军。十二年,武帝北伐,邵请见·曰:“人生危脆,必当远虑。穆之若邂逅不幸,谁可代之?尊业如此,苟有不讳,事将如何?”帝曰:“此自委穆之及卿耳。”青州刺史檀祗镇广陵,时滁州结聚亡命,祗率众掩之。刘穆之恐以为变,将发军。邵曰:“檀韶据中流,道济为军首,若疑状发露,恐生大变。宜且遣慰劳,以观其意。”既而祗果不动。及穆之卒,朝廷恇惧,便欲发诏以司马徐羡之代之,邵对曰:“今诚急病,任终在徐,且世子无专命,宜须北咨。”信反,方使世子出命曰:“朝廷及大府事,悉咨徐司马,其余启还。”武帝重其临事不挠,有大臣体。十四年,以世子镇荆州,邵谏曰:“储贰之重,四海所系,不宜处外,敢以死请。”从之。武帝受命,以佐命功,封为临沮伯。分荆州立湘州,以邵为刺史。
将署府,邵以为长沙内地,非用武之国,置署妨人,乖为政要,帝从之
。谢晦反,遗书要邵,邵不发函,驰使呈帝。(选自《宋书》卷四十六,有删节)
[注]节钺:代指军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惟邵情意
弥
谨——弥:更加
B.昨夜受张主簿
处分
——处分:安排
C.祗率众
掩
之——掩:搜捕
D.今诚急
病
,任终在徐——病:疾病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张邵深谋远虑的一组是( )
①当世莫不辐凑,独邵不往
②大军当大讨,可各修舟船仓库
③若疑状发露,恐生大变
④且世子无专命,宜须北咨
⑤储贰之重,四海所系,不宜处外
⑥邵不发函,驰使呈帝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邵为人重情薄利,能在乱世中明辨是非。在王诞被桓玄流放到广州后,他馈送财物给王诞的妻儿。桓玄篡位后,他劝其父归诚武帝,由此更得武帝信任和亲近。
B.张邵思考问题缜密,镇守南城之时,武帝不解百姓临水望贼,张邵认为是百姓在武帝大军返回后心态稳定。刘穆之担心檀祗乘机作乱,将要发兵防备,他劝其暂且观察。
C.张邵深谋远虑,处理政事稳妥。武帝北伐时,他劝谏武帝,要对后事作考虑和安排。在刘穆之去世,朝廷慌乱之时,他却能够临事不乱。武帝称其具备大臣的风度。
D.张邵做事识大体,顾大局。在武帝欲把世子外派镇守荆州的问题上,他直言进谏,武帝最终收回成命。在分立湘州设置府署的问题上,他主张要遵循政治要领。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武帝讨玄,邵白敞表献诚款,帝大说,命署其门曰:“有犯张廷尉者,以军法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署府,邵以为长沙内地,非用武之国,置署妨人,乖为政要,帝从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专项题
答案
1.D
2.C
3.A
4.(1)等到武帝讨伐桓玄时,张邵禀告张敞,要张敞上表表明归诚的心意,武帝收到张敞的表后大喜,命令在他家门上题字:“有冒犯张廷尉的人,以军法论处。”
(2)准备设置府署对,张邵认为长沙是内地,不是用武的地方,设置府署将妨碍百姓,违背了政治的要领,武帝听从了他的意见。
上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下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邓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①、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臣闻千里馈粮,士-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王祎,字子充,义乌人。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高三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朱昭字彦明,府谷人。以效用进,累官秉义郎,浮湛班行,不自表异。宣和末,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金兵内侵,夏人乘虚尽取河外诸城-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一)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其先辽东襄平人。密趣解雄远,多策略,散家赀养客礼贤不爱藉。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黄昌字圣真,会稽余姚人也。本出孤微。居近学官,数见诸生修庠序之礼,因好之,遂就经学。又晓习文法,仕郡为决曹。刺史行部,见昌,甚奇之-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林宗曰:“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遂辞,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太学生何蕃传韩愈太学生何蕃入太学者廿余年矣。岁举进士,学成行尊,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蕃齿,相与言于助教、博士①,助教、博士以状申-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金圣叹先生传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昊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高二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王昙首,太保弘之弟也。幼有素尚,兄弟分财,昙首唯取图书而已。辟琅邪王大司马属。从府公修复洛阳园陵,与从弟球俱诣宋武帝,帝曰:“并膏梁世德,乃-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隽不疑字曼倩,勃海人也。治《春秋》,为郡文学,进退必以礼,名闻州郡。武帝末,郡国盗贼群起,暴胜之为直指使者①,衣绣衣,持斧,逐捕盗贼,督-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卖酒者传魏禧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于是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闲,帝王之都也。-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李应升诫子书①吾直言贾祸,自分一死,以报朝廷,不复与汝相见,故书数言以告汝。汝长成之日,佩为韦弦②,即吾不死之年也。汝生长官舍,祖父-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杜瑛字文玉,其先霸州信安人。瑛长七尺,美须髯,气貌魁伟。金将亡,士犹以文辞规进取,瑛独避地河南缑氏山中。时兵后,文物凋丧,瑛搜访诸书-高三语文
阅读《论语》中一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宋清,长安西部药市①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者,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②,成誉清。疾病疤疡者,亦皆乐就清求药-高二语文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1)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画线处断句(限6处)。庆历中有近侍犯法罪不至死执政以其情重请杀之范希文独无言退而谓同列曰:“诸公劝人主法外杀近臣-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吴顺恪六奇别传[清]王士祯海宁孝廉查伊璜继佐,崇祯中名士也。尝冬雪,偶步门外,见一丐避庑下,貌殊异,呼问曰:“闻市井有铁丐者,汝是-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宝坻王泗和,余姻家也。尝示余书艾孝子事一篇,曰:艾子诚,宁河之艾邻村人,父文仲,以木工自给,偶与人斗,击之踣,误以为死,惧而逃。虽-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尽心》上六)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尽心》上-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各题。(隋)高祖①性严重②,令行禁止,勤于政事。每旦听朝,日昃③忘倦。虽啬于财,至于赏赐有功,即无所爱;将士战没④,必加优赏,仍遣使者劳问其家。-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齐炀王宪①字毗贺突,太祖第五子也。性通敏,有度量,虽在童龀,而神彩嶷然。少与高祖俱受诗、传,咸综机要,得其指归。太祖尝赐诸子良马,惟其-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小题。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李道传字贯之,隆州井研人。父舜臣,尝为宗正寺主簿。道传少庄重,稍长,读河南程氏书,玩索义理,至忘寝食,虽处暗室,整襟危坐,肃如也。-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颜含字弘都,琅邪莘人也。含少有操行,以孝闻。含二亲既终,两兄继没,次嫂樊氏因疾失明,含课励家人,尽心奉养,每日自尝省药馔,察问息耗,-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复鲁絮非书姚鼐絮非先生足下:相知恨少,晚遇先生,接其人,知为君子矣;读其文,非君子不能也。尝论古今才士,惟为古文者最少,苟为之必杰士也-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尹赏字子心,钜鹿杨氏人也。以郡吏察廉为楼烦长。举茂材、粟邑令。左冯翊薛宣奏赏能治剧,徙为频阳令,坐残贼免。后以御史举为郑令。永始、元-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甲文:陵败处去塞百余里,边塞以闻。后闻陵降,上怒甚。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周维城传[清]张惠言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侯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侯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邹与鲁讧①。穆公②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谢朓字玄晖,陈郡阳夏人也。祖述,吴兴太守。父纬,散骑侍郎。朓少好学,有关名,文章清丽。解褐①豫章王太尉行参军,度随王东中郎府,转王俭卫-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欧阳玄字原功。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始从乡先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十岁,有黄冠师注目视玄,谓-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商辂,字弘载,淳安人。举乡试第一。正统十年,会试、殿试皆第一。终明之世,三试第一者,辂一人而已。成化三年二月召至京,首陈勤学、纳谏等-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苏天爵传苏天爵,字伯修,真定人也。天爵由国子学生公试,名在第一,释褐,授从仕郎、大都路蓟州判官。丁内外艰,服除,调功德使司照磨。泰-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盲者说[清]戴名世里中有盲童,操日者①术,善鼓琴。邻有某生,召而吊之曰:“子年几何?”曰:“年十五矣。"“以何时而眇?”曰:“三岁耳。”“然则子之盲-高二语文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子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高三语文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1)以上选文是关于人-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问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答友人求序文书唐绍祖辱惠书,重赐大集,复蒙崇奖过当,欲仆序而行之。足下高才壮年,负盛名于时。人之所以推奉足下,岂不以斯编为足信今传后-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余若水先生传张岱①余若水先生,讳增远,有明崇祯癸未进士。兄余武贞先生,讳煌,天启乙丑廷试第一人,为翰林修撰。若水筮仕,得淮安宝应知县。-高三语文
阅读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九章·涉江》(节选)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接舆髡首兮,桑扈赢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伍子逢殃兮-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乐毅报燕王书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唐俭字茂约,并州晋阳人。父鉴,隋戎州刺史,与高祖善,尝偕典军卫,故俭雅与秦王游。俭爽迈少绳检,然事亲以孝闻。见隋政浸乱,阴说秦王建大-高三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张邵,字茂宗。初为晋琅邪内史王诞龙骧府功曹,桓玄徙诞于广州,亲故成离弃之,惟邵情意弥谨,流涕追送。时变乱饥馑,又馈送其妻子。桓玄篡位-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张邵,字茂宗。初为晋琅邪内史王诞龙骧府功曹,桓玄徙诞于广州,亲故成离弃之,惟邵情意弥谨,流涕追送。时变乱饥馑,又馈送其妻子。
桓玄篡位,父敞先为尚书,以答事微谬,降为廷尉卿。及武帝讨玄,邵白敞表献诚款,帝大说,命署其门曰:“有犯张廷尉者,以军法论。”后以敞为吴郡太守。刘毅为亚相,爱才好士,当世莫不辐凑,独邵不往。或问之,邵曰:“主公命世人杰,何烦多问。”刘穆之闻以白,帝益亲之。卢循寇迫京师,使邵守南城。时百姓临水望贼,帝怪而问邵,邵曰:“若节钺[注]未反,奔散之不暇,亦何能观望。今当无复恐耳。”寻补州主簿。
邵悉心政事,精力绝人。及诛刘籓,邵时在西州直庐,即夜诫众曹曰:“大军当大讨,可各修舟船仓库,及晓取办。”旦日,帝求诸簿署,应时即至,怪问其速,诸曹答日:“昨夜受张主簿处分。”九年,世子始开征虏府,补邵录事参军。十二年,武帝北伐,邵请见·曰:“人生危脆,必当远虑。穆之若邂逅不幸,谁可代之?尊业如此,苟有不讳,事将如何?”帝曰:“此自委穆之及卿耳。”青州刺史檀祗镇广陵,时滁州结聚亡命,祗率众掩之。刘穆之恐以为变,将发军。邵曰:“檀韶据中流,道济为军首,若疑状发露,恐生大变。宜且遣慰劳,以观其意。”既而祗果不动。及穆之卒,朝廷恇惧,便欲发诏以司马徐羡之代之,邵对曰:“今诚急病,任终在徐,且世子无专命,宜须北咨。”信反,方使世子出命曰:“朝廷及大府事,悉咨徐司马,其余启还。”武帝重其临事不挠,有大臣体。十四年,以世子镇荆州,邵谏曰:“储贰之重,四海所系,不宜处外,敢以死请。”从之。武帝受命,以佐命功,封为临沮伯。分荆州立湘州,以邵为刺史。将署府,邵以为长沙内地,非用武之国,置署妨人,乖为政要,帝从之。谢晦反,遗书要邵,邵不发函,驰使呈帝。(选自《宋书》卷四十六,有删节)
[注]节钺:代指军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惟邵情意弥谨——弥:更加
B.昨夜受张主簿处分——处分:安排
C.祗率众掩之——掩:搜捕
D.今诚急病,任终在徐——病:疾病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张邵深谋远虑的一组是( )
①当世莫不辐凑,独邵不往
②大军当大讨,可各修舟船仓库
③若疑状发露,恐生大变
④且世子无专命,宜须北咨
⑤储贰之重,四海所系,不宜处外
⑥邵不发函,驰使呈帝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邵为人重情薄利,能在乱世中明辨是非。在王诞被桓玄流放到广州后,他馈送财物给王诞的妻儿。桓玄篡位后,他劝其父归诚武帝,由此更得武帝信任和亲近。
B.张邵思考问题缜密,镇守南城之时,武帝不解百姓临水望贼,张邵认为是百姓在武帝大军返回后心态稳定。刘穆之担心檀祗乘机作乱,将要发兵防备,他劝其暂且观察。
C.张邵深谋远虑,处理政事稳妥。武帝北伐时,他劝谏武帝,要对后事作考虑和安排。在刘穆之去世,朝廷慌乱之时,他却能够临事不乱。武帝称其具备大臣的风度。
D.张邵做事识大体,顾大局。在武帝欲把世子外派镇守荆州的问题上,他直言进谏,武帝最终收回成命。在分立湘州设置府署的问题上,他主张要遵循政治要领。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武帝讨玄,邵白敞表献诚款,帝大说,命署其门曰:“有犯张廷尉者,以军法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署府,邵以为长沙内地,非用武之国,置署妨人,乖为政要,帝从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C
3.A
4.(1)等到武帝讨伐桓玄时,张邵禀告张敞,要张敞上表表明归诚的心意,武帝收到张敞的表后大喜,命令在他家门上题字:“有冒犯张廷尉的人,以军法论处。”
(2)准备设置府署对,张邵认为长沙是内地,不是用武的地方,设置府署将妨碍百姓,违背了政治的要领,武帝听从了他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