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0分)有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分属于四个主族。已知A的一种核素的原子核只有质子,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原子的最外层-高一化学
(10分)有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分属于四个主族。已知A的一种核素的原子核只有质子,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原子的最外层-高一化学
题目简介
(10分)有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分属于四个主族。已知A的一种核素的原子核只有质子,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原子的最外层-高一化学
题目详情
(10分)有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分属于四个主族。已知A的一种核素的原子核只有质子,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D、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D、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分子的电子式
(2) 用电子式表示A与D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
(3) A、B、C、D、E、F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4) B、C、F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用化学式表示),
(5) 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证明B和C的非金属性强弱
。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
;(2)
;
(3)Na>Al>Si>C>N>H;(4)NH3>CH4>SiH4;(5)HNO3+NaHCO3="Na" NO3+H2O+CO2↑
考查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A的一种核素的原子核只有质子,说明A是氢元素,属于第IA。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说明B是碳元素,属于第ⅣA。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D、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则D和E应该是第IA和第ⅢA。又因为D的原子序数大于B的小于E的,所以是钠,E是铝。因为C的原子序数大于碳的,小于钠的,因此C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5、6或7。又因为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D、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则F的最外层电子数至少是4个,而F的原子序数大于铝的,所以F可能是硅、磷、硫。因为六种因素只能是分属于四个主族,所以F只能是硅,C只能是氮。
(1)碳和氢形成的10电子微粒是甲烷,由极性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
(2)钠属于活泼的金属,和氢可形成离子化合物氢化钠。
(3)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Na>Al>Si>C>N>H。
(4)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所以强弱顺序为NH3>CH4>SiH4。
(5)可以利用较强的酸制取较弱的离子验证非金属性强弱,即方程式为HNO3+NaHCO3="Na" NO3+H2O+CO2↑。
上一篇 :
A、B、C、D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
下一篇 :
(10分)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14分)硼酸(H3BO3)是一种片层状结构的白色晶体(下图),有滑腻感,可做润滑剂。硼酸对人体受伤组织有缓和和防腐作用,故可以用于医药和食品防腐等方面。回答下列问题:(1)B原子-高二化学
表示某带电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则可用它表示的阳离子共有()。A.1种B.3种C.4种D.5种-高一化学
A、B、C、D、E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碱性,且碱性A>B;C和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呈酸性,且酸性C>D;E是这五种元素中原-高一化学
下列各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正确的是()AFe[Ar]3d54s3BF-1s22s22p5Ck[Ar]3d1Dp1s22s22p63s23p3-高二化学
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XO4,这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A.HXB.H2XC.XH3D.XH4-高一化学
某元素二价阴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质量数为32,该元素氢化物1mol含中子数()A.12molB.14molC.16molD.18mol-高一化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中有8个主族B.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个C.碳元素位于第二周期ⅣA族D.ⅠA族全是金属元素-高一化学
下列微粒半径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Na+>NaB.Cl—>ClC.Ca2+>Cl—D.Mg>Na-高一化学
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同位素的是A.16O和18OB.H2O和D2OC.H2和D2D.O2和O3-高一化学
(8分)下列是元素周期表的短周期中的部分元素族周期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1A2BCDE3FGHIL(1)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不包括稀
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A.共价键极性CCl4>SiCl4B.沸点CH3CH2OH>CH3CH2ClC.元素的电负性Ca>MgD.晶格能KCl>NaCl-高二化学
已知某元素的前8个电离能(I1/kJ·mol-1):I1=577,I2=1820,I3=2740,I4=11600,I5=14800,I6=18400,I7=23400,I8=27500。该元素原子的
A、B是短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排布式分别为msx,nsxnpx+1。A与B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加蒸馏水溶解后可使酚酞试液变红,同时有气体逸出,该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该-高二化学
(12分)前四周期元素X、Y、Z、W核电荷数依次增加,核电荷数之和为58;Y原子的M层p轨道有3个未成对电子;Z与Y同周期,且在该周期中电负性最大;W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高二化学
晶体硼是由和两种同位素构成的。已知5.4克晶体硼(B)全部氢化生成B2H6(硼烷)气体时,可得标准状况下5.6L硼烷,则晶体硼中和两种核素的原子个数比是A.1:1B.1:3C.1:4D.1:2-高一化
镁、锂在元素周期表中具有特殊的“对角线”位置关系,它们的性质相似。例如,它们的单质在过量氧气中燃烧时均只生成正常的氧化物等,有关锂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A.Li2SO4难溶于-高一化学
(6分)某元素的同位素,它的氯化物XCl21.11g溶于水制成溶液后,加入1mol/L的AgNO3溶液20mL恰好完全反应。若这种同位素原子核内有20个中子,求:(1)Z值和A值;(2)X元素在周期表
(10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⑨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族2①②③④⑤3⑥⑦⑧⑨(1)①②⑥⑦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填元素符号);(2)表中氧化性最强的单
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Na<Mg<AlB.热稳定性HCl>H2S>PH3C.酸性强弱H2SiO3<H2CO3<H3PO4D.熔点NaCl>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若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3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Z>X>Y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高一化学
某粒子含有6个电子、7个中子,呈电中性,则它的化学符号可能是A.13AlB.13AlC.13CD.13C-高一化学
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不能确定的是A.原子核内质子数B.原子核内中子数C.原子核外电子数D.元素种类-高一化学
为说明氯比硫的非金属性强,下列事实可作为依据的是A.HCl的水溶性强于H2SB.H2S中的S元素能被Cl2氧化C.氯的最高价为+7价D.HClO的氧化性强于H2SO4-高一化学
(5分)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D>A>B>C,且A、B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C可形成离子化合物B3C2,据此利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填空:(1)A元素在周期-高一化
K35ClO3与K37Cl在酸性溶液中反应生成氯气,则该氯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70.7B.71.0C.72.0D.73.3-化学
两种元素可以组成AB2型化合物,它们的原子序数可能为()A.6和8B.8和13C.10和14D.7和12-高二化学
(6分)某元素的同位素AZX,它的氯化物XCl21.11g溶于水制成溶液后,加入1mol/L的AgNO3溶液20ml恰好完全反应.若这种同位素原子核内有20个中子,求:(1)Z值和A值:Z,A。(2)
(8分)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由A到D依次增大,已知A和B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A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两倍,C燃烧时呈现黄色火焰,C的单质在高温下与B的-高一化学
(5分)①②③④⑤五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五种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该元素的单质在空气中加热的化学方程式为。(2)-高二化学
(16分)下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元素f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c6
(8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1)下列(填写编号)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①a、c、h②b、g、k③c、h、l④d、e、f(2)如果给核外电-高二化学
对于第三周期元素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碱性:NaOH>Mg(OH)2>Al(OH)3B.电负性:Si<P<SC.第一电离能:Na<Mg<AlD.Cl-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高
下列叙述能说明氯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比硫元素强的是:①HCl的溶解度比H2S大②HCl的酸性比H2S强③HCl的稳定性比H2S强④HCl的还原性比H2S强⑤HClO的酸性比H2SO4弱⑥Cl2与铁反应生
(10分)某同学探究同周期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步骤”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实验步骤实验-高一化学
下列各组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A.金属性:Li<Na<KB.沸点:HF<HCl<HBr<HIC.稳定性:HCl>H2S>PH3D.还原性:F―<
下列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中,对应于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A.ns2np1B.ns2np2C.ns2np3D.ns2np4-高二化学
下列粒子属等电子体的是()A.NO和O2B.CH4和NH4+C.NH2—和H2O2D.HCl和H2O-高二化学
下列分子中,键的极性最强的是()A.PH3B.H2SC.HBrD.HCl-高二化学
短周期元素X、Y、Z和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Y与X同主族,Z和W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W4为非极性分子B.Y-高二化学
(12分)①~⑩十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十种元素中,置换酸中氢的能力最强的元素为(填化学符号,下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高一化学
(11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1、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的递变规律;2、同一主族内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高一化学
下列元素中哪一个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最大?()A.铍B.硼C.碳D.氮-高二化学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地震导致的核泄露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成分是13153I和13755Cs,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碘131的核内质子数是53,-高
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热稳定性:H2O>HF>H2S②原子半径:Na>Mg>O③酸性:H3PO4>H2SO4>HClO4④非金属性:S>O>F⑤碱性:NaOH>Mg(OH)2>Al(OH)3A.①③
下列ETH天文研究所报告,组成太阳的气体中存在20Ne和22Ne,下列关于20Ne和22Ne的说法正确的是A.20Ne和22Ne互为同位素B.20Ne和22Ne互为同分异构体C.20Ne和22Ne的质
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第IA族碱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增强B.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和离子半-高二化学
碳原子的基态外围电子排布式正确的是()-高二化学
(16分)下表为长式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写出上表中元素⑨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2)在元素③与①形成的水果催熟剂气体化合物中,元素③的杂化-高二化学
X、Y两种元素在同一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与Y形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B.第一电离能Y一定小于X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Y对应的酸性弱于X对应的酸性D.气-高二化学
(7分)在2713Al3+中含有______个质子、______个中子、______个电子,它的质量数等于______,其结构示意图为;铝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_____族。-高一化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0分)有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分属于四个主族。已知A的一种核素的原子核只有质子,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原子的最外层-高一化学
题目详情
(1) 写出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分子的电子式
(2) 用电子式表示A与D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
(3) A、B、C、D、E、F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4) B、C、F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用化学式表示),
(5) 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证明B和C的非金属性强弱 。
答案
(3)Na>Al>Si>C>N>H;(4)NH3>CH4>SiH4;(5)HNO3+NaHCO3="Na" NO3+H2O+CO2↑
(1)碳和氢形成的10电子微粒是甲烷,由极性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
(2)钠属于活泼的金属,和氢可形成离子化合物氢化钠。
(3)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Na>Al>Si>C>N>H。
(4)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所以强弱顺序为NH3>CH4>SiH4。
(5)可以利用较强的酸制取较弱的离子验证非金属性强弱,即方程式为HNO3+NaHCO3="Na" NO3+H2O+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