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Ⅰ.磷、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1)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2)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500℃生成白磷,反应为:2Ca3(PO4)2+6SiO26CaSiO3+P4O1
Ⅰ.磷、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1)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2)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500℃生成白磷,反应为:2Ca3(PO4)2+6SiO26CaSiO3+P4O1
题目简介
Ⅰ.磷、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1)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2)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500℃生成白磷,反应为:2Ca3(PO4)2+6SiO26CaSiO3+P4O1
题目详情
Ⅰ.磷、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
(1)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2)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 500 ℃生成白磷,反应为:
2Ca
3
(PO
4
)
2
+6SiO
2
6CaSiO
3
+P
4
O
10
10C+P
4
O
10
P
4
+10CO
每生成1 mol P
4
时,就有
mol电子发生转移。
(3)硫代硫酸钠(Na
2
S
2
O
3
)是常用的还原剂。在维生素C(化学式C
6
H
8
O
6
)的水溶液中加入过量I
2
溶液,使维生素C完全氧化,剩余的I
2
用Na
2
S
2
O
3
溶液滴定,可测定溶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发生的反应为:
C
6
H
8
O
6
+I
2
C
6
H
6
O
6
+2H
+
+2I
-
2S
2
+I
2
S
4
+2I
-
在一定体积的某维生素C溶液中加入a mol/L I
2
溶液V
1
mL,充分反应后,用Na
2
S
2
O
3
溶液滴定剩余的I
2
,消耗b mol/L Na
2
S
2
O
3
溶液V
2
mL。该溶液中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是
mol。
(4)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KIO
3
)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如下反应:
2I
+5S
+2H
+
I
2
+5S
+H
2
O
生成的碘可以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反应溶液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
某同学设计实验如下表所示:
0.01 mol/LKIO
3
酸性溶液(含淀粉)的体积/mL
0.01 mol/LNa
2
SO
3
溶液的体积/mL
H
2
O的体积/mL
实验温度/℃
溶液出现蓝色时所需时间/s
实验1
5
V
1
35
25
实验2
5
5
40
25
实验3
5
5
V
2
0
该实验的目的是
;表中V
2
=
mL。
Ⅱ.稀土元素是宝贵的战略资源,我国的蕴藏量居世界首位。
(5)铈(C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稀土元素。在加热条件下CeCl
3
易发生水解,无水CeCl
3
可用加热CeCl
3
·6H
2
O和NH
4
Cl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其中,NH
4
Cl的作用是
。
(6)在某强酸性混合稀土溶液中加入H
2
O
2
,调节pH≈3,Ce
3+
通过下列反应形成Ce(OH)
4
沉淀得以分离。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e
3+
+H
2
O
2
+H
2
O
Ce(OH)
4
↓+
。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
(2)20
(3)
(或其他合理答案)
(4)探究该反应的速率与温度、亚硫酸钠溶液浓度的关系(或其他合理答案) 40
(5)分解出氯化氢气体,抑制CeCl3水解(或其他合理答案)
(6)2Ce3++1H2O2+6H2O
2Ce(OH)4↓+6
H+
Ⅰ.(1)P的原子序数是15,因此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P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到了P4中的0价,故每生成1 mol P4转移20 mol电子。
(3)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I2的物质的量等于硫代硫酸钠的物质的量的一半加上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则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为:(V1·a×10-3-0.5V2·b×10-3)mol。
(4)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该实验研究的是温度、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由于实验1和实验2的温度相同,故实验2与实验3的溶液的浓度一定相同,即水的体积一定相同,因此V2=40(mL)。
Ⅱ.(5)由于加热时氯化铵分解放出氯化氢气体,可以抑制CeCl3的
水解。
(6)分析反应可知,Ce3+化合价升高到了Ce(OH)4中的+4价,而H2O2中O的化合价由-1价降到-2价,根据电子守恒可确定Ce3+的化学计量数是2,而H2O2的化学计量数为1,再根据电荷守恒可知缺少的物质是H+,最后根据原子守恒配平反应:2Ce3++1H2O2+6H2O
2Ce(OH)4↓+6
H+
。
上一篇 :
对于反应:2Na2O2+2H2O═4NaOH+O
下一篇 :
对于反应:3S+6NaOH═2Na2S+Na2S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钛冶炼厂与氯碱厂、甲醇厂组成一个产业链(如图所示),将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请回答下列问题:(1)Fe的原子序数为26,其最外层电子数为2,请写出铁原子结构示-高三化学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l2+2NaOH═NaCl+NaClO+H2OB.NH3+HCl═NH4ClC.Br2+2KI═I2+2KBrD.2H2O2═2H2O+O2↑-化学
某种矿石中铁元素以氧化物FemOn形式存在(矿石中杂质不与酸反应),现进行如下实验:将少量铁矿石样品粉碎,称取25.0g样品于烧杯中,加入稀H2SO4充分溶解,并不断加热、搅拌,-化学
对于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请按要求填空。(1)Cu+4HNO3(浓)===Cu(NO3)2+2NO2↑+2H2O①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②氧化剂__________
亚硝酸(HNO2)既可以做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当它在反应中作氧化剂时,可能生成的物质是()A.N2B.N2O3C.HNO3D.NO2-高一化学
电视剧中所需的大量白烟是用NH4NO3和Zn粉按质量比16:13混合放于温热的石棉网上,使用时滴水数滴产生的。又知发生反应后有N2和水生成。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水起着溶解NH4NO-高三化学
硝酸铈铵[(NH4)2Ce(NO3)6]广泛应用于电子、催化工业,其合成路线如下:(1)已知(NH4)2Ce(NO3)6受热易分解,某科研小组认为反应原理如下,请补充完整:(NH4)2Ce(NO3)6
下列是某学生总结的一些规律,其中正确的是()A.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是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B.酸性氧化物都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酸根离子中不可能含有金-化学
在8NH3+3Cl2====6NH4Cl+N2反应中,若有2molN2生成,发生氧化反应的NH3的物质的量是()A.16molB.8molC.4molD.3mol-高一化学
用双线桥法标明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完成下列填空.(1)2Al+Fe2O3△.Al2O3+2Fe氧化剂为______,氧化产物为______,0.4molAl参加
若(NH4)2SO4加强热分解的产物是SO2、N2、NH3和H2O,则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方程式中产物分子的化学计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SO2、N2、NH3、H2OB.氧化产物和还-
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变化可表示为:2KClO3+4HCl(浓)=2KCl+2ClO2↑+Cl2↑+2H2O。(1)请分析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情况(用双线桥法
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学方程式(各举一例,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1)一种金属单质还原一种化合物;__;(2)一种单质氧化另一种单质;___;(3)一种化合物氧化-高一化学
对于反应:TiCl4+4Na═4NaCl+T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说明钠是强还原剂,可用于冶炼金属B.该反应中Ti元素被氧化C.该反应条件是TiCl4在熔融状态或在水溶液中D.TiCl4是
反应:3BrF3+5H2O→HBrO3+Br2+O2+9HF中氧化剂是______,还原剂是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请用单线桥法标出该
(10分)化学实验中,如使某步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就可不再向环境排放该种有害物质。例如:(l)在上述有编号的步骤中,需用还原剂的是,需用氧化剂的-化学
已知2Na2O2+2CO2=2Na2CO3+O2,因此Na2O2可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里作供氧剂。(1)请在答卷上用双线桥法标出上述方程式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2)是还原剂,是还原产物。(3)若转移-
现取mg镁铝合金在一定浓度的稀硝酸中恰好完全溶解(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mol·L-1NaOH溶液,当滴加到VmL时,得到沉淀质量恰好为最大值ng,则下列-高三化学
向含有1molFeCl2的溶液中通入0.2molCl2,再加入含0.1mol的酸性溶液,使溶液中的Fe2+恰好全部氧化,并使还原为Xn+,则n的值为()A.2B.3C.4D.5-高三化学
一定质量的某铁的氧化物FexOy,与足量4mol/L稀硝酸溶液充分反应,消耗硝酸700mL,放出2.24LNO气体(标准状况)。则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FeOB.Fe2O3C.Fe3O4D.F
amolFeS与bmolFeO投入到VL、cmol/L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成分可看作是Fe(NO3)3、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①(a+b)×6
在某100mL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mol/L、0.1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是()A.0.15m-高三化
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的关系,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l)2KNO32KNO2+O2↑____________;(2)Fe+H2SO4==FeSO4+H2↑______________;
在水溶液中,YO3n-和S2-发生如下反应:YO3n-+3S2-+6H+=Y-+3S↓+3H2O,则YO3n-中Y元素的化合价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A.+4、6B.+7、7C.+5、7D.+5、
下列反应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氧化铁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反应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碳酸钠C.Zn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D.碳酸钠溶液与消石灰混合-高一化学
有Fe2+、、Fe3+、、H2O和H+六种粒子,分别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B.还原产物为C.若有1mol参加还原-高三化学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浓硫酸加入蔗糖固体中B.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变质C.SO2使品红溶液褪色D.NO2形成酸雨-高一化学
已知下列实验事实:①Cr2O3固体既能溶于KOH溶液得到KCrO2溶液,又能溶于硫酸得到Cr2(SO4)3溶液;②向KCrO2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再酸化,可得K2Cr2O7溶液;③将K2Cr2O7
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高一化学
2011年11月,“神舟八号”在酒泉发射升空,并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八号”的运载火箭所用燃料是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在火箭升空过程中,燃料发生反应:提供能量。-高三化学
将一定量的锌与100mL18.5mol/L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33.6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中c(H+)="0.1"mol/L
下列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A.B.C.D.-高一化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有机化合物CH3-CH2-NO2和H2N-CH2-COOH是同分异构体B.氯化氢溶于水能电离出H+、Cl-,所以氯化氢是离子化合物C.在CS2、PCl5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能达到8
已知OCN-中每种元素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反应OCN-+OH-+C12→CO2+N2+C1-+H2O(未配平)中,如果有9molC12完全反应,则被氧化的OCN-的物质的量为A.2molB.3m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化剂本身发生氧化反应B.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C.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D.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高二化学
下列物质中,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物质是()A.SO2B.FeSO4C.甲烷D.乙烯-高二化学
将18g铜和铁的混合物投入200mL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2.24LNO,剩余9.6g金属;继续加入200mL等浓度的稀硝酸,金属完全溶解,又得到标准状况下2.24LNO。若向反应后-高三
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请运用相关知识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近年来,我国储氢纳米碳管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用电弧法合成的碳-高三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存在,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不含有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金属冶炼B.燃放鞭炮C.食物腐败D.点制豆腐-化学
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H2O得到1mol电子的是A.2F2+2H2O=4HF+O2B.2Na2O2+2H2O=4NaOH+O2↑C.2Na+2H2O=2NaOH+H2↑D.3NO2+H2O=2H
标明下列各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l)CO2+C2CO_______________(2)2Fe2O3+3C4Fe+3CO2↑______________(3)2H2SO4(浓)+C
下列变化中只有通过还原反应才能实现的是()A.Mn2+→MnO4-B.Fe3+→Fe2+C.Cl-→Cl2D.N2O3→HNO2-高一化学
在下面反应中,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1)氧化剂是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2)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3)该反应中被氧化
利用铝热反应原理焊接钢轨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2Al高温.2Fe+Al2O3的叙述错误的是()A.属于置换反应B.属于氧化反应C.Al作还原剂D.Fe2O3被氧化-高二化学
爆竹的主要成分为硫黄、炭粉和硝酸钾,为了一些特殊效果还加入镁粉、铁粉、铝粉、锑粉及无机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爆竹爆炸不宜使用水来灭火,可用干沙B.爆竹的燃放产生-高三化学
臭氧可用于净化空气、饮用水的消毒、处理工业废物和作漂白剂。(1)臭氧几乎可与除铂、金、铱、氟以外的所有单质反应。如:6Ag(s)+O3(g)=3Ag2O(s)ΔH=-235.8kJ·mol-1。已知2
现有含0.1mol/L的SO32-溶液30mL,恰好被2×10-3molXO4-氧化为SO42-,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A.+4B.+3C.+2D.+1-高一化学
现有短周期元素组成的A、B、C、D、E五种物质,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E为黑色粉末,D为无色气体.(1)若B为含氯元素的钾盐,与浓盐酸反应可以生成黄绿色气体,-化学
下列标明的电子转移情况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对错误的予以改正。-高一化学
用单线桥法标明下列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1)Fe2O3+6HI=2FeI2+I2+3H2O___________________(2)3NO2+H2O=2HNO3+NO____________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Ⅰ.磷、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1)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2)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500℃生成白磷,反应为:2Ca3(PO4)2+6SiO26CaSiO3+P4O1
题目详情
(1)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2)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 500 ℃生成白磷,反应为:
2Ca3(PO4)2+6SiO2
10C+P4O10
每生成1 mol P4时,就有 mol电子发生转移。
(3)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常用的还原剂。在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的水溶液中加入过量I2溶液,使维生素C完全氧化,剩余的I2用Na2S2O3溶液滴定,可测定溶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发生的反应为:
C6H8O6+I2
2S2
在一定体积的某维生素C溶液中加入a mol/L I2溶液V1 mL,充分反应后,用Na2S2O3溶液滴定剩余的I2,消耗b mol/L Na2S2O3溶液V2 mL。该溶液中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是 mol。
(4)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KIO3)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如下反应:
2I
生成的碘可以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反应溶液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
某同学设计实验如下表所示:
该实验的目的是 ;表中V2= mL。
Ⅱ.稀土元素是宝贵的战略资源,我国的蕴藏量居世界首位。
(5)铈(C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稀土元素。在加热条件下CeCl3易发生水解,无水CeCl3可用加热CeCl3·6H2O和NH4Cl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其中,NH4Cl的作用是 。
(6)在某强酸性混合稀土溶液中加入H2O2,调节pH≈3,Ce3+通过下列反应形成Ce(OH)4沉淀得以分离。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e3++H2O2+H2O
答案
(2)20
(3)
(4)探究该反应的速率与温度、亚硫酸钠溶液浓度的关系(或其他合理答案) 40
(5)分解出氯化氢气体,抑制CeCl3水解(或其他合理答案)
(6)2Ce3++1H2O2+6H2O
(2)P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到了P4中的0价,故每生成1 mol P4转移20 mol电子。
(3)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I2的物质的量等于硫代硫酸钠的物质的量的一半加上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则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为:(V1·a×10-3-0.5V2·b×10-3)mol。
(4)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该实验研究的是温度、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由于实验1和实验2的温度相同,故实验2与实验3的溶液的浓度一定相同,即水的体积一定相同,因此V2=40(mL)。
Ⅱ.(5)由于加热时氯化铵分解放出氯化氢气体,可以抑制CeCl3的
水解。
(6)分析反应可知,Ce3+化合价升高到了Ce(OH)4中的+4价,而H2O2中O的化合价由-1价降到-2价,根据电子守恒可确定Ce3+的化学计量数是2,而H2O2的化学计量数为1,再根据电荷守恒可知缺少的物质是H+,最后根据原子守恒配平反应:2Ce3++1H2O2+6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