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材料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古今中外,一些改革值得我们深思: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1921年3月,列-九年级历史
材料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古今中外,一些改革值得我们深思: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1921年3月,列-九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材料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古今中外,一些改革值得我们深思: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1921年3月,列-九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古今中外,一些改革值得我们深思: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1921年3月,列宁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
通过改革,人类文明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而不断发展。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1)请选择材料中任一历史事件,简述其基本史实。(提示:从背景、主要内容、作用等方面叙述)(5分)
(2)你能否再列举一例中国古代著名改革,并说说其措施和作用。(3分)
(3)改革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20世纪50—80年代,苏联和东欧国家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但它们要么失败,要么被迫停止,请举例加以说明。(2分)
(4)通过对古今中外改革的学习,谈谈你的认识。(2分)
题型:改错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示例一:商鞅变法:①背景: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封建经济的发展;各国新兴地主阶级纷纷掀起变法运动。(1分)②主要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制,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建立县制等。(2分)③作用: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2分)
示例二:新经济政策:①背景:国内战争和反外国武装干涉取得胜利后,苏俄面临的迫切任务是尽快恢复国民经济,但过时的战时共产主义却使经济进一步恶化引起广大工农群众的强烈不满和反抗。(1分)②主要内容: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允许私人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多种形式的报酬制。(2分)③作用:广泛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为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和进一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经济基础;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有益借鉴。(2分)
示例三:罗斯福新政:①背景:经济大危机给美国以空前严重的打击。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击败在任总统胡佛,于1933年3月就任总统。(1分)②主要内容:整顿银行业,恢复银行信誉;调整工业,颁布《国家产业复兴法》;颁布《农业调整法》,调节农业生产;政府实施失业救济和“以工代赈”,积极扩大消费需求。(2分)③作用:不仅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也为其他国家实施国家干预经济,进行体制性自我调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2分)
(说明:所选史实的背景,答出所列任何一点都可得1分,主要内容和作用答出任意两点都可得分,各2分。学生从其他方面做答,只要正确也可给分)
(2)例如:①北魏孝文帝改革(1分)②措施:迁都洛阳;汉化政策:学说汉话,改穿汉服,改名汉姓,与汉族贵族通婚等。(1分)作用: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或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1分)
(3)苏联:赫鲁晓夫改革,(1分)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经济政治体制。(1分)(或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苏联的解体;或东欧:匈牙利改革,在改革向纵深发展时,其国家领导人担心引起苏联干涉,停止了改革行动。)
(4)认识:①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②改革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潮流;③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④杰出人物对社会的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⑤对外来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⑥改革要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等(答出任意两点可得2分,其他答案有道理也可酌情给分)
如商鞅变法:①背景: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封建经济的发展;各国新兴地主阶级纷纷掀起变法运动。②主要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制,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建立县制等。③作用: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史上的另一著名改革,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迁都洛阳;汉化政策:学说汉话,改穿汉服,改名汉姓,与汉族贵族通婚等。作用: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或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20世纪50—80年代,苏联和东欧国家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但它们要么失败,要么被迫停止,其具体表现是苏联:赫鲁晓夫改革,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经济政治体制。东欧:匈牙利改革,在改革向纵深发展时,其国家领导人担心引起苏联干涉,停止了改革行动。
通过对古今中外改革的学习,我们能得到的认识:①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②改革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潮流;③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④杰出人物对社会的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⑤对外来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⑥改革要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等。
上一篇 :
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下一篇 :
2008年度中国“十大流行语”排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是()A.中国革命B.巴黎公社C.俄国十月革命D.二月革命-九年级历史
战时共产主义的的主要措施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对大型企业实行国有化,以及取消自由贸易。[]-九年级历史
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导致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是:[]A.-九年级历史
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①政府强制收购农民的粮食②一切企业收归国有③取消商品贸易④实行生活必须晶的配给制[]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九年级历史
俄国十月革命后,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但这个新生政权面临着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为了巩固政权,苏俄政府被迫实行的政策是[]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政D.斯-九年级历史
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名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邮票,但此套邮票却是错体票,其错误在于A.邮票名称中的国家称谓B.邮票发行的时间C.邮票的发行者D.周年纪念-九年级历史
下列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B、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C、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D、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九年级历史
十月革命与以往革命相比,首要不同点是:[]A、是新的历史时期的开端B、是推翻旧的统治阶级的社会革命C、是人民群众广泛参加的社会革命D、建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九年级历史
l99l年!2月25日19时38分,印有锤子和镰刀的国旗在克里姆林宫上空悄然滑落,它似乎带着无奈与遗憾、不甘与挣扎向人们诉说着什么。寒风中,只有几个匆匆过客看到了这个历史性的-九年级历史
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D.十月革命鼓舞了殖民地-九年级历史
如果1917年的俄国也有一个“年度十大流行语”排行榜,排在前两位的应是A.十月革命、人民委员会B.苏联成立、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新宪法D.一五计划、赫鲁晓夫改革-九年级历史
1920年苏俄农民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上述说法反映的是A.新经济政策B.战后苏联的政治-九年级历史
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同时并存的两个政权是()①沙皇政府②临时政府③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④人民委员会⑤苏联A.①②B.③④C.①⑤D.②③-九年级历史
“战事共产主义政策”之所以被称为“共产主义”主要是由于:[]A、经济平均B、政治平等C、生活富裕D、“不劳动者不得食”-九年级历史
1920年苏俄农民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上述说法反映的是[]A.新经济政策B.战后苏联的政-九年级历史
“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能表明()A.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暂时放弃了共产主义原则B.苏俄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C.苏维埃政府开始从国情出发,探索本-九年级历史
某九级(2)班的四名同学在学习了《俄国十月革命》后对其进行了评价,其中下列中评价错误的是[]A.甲说:这是人类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B.乙说: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九年级历史
人类历史中,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标志是[]A.二月革命胜利B.苏联实现工业化C.十月革命胜利D.苏联新宪法颁布-九年级历史
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世界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九年级历史
1917年,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是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九年级历史
读下图1920年,苏俄粮食产量也只有“一战”前的一半。这是因为当时苏俄实施的是()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农业集体化D.社会主义工业化-九年级历史
工业文明的足迹工业革命以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1)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发挥了重大作用。以下是工业革命的知识结构简图,填充其中空缺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年级历史
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A.沙皇专制B.临时政府C.同盟国D.帝国主义-九年级历史
苏维埃政权最终得到巩固是在[]A.1920年B.1922年C.1919年D.1918年-九年级历史
阅读回答:材料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许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九年级历史
列宁曾用“改良主义的方法”解决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发展问题。这里“改良主义的方法”是指A.工业化政策B.农业集体化政策C.新经济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九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着将资本主义制度改造成社会主义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曾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九年级历史
哈默作为第一个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的美国人,还劝说大资本家亨利•福特到俄国开办企业。这个坚决反共的老头子,终于听从了哈默的建议,成了在苏俄经销福特汽车和拖拉机的唯一-九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汉帝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建立起一套官僚机构,负责管理行政、军事、财政、司法、监察各方面的工作。地方上也设立各级行政机构,由中央委派有俸禄的官员-九年级历史
下图名为《列宁同志清扫地球》,对此图理解判断不正确的是:[]A、列宁手中的扫把象征着革命B、这副画揭示了十月革命的历史影响C、图中身穿披风头戴皇冠的人物象征封建君主专制D-九年级历史
斯大林指出某一政策的特征是“在于利用市场,通过市场,而不是以直接的产品交换,不要市场,在市场以外来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这一政策是()A.新经济政策B.五-九年级历史
下列关于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二月革命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B.二月革命后建立了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府C.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二月革命是一-九年级历史
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首先是在下面的哪座城市取得了胜利()A.列宁格勒B.斯大林格勒C.莫斯科D.彼得格勒-九年级历史
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大革命C.日本明治维新D.俄国十月革命-九年级历史
下列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表述,哪项不正确A.革命是在世界大战中爆发的B.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D.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九年级历史
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九年级历史
“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世界历史新局面”的历史事件是[]A.巴黎公社B.十月革命C.新中国成立D.古巴革命-九年级历史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它对中国革命的最主要影响是()A.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寻求救国道路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C.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民族解放道路D.揭开-九年级历史
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不断变化,人类在推进和平与发展的进程中,不断经受严峻的挑战。(1)一战后,召开了哪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建立了怎样的国际关系体系?这个体系的实质-九年级历史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下列条约中,严重损害中国利益的有①《凡尔赛和约》②《四国条约》③《九国公约》④《五国条约》[]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九年级历史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条款是[]A.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B.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C.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等国“委任统治”D.成立国际联盟-九年级历史
1919年1月,帝国主义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假如你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参加了这次会议的采访工作,请你写一篇有关。(200字以内)要求:用第一人称,以亲历者的身份,介绍这次会-九年级历史
1919年,协约国集团瓜分战败国的分赃会议召开地点在[]A.伦敦B.巴黎C.华盛顿D.东京-九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世界格局,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了凡尔赛一一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凡尔赛一一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形成雅尔塔体系(即芙苏两-九年级历史
巴黎和会会议上讨论的中心问题是[]A.成立联合国B.武装干涉苏俄C.限制海军军备D.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九年级历史
材料分析题:材料一:战胜国可以剥夺德国的殖民地,解除其武装直至仅保留其警察力量,并使其海军列入大国中第五流的地位。但如果它感到自己在1919年的和约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九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国际联盟盟约》(1919年)材料二: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联合国宪章》(1945年)回答:(1)-九年级历史
巴黎和会历时半年之久的主要原因是[]A.对苏俄战争的耽误B.战败国拒不接受和约C.欧美列强间争夺激烈D.美国的不断作梗-九年级历史
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和约》签订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此话的含义是《凡尔赛和约》:[]A、加剧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B、对德国的宰割埋下了复仇的种子C、-九年级历史
和约无视战胜国中国的权益,规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全部移交给日本,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恨,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这个和约是[]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C.《五国公约》D-九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材料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古今中外,一些改革值得我们深思: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1921年3月,列-九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1921年3月,列宁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
通过改革,人类文明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而不断发展。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1)请选择材料中任一历史事件,简述其基本史实。(提示:从背景、主要内容、作用等方面叙述)(5分)
(2)你能否再列举一例中国古代著名改革,并说说其措施和作用。(3分)
(3)改革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20世纪50—80年代,苏联和东欧国家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但它们要么失败,要么被迫停止,请举例加以说明。(2分)
(4)通过对古今中外改革的学习,谈谈你的认识。(2分)
答案
示例二:新经济政策:①背景:国内战争和反外国武装干涉取得胜利后,苏俄面临的迫切任务是尽快恢复国民经济,但过时的战时共产主义却使经济进一步恶化引起广大工农群众的强烈不满和反抗。(1分)②主要内容: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允许私人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多种形式的报酬制。(2分)③作用:广泛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为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和进一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经济基础;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有益借鉴。(2分)
示例三:罗斯福新政:①背景:经济大危机给美国以空前严重的打击。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击败在任总统胡佛,于1933年3月就任总统。(1分)②主要内容:整顿银行业,恢复银行信誉;调整工业,颁布《国家产业复兴法》;颁布《农业调整法》,调节农业生产;政府实施失业救济和“以工代赈”,积极扩大消费需求。(2分)③作用:不仅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也为其他国家实施国家干预经济,进行体制性自我调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2分)
(说明:所选史实的背景,答出所列任何一点都可得1分,主要内容和作用答出任意两点都可得分,各2分。学生从其他方面做答,只要正确也可给分)
(2)例如:①北魏孝文帝改革(1分)②措施:迁都洛阳;汉化政策:学说汉话,改穿汉服,改名汉姓,与汉族贵族通婚等。(1分)作用: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或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1分)
(3)苏联:赫鲁晓夫改革,(1分)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经济政治体制。(1分)(或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苏联的解体;或东欧:匈牙利改革,在改革向纵深发展时,其国家领导人担心引起苏联干涉,停止了改革行动。)
(4)认识:①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②改革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潮流;③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④杰出人物对社会的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⑤对外来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⑥改革要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等(答出任意两点可得2分,其他答案有道理也可酌情给分)
中国古代史上的另一著名改革,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迁都洛阳;汉化政策:学说汉话,改穿汉服,改名汉姓,与汉族贵族通婚等。作用: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或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20世纪50—80年代,苏联和东欧国家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但它们要么失败,要么被迫停止,其具体表现是苏联:赫鲁晓夫改革,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经济政治体制。东欧:匈牙利改革,在改革向纵深发展时,其国家领导人担心引起苏联干涉,停止了改革行动。
通过对古今中外改革的学习,我们能得到的认识:①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②改革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潮流;③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④杰出人物对社会的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⑤对外来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⑥改革要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等。